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童防側睡枕
你也許在不少購物網站上看過這種防側睡枕頭,價格在30-80元不等,且銷量不錯。但近日美國CPSC和FDA警告:不要使用這種保持嬰兒特定睡姿的「防側睡枕」。
該枕在過去的15年內已導致了至少13名嬰兒死亡。此類睡姿定位器的賣點本是保持孩子平臥,防止側翻後俯臥而窒息及猝死。可事與願違:側臥沒防著,孩子無意中趴下更麻煩。嬰兒最好還是去枕平臥,越簡單越好,畫蛇添足犯不著。
2、優卡丹、好娃娃
16年5月底,國家藥監局官網正式下發通知,對含「鹽酸金剛烷胺」的非處方藥的說明書進行了修訂,因該類藥物缺乏新生兒和1歲以下嬰兒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數據,1歲內禁用優卡丹等藥物,5歲以下兒童不推薦使用。
當前市面上藥店銷售的含「鹽酸金剛烷胺」的兒童感冒藥大多是「好娃娃」(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優卡丹」(小兒氨酚烷胺顆粒)、「葵花康寶」(小兒氨酚烷胺顆粒)以及「迪龍」(氨金黃敏顆粒)等品牌產品。
「優卡丹」和「好娃娃」,實際上是不同廠家生產的同一種藥,通用名稱叫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其成分為:對乙醯氨基酚、鹽酸金剛烷胺、人工牛黃、咖啡因、馬 來酸氯苯那敏。
其中人工牛黃是「解熱、鎮驚」的中藥,其實沒有任何效果。咖啡因是中樞興奮藥,是提神用的。鹽酸金剛烷胺是抗病毒藥,但它抗不了普通感冒病 毒,以前能抗流感病毒,但是現在流感病毒對它的抗藥性已達到100%,對流感也沒有效果了。所以「優卡丹」和「好娃娃」的真正有效成分就是對乙醯氨基酚和 馬來酸氯苯那敏。
如果覺得吃「優卡丹」或「好娃娃」對感冒有效,完全可以自己去買對乙醯氨基酚,要便宜得多,也安全得多,可以避免那些無效成分帶來的不良反應。
3、骨密度檢查
骨密度是一項放射性檢查,利用很小劑量的放射線檢測骨骼密度。如果沒有體重過輕、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如類固醇)以及某些疾病(如神經性厭食、風溼性關節炎、抑鬱等)這些風險因素的人群,建議65歲以上女性和70歲以上男性接受骨密度檢查。
孩子檢查骨密度的意義也不大,因為每個孩子的骨密度值是有差異的,各醫院採用的骨密度儀不同,各醫院測量骨密度的位置也不同,國際上還沒有兒童骨密度測量的標準數值。同時對於小嬰兒來說骨密度如果是正常的,其鈣吸收力就要下降,主要是被動吸收。人體對鈣需要越高其主動吸收鈣的能力就增強。
對於嬰幼兒,體檢的重點是在了解孩子"吃喝拉撒睡"的基礎上,結合生長指標的測量、醫生查體,給予生長發育的評估,重點在"養育"的指導。
對兒童來說,特別是生長旺盛階段的嬰幼兒,骨密度偏低意味快速生長過程,是好現象,不是補鈣的指徵。補鈣過多會增加腎臟等器官的負擔。
4、微量元素檢查
臨床檢測人體是否存在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風險,參考的既不是微量元素的值,也不是骨密度的值,而是血清25羥維生素D的值,數值小於20ng/ml 認為是維生素D缺乏。正常餵養的孩子,只要補充夠每日生理需求的維生素D,就不需要額外補鈣,也沒必要用儀器或者抽血做各種檢測。
由於鈣、鋅、鐵等元素的生理效應部位不在血液,所以檢測微量元素根本沒有意義。特別是檢測頭髮更沒任何科學道理。末梢血檢測,不能保證取血時不被組織液 稀釋,所以連血液水平都不能代表。微量元素檢測會引導家長過多關注微量元素,造成微量元素製劑盛行,從而忽視均衡營養,百害無一利。
盲目給孩子補微量元素的危害:
維生素D和鈣過量:高鈣血症、臟器組織鈣化;
鋅過量:胃腸道不適、噁心、嘔吐;
維生素A過量:精神萎靡、嘔吐,嚴重時還可致顱內壓升高,昏迷。
5、牛初乳
2012年9月1日,衛生部實施新規:牛初乳不得添加於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這三類食品。
牛初乳是乳牛產崽後7天之內的乳汁,屬於生理異常乳,其物理性質、成分與常乳差別很大,產量低,工業化收集較困難,質量不穩定,不適合用於加工嬰幼兒配方食品。
兒科學家認為,牛初乳裡雌激素過量,如果不能被孩子正常代謝,會留在身體裡促進性腺發育,導致孩子性早熟。
雲無心(食品工程博士):牛初乳根本沒有做過多少研究,沒有「找過」是否有用的證據。「沒有證據有用」,所以也就「沒有必要補充」。
6、寶寶遊泳脖圈
用脖圈的方式遊泳孩子在水中的姿勢是垂直的,背離了傳統意義上遊泳是水平進行的方式,容易給孩子造成錯誤的理解。
脖圈遊泳為何不安全?
