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眼裡出西施 心理學 暈輪效應,認知上的盲區:以偏概全

2020-11-07 海上慕雲熙

大家都看過《大聖娶親》這部電影吧?

紫霞仙子愛上了至尊寶,就連至尊寶落荒而逃的樣子,在紫霞仙子眼中都是那麼帥,那麼的美好。這就應了那句情人眼裡出西施。

兩個人談戀愛的時候,是很難找到對方的缺點的,認為對方的一切都是完美的,說的話做的事都是對的,就連別人認為是缺點的地方,在雙方看來也會覺得是無所謂的,這就是暈輪效應的表現。

這實際上是個人主觀推斷泛化和擴張的結果。在暈輪效應影響下,一個人或事物的優點或缺點一旦變為光圈被擴大,其缺點或優點也就退隱到光圈的背後,被別人視而不見。

針對暈輪效應,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在課堂上,向兩組學生出示同一張照片,告訴第一組學生這是一個惡貫滿盈的罪犯,因殺人而入獄,告訴另一組學生這是一個物理學家,曾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然後,請兩組學生對照片上的人物進行外貌的描述。結果,被告知照片上的人物是罪犯的這一組,對照片人物的評價都是貶義的,被告知照片上的人物是科學家的這一組,對照片人物的評價都是讚美的。

對同一個人,兩組人有不同的描述,跟什麼有關呢?其實,跟他們描述之前對這個人的認知有關。也叫做認知偏差。

這一偏差表現為當某人或事物被我們賦予了一個令我們喜歡的特徵之後,那麼這個人就可能被我們賦予許多其他好的特徵。反之,如果某人或者事物存在某些不良的特徵,那麼我們就會認為他其他的一切都是壞的,

正所謂「一好百好,一惡百惡」,在生活中,暈輪效應經常發生,這些都是人類一種奇妙的內心反應。

客觀上講,暈輪效應是一把雙刃劍,在實際應用中,我們要辯證的對待這頂「光環」。

在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在評價自己的時候,要實事求是,考慮全面。當別人稱讚你的時候,要保持頭腦冷靜,知道自己還有不足之處;當別人貶低你的時候,也不要自暴自棄,要知道自己還有可取之處,真實客觀地看待自己,避免出現以偏概全而導致的錯誤。

我們也可以利用暈輪效應為自己創造有利條件,這裡分享一個麥哲倫的故事,在哥倫布航海成功後,為了表明自己與投機者或騙子不同,麥哲倫在覲見國王時,特地邀請了當時著名的地理學家路易帕雷伊洛一同前往。帕雷伊洛將地球儀擺在國王面前,歷數了麥哲倫航海必要性及種種好處。結果,國王果然被說服了,麥哲倫成功地得到了資助,進行了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然而,在麥哲倫等人結束航海後,人們發現了他對世界地理的認識及他所計算的經緯度有諸多偏差。

可見,卡洛爾羅斯國王之所以資助麥哲倫,並不是因為麥哲倫本人或帕雷伊洛的勸說內容,只是因為他認為帕雷伊洛作為專家,其建議值得信賴。所以,適當地運用暈輪效應,有助於我們積極地發展。

此外,在認識或接觸其他人和事物的時候,暈輪效應的負面影響會給人的心理帶來很大的障礙。

普希金是俄國著名詩人,當他遇到被公認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麗時,為她的美麗而心動,瘋狂的愛上了她。在普希金眼裡,一個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貴的品格。然而,他們結婚後,普希金每次把自己的詩讀給娜坦麗聽時,她總是不耐煩的捂住耳朵。相反,她總是要普希金陪她遊玩,參加舞會。普希金為了她放棄了詩歌創作,甚至為了她和別人決鬥而犧牲了生命。

