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小,潛力越大

2020-11-02 雷較瘦

我在一篇文章講了個笑話,說北京4歲小孩1500個單詞量不夠。

結果,育兒戰略忽悠局的一個媽媽有超乎我意料之外的反應。

按我來說,合格的雞娃必須達到以下的標準:

1歲要會四則運算

2歲要會漢字1000個

3歲要會單詞3000個

4歲要會韋達定理

5歲要會牛頓力學三大定律

6歲要讀完四大名著

7歲要會七步成詩

這才叫真正的雞娃!會點英語單詞,算什麼!

我在開玩笑,就算有這樣的孩子,也沒有這樣的父母。

今天的家長總是喜歡看別人怎樣,如果別的孩子做到了,自己的孩子沒做到,就會焦慮。這種起跑線上的焦慮,很大程度是毫無理由的。

孩子越小,潛力越大。

我講了這句話好多遍。它來自一本震撼人心的好書《思考文化醫學》,強烈建議你買來看。它講了文化的力量,母愛的力量,信任的力量,信念的力量。

知識有時候不會帶來力量,反而會削弱我們的力量。

上面這個孩子,4歲半不會英語、不會數字,在我看來是非常好的事。因為他的潛力還沒有被消耗,我4歲半的時候也是什麼都不會。然後我5歲半上一年級了,後面讀書一路順風順水。

學得早,不如學得巧。有些事情,不是越早做越好,起碼學英語、學數學和所有具體的知識,我認為不需要提前學習。因為太早學習,一般孩子的理解力達不到,就是走個過場,沒有實質的進步和突破。這是一張白紙,畫了東西,孩子部分的潛力就沒了。

這是一種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自己的經歷讓我認為留白是很好的做法,還未上學的孩子應該儘可能地玩,不需要去學具體的知識。學習具體的東西,會幹預其它的東西。

現在我們對天賦和知識的理解有些偏頗,認為是具體的東西,包括畫畫、音樂、英語、數學、語文等等。但是,溝通、觀察、探索、反思能力,這些是不是天賦?解決問題的方法,總結經驗的方法,是不是知識?

這些綜合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東西,現在的家長關心的比較少,而它們從具體的知識中學不到,需要從豐富多彩的生活經歷中學來。而我認為,這才是最具潛力價值的。有這些基本素質的孩子,學啥都能學好。

我講這些的原因,旨在提醒焦慮的家長相信自己的孩子。應有的潛力不會因為學得晚、學得少而消失,但會因為家長的絕望而消失。孩子很敏感,心態情緒,不用嘴巴說,就能感覺出來。做個積極樂觀的家長,孩子一定也很積極向上。

我講講我媽的例子。

我的耳朵長得比較奇怪,耳廓是向外折的,又很小。頭大,還扁頭,然後我伯母就跟我媽說「異生」,接近怪胎的意思。出生時難產差點把我媽帶走,過了一天一夜出來時頭上還長了個異常的大包。我媽很傷心,但我小時候一直都不知道這些事,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初中不長個,上初三也還不到160,班裡男生最矮,我媽一直擔心,卻啥都不說。我自己著急,她還讓我別急,說後面會長的。

其實我的成長過程波折非常多,被開水淋到腳,從樓梯滾下來,被人拍磚頭,甚至差點死掉。包括家裡小時候的條件很差,穿得很寒酸,但是我媽從來沒有表現過任何絕望或者低落的樣子。就算穿著我媽自己做的很土的衣服,我感覺自己還是班上最靚的崽。

當然長大了之後,我逐漸意識到不是這麼一回事,我確實有很多缺點,不如別人的地方。這讓我在青春期之後,氣質變得憂鬱,甚至自卑起來。但是我媽給了我足夠多的空間,去培養對抗這些東西的潛力。上了大學之後,我就慢慢走出來了。

我今天看事情非常樂觀,相信天無絕人之路,相信自助者天助之,根源應該就是來自家裡的樂觀精神。這些年來面對各種難關,我沒有一次投降的,總是咬咬牙都挺過來了,變強了。

你們有空可以看看《好身材從心出發》,我寫的健身書,講了我怎麼改變身材的過程和心態轉變。我是如何在簡陋的條件中,慢慢創造一些新東西出來的。我有很多方法,但首先是我有強大的信念,才能支撐著我不斷學習、不斷挑戰自己、突破自己的極限。沒有方法,我就繼續找,一定要找到方法。

不能說「沒有我做不到的,只有我想不到的」,但可以說「只要我想做,我有能力做,我就能做到;不會的東西,我想學有時間學,就能學會」。不知不覺,我已經寫了3本書。我想寫教育學習的內容,7月開始到現在就寫了70多篇文章了,越寫越有勁,甚至開了新的教育課程。我的人生目標清單裡,可以再加一個「教育家」。

