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大便酸臭有奶瓣
寶寶大便暗示著寶寶的身體狀況,如果新生兒大便酸臭怎麼辦?代表著什麼呢?
寶寶大便酸臭可能屬於消化不良表現造成的大便異常,這種情況也是不要緊的,但是應該適當的減少孩子的奶量。
如果嬰兒大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衝稀。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可以餵奶前可以少量的給孩子喝一些水,水是最易消化的,然後再餵奶,必要時口服治療藥物,如媽咪愛等藥物;幫寶寶按摩肚子,就是用你中間的三個手指,繞著寶寶的肚臍順時針按摩,一次5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能幫助寶寶加快腸蠕動,使寶寶產生大便反射。
吃母乳的孩子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均勻如軟膏樣,但無臭味,便次較多,一般每天2—4次,有的多達7—8次,這叫做生理性腹瀉。父母不必擔心,這都屬於正常現象,到小孩長到一定時期這種腹瀉會自動消失。用牛奶餵養的孩子大便較少,每天便次在1—2次,稍有臭味。
剛剛生下來的小孩,即使沒有吃進一點東西,一般在生後10—12小時之後會拉黑綠色胎便。在餵奶3—4天後,大便呈黃綠色,這叫做過渡期的大便,之後是逐漸呈黃色糞便。如果嬰兒生後24小時內沒有胎便排洩,或4—5天左右仍無正常大便排出,應及時請醫生檢查。
有的嬰幼兒大便次數多而量較少,又多呈綠色粘液狀。其中奶瓣較少,說明孩子食量過大,應逐漸減少奶量。也有的減少奶量後仍腹瀉,這可能就是飢餓性腹瀉,應適當增加奶量。
用牛奶餵養的小孩如果出現大便過硬、臭味大時,表明牛奶餵量過多,糖分少,應在奶中加些糖;如糖分過量,則嬰兒大便帶泡沫,便較稀呈黃色,酸味重,則應適當減少糖量,增加奶量。
如果嬰幼兒出生起一直排灰白色便,從沒有黃色便,而小便呈黃色時,很可能為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嬰幼兒腸道感染時,大便次數多,稀便或水樣便,便臭帶粘液,多出現嘔吐、厭食、發熱甚至脫水,均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嬰幼兒大便的次數和質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狀況,家長若能重視對嬰幼兒大便的質地、色樣和次數的觀察,正確地識別正常和異常的大便,有助於早期發現寶寶消化道的異常,為診斷疾病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寶寶正常大便
1、胎便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約佔了72%,由胎兒腸道脫落的上皮細胞、膽汁、濃縮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組成,出生後幾小時內(一般10小時內)首次排出胎糞,呈墨綠色、有點發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曬溶了的柏油,無臭味,進食後2-3日內逐漸過渡為嬰兒正常糞便。
2、母乳餵養兒糞便呈金黃色,多為均勻糊狀,偶有細小乳凝塊,有酸味,每日2—3次。即使每天大便達到3-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狀,也可視為正常。
3、人工餵養兒糞便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餵養的嬰兒,糞便呈淡黃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塊較多,為鹼性或中性,量多、較臭,每日1—2次。
4、混合餵養兒糞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糞便與餵牛乳者相似,但較黃、軟。添加穀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糞便性狀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新生兒大便綠色酸臭有泡泡
都說寶寶的脾胃較虛弱,體質,抵抗能力就不用說了。寶寶的年齡還小,發育的器官還不周全,這段時期正在成長的幼兒稍有不注意就很容易得病,也很容易受感染。寶寶經常有這種情況——寶寶拉綠色奶瓣酸臭,這個正常嗎?不必擔心,其實是正常的。
主要就是考慮是腸道感染引起的應該要檢查一下大便常規看一看這一個感染的程度,然後再使用一點藥物治療就可以了,比較簡單的不要太擔心。小編建議就這一個來說不需要擔心問題不是很嚴重的,只是要根據檢查的結果相應的選擇性藥物治療,這樣才能夠起到根治這疾病的作用。
如何通過寶寶拉的異常便便判斷寶寶的健康情況呢
1、呈蛋花湯樣。寶寶的便便出現了蛋花湯樣,裡面含有很多沒有消化的奶塊,而且沒有粘液。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消化不良造成的,父母一定要減少給寶寶吃涼性和油膩食物的頻率。
2、油性很大。如果寶寶的便便顏色是淡黃色,而且量很大呈現液體狀,就像油水一樣亮度很大,說明油性過大。如果給寶寶母乳餵養的話,說明母體攝入的油膩過多,要減少油膩的攝入,保證清淡;如果是人工餵養,那麼就需要暫時轉用低脂奶了。
3、呈泡沫狀。如果寶寶的便便很稀,而且裡面含有很多的泡沫,夾雜這很大的酸味。這種情況一般是寶寶受涼或者消化不良造成的,當然也可能是媽媽消化不好引起的,需要減少難消化食物的攝入
寶寶拉綠色奶瓣酸臭,這個不是什麼大問題,家長們無需那麼緊張。如果寶寶出現了拉綠色奶瓣酸臭的這種情況,可以用一些常見又簡單的方法去護理,比如說,給寶寶去抓一包中藥慢慢調理,也可以去煲些相關的湯水進行調理,最重要的是飲食要搭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