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嬰兒排稀便,有粘液,還含奶瓣?不一定是牛奶蛋白過敏

2021-01-14 騰訊網

本文由兒科主任醫生集團/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 陸長東 主任醫師原創

臨床上常常聽寶爸寶媽們訴小嬰兒吃喝等情況都還正常,但是大便一直不好,次數較多,含粘液和奶瓣。去醫院說是牛奶蛋白過敏,換成完全蛋白水解奶粉或胺基酸奶粉餵養,但大便次數和性狀一直無明顯改觀,有的還服用過蒙脫石散或乳糖酶,也沒怎麼奏效。

寶爸寶媽們想知道究竟是否牛奶蛋白過敏?牛奶蛋白過敏如何診斷?下一步如何處理為妥?圍繞這幾個問題,請看以下內容。

一、解粘液稀便含奶瓣就是牛奶蛋白過敏嗎?

這個問題當然不能斷然回答是或不是。道理很簡單,因為診斷依據不夠。排有粘液和奶瓣的稀便是牛奶蛋白過敏眾多臨床表現之一。

但醫生關於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斷會基於整體去考慮,包括遺傳、病史、臨床表現、大便性狀、相關的化驗檢查以及牛奶迴避與激發試驗等資料依據,綜合起來才能給出一個較為客觀的診斷意見。

二、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斷依據

1、家族遺傳因素

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有過敏性疾病的,寶寶發生食物過敏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2、病史

(1)出生後第一口奶不是母乳。

寶寶出生初始腸道屏障功能不成熟,腸道黏膜細胞排列稀疏,具有很大滲透性,不能有效阻擋大分子蛋白質抗原(酪蛋白和乳清蛋白)進入血液。

(2)早期用配方奶餵養或混合餵養。

出生後的頭幾天裡進食了少量配方奶粉也不可。特別關注有無遵守WHO準則堅持純母乳餵養6個月。

(3)餵過含牛乳成分的鈣劑、牛初乳、益生菌。

(4)母乳餵養的母親飲用牛奶或膳食中有一定量的牛奶蛋白。

3、臨床表現

(1)急性接觸牛奶蛋白食物2小時內迅速發生,出現蕁麻疹

(2)慢性或亞急性接觸牛奶蛋白食物2小時以上到數日才發生,出現:

胃腸道症狀:哭吵、吃奶打挺、扭動、似腹絞痛、肚子咕咕響、餵養困難、拒奶、厭奶、返流、反覆嘔吐、稀便,黏液便、血絲便、奶瓣多、便秘等。

溼疹

3)呼吸道症狀:鼻塞、流涕、喘息、慢性咳嗽等,不過1歲以內非1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很少出現呼吸道症狀。

4、實驗檢查

(1)食物迴避+激發試驗(確診重要依據)

牛奶蛋白迴避試驗:一般需4周,至少2周,迴避牛奶蛋白飲食後過敏症狀明顯改善。

口服激發試驗:迴避牛奶蛋白飲食2~4周後,重新引入牛奶蛋白1周,若過敏症狀又出現,為激發試驗陽性。

(2)血清特異性IgE抗體和皮膚點刺試驗

急性過敏反應以蕁麻疹為主要表現,因由IgE介導,故特異性IgE抗體和皮膚點刺試驗有診斷價值。

亞急性或慢性過敏反應以消化道反應或者溼疹為主要表現,因不由IgE介導,故特異性IgE抗體和皮膚點刺試驗無診斷價值。

皮膚點刺試驗陰性可基本排除I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 陽性則需排除假陽性以及致敏狀態。

(3)牛奶蛋白IgG和IgG4抗體

不具診斷意義,已經不被主流醫學認可(中華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 等. 中華兒科雜誌. 2019;57(3):164-171.)。

(4)外周血嗜酸粒性細胞

增高,可供參考。

(5)大便常規

消化不良,可有紅細胞及潛血試驗陽性,但無細菌感染性腸炎的異常表現。

診斷小結:

