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招常見心理學效應匯總

2020-12-10 中公教師網

心理學效應是社會生活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在我們的教師招聘考試中,也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今天我們就一起把常見的心理學效應匯總一下。

(一)社會刻板印象

對一群人的特徵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徵歸屬於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都具有這種特徵,而無視團體成員的個體差異。這種現象稱為社會刻板效應。

(二)暈輪效應

當我們認為某人具有某種特徵時,就會對其他特徵作相似判斷,這就是暈輪效應,也稱為光環效應。

(三)首因效應

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首因效應,也叫最初效應。

(四)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指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也叫最近效應。

(五)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因個體具有某種特性而推斷他人也具有與自己相同特性的社會心理現象,即「以己度人」、「將心比心」,認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別人也一定會有類似的言行和需要。在現實生活中,投射效應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有人總是從好的方面來解釋別人的言論和行為;二是有人總是從壞的方面來解釋別人的言論和行為。

(六)登門檻效應

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七)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又稱霍索恩效應,是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是指當被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被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的反應。

(八)啟動效應

啟動效應是指由於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響而使得之後對同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變得容易的心理現象。

(九)巴納姆效應(星座效應)

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十)德西效應

在某些情況下,當外加報酬和內感報酬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使工作的動機力量倍增,積極性更高,反而其效果降低,變成是二者之差,外加報酬(主要是獎勵)反而會抵消內感報酬的作用。這就是德西效應。

(十一)詹森效應

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正式比賽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十二)蝴蝶效應: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的發展具有複雜性。

(十三)木桶效應: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

(十四)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

(十五)南風效應:也叫做「南風法則」或「溫暖法則」。它來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的一則寓言。給人們的啟示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要特別注意講究方法。

(十六)鯰魚效應: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鯰魚效應是採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

(十七)共生效應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事實上,我們人類群體中也存在「共生效應」。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至1982年先後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一個傑出的典型。

(十八)貝爾效應

英國學者貝爾天賦極高,有人說他畢業後若研究晶體和生物化學,定會贏得多次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另一條道路,把一個個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別人登上了科學高峰,此舉被稱為貝爾效應。

貝爾效應要求領導者具有伯樂精神和人梯精神,要以單位和集體為先,慧眼識才,放手用才,敢於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積極為有才幹的下屬創造機會。