很多人說我熱情溫暖,其實我是從臭水溝裡、瑟瑟發抖爬出來的孩子(小時候真掉過門口的臭水溝)。這個成長過程,就是我發揮潛力的過程。

雖然也是一把年紀了,但明顯我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任何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都比我的潛力大,更何況是只有幾歲的小孩。

家長應該給自己的孩子灌輸這種信念,「你有無與倫比的潛力,你不比誰差」。

今天的環境其實是非常惡劣的,競爭太多,比較太多,虛邪賊風太多,沒有強大信念的孩子,很容易會被摧毀。

真正重要的東西不在於具體的知識,而在於信念。知識也許會被遺忘,但信念永不磨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替父母撐腰,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替父母撐腰,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替父母撐腰,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替父母撐腰,有的孩子越大越嫌棄你?
  • 減肥期間,胃會越撐越大,越餓越小?知道了真相,別再節食
    有些人就因此產生了胃越餓越小,越撐越大的想法,通過節食讓胃變小,就能達到減肥的目的。是否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撐,其中的真相恐怕很多人並沒有理解。胃是否像氣球一樣能越撐越大,越餓越小?胃確實有彈性,與其說它像氣球,倒不如說它像皮球。
  • 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甚至叛逆,家長應該知道的3點原因
    今天給大家討論的是,讓父母又擔心又生氣的一個現象,就是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甚至叛逆。比如你讓孩子去收拾一個東西 ,好像一副都不關他的事一樣,一動也不動。問他一個問題,孩子有時也不理會。這些現象真的讓爸媽很生氣而且苦惱。那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長大不是應該更懂事嗎?我們來看一下以下3個原因。
  • 這些年齡段是「立規」黃金期,別慣著孩子,不然越大越管不住
    不少家長都會有寵著自家娃的私心,這其實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一直溺愛自家娃而沒有做出管教,娃會越大越不好管。這些年齡段是給娃&34;黃金期,一旦錯過,孩子越大越難管曾有這麼一件事,小俊是家裡的寶貝,自從出世以來,他一直都是受著家裡成員的寵愛。
  • 兒子越大媽媽越要遠離,爸爸越要親近,弄錯影響孩子一輩子
    這個孩子在結婚前生活並組建了一個小家庭的家庭叫做本地家庭。從心理學上講,在很大程度上,原住民家庭是如何影響孩子未來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作為原始家庭的重要成員,父母是影響孩子最大的兩個人。雖然男孩和女孩是家中最小的成員,但他們的撫養方式是不同的。心理學家發現,兒子越大,母親離得越遠,而父親離得越近,弄錯了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萌娃練字「下雨」,越寫越離譜:這「雨」怎麼越下越大了?
    萌娃練字&34;,越寫越離譜:這&34;怎麼越下越大了伊女士有個女兒,有一次老師給班上的小朋友們布置了抄寫&34;二字的作業,女兒放學後便拿起抄寫本一筆一畫地寫了起來。以往女兒都是飯前就完成了作業,但是這天到了飯點她卻還在不停地寫。伊女士以為女兒是太過認真,想做到完美,也不想打擾到她,便在一旁等待著女兒完成練字作業。
  • 孩子誕生時,哭聲越大越健康?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我們在產房裡總是能聽到各種孩子的哭聲,有的哭的聲音大,有的哭的聲音小,但是無論聲音的大小,都是孩子在告訴這個世界,我終於來了。 其實這麼專業的知識我還真的不是很懂,所以就去問了一個當初我生孩子時認識的醫生,聽聽她專家是怎麼說的吧~   專家告訴我們,很多人都覺得孩子誕生的時候,哭聲越大就越健康,這其實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因為孩子離開寶媽溫暖子宮的時候,會受到外界對自己的刺激,所以才會發出很大的哭聲。
  • 【家長必讀】父母對成績期望越大,孩子的壓力越大
    家庭教育方式、氛圍是否和諧,影響孩子的性格、社交、和情緒發洩方式。10%左右的家長很少關心孩子身心發展,超四成學校沒有開設心理健康相關課程,近三成學校雖然開設了但並不怎麼上。對於孩子墜樓等極端行為,超八成家長認為是孩子的「抗挫能力差」。青少年壓力主要來源於學習任務和考試,父母對成績期望越大,孩子的壓力越大。
  • 女性身上這個部位越大,生出的孩子就越聰明?科學解釋來了
    導讀:女性身上這個部位越大,生出的孩子就越聰明?科學解釋來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性身上這個部位越大,生出的孩子就越聰明?科學解釋來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父母該怎麼辦?
