-
復旦管院設立MBA獎學金,助力「一帶一路」留學生
近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國際化再出新舉措,專門面向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設立「興·泉」一帶一路留學生獎學金,旨在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教育交流,為更多沿線優秀人才提供在復旦管院這所亞洲頂尖商學院深造的機會。該獎學金由復旦管院校友楊東先生捐贈,計劃每年出資50萬元,資助2名留學生,每人受助額為25萬元。
-
在來華留學方面,中國政府設立了「絲綢...
【中國已與54個國家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目前,中國已與188個國家和地區、46個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係,與54個國家籤署了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在此次論壇上介紹,中國是全球最大留學生源地國,出國留學人員約有160萬人,目前在海外約140萬人。
-
北京科技大學建設「三橋三路」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北京科技大學堅持「特色化、精品化、國際化」辦學思路,以深化改革挖潛合作內涵,以開放辦學牽動交流活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人文交流等方面綜合發力,架設「三橋」、鋪就「三路」,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架「聚集優勢」橋、鋪「聯合育人」路,人才培養互聯互通。
-
「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2020年「數字絲綢之路」高級研修班雲上...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張文娟、趙娜)5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與陳江和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2020年「數字絲綢之路」高級研修班,採取「雲上」授課方式在浙江大學開班。來自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56名高級別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商界精英,以「數字賦能世界經濟發展」為主題,深入探討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國際合作如何為各國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雲上共話「數字絲綢之路」建設。
-
東華大學發揮學科優勢 實施「一帶一路」專項行動計劃
穩步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優化留學生結構,著力提升培養質量,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紡織產業培養高層次人才。每年舉辦紡織服裝產業「一帶一路」產能國際合作高級研修班,吸納聯盟成員選派學員來華學習培訓。鼓勵各學院、中心、部(處)舉辦按不同專業和國別的「一帶一路」專題研修項目。根據紡織相關產業「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需要,密切服務企業人才需求。
-
【招生簡章】2021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WTO法與經濟學碩士項目招生簡章
,主要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的WTO新成員和觀察員國家的政府官員、專業研究人員和有志於從事相關領域工作的人員。該項目旨在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與多邊貿易體制相關決策的人才實力和在全球治理新格局下的綜合競爭力,為中國及其它WTO成員實現有效互動、儲備人才資源,同時有力支撐我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及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針對性地開展「促貿援助」,推動南南合作。
-
西安外國語大學:用語言溝通「一帶一路」的未來
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語語種齊全的普通高校,西安外國語大學依託區位資源優勢,以語言為核心競爭力,以「人才培養」「語言服務」「智庫建設」作為三大著力點,發揮自身優勢,培養出了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助力國內一流企業走向世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用智庫促進「一帶一路」重大戰略的實施,促進沿線國家之間跨文化的交流、溝通與經濟貿易往來,助推「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就。
-
長江商學院 MBA獎學金| 一帶一路獎學金
【MBA中國網訊】長江商學院 MBA「一帶一路」獎學金現已開始接受報名!歡迎所有致力於或計劃為「一帶一路」事業做出貢獻的年輕才華加入CKGSB,與全球商界精英學習,共同打造「創新的絲綢之路」!
-
古絲綢之路與共建一帶一路
它們或者為古絲綢之路的暢通提供修築道路、設立驛站、建設貿易場館、建立口岸等物質便利條件,或者提供設置觀察所、巡查站、治安亭等安全保障措施,或者提供制訂交流規則、組織交流力量、設置管理機構以及派遣使者、官員協調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交流事務和化解糾紛矛盾等政治指導機制。廣泛的民間交流與政府的指導監管,是支撐古絲綢之路上交流互鑑活動延綿不絕的兩大基石。
-
「一帶一路」青年機會多多,聽習近平怎麼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林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在6000多字的演講全文中,有關青年話題的內容有很多,不僅有方向性的指引,也有具體的行動計劃。
-
「一帶一路」教育在行動
一是設立專項課題,共發布了141項研究課題,其中70項涉及「一帶一路」的46個沿線國家。二是形成系列智庫報告,設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研究智庫報告課題,系列報告覆蓋66個沿線國家,一國一本,共計66本。
-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倡議設絲路文化基金助力一帶一路
中新網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 江耘)「要讓絲綢文化遺產在(一帶一路)當中發揮更大作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在此間舉行的兩會上倡議,在絲路基金中設立公益性的絲路文化專項基金,參照國家藝術基金方法,資助保護絲路文化遺產、弘揚絲路文化精神的項目。中國政府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概念,讓已存在兩千多年的「海上絲綢之路」重新成為未來世界海域重要的經濟路線。這條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海上通道也成為目前最受關注的經濟區域之一。
-
我愛馬來西亞也愛中國(「一帶一路」之留學中國)
溫佩素在長城 開欄的話: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世界各國來華留學生生源國有了新變化2016年在華留學生生源國家和地區總數為205個,創歷史新高,其中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數量明顯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還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每年向沿線國家額外提供總數不少於3000個獎學金新生名額,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教育合作再添助力。 這些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在國際交流的熱潮中,負笈而來,滿篋而歸。
-
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暨大動力」
唐根基的成長經歷是暨南大學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人才的縮影。自創辦以來,該校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與1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06個高校或機構籤署合作協議。在學生交換、教師互訪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交流。 構建完整的海外華文教育教材體系「沒有適用的教材,教學幾乎是『摸著石頭過河』。」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學歷教育:地位、問題與對策
我國應制定「一帶一路」來華留學學歷教育發展規劃,打造來華留學學歷教育發展的優質環境,對接重點項目定單式培養高技能人才,打造關鍵區域高校群和優勢學科群,充分發揮中國政府獎學金的引領作用,加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學歷教育的發展。
-
(受權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中國每年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實施《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舉辦「國家文化年」等人文交流活動20次,籤署了43項文化交流執行計劃等政府間合作協議。截至2016年底,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30個中國文化中心,新建了一批孔子學院。
-
香港特區政府推出「一帶一路」馬來西亞獎學金
原標題:香港特區政府推出「一帶一路」馬來西亞獎學金 新華社香港11月28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28日公布,自2017至2018學年起推出「『一帶一路』獎學金——馬來西亞」,以吸引優秀的馬來西亞學生來港修讀學士學位課程。
-
金色絲綢之路:融入「一帶一路」 助力文化藝術產業發展
(原標題:金色絲綢之路:融入「一帶一路」 助力文化藝術產業發展) 金色絲綢之路:融入「一帶一路」 助力文化藝術產業發展 近期,寧夏金絲路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發展迅猛,好事連連。5月,金絲路VIP交流中心在嘉興南湖勺園成立。
-
一帶一路版圖發布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圖)
近日,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宣告「一帶一路」進入了全面推進階段。央視新聞聯播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導《一帶一路 共建繁榮》,帶您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感受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動向,了解中國與沿線國家在政策、設施、貿易、資金等各方面尋求和實現互聯互通所做的種種努力。今天播出第一集《一帶一路繪就發展新藍圖》。
-
《中國語情》選載 |「一帶一路」相關外語人才培養狀況調查
不少院校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和師資力量,搭建跨學科人才培養平臺,從不同角度嘗試讓更多學生了解「一帶一路」倡議、學習「一帶一路」相關語言文化知識,培養複合型、復語型人才,最終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 2015年秋季學期開始,北京大學依託其強大的人文社科師資力量,開設了「一帶一路」外國語言與文化系列公選課,語言類課程基本涵蓋了「一帶一路」沿線區域主要國家的使用語言,文化類課程則側重考察各國文化。該項目開設一學期以來,共吸引了3000餘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