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的噩耗!4個造船廠瀕臨停擺,核潛艇核航母維修進度拉胯

2020-12-13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戰忽局編外原創

諾福克海軍船塢。 (圖/美國海軍)

由於川普應對新冠病毒COVID-19措施的嚴重不力,截至6月20日,美國新冠病毒確診人數已經達到驚人的229萬餘例,死亡更是超過了12萬人,遠超第二名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老大」。不僅是地方,美軍同樣是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軍隊,沒有之一。

而在美軍各軍種中,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無疑是海軍。突出表現在海軍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居各軍種之冠,海軍的「羅斯福」號核動力航母因此到目前都未徹底恢復戰鬥力。

不僅僅是已經服役的在役艦艇,另一個突出表現在因為新冠病毒影響,美國海軍4個重要造船廠因此而停工,對美國海軍艦艇建造帶來嚴重不利影響,核動力航母、核潛艇這些美國的「國之重器」的例行維修與改裝工程都因此而不得不延誤。

據美國《即時防衛新聞》報導,總部位於華府的保守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的資深分析師布萊恩克拉克在詳細研究這些船廠情況後稱:「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船廠處於嚴重人力不足的情況,由於需要遵守人與人距離,還有個人防護等隔離規定,目前的人力只有過去的25%。再加上資深技師的年齡偏大,使他們更容易受到COVID-19的影響,在家隔離觀察的比例很高。美國海軍4個造船廠因此損失了5萬個工作日。」

事實上,自3月中旬新冠疫情全美大流行以來,這些軍用造船廠就處在人力資源損失的狀態。在疫情最嚴重時,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要求,船廠經常會全面停工消毒,雖然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建議可以 「在家工作」,隨後通過輪班制和調整工作時間,允許少量技師進入船廠工作來維持工作進度。但是即便如此,軍艦停塢的時間仍然大幅延長。

疫情拖慢了核動力航母與潛艇的維修工作進度,極大地削弱了美國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的艦隊調派輪換。這讓美國海軍高層急的不行,於是臨時召集1,629名預備役人員加入船廠,以期填補維修人力空缺的不利局面。

根據美國海軍的長遠規劃,到2049年時美國海軍還需要擁有至少355艘軍艦的總規模,截至2019年底僅有286艘。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這個目標對於預算大幅壓縮又面臨造船能力萎縮、艦艇造價大幅攀升的現實時,都很難完成。如今又遇到疫情的嚴重衝擊,導致連現有的艦艇總規模都難以維持。

比如,美國海軍裝備部門最近的頭等大事是確保新一代的哥倫比亞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的如期交付。目前,哥倫比亞級還在設計中,預計在2021年開始建造,並於2030年開始交付 ,計劃建造12艘。

但是受到新冠病毒危機的嚴重衝擊,美國海軍官員普遍擔心,新一代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很可能會延誤,由於這型潛艇是用於替換現役的俄亥俄級的新一代戰略核潛艇,是美國「三位一體」核威懾戰略的最重要一環,因此容不得有半點閃失。

但是,本月早些時候卻有消息稱,負責承接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上的飛彈發射管的建造與焊接工程的一家國防承包商,因為新冠疫情導致工人缺勤,使得相關工作幾乎可以肯定會延誤。

不僅「國之重器」造船廠受到影響,長期負責建造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的緬因州巴斯鋼鐵造船廠還也遇到了大麻煩。由於罷工危機,巴斯鋼鐵造船廠有意新僱傭數千名新員工,以取代工作30多年的老員工,引起工會的強烈反對,目前正處於罷工狀態。該船廠現在仍有好幾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的建造合約,已經比原定計劃落後了6個月,還不知道會延誤到幾時呢。