1、家族遺傳史

2、病史

(1)出生後第一口奶不是母乳。

(2)早期用配方奶餵養或混合餵養。

(3)餵過含牛乳成分的鈣劑、牛初乳、益生菌。

(4)母乳餵養的母親飲用牛奶或膳食中有一定量的牛奶蛋白。

3、臨床表現

(1)急性:接觸牛奶蛋白食物2小時內迅速出現蕁麻疹。

(2)慢性或亞急性:接觸牛奶蛋白食物2小時以上到數日後出現胃腸道症狀或溼疹。

4、實驗檢查

(1)食物迴避+激發試驗(確診重要依據

牛奶蛋白迴避試驗陽性:迴避牛奶蛋白飲食2周~4周後過敏症狀明顯改善。

口服激發試驗陽性:重新引入牛奶蛋白1周,過敏症狀又出現。

(2)血清特異性IgE抗體和皮膚點刺試驗

急性過敏反應均為陽性(因由IgE介導)

亞急性或慢性過敏反應均為陰性(因不由IgE介導)

(3)外周血嗜酸粒性細胞: 可有增高;

(4)大便常規: 消化不良,可有紅細胞及潛血試驗陽性,但無細菌感染性腸炎的表現。

三、整體評估很重要

小寶有否牛奶蛋白過敏,要參照前面提及的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斷依據整體評估,其中最重要的還是進行牛奶蛋白迴避試驗和口服激發試驗。

很多小嬰兒僅僅解稀便,次數也就全天五、六次,外觀上雖然有些粘液和奶瓣,但量並不太多,無粘液血便和血絲便,無拒奶、厭食、頻繁吐奶、腹脹、腹痛(不明原因哭鬧不安),無溼疹、鼻塞、流涕。總而言之,只要一般情況尚好,吃喝好,睡眠正常,每天排尿6次以上,體重和身高增長達標,就不必太擔心牛奶蛋白過敏,即使有程度也很輕。

四、乳糖不耐受和牛奶過敏的區別

乳糖不耐受是腸道中的乳糖酶不足或缺乏,導致無法消化食物中的乳糖。牛奶過敏是免疫系統對牛奶中的蛋白質產生了過敏反應,屬於食物過敏。

兩者的症狀很相似,都可表現為進食乳製品後腹脹、腹痛、腹瀉,但牛奶過敏除了消化道症狀之外,通常還可能有皮膚和呼吸道過敏症狀,如溼疹、咳嗽、氣喘等,且低乳糖配方奶粉或補充外源性乳糖酶並不能緩解牛奶過敏的症狀。

乳糖不耐受的常見原因有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原發性乳糖酶缺乏和繼發性乳糖酶缺乏。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極為罕見。原發性乳糖酶缺乏見於亞洲人種的較大年齡兒童。

唯有繼發性乳糖酶缺乏在嬰幼兒中最為常見,通常由某些累及小腸黏膜的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最常見的原因是輪狀病毒性腸炎。

腹瀉使小腸黏膜受損,黏膜表面分泌的乳糖酶不足,會出現腹脹、排氣、稀水便和泡沫便、大便中帶血絲等乳糖不耐受的症狀。

乳糖不耐受的診斷涉及的兩種常用方法:乳糖氫呼氣試驗以及乳糖耐量試驗均要求在6歲以上,並不適合小嬰兒。

嬰兒出現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的症狀,要控制乳糖來源,母乳餵養的寶寶無明顯體重下降,可繼續母乳餵養,也可嘗試在每次吃奶前加外源性乳糖酶。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可以暫時改為無(低)乳糖配方奶粉,待腹瀉好轉後逐漸轉回來。

五、注意牛奶蛋白過敏過度診斷與處理的傾向

目前國際、國內牛奶蛋白過敏過度診斷與處理的情況相似。

2018年12月5日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一篇關於過度診斷與產業影響的重要文章,調查顯示2006—2016年用處方購買的嬰兒牛奶蛋白過敏特殊配方奶年增加5倍,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每年用於特殊配方奶的開支也年增加7倍。而流行病學資料卻並未顯示兒童牛奶蛋白過敏發病率以5~7倍的速度增長。