相關焦點

  • 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在教招考試中,大家一定都做過心理效應的題目,這部分出題靈活與生活聯繫緊密。我們今天來分析一下心理學中常見的幾種效應:1.首因效應一般情況下,它指你第一次與人交往時給人留下的印象。比如,大學生在招聘會中通過面試給所應聘公司的最初印象,這種印象在許多社交活動中也有很多。人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給人一種很好的形象,以便為以後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 教招備考-解析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非常有趣,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同時也是我們教師類考試的考點之一。下面老師就為大家梳理並解析一些咱們考試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一、理論解析(一)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指人與人交往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尤為重要。我們在面試時會精心打扮自己,以給對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這就符合首因效應的原理。
  • 教招考試之心理學概述—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教招考試之心理學概述—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一、考情:客觀題。這部分的知識點再考試的時候相對來說考的較少,重點讓學生對三大勢力和三大革命備考。二、授課思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知道每一流派的主要觀點。()(3)強調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規律。
  • 心理測試: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大家一定都做過心理效應的題目,這部分出題靈活與生活聯繫緊密。我們今天來分析一下心理學中常見的幾種效應:1.首因效應一般情況下,它指你第一次與人交往時給人留下的印象2.近因效應這是一種恰恰與首因效應相反的效應,是指在交往中最後一次見面給人留下的印象
  • 福建教招面試專家提問典型問題匯總
    福建教招面試專家提問典型問題匯總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來源:教師招聘網  時間:2020-09-30 20:44:06 --> 教師招聘考試
  • 山東教招備考必看
    2020山東教招考試陸續結束,想要準備2021年山東教招的寶寶們,可以了解了解教招考試要考些什麼。:幼兒教育基礎知識(佔80%),以及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教育法律法規(佔20%);報考特殊教育教師筆試內容為:特殊教育培智方向專業知識(佔80%),以及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教育法律法規(佔20%)。
  • 2019福建教招面試考試形式匯總丨供參考
    2019福建教招面試考試形式匯總下面是2019年福建省各市區的教招面試考試形式匯總整理,供2020年接下來要準備面試的同學參考
  • 【教招·每日答】教育心理學之父是?
    非常期待大家能夠在留言板裡與我互動,隨便聊聊也好~不然我會想你們的現在就開始我們的教招·每日答的打卡吧!~1.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包含多方面的要求和較為複雜的內容,這反映了教師勞動(   )的特點。A.備課     B.成績評定     C.課外輔導    D.上課4.教育心理學之父是(     )。
  • 常見的心理學效應有什麼,而這些你絕對不知道!
    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知道了,你肯定會用到上的。下面就讓小編介紹一下。第一、首因效應想必大家應該聽說過,什麼是首因效應,首因效應講的是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對人的影響非常的大,人們往往都會把見到人的第一面就會把這個人歸於哪一類。
  • 【乾貨】《教育心理學》理論人物著作匯總
    【乾貨】《教育心理學》理論人物著作匯總 http://www.hteacher.net 2018-10-17 15:08 教師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福建省教招怎麼算自己進入面試沒?福建教招幼兒園面試題庫
    福建省教招怎麼算自己進入面試沒?福建教招幼兒園面試題庫由福建公務員考試錄用網提供同步福建教師招聘考試網,更多關於福建教師招聘面試,福建教招,面試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考生可關注收藏【2020年福建教師招聘面試時間公告匯總】頁面查看面試通知。
  • [考點]教招考試之十七大社會效應
    ,一方面能夠有助於考生理解記憶各種效應攻克教師招聘考試,另一方面也能讓大家掌握更多的心理學常識。A.近因效應 B.刻板印象 C.暈輪效應 D.投射效應2.蘇東坡與佛印開玩笑說:「我看見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則微笑著說:「我看你是一尊金佛。」後來,蘇東坡對妹妹提起此事,蘇小妹說:「佛家說『佛心自現』,你看別人是什麼,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麼。」這個故事反映的是心理學中的( )。
  • 心理學效應之搭便車效應
    效應危害「搭便車效應」的危害非常大,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如果更多地強調「合作規則」而忽視小組成員的個人需求,可能會使每個人都希望由別人承擔風險,自己坐享其成,這會抑制小組成員為小組的利益而努力的動力。而且「搭便車」心理可能會削弱整個合作小組的創新能力、凝聚力、積極性等。
  • 教師資格常見的4大心理學效應,5條曲線知識點
    4大心理學效應 (一)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位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 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對於心理學效應,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指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深受心理學效應的影響,當然,它具有兩面性,消極和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夠真正運用好,就需要真正地去好好了解,其實這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
  • 心理學效應之暗示效應
    所謂「暗示效應」,即用含蓄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施加影響,從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覺地按照暗示者的意願行動……此稱之為「暗示效應」。
  • 十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排行榜!首因效應又稱第一印象,趕緊來看看
    導語:想必心理學在不少朋友心中都是比較深奧的吧,可實際上有不少心理學效應雖然不少記住,但卻是頗為有趣,下面就整理了十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一起來看看吧一、酸葡萄效應在十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中酸葡萄效應簡單解釋的話
  • 教招必考之心理學流派,你都掌握了嗎?
    心理學流派在教招考試中,也是常客,幾大流派你都能準確區分嗎?被稱為心理學第一勢力。行為主義心理學主張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不是意識,應直接研究外顯的行為,因為意識看不見、摸不到,具有主觀性。把刺激——反應作為解釋人行為的工具,通過人對刺激做出的外顯行為,研究人的心理。研究方法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法,而不使用內省法。
  • 2020甘肅教師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備考:關於教招筆試試卷講解的幾點建議
    2020甘肅教師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備考:關於教招筆試試卷講解的幾點建議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