相關焦點

  • 先查查美國海軍核航母和核潛艇吧
    菲律賓有關新聞報導中,隱晦地提出「考慮到中國船隻在西菲律賓海的活動日益增加……」,言下之意,是中國核潛艇帶來了汙染。【停泊在菲律賓的海狼級康乃狄克號】我們可以理解,菲律賓媒體在美國勢力的長期洗腦和壓制之下,完全不敢提及真相所在:這顯然是美國海軍核動力艦艇帶來的惡果。
  • 美國七大造船廠至少要關一個?美海軍央求47億美金「疫情救濟」
    其中,美國海軍要求提供近47億美元的救援資金,而全體美國軍隊則要求108億美金。 美國海軍採購主管詹姆斯·格爾茨聲稱,如果不能獲得這筆救助金,不僅海軍將放棄軍艦現代化的努力,而且美國現有七大私營造船廠至少將有一個被迫關閉。
  • 造船廠成「燒船廠」:盤點美國造船廠近年軍艦火災事故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劉揚 徐璐明】美國海軍「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於當地時間7月12日發生爆炸起火,到目前已經持續燃燒了超過30個小時,仍有大量濃煙弄艦體中湧出。目前這一事故已經導致59人受傷,艦體內外都被燒毀。
  • 瓦良格總師拒絕美國百萬年薪,果斷選擇留在中國,帶來核航母專利
    拒絕了美國開出的百萬年薪,攜帶核航母專利來到中國,為何外國專家那麼看重中國?這點美國比不過。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幾十年來都沒人可以與之抗衡,蘇聯作為歷史上唯一可以和美國一較高下的國家,軍事實力相當恐怖,尤其是其海軍實力,一度讓美國都不敢靠近。
  • 美國軍艦著火 造船廠成為「燒船廠」
    美國福布斯新聞網稱,船廠火災對美國海軍來說是一個嚴重問題。在過去幾個月,正在接受維修的美國海軍艦船上發生多次大火。美國海軍似乎沒有做任何改變,而是選擇忽略這個問題。
  • 新一代核潛艇或無法下水,美媒指出核心問題,美海軍最大優勢消失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是美海軍有史以來建的最大的一艘潛艇,除了技術更先進、戰力更強之外,哥倫比亞級或將具備搭載高超音速武器的能力,隱蔽性也通過隔聲隱身的消聲材料覆層、X形尾舵、新一代浮筏減振、吸聲塗料等技術大大增強。美媒指出,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將成為最安靜、最不容易被發現的核潛艇,美海軍也表示,新一代核潛艇將成為美國核三位一體能力中的重要一環,生存能力達到了第一。
  • 美海軍深陷起訴危機,造船廠日漸衰落,或許中國可以幫忙
    一紙訴狀 據媒體報導,近日,美國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造船廠一紙訴狀將美國海軍告上聯邦法院!聲稱他們想賴帳,並要求賠償120萬美元。 根據船廠提交的訴狀,美海軍之所以拒絕支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和"巴丹"號兩艘艦船的維護費用是因為對承包商履行合同的不滿。
  • 美國一艘核潛艇的製造、下水、使用全過程
    約翰華納號的艇徽之所以選擇以華納號(SSN785)成文,是因為它屬於最新的「維吉尼亞級」,以資深參議員約翰華納的名字命名,他是目前在世的對美國海軍建設有過重要貢獻的人。維吉尼亞級核潛艇由通用動力(GD)電船公司(EB)歷時6年研發,並選擇與其他廠商協作的方式建造,以降低總造價。
  • 第19艘維吉尼亞級核潛艇服役,本月交付2艘,美國海軍的水下重器
    雖然美國的航母戰力大為折損,但需要看到的是,他們的水下戰力還在快速上升,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以來,美國兩大核潛艇造船廠向美國海軍交付了第18和第19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4月17日,美國通用動力電船公司向美國海軍交付了第19艘「維吉尼亞」級——「佛蒙特」號(SSN-792),它是10艘Block4批次的「維吉尼亞」級的首艇,於2018年10月下水,經過1年半的舾裝、試航後交付部隊,美國海軍在2014年授予電船公司176億美元的天價合同,購買10艘Block4批次「維吉尼亞」級。
  • 美國三艘最新核航母遭遇「終身廁所堵塞危機」!疏通一次需40萬美元
    【環球網軍事報導】根據美國審計署周二(當地時間3月24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海軍兩艘最新航空母艦的廁所都出現了堵塞問題。每次進行維修的費用高達40萬美元! 軍事觀察人士指出,這個難堪的問題目前還沒有徹底解決的辦法,只能靠某個固定期限的清洗來保持廁所功能正常使用,而這將終身伴隨有關航母的整個服役壽命期。