顯然,牛奶蛋白過敏的過度診斷與處理直接或間接損害家庭與兒童的利益。

網際網路信息使許多純母乳餵養的母親擔心牛奶蛋白過敏。有些家長在網際網路上片面對號入座,未經醫生確診自行停止母乳餵養。部分醫生也未經確認,見嬰兒糞便潛血陽性或腹瀉,即囑停母親乳汁餵養,改用低敏配方奶。

各國指南均建議應先排除母親飲食中的牛奶蛋白,觀察症狀,如症狀緩解後再引入牛奶蛋白激發試驗確診。

 六、總結與推薦

(1)解粘液稀便含奶瓣並非就是牛奶蛋白過敏,要結合遺傳背景、詳細病史、臨床表現、相關實驗檢查、尤其是牛奶迴避試驗和口服激發試驗來確診。

(2)整體綜合評估很重要。小嬰兒僅僅解稀便,次數也就全天五、六次,外觀上雖然有些粘液和奶瓣,但量並不太多,無粘液血便和血絲便,大便常規化驗無異常;一般情況尚好,吃喝好,睡眠正常,每天排尿6次以上,體重和身高增長達標,就不必太擔心牛奶蛋白過敏,即使有程度也很輕。

(3)乳糖不耐受是腸道中的乳糖酶不足或缺乏,導致無法消化食物中的乳糖。牛奶過敏是免疫系統對牛奶中的蛋白質產生了過敏反應,屬於食物過敏。程度較明顯的繼發性乳糖不耐受,也可嘗試吃奶前加外源性乳糖酶。

