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2020-07-25 雜誌導讀

近年來,黃多多頻頻上熱搜,黃磊孫莉的育兒觀也因為多多的出色表現而火了一把。很多人都說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厲害,看多多就知道了。


毫無疑問見過世面的孩子,更優秀更成才未來更超前。


可能我們的家庭不足以支撐像黃多多那樣的社會見識。


但我們可以給孩子,更多對世界的見識。


見識影響思維,足夠的認知是獨立思維的支撐,孩子的少兒時期,讓他可以看見整個世界,比任何見識都有用,少年時代的探索欲,可以激發孩子創造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尤其重要。


每位家長都遇到過自家孩子的「刁鑽」問題,怎樣維持孩子好奇心,培養擁有創造力的未來人才?小編很快想到了一本堪稱目前國內少年最酷炫最專業的科普讀物——《少年時》!


《少年時》

讓孩子看到真正的世界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1

越早看見世界的全貌,將來越能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少年時》就是一本適合6~15歲孩子的專題式綜合科普雜誌,是少年認識世界的窗口,探尋未來的橋梁。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雜誌每期都有一個當下全球正在熱議的現代科學和人文學科話題作為主題,然後就這個主題多角度去展開,廣泛關聯其他學科,進行橫向拓展發散探討,深入而有條理。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不同於普通教科書式的科普,雜誌是把知識點一條一條地列出來,用有趣的故事來呈現,用一條主線來串聯,形成一個有別於教科書的立體知識樹結構,孩子對於知識的吸收就非常自然而然,不會生硬突兀。


  • 一個外星主題,雜誌通過人類對外星人的藝術想像,神秘的外星事件,到科學家的地外探索探討宇宙的生命環境,同時引出關於生命的物理化學探討,最後回到現在人類掌握的探索外星的智能機器。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整個內容涉及各個學科,多個方面,知識點非常豐富,但毫不雜亂,而是有其內在聯繫,而且能做到步步承接,循序漸進的引起孩子的閱讀欲望。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每讀一期,孩子對當期主題會有非常全面深入的了解,能把各個學科關於這個主題的內容自然聯繫。這種形式的知識介紹,不僅能滿足孩子好奇心、啟發想像力、開拓視野,而且可以訓練孩子思維、鍛鍊思考能力,也是對課本知識很好的補充


2

1

用包羅萬象的豐富主題給孩子足夠的視野

雜誌每期一個主題,從環境科學到黑科技,從經濟學到物理學,從人文到天文,從醫學前沿到體育運動……每期大主題之後,還設有生命教育、文學、文化、經濟、英語等專欄,涵蓋各種領域。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大腦裡隱藏的秘密、地球的極端課題、疫苗問題,垃圾處理,甚至食品安全問題,遇到危險如何應對等都可以是雜誌的主題。


這是一本真正拓寬知識面的雜誌,可以更深入解讀孩子在學校裡學到的領域,補充孩子接觸不到的知識盲區。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2

用最熱門最精彩的科學選題抓住孩子的興趣

《少年時》每期主題篩選自全球前沿、熱門的科研探索主題,同時也是貼近孩子學習和生活的話題,而這樣的選題更能激發起孩子探索的興趣。


比如:探訪外星是科技領域永恆不變的熱點話題,也是人類最高科技領域,精彩震撼的星系探索、神秘莫測的宇宙生命、奧妙無窮的天體知識......沒有孩子會對它不感興趣;而廢棄物處理,則是最近社會普遍關注而且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話題。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同時雜誌並不是單純的羅列科學理論和研究結果,而是挖掘真實的故事片段:科學家的思路、藝術家的心路歷程、創業先行者的創新故事等。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精彩的選題,配上有品質的故事,系統的解構,帶著孩子由淺入深學習,這樣的一套雜誌,很容易讓孩子沉迷。


3

系統知識結構和主題式探討,訓練思維能力

《少年時》區別於其他一般的科學讀物的最大特點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和「不矮化孩子思維」,它的內容擁有一定的科學深度,更加注重孩子的思維能力鍛鍊。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很多人會覺得這樣似乎對孩子而言太深奧,但未來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是:獨立思考、想像創造、判斷決策、甚至反叛精神,超前的見識才是真正把孩子的好奇當回事。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雜誌每期的主題串聯的知識點眾多,內容很有深度,而且都是以循序漸進的探討形式展開,去吸引孩子自主思考。


比如,《想像外星人》裡從我們是唯一的嗎?到生命可能在哪些環境下生存?再到生命形式是否有共同的特點。這個探索是遞進式的,一步步慢慢加深的,孩子可以結合前面的知識去自己聯想後面的提問,於是能在腦海裡構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4

用匹配學科的知識延展課堂學習

雜誌每期完整的知識體系裡有著各個領域學科的知識,很多知識點都能跟中學的課程學習相匹配,比如這一期關於外星人的探索,涉及到了生命形式的討論,就有相關的物理公式和生命體化學元素,還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特點等。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除了科學專題,少年時也有一些經濟文化、人文素養、英語等專欄,比如關於垃圾的社會制度探討。而且雜誌每期會有一些雙語文章,挑選易懂且能提供英語素材的文章翻譯,也可以幫助孩子的英語學習。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5

媲美文學讀本的唯美文圖,別具一格的知識講述

插圖對於科普讀物尤其重要,《少年時》的每篇文章都配有很多插圖。


唯美的實拍圖、精心繪製的解構圖和充滿設計感的藝術插圖,配上註解,能更加生動形象的對文章內容進行解釋,甚至只看插圖也能了解這篇文章大概在講什麼。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而它更是我見的第一本,能把科學講出文藝感的雜誌,雜誌沒有大量使用抽象概念、專業術語,而是使用詩樣的文字和維美的圖片,用故事的形式和日常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解知識。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它可以兼顧男孩和女孩的審美,既有詩意的文字,也有感官衝擊,利用美文美圖幫助孩子提高文字閱讀和理解能力。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3


