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常見的4大心理學效應,5條曲線知識點

2020-12-18 騰訊網

4大心理學效應

(一)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位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說的「第一印象」,比如去參加面試的時候我們著正裝就是為了給面試官留下良好的首因效應。

(二)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是指在人際認知活動中,最近的印象對人的評價起著重要作用。

這種偏差的產生,客觀上是由於最近獲得的信息刺激強,給人留下的印象清晰,衝淡了過去所獲得的有關印象。

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般說來,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效應比較明顯;而在與熟悉的人交往時,近因效應更為明顯。

(三)光環效應

又稱「暈輪效應」,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常從對方所具有的某個特徵泛化到其他有關的一系列特徵上,從局部信息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

所謂「一白遮百醜」以及「情人眼裡出西施」,電視上名人廣告,往往就是在採用這個社會心理原理。暈輪效應的主要特徵是「以偏概全」,抓住一點,不及其餘。

(四)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又叫「假定相似性」,它是指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

即在人際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愛好或傾向等,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5條曲線知識點

1

學習動機曲線

教綜考試中最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最重要的一條曲線,幾乎是每次考試必考的內容。

倒「U」曲線,也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核心觀點:最佳動機水平與作業難度相關:任務較容易,最佳動機水平較高;任務難度中等,最佳動機水平也中等;任務越困難,最佳動機水平越低。

一般情況下,中等程度的動機水平最有利於學習效果的提高。

2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遺忘曲線是另一個重點內容,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都有涉及。

艾賓浩斯通過對無意義音節的研究,繪製出遺忘曲線圖,即百餘年來一直被廣泛引用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由遺忘曲線圖可知:

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

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其規律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呈負加速。

3

智商分布曲線

不同的個體,智力水平是不同的。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們的智力水平呈正態分布(又稱鐘形分布)。

在這部分知識點,需要我們掌握的幾組數字:

絕大多數人的聰明程度屬於中等,智商在90-110之間;

智商120以上,優秀;

智商130以上,超常兒童;

智商140以上,天才兒童;

智商70以下,智力障礙。

4

卡特爾智力形態曲線

卡特爾把智力分為兩類: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

流體智力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反應速度、記憶力、計算能力、類比、演繹推理能力等都屬於流體智力。