(4)確診牛奶蛋白過敏後,特殊配方奶粉的使用原則請參見本作者另外一篇科普文。

相關焦點

  • 奶瓣、泡沫、粘液,孩子的便便是個健康晴雨表
    奶瓣、泡沫、粘液,孩子的便便是個健康晴雨表今天的文章有些"重",但卻是新手爸媽的必修課。自從當了爸媽,每天觀察寶寶便便簡直成了雷打不動的活動。寶寶拉綠色的便便,正常嗎?大便裡有血點、血絲是怎麼回事?大便裡有奶瓣、粘液、泡沫是咋回事?為啥孩子有時候一天拉好幾次,有時候又好幾天不拉呢?
  • 嬰兒大便酸臭有奶瓣 嬰兒大便酸臭有奶瓣有粘液
    吃母乳的孩子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均勻如軟膏樣,但無臭味,便次較多,一般每天2—4次,有的多達7—8次,這叫做生理性腹瀉。父母不必擔心,這都屬於正常現象,到小孩長到一定時期這種腹瀉會自動消失。用牛奶餵養的孩子大便較少,每天便次在1—2次,稍有臭味。剛剛生下來的小孩,即使沒有吃進一點東西,一般在生後10—12小時之後會拉黑綠色胎便。
  • 寶寶是牛奶蛋白過敏嗎?需要喝「特醫奶粉」嗎?
    2.血絲粘液便 食物蛋白誘發的嬰兒直腸結腸炎(food protein-induced allergic proctocolitis of infancy)通常6月齡之前出現症狀,表現為母乳餵養或標準配方奶餵養的嬰兒,反覆出現血絲粘液便,偶爾也會有腹瀉,但一般情況良好。
  • 寶寶大便一會黑一會綠,一會血便一會奶瓣?到底正不正常?
    整體來講母乳餵養孩子的大便次數是多樣的,性狀是多樣的,金黃金黃的稀糊便(看上去不應該有好多的粘液,也不應該有血絲、膿血,也不應該有密密麻麻的奶瓣)並且孩子吃的好、體重長得好那就是正常的。持續的粘液比較多,鼻涕樣的粘液,甚至部分會伴有血絲,這種粘液便化驗,比較明顯的會查出來白細胞,有的時候就會誤認為是感染。原因2:感染感染和過敏的差別在於,如果是過敏,往往孩子吃奶精神各方面還都不錯,但是感染的孩子往往會伴有食慾不好,頻繁嘔吐,發熱,精神狀態不好等其他的異常!
  • 寶寶牛奶蛋白過敏相關科普
    現在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越來越多,很多寶媽對此都憂心忡忡的,關於寶寶牛奶蛋白過敏的相關知識下面給大家科普一下。1.牛奶其中的酪蛋白與乳清蛋白是主要過敏源。酪蛋白中主要是αs1酪蛋白、αs2酪蛋白、β-酪蛋白、 k-酪蛋白。乳清蛋白主要是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
  • 青梅醫生案例分析~牛奶蛋白不過敏
    (期間我迴避的雞蛋,牛奶,小麥,花生,海鮮,只要母乳餵養就出現腹瀉,其中有黏液,大便常規隱血陽性,目前沒有母乳餵養,只吃部分水解奶粉,寶寶身高體重及其他體檢指標都正常)。
  • 如何區分牛奶蛋白過敏和乳糖不耐受症?
    作者:羅玄(高級營養師)  投稿:2216295723@qq.com牛奶蛋白過敏牛奶蛋白引起的過敏症狀是一種免疫調節過激反應。體內抗體對異蛋白不識別,出現的排異現象,當調節出現紊亂時便表現為過敏。 牛奶配方奶粉或羊奶配方奶粉中同樣含有致敏性的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研究表明羊奶中含量稍低,輕微過敏的孩子在選擇羊奶後,過敏反應減輕;嚴重者建議選擇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胺基酸配方奶粉等;有家族過敏史,又不能母乳餵養的寶寶,從出生開始就可以選擇這類不含完整牛奶蛋白的奶粉。
  • 育兒說丨乳糖不耐受與牛奶蛋白過敏傻傻分不清?看完你就知道了
    新生寶寶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因為母乳中的低聚糖所致,排便都會成不規則的稀糊狀,這是許多家長都知道的常識,有時便中出現奶瓣之類的,只要寶寶不肚子疼,不哭不鬧,也會習以為常。但是,一些寶寶在吃完奶的某些時間段,會造成腹瀉甚至過敏等情況,有的認為是寶寶腸胃發育不完全導致乳糖不耐受,有的認為是寶寶對蛋白的一種過敏所導致,眾說紛紜。
  • 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要喝多久特殊配方奶粉?
    已經確定了孩子牛奶蛋白過敏,而且需要喝特殊的配方奶粉,那麼是以後要一直喝特殊配方奶粉了嗎,還是喝一段時間就可以了呢?首先需要家長了解清楚的是:特殊配方粉推薦最少喝一年,一年後能不能換成普通配方,要看這一年裡餵養的情況。很多家長覺得等到孩子一歲了就能換回普通配方粉,其實不一定。
  • 牛奶蛋白過敏,普通配方奶轉特殊配方奶大有講究!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牛奶蛋白過敏的小寶寶,如果要換成胺基酸配方奶或是深度水解配方奶,需要有個轉換的過程,是要直接就換嗎?具體要怎麼做很多家長家長關心的話題。至於這個「初期」具體有多長時間,要看孩子的接受度,一般三天到七天不等,有些孩子三天就全部接受了,有的要等到七天。家長一定要忍耐,如果因為孩子不肯喝,中途加了調味的東西進去,就更難讓孩子接受了。丨寧肯餓著也不喝,或是喝了就吐奶,能不能和普通奶粉摻一起喂?