    在我看來,想睡覺時能好好睡一覺就是最美好的,澡可以睡醒了再洗,餓了自然會醒,一次沒有洗手真的沒什麼,我們小的時候什麼細菌沒有吃過,還不是照樣長大。當然這些只能是偶爾一次。前不久,朋友跟我打電話說,孩子經常被老師投訴不寫作業,上課愛說話帶壞同桌,還打架。越大越管不了,說不過,打不得,已經無能為力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只能說,有其因必有其果。
  • 寶寶越批評越難進步?巧用「羅森塔爾效應」,挖掘孩子學習潛力
    姐姐認為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很多東西都不懂,如果不在小的時候,就幫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等長大以後就會很難教育!很多孩子都會這樣,有些家長可能以為孩子小,說說他們會沒有什麼,其實不是的,孩子越小會把自己的面子看的越重要,家長如果批評他們了,他們會很受傷,其實這就是孩子的自尊心作祟。
  • 家長嗓門越大,孩子越不聽話?你的暴躁才是孩子「變壞」的元兇
    家長嗓門越大,孩子越不聽話?你的暴躁是孩子「變壞」的罪魁禍首之前送孩子去上學,看到學校門口有位「特殊」的母子。母親聲嘶力竭,孩子無動於衷,旁邊站著的似乎是恨鐵不成鋼的老師。三方對峙,孩子卻不落下風,無論母親如何嘶吼,怒罵,他都只是一副神遊天外的樣子。
  •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喜歡去姥姥家?並非不孝順,背後原因很辛酸
    怎麼越長大越不喜歡去了?一點不懂事,真讓人操心。但是,伴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對串親戚的行為漸漸地有一種排斥感,特別是去姥姥家,有些孩子一點也不願意跟姥姥家走動,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喜歡去姥姥家?
  • 為什麼娃越大越不愛走親戚?聽聽孩子們怎麼說,爸媽別錯怪他們
    導讀:為什麼娃越大越不愛走親戚?聽聽孩子們怎麼說,爸媽別錯怪他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娃越大越不愛走親戚?聽聽孩子們怎麼說,爸媽別錯怪他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現狀:父母對成績期望越大,孩子的壓力越大
    本報告重點包括: 青少年壓力主要來源於學習任務和考試,父母對成績期望越大,孩子的壓力越大。 家庭教育方式、氛圍是否和諧,影響孩子的性格、社交、和情緒發洩方式。
  • 女性這些部位越大,生出的孩子就越聰明?孕婦來看看科學解釋吧
    導讀:女性這些部位越大,生出的孩子就越聰明?孕婦來看看科學解釋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性這些部位越大,生出的孩子就越聰明?孕婦來看看科學解釋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越大越叛逆,言傳身教家庭氛圍會影響孩子的子一生!
    孩子大了,相信很多家長談到孩子的教育或多或少都有些頭疼,孩子怎麼越大越不聽話,越大越叛逆。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言傳身教,父母的行為舉止、家庭氛圍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也遇到孩子教育方面的問題,看了不少書籍總結下來的這麼幾項:1.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上高年級後,家長們總是說孩子變了,不聽話了。
  • 罩杯越大越有錢?真的?
    女性胸圍越大越有錢?8月8日,淘寶公布了一組名為「Bra進化論」的圖文數據,裡面幾個結論讓人咂舌:罩杯越大消費能力越強!G奶妹子8成是中高消費者,愛玩攝影。除此之外,這組圖文數據中還有如下論斷:1、高消費女性最愛波波小姐,充氣就大。2、高消費男性也愛大波女,但卻只捨得花百元為心愛之人買內衣。
  • 孕媽年齡越小,長妊娠紋的機率越大,妊娠紋預防大於修復
    據研究表示大約70%-90%的孕婦孕期會長出妊娠紋,孕婦年齡越小長妊娠紋的機率就越大,妊娠紋一旦出現,就再也無法徹底消除……同事懷孕快7個月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長妊娠紋,她在網上看到網友說現在不長不代表後3個月也不漲,於是想買點東西塗塗,可是同事的老公卻說沒必要,就算同事滿肚子都是妊娠紋他也不會嫌棄她的,可是前陣子同事回家看到姐姐滿肚子深深的紫色不規則妊娠紋
  •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去姥姥家?沒弄清真相前,媽媽可別數落
    文|好孕姐很多寶媽都說,孩子越大越不聽話,你讓他往東他卻偏往西,你讓他攆狗他偏打雞。總之,就是處處跟父母對著幹。那麼,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去姥姥家?沒弄清真相前,媽媽可別一味數落。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願去姥姥家?①姥姥對孫子和外孫差別對待,感覺自己是外人就像我表姐家兒子吧,其實他不願意去姥姥家,真不是「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