「暈輪效應」本身沒有好壞,只是我們在生活中要時時保持判斷力,才能修煉得「世事洞明、人情練達。」,避免「暈輪效應」的偏差。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巧用暈輪效應,輕鬆撩到你愛的人
    從他喜歡打籃球講起,侄女和我描述了太多他在賽場上的那種叱吒風雲的場面,後來她又和我描述他是如何如何的負責,對她更是呵護有加。的確,聽了侄女的描述,我都有些喜歡了。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莫過於此。戀愛初期的時候,各自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於是把優點放大。
  • 【教綜實驗】暈輪效應
    學生們戴著這種有色鏡去觀察研究生,而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暈輪。稱為暈輪效應,這種愛屋及烏的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月暈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一心理效應為光環效應。暈輪效應主要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指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一個人的某種品質,或一個物品的某種特性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
  • 暈輪效應:一見鍾情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情形中屬於暈輪效應的是A、當知名教授與學生爭執不下時,人們總是相信教授是正確的B、社會對已經成名的科學家,不斷地加給他們各種頭銜和名譽C、人們認為廣東人會做生意D、人們認為好學生在各方面都好第2題、
  • 20年前的馬雲,和你不知道的「暈輪效應」
    以偏概全是人的一個特性,喜歡用一件事情,或者一個動作代替對一個人的整體形象,其實都是「暈輪效應」1、暈輪效應的由來暈輪效應又被稱為光環效應,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提出來的,他認為,就是人在認識另一個人或者事物的時候,喜歡從局部出發,通過這個局部在推導出整體印象,因此非常容易出現以偏概全的情況發生。
  • 印象形成效應之社會刻板印象和暈輪效應
    人類心理常常是複雜且難以時時察覺到的,印象形成效應就是其中的一類。印象形成效應類型很多,我們在日常中常能見到。這部分知識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亦是較為常考的知識點,多為事例型的反選題,有一些知識點易混淆,所以在備考的過程中要求考生能夠理解並且區分異同,這樣在遇到此類題目之時便可遊刃有餘,從容應對。下面我們來詳解印象形成效應中的兩個易混淆的效應——社會刻板印象和暈輪效應。
  • 情人眼裡出西施的原因
    文/宋家二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閒聊的時候總是會用「情人眼中出西施」這句話來形容那些認為不可能,而且已成為事實的情侶。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暈環效應」,他講的是在人際關係中形成的一種誇大了的社會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傾向。人如果受到了暈環效應的影響,往往把對方的形象看得過於完美,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情人眼中出西施」。
  • 心理學著名實驗梳理之暈輪效應
    心理學考研中有幾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分別是感覺剝奪實驗、延遲滿足實驗、情緒實驗、從眾實驗、期待效應、暈輪效應,這幾個實驗是心理學考研常考的知識點,下面介紹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暈輪效應愈來愈多地被應用在企業管理上,其對組織管理的負面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各種組織決策上。
  • 身邊的心理學丨警惕,光環效應時刻在影響你
    心理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可以用心理學來解釋,比如說「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喜歡一個人,仿佛給他加了一層濾鏡,他在你的眼裡就是完美的,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光環效應」。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身邊的心理學之
  • 教師資格常見的4大心理學效應,5條曲線知識點
    4大心理學效應 (一)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位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 情人眼裡出西施
    文/郭廣華【作者簡介】郭廣華,寧陽八中語文教師,喜歡寫點東西。
  • 「科普時報」話說暈輪效應
    —— 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光環效應等,指人們在交往認知中,對方的某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品質就會掩蓋人們對其他品質和特點的正確了解。這種錯覺現象,心理學中稱之為「暈輪效應」。暈輪效應除了與人們掌握對方的信息太少有關外,主要還是個人主觀推斷的泛化、擴張和定勢的結果。它往往容易形成人的成見或偏見,並由此產生不良的後果。 東子解析—— 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常常依據個人喜好形成最初的判斷,再根據這一特性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從而造成人際認知障礙。
  • 這九個「心理效應」你都認識嗎?
    2.光環效應(暈輪效應)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然後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對認知對象的整體印象。一個人如果被判斷為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好品質,反之亦然。3.蝴蝶效應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就能帶動整個系統發生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的現象。
  • 「情人眼裡出西施」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情人眼裡出西施,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情人眼裡出西施I don&39;t think Annabelle's boyfriend
  • 生活中一些實用的心理學效應,了解後避免常規套路
    這些心理學常識你知道嗎?三、暈輪效應(又稱光環作用)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情人眼裡出西施當你喜歡上一個人,你會將他某一優點以點概面,從而將他的任何舉動都看得閃閃發光。
  • 心理學效應知多少?
    心理學效應知多少?心理學中有許多非常有意思的效應現象,不僅在生活中應用的非常廣泛,而且也是歷年教師類考試的考點,比如剛剛過去的18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那些著名的心理效應,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1.羅森塔爾效應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
  • 學習中的「暈輪效應」:孩子成績不好,家長的責任少不了!
    這恰恰是因為心理學上的一個效應叫做"暈輪效應"。一、什麼是暈輪效應?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差現象,又叫做成見效應,日暈效應。就是說人們比較容易被對方某個突出表現出來的點,形成對對方形象認知上的習慣,而會自動隱藏對對方其他方面的認知了解。
  • 「情人眼裡出西施」上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這些詩詞名句固然世人皆知,但你還記得它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麼嗎?當然,這是我們現在很多詩詞讀者的一種普遍閱讀現象。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集杭州俗語詩》,便是此類閱讀現象中的一個典型案例。那麼《集杭州俗語詩》中的哪句詩是我們所熟知的呢?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常常說到的「情人眼裡出西施」。
  • 心理學:避開「愛屋及烏」思維,理性對待心中的「光環」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暈輪效應其實,暈輪效應就是在我們看待某個事物時,會根據其中某個特徵來泛化到其他特徵上去,最後形成以偏概全的局面。當給第一組同學看時,他對同學們說:這張照片上的人是一個罪犯,因為殺人而入獄;給第二組同學看時,他則說:這張照片上的人物是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獲得過國內大大小小的獎。之後,他讓同學們通過這個人的形象來描述其性格。結果,第一組同學說出來的都是貶義的特點,而第二組同學說出來的都是讚美的特點。這就是所謂的暈輪效應。
  • 情人眼裡真的會出西施!男票誇你的那些話,要相信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章咪佳 通訊員 周煒前兩天,周董在老婆昆凌曬出的兩張短髮側面照下,留言「你比她漂亮」,引來一大波網友玩笑式的吐槽。所以,「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老話,真是講得太對了,其中清代黃增編寫的《集杭州俗語詩》中提到「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兩句合起來才是最接近科學的。
  • 英語諺語——情人眼裡出西施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諺語——情人眼裡出西施 2013-02-20 16:14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