  • 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的嬰幼兒腹痛症狀表現
    對嬰幼兒牛奶性腹痛的鑑別,實際上是對嬰兒哭鬧的鑑別。一般當我們的寶寶飢餓時,寶寶一般會有節奏地哭,哭聲響亮, 抑揚頓挫。媽媽用手碰一碰嘴邊,就會使哭鬧停止,並且有吮吸動作,在餵奶後寶寶不但不再哭鬧,還非常高興。
  • 孩子牛奶蛋白過敏怎麼辦?
    但是如果你母乳不夠,奶粉餵養,孩子出生面臨這嚴重溼疹,長期的腹瀉,體重不增,拉血絲便,不停的哭鬧,也許這是件焦頭爛額的事情。每天會因為這個餵奶的事情煩躁得睡不著覺。這一類的寶寶相對於普通的孩子來說護理更麻煩,更脆弱。那麼孩子出現的這一系列問題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嬰兒牛奶蛋白過敏 配方奶選擇有訣竅
    面對寶寶牛奶蛋白過敏,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疑問:寶寶喝久了水解蛋白配方粉會不會對身體不好,會不會缺營養?對此,專家表示,不論是部分水解配方,還是深度水解、胺基酸配方,從營養學角度來說完全可滿足嬰幼兒生長發育需要,對嬰幼兒生長無任何不利影響,只是應正確認識其適應範圍。
  • 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普通配方奶轉特殊配方奶怎麼轉?
    牛奶蛋白過敏的小寶寶,如果要換成胺基酸配方奶或是深度水解配方奶,需要有個轉換的過程,是要直接就換嗎?具體要怎麼做很多家長家長關心的話題。丨換用特殊配方奶粉的初期不要添任何東西來調味在換用特殊配方奶粉的初期不要添任何東西來調味,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更加抗拒特殊配方奶粉。
  • 牛奶蛋白過敏與乳糖不耐受,還傻傻分不清?
    牛奶蛋白過敏和乳糖不耐算得上是一對「難兄難弟」,由於表現出來的症狀比較類似,很容易讓家長分辨不清,下面就與大家一起梳理一下牛奶蛋白過敏和乳糖不耐受這兩個疾病。 牛奶蛋白過敏是對一種或多種牛奶蛋白的過敏反應,通俗點說呢就是,寶寶攝入了牛奶蛋白,但是寶寶的免疫系統卻判定牛奶蛋白為「壞物質」,於是產生了過敏反應; 乳糖不耐受是寶寶體內缺乏一種酶,不能消化這種食物引起的這種症狀,跟牛奶蛋白過敏是完全不一樣的。
  • 寶寶牛奶蛋白過敏,請及早幹預
    原因在於嬰幼兒胃腸功能不夠健全,腸道通透性大,不能完全地消化動物性蛋白(牛奶蛋白中有母乳沒有的蛋白質分子),而不完全消化的動物性蛋白,可能會通過腸道直接進入血液中而被當作異物,從而使寶寶增加過敏的機率
  • 輕度牛奶蛋白過敏別害怕,一定要做好這一步
    牛奶蛋白是有助於嬰兒生體成長的重要元素,有些嬰兒卻對牛奶蛋白過敏,權威專家指出,只要遠離過敏源,再把日常奶粉換成低敏奶粉,輕度牛奶蛋白過敏是有自愈可能的。輕度牛奶蛋白過敏是免疫系統,在各種內因和外因作用下,將正常的牛奶蛋白誤認為有害物質而產生抗體導致的異常反應。
  • 九問九答,讓你了解牛奶蛋白過敏
    什麼是牛奶蛋白過敏?  A:我們都知道,人體有自我保護系統——免疫系統。但細菌、病毒等有害的物質進入身體後,免疫系統就會對其發起免疫反應。  而有的寶寶的免疫系統由於還沒有發育完善,所以可能會將一些無害的東西(比如大分子的牛奶蛋白)當成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而發起攻擊,這樣就發生了過敏反應。
  • 嬰兒大便有奶瓣和酸味 寶寶大便有泡沫怎麼辦
    有時大便裡還混有灰白色的「奶瓣」。關鍵要注意寶寶的精神狀態和食慾情況,只要精神佳、吃奶香,睡眠好,體重增長理想,可以不必擔心,但應當密切觀察,一旦出現異常大便,如:水樣便、蛋花樣便、膿血便、柏油便等,寶寶可能是病了,要及時看醫生。如果嬰兒糞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衝稀。如果糞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吃澱粉類的食物。
  • 嬰兒牛奶蛋白過敏,這些你都知道嗎?
    牛奶蛋白過敏,是兒童常見的食物過敏問題,也是嬰兒最早出現的過敏問題,在生活中,不少媽媽都會遭遇寶寶牛奶蛋白過敏。所以這就需要爸爸媽媽能提早對此症有所熟悉,就可以免除在寶寶出現症狀時的莫名恐懼。那麼牛奶蛋白過敏是怎麼回事呢?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有哪些呢?寶寶牛奶蛋白過敏如何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