  • 美國造船廠傳出噩耗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不管是經濟、軍事以及其他綜合實力,都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但在應對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時,美國的表現卻非常糟糕,目前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402萬例,超14萬人失去生命。但在川普的帶領下,美國海軍依舊在海外極為活躍。
  • 近幾年來事故頻發,美國海軍整體素質下滑,原因都有哪些?
    而美國海軍也承認,人員疲勞是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按照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的說法,一些艦員一周的工作時間往往會超過100個小時。 事實上將問題從這2艘軍艦上升到整個美國海軍來說,我們會發現在人員數量和素質方面,美軍是捉襟見肘的。 美軍的武器裝備雖然強大,但是現在的美國年輕人參軍的意願很低。
  • 造船廠成「燒船廠」,美國造船廠近年軍艦火災事故可真不少
    文/山峰美國又給世界人民帶來了「一場歡樂」。美國海軍一艘兩棲攻擊艦「好人理察」號發生爆炸引發大規模火災,造成至少57人受傷。大火連燒一天一夜也沒撲滅,這艘4萬噸級的準航母甲板都燒融化了,基本已經報廢,但目前事故原因還未調查清楚。
  • 美國「印第安納」號核潛艇舉行儀式:慶祝廚房開夥做飯
    2018年4月3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與系統調試的美國海軍「印第安納」號核潛艇(SSN-789)迎來一個「重要裡程碑」:廚房首次開夥做飯。為此,紐波特紐斯造船廠(NNS)在該艇上舉行了隆重的「首餐」儀式。左起:該艇的保薦人黛安娜·唐納德、首席軍士長LaFrederick Herring、艇長Jesse Zimbauer中校。
  • 核航母真的比常規動力高大上?核航母也是需要燃料的!
    就戰術運用上說,常規航母和核航母並沒有那麼大差距。其次,常規航母的安全性是核航母沒法比的,常規動力航母出現任何故障都可以就近停靠任何港口,然後進行搶修,而且,由於是常規艦艇,幾乎所有的零備件都可以儘快獲取,檢修時間短,艦艇恢復快。  而核動力航母停靠港口需要特定的港口維護設施,而且核動力裝置存在輻射洩露的可能,所以無論是維護工序還是維護成本都遠高於常規航母,而出勤率二者沒有區別。
  • 美國邁阿密號核潛艇,正值壯年突然退役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核潛艇的國家,迄今為止,美國保有的核潛艇數量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從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到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這是美國航母編隊之外的另一個王牌力量。然而在2014年的時候,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的「邁阿密」號突然退役,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 法國新一代核航母曝光 排水量超過8萬噸 K-22或成最大隱患
    據美國《防務新聞》當地時間8日報導,12月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法國新一代核動力航母將於2038年服役,以取代2001年現役的「戴高樂」號航母。 馬克龍當天視察核反應堆製造企業法馬通公司,闡述法國的最新核政策。他表示,法國的核武器和原子能工業是國家「戰略自主權的基石」,法國的戰略未來和大國地位取決於核工業的水平。
  • 美國海軍第18艘「維吉尼亞」級核潛艇服役
    (觀察者網訊)據美國Navy Recognition網報導,當地時間4月4日,美國海軍第18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德拉瓦」號(SSN 791)交付美國海軍使用,傳統的公眾交接儀式因新冠病毒疫情而取消。
  • 外媒:衛星圖顯示重要跡象,中國造船廠附近已有一艘大型駁船下水
    作為最先進的海軍裝備之一,核潛艇無疑受到世人的關注。尤其是中國核潛艇部隊特有的神秘感,讓人不得不產生好奇。就在近期,有外媒傳出消息:從衛星圖上顯示重要跡象,中國某造船廠附近已有一艘大型駁船下水。據此西方媒體推斷,中國海軍正在建造新一代核潛艇。
  • 美國核航母入南海無所遁形:如同澡盆裡的塑料鴨子
    2月18日,美國海軍發表聲明,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打擊群進入南中國海巡航,並自稱這是他們第16次巡航南海。這艘航母搭載了大約75架各型固定翼艦載戰鬥機和直升機,此前在菲律賓海的演習中,卡爾·文森號核航母打擊群還得到了來自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B-1B戰略轟炸機的護航和合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