1.小寶寶脖子很軟,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
2.脖圈是塑料的,臨床有見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皮炎的;
3.脖圈容易壓迫氣管;
4.最最危險的是,人脖子上有頸動脈竇,若不小心被壓到,可發生壓力感受性反射,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休克!脖圈就有這個危險!
點擊播放 GIF 0.0M
對寶寶來說,最好的遊泳方式,是由大人抱著,用一側前臂拖著嬰兒的臀部。另一隻手扶住嬰兒的背部,貼緊大人身體下水。在水中,可以試試只拖著寶寶的臀部,或者雙手抱住腋下,儘量讓寶寶感受玩水的快樂。
7、兒童醬油
人民網曾刊登了一篇關於兒童醬油的調查報導。報導中寫道:在對兒童醬油特點的說明中,多方多次表示其為「低鹽淡口釀造醬油」。但據記者觀察,事實並非如此。
市面上兒童醬油營養成分表上能代表鹽含量的鈉含量與普通醬油鈉含量相當,部分兒童醬油鈉含量甚至超過普通醬油。
中國保健協會趙新華副秘書長告訴記者特殊膳食食品是為滿足某些特殊人群的生理需要,或某些疾病患者的營養需要,按特殊配方而專門加工的食品。按照《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通則》,特殊膳食用食品是指這類食品的成分或成分含量,應與可類比的普通食品有顯著不同。而當今市場上的兒童醬油,與普通醬油無明顯 差別、並未在標籤上進行特別標註,確實「枉負」了「兒童」二字。
嬰幼兒及兒童需要口味清淡,是由於此時孩子的發育尚未完全,臟器很嬌弱,而鹽中的鈉會造成腎臟負擔。與此同時,嬰幼兒的味覺也正處於發育過程中,對外來調味品的刺激比較敏感,加醬油、鹽等調味品易造成嬰兒挑食、厭食。
對1至3歲的兒童而言,飲食中醬油的添加量應控制在1克以內。
8、學步帶與學步車
用學步帶等牽著孩子走路對下肢關節發育不利。走路是自然發育過程,不應過早人為幹預。
孩子長期坐學步車,他沒有經受爬的訓練,很容易以後引發他的感覺失調。另外,孩子坐學步車以後,他全身的重量,壓在了下邊,雖然他坐著,他走路,但是, 他的重量壓在兩個雙腳上,所以我們有的時候,看到孩子在坐學步車的時候,往往是馬蹄足的形狀走,長期下來後,一個是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下肢畸形,另外,孩子 也容易養成足內翻,或者是足外翻的習慣。
點擊播放 GIF 0.0M
所以我們不建議孩子坐學步車,更何況坐學步車的孩子,平衡掌握得不好,只要他離開學步車以後,他是站不穩的,因為學步車的框框,沒有讓他經受平衡訓練的這種可能,所以孩子不能夠坐學步車的。
2001年美國兒科協會AAP發布一份關於嬰兒學步車的研究報告,指出了學步車對嬰兒造成的傷害和死亡事故,因此AAP也一樣建議禁止學步車的生產和銷售。
9、1歲以內寶寶食用蜂蜜
【1歲以下嬰兒勿餵蜂蜜】嬰兒肉毒中毒極少發生在1歲以上,因其腸道內的天然微生物群已發展得較為成熟,不利這些孢子發芽。
嬰兒肉毒中毒的早期病徵是便秘,繼而出現睏倦、餵哺困難、肌肉普遍無力、哭聲微弱。大部分患者均需接受住院治療,但致命的情況較罕見。
仍不推薦給一歲以上小朋友喝蜂蜜水。除了奶,白水是小朋友和成人的唯一推薦飲料。建議甜飲料只是一歲以上偶爾嘗嘗口味。
10、七星茶、開奶茶
我不同意給孩子喝七星茶,這樣對孩子健康是不利的。不要把一切問題都要歸類為「火」的問題,而盲目給孩子吃去火藥而傷了孩子的脾胃。
對於新生兒千萬不要隨便給孩子吃藥,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你會想到給孩子喝七星茶?是藥對這麼稚嫩的孩子來說,對肝臟都是很大的傷害,幹嘛要給孩子吃藥。
我真的不明白有些媽媽,為什麼不聽聽科學育兒的方法,卻偏要聽舊的習俗,什麼新生兒生下來餵黃連水呀、七星茶、海馬水、甘草水。這些舊的習俗會傷害孩子胃腸的。科學都發展到了今天。媽媽多是80後、甚至是90後,還不多學習學習育兒知識。讓我說什麼好呢!恕我直言,我一看到有問我這類問題,我就惱火。
6個月內寶寶不需要額外喝水,不論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都不需要。
6個月內的寶寶純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添加維生素D製劑除此之外不需要餵其他任何東西,包括水。
人工餵養的寶寶除了配方奶,其他的任何東西也不需要喂,包括水、七星茶、開奶茶之類的統統不需要。
6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只餵奶,不需要加水、米湯、果汁、菜水、開奶茶青、金銀花水、黃連水......這句話說得我的嘴都長繭子了。
涼茶對成年人是否有益尚且存疑,餵寶寶真是手賤。涼茶中複雜的中藥成分很難讓人相信它對寶寶是無害的。再說,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涼茶對寶寶有啥益處,或者能解決啥問題,你吃它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