晶體智力決定於後天的學習,是在實踐(學生、生活和勞動)中形成的能力,和社會文化密切相關。

5

練習曲線

在動作技能的形成過程中,練習到一定階段往往出現進步暫時停頓現象,稱之為高原現象。

高原現象,並非是不能再進步的代名詞,它也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突破這一關,學習者獲得的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相關焦點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裡常見的「曲線」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裡常見的「曲線」,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育心理學裡常見的「曲線」   教育心理學一直是大家教綜備考過程中一個較難的科目,接下來帶大家一起複習一下教育心理學中常見的幾條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來源:教師招聘網  時間:2020-09-30 20:44:06 --> 教師招聘考試
  •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相關知識點
    一、該知識點的具體內容遺忘的規律19世紀末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最早對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繪製了「遺忘曲線」。這條曲線表明,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最初遺忘速度很快,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逐漸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遺忘是有規律的,即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其趨勢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呈負加速,並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幾乎不再遺忘了。
  • 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在教招考試中,大家一定都做過心理效應的題目,這部分出題靈活與生活聯繫緊密。我們今天來分析一下心理學中常見的幾種效應:1.首因效應一般情況下,它指你第一次與人交往時給人留下的印象。比如,大學生在招聘會中通過面試給所應聘公司的最初印象,這種印象在許多社交活動中也有很多。人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給人一種很好的形象,以便為以後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 教招常見心理學效應匯總
    心理學效應是社會生活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在我們的教師招聘考試中,也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今天我們就一起把常見的心理學效應匯總一下。
  • 心理學效應知多少?
    心理學效應知多少?心理學中有許多非常有意思的效應現象,不僅在生活中應用的非常廣泛,而且也是歷年教師類考試的考點,比如剛剛過去的18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那些著名的心理效應,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1.羅森塔爾效應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
  • 這5條曲線考點在教師招聘中經常考!思鴻教育提示千萬別錯過
    今天小鴻為大家匯總了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考的5條曲線知識點,幾乎年年考,一定要堅持看完並理解。01學習動機曲線教綜考試中最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最重要的一條曲線,幾乎是每次考試必考的內容。遺忘曲線是另一個重點內容,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都有涉及。
  • 【乾貨】教師資格證 科目二:教育學&心理學常見知識點匯總
    科目二教育學、心理學高頻知識點的匯總,考試常常就從這些知識點裡出選擇題、簡答題、辨析題...... 3、捷克誇美紐斯1632年的《大教學論》是近代第一部系統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他提出了班級授課制。 4、美國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強調「兒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學」的方法,開創了「現代教育派」。 5、蘇聯贊可夫的《教學與發展》把學生的「一般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與歸屬。
  • 教招備考-解析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非常有趣,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同時也是我們教師類考試的考點之一。下面老師就為大家梳理並解析一些咱們考試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一、理論解析(一)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指人與人交往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尤為重要。我們在面試時會精心打扮自己,以給對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這就符合首因效應的原理。
  • 教師招聘考試心理學投射效應
    比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這就是投射效應,也是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心理學知識點。投射有三種表現形式,第一種是相同投射:與陌生人交往時,由於彼此不了解,相同投射效應很容易發生,通常在不知不覺中從自我出發做出判斷。有些做生意的店主自己感到熱,以為客人也悶熱難耐,不問客人的意願就大放冷氣空調。
  • 2019下半年甘肅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知識點之桑代克三大律
    2019下半年甘肅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知識點之桑代克三大律 2019年下半年甘肅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報名公告已於2019年8月27日在甘肅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筆試日期為11月2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比較好的的備考教師資格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備考資料
  • 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單純曝光效應與學習管理
    建議閱讀時間:4分鐘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在瀏覽網站的時候會對網頁廣告印象深刻;我們能隨口哼唱出抖音小視頻裡的洗腦神曲;我們去書店買書會更青睞那些在不同推薦區域反覆出現的同一本書籍;我們對那些「面熟」的人更容易產生親切感;我們覺得鏡子裡的自己好像比真實的自己更好看
  • 心理測試: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大家一定都做過心理效應的題目,這部分出題靈活與生活聯繫緊密。我們今天來分析一下心理學中常見的幾種效應:1.首因效應一般情況下,它指你第一次與人交往時給人留下的印象2.近因效應這是一種恰恰與首因效應相反的效應,是指在交往中最後一次見面給人留下的印象
  • 蒙古教師資格考試高等教育心理學複習全書
    蒙古教師資格考試《高等教育心理學》複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目錄 第一部分複習指南第1章內蒙古教師資格考試概述第2章內蒙古教師資格考試複習技巧第二部分核心講義第1章心理學概論第2
  • 教師考試筆試必考知識點總結-心理學名詞解釋
    今天開始陸續分享一些教師招聘考試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點!心理學名詞解釋30條1. 注意: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2. 感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3.4.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5. 情緒:指個體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情景中直接產生的心理體驗和相應的反應。6. 情感:指個體意識到自己與客觀事物的關係後而產生的穩定的、深刻的心理體驗和相應的反應。7.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納的知識點集合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納的知識點集合。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一、人物簡介傑羅姆·布魯納(Jerome Seymour Bruner,1995.10.1—2016.6.5),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對認知過程進行過大量研究,在詞語學習、概念形成和思維方面有諸多著述,對認知心理理論的系統化和科學化作出一貢獻,是認知心理學的先驅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和投射效應
    印象形成效應類型多樣,這部分知識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常為出現,考查形式多為事例型的反選題,其中有一些知識點名稱較為相似,但其實質卻大不相同,因此答題過程中要注意區分,這樣便可順利再下一城。下面我們來詳解印象形成效應中的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和投射效應。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條條大路通羅馬」是發散...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條條大路通羅馬」是發散思維還是聚合思維,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為了參加教招考試進行過教育基礎知識學習的同學,可能曾經遇到過這樣一道題,頗感困惑:「條條大路通羅馬」體現的是聚合思維還是發散思維?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清楚二者的含義。
  • 2011年心理學考研大綱解析:詳解變動知識點
    京師勤思考研攜北師大考研名師在第一時間給各位學子詳細分析新大綱新增以及變動知識點。一、從整體上分析11年大綱的變動規律,11年心理學考研的側重點以及出題趨勢。1、從整個大綱的結構來看,心理學統考的知識更加全面、細緻,出題人的思路愈來愈成熟。但整體上趨勢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