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過《大聖娶親》這部電影吧?
紫霞仙子愛上了至尊寶,就連至尊寶落荒而逃的樣子,在紫霞仙子眼中都是那麼帥,那麼的美好。這就應了那句情人眼裡出西施。
兩個人談戀愛的時候,是很難找到對方的缺點的,認為對方的一切都是完美的,說的話做的事都是對的,就連別人認為是缺點的地方,在雙方看來也會覺得是無所謂的,這就是暈輪效應的表現。
這實際上是個人主觀推斷泛化和擴張的結果。在暈輪效應影響下,一個人或事物的優點或缺點一旦變為光圈被擴大,其缺點或優點也就退隱到光圈的背後,被別人視而不見。
針對暈輪效應,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在課堂上,向兩組學生出示同一張照片,告訴第一組學生這是一個惡貫滿盈的罪犯,因殺人而入獄,告訴另一組學生這是一個物理學家,曾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然後,請兩組學生對照片上的人物進行外貌的描述。結果,被告知照片上的人物是罪犯的這一組,對照片人物的評價都是貶義的,被告知照片上的人物是科學家的這一組,對照片人物的評價都是讚美的。
對同一個人,兩組人有不同的描述,跟什麼有關呢?其實,跟他們描述之前對這個人的認知有關。也叫做認知偏差。
這一偏差表現為當某人或事物被我們賦予了一個令我們喜歡的特徵之後,那麼這個人就可能被我們賦予許多其他好的特徵。反之,如果某人或者事物存在某些不良的特徵,那麼我們就會認為他其他的一切都是壞的,
正所謂「一好百好,一惡百惡」,在生活中,暈輪效應經常發生,這些都是人類一種奇妙的內心反應。
客觀上講,暈輪效應是一把雙刃劍,在實際應用中,我們要辯證的對待這頂「光環」。
在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在評價自己的時候,要實事求是,考慮全面。當別人稱讚你的時候,要保持頭腦冷靜,知道自己還有不足之處;當別人貶低你的時候,也不要自暴自棄,要知道自己還有可取之處,真實客觀地看待自己,避免出現以偏概全而導致的錯誤。
我們也可以利用暈輪效應為自己創造有利條件,這裡分享一個麥哲倫的故事,在哥倫布航海成功後,為了表明自己與投機者或騙子不同,麥哲倫在覲見國王時,特地邀請了當時著名的地理學家路易帕雷伊洛一同前往。帕雷伊洛將地球儀擺在國王面前,歷數了麥哲倫航海必要性及種種好處。結果,國王果然被說服了,麥哲倫成功地得到了資助,進行了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然而,在麥哲倫等人結束航海後,人們發現了他對世界地理的認識及他所計算的經緯度有諸多偏差。
可見,卡洛爾羅斯國王之所以資助麥哲倫,並不是因為麥哲倫本人或帕雷伊洛的勸說內容,只是因為他認為帕雷伊洛作為專家,其建議值得信賴。所以,適當地運用暈輪效應,有助於我們積極地發展。
此外,在認識或接觸其他人和事物的時候,暈輪效應的負面影響會給人的心理帶來很大的障礙。
普希金是俄國著名詩人,當他遇到被公認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麗時,為她的美麗而心動,瘋狂的愛上了她。在普希金眼裡,一個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貴的品格。然而,他們結婚後,普希金每次把自己的詩讀給娜坦麗聽時,她總是不耐煩的捂住耳朵。相反,她總是要普希金陪她遊玩,參加舞會。普希金為了她放棄了詩歌創作,甚至為了她和別人決鬥而犧牲了生命。
「暈輪效應」本身沒有好壞,只是我們在生活中要時時保持判斷力,才能修煉得「世事洞明、人情練達。」,避免「暈輪效應」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