卓越團隊專業嚴謹

對話全球各領域的科學家和作家


足夠有深度的科普雜誌少不了權威專業的製作,《少年時》的撰稿人都是各個領域的「頂尖大腦」,很多作者本職工作是學者和教授。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安德魯•盧卡斯(Andrew Lucas),加拿大科幻小說獲獎作者

伯納德•阿皮亞(Bernard Appiah),公共健康研究博士

拜倫•巴頓 (Byron Barton),美國生物學博士,大學教授,科普作者

丹•裡施(Dan Risch),美國知名童書以及兒童雜誌作者

谷之,醫學博士,美國知名基因實驗室領導人

海上雲,工學博士,計算機網絡研究者

......


每一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各自負責自己所擅長領域的內容,保證了內容的專業、嚴謹。


主創楊鳴鏑曾說,有的專家並沒有給孩子寫過東西,但非常嚴謹,會來來回回修改很多遍,就為了把看似晦澀、深奧、疏離的話題,用孩子們聽得懂、感興趣的方式呈現。如此細心,所以它如此優質。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4


總的來說《少年時》是比較高端的兒童啟蒙教育產品,對於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創新力以及國際視野非常有幫助。


  • 雜誌適合6-15歲的孩子,足夠有深度和鍛鍊思維的探討,對於低齡小朋友而言,我們應該讓他們接受有知識濃度有思想火花的內容,但需要爸爸媽媽帶著讀,同時需要注意進行一些指導和討論。
  • 而對於能獨立閱讀的孩子——10歲以上,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閱讀,跟孩子一起探討,跟著雜誌的節奏,引導訓練孩子思維方式,讓孩子在閱讀中形成知識架構。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正如《少年時》主創楊鳴鏑所說:21世紀的少年需要一本「不矮化兒童」的讀物。見識更廣闊的世界,鍛鍊思維,這樣見過世面的孩子,未來必定不凡。


硬核科普《少年時》:這才是帶孩子見世面的正確方式


內容豐富、足夠深度,這甚至是一本全家都可以看的雜誌,而且幾年都不會過時!因為《少年時》的專題幾乎涵蓋了近20年來最熱門的、最前沿的科學成果和新的技術和發明,可以說非常適合「囤貨」了。

訂雜誌就上雜誌鋪

相關焦點

  • 怎樣讓孩子見世面?花錢旅遊已經OUT了,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正值暑假,很多父母都會帶著孩子出門旅遊,或者參加各種夏令營活動等,就是希望能夠讓孩子多增長見識。儘管一味地假期「雞娃」並不可取,但毋庸置疑是,越來越多的父母都認識到了讓孩子見世面的重要性。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擁有比同齡人更高的視野和思想,可以在未來走得更遠更好。可以說,帶孩子見世面,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帶孩子旅行等於「見世面」?若是這3種旅行,那還不如不帶
    ,也讓孩子見見世面。"小紀接上嘴:"不過我是對旅行沒什麼興趣的,我更喜歡陪孩子在家裡看看書,你看出個門都是人山人海的,而且不好好準備的,到時就真的只是出去旅遊,孩子什麼都沒學到,還浪費了時間和金錢。想讓孩子見世面,不止旅行這種方式,書籍和雜誌也是了解世界的窗口。"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見世面更為重要。一個孩子,見過世面,才不會滿足於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絆倒,而是懂得不懈努力,追求自己心上的遠方。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 梁啓超: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見這3種世面,建議家長看看
    但是見世界並不只是意味著出國,我們作為普通父母,可以讓孩子多出去走走、接近大自然。這也是一種打開孩子格局與眼界、見世面的方式。正是梁啓超的這種用挫折見世面的方式,他的孩子才成為了我國的棟梁之才,早一點讓孩子見識挫折,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幫助的。
  • 父親帶女兒去拉薩:為什麼要帶孩子見世面?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同樣是孩子,為什麼有的孩子面對困難時,不堪重負,跳樓輕生;有的卻樂觀向上,陽光豁達? 這個問題我想網站的一個高贊評論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見過的世面不一樣,成長環境也就不一樣。 深以為然。 見過世界和沒見過世界的孩子,是不一樣的。 見識多,對孩子究竟有什麼影響?
  • 帶孩子多見世面,是什麼意思?請你要明白3點,很關鍵
    很多父母都在討論說,要從小就帶孩子見見世面。可是,卻很少有人能說清,究竟怎樣才算是帶孩子見世面,在這個過程中,又要注意些什麼。其實,真正的帶孩子見世面,不外乎以下三種意義。的確,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去看看世界,不僅是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更能讓孩子知曉,這世上有多種多樣的生活方式,更有各種各樣的人生選擇。哪怕是一次不經意的回眸,一次微小的觸動,都可能就此改變孩子的一生。
  • 這三種世面,越早帶孩子見識越好
    所以在和孩子一起成長時,肯定希望孩子見這三種世面02和孩子一起,見生命的真實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一直希望多帶孩子去大自然的懷裡行走。很多的父母給孩子在遊樂場辦了卡,玩海盜船、雲中飛船、碰碰車等。這是一種玩樂,只是讓孩子得到刺激。但是真正能夠讓孩子的感官得到充分發展的方式還是去大自然。
  • 有遠見的父母會帶孩子去見這3種世面,孩子將來更出色
    有遠見的父母會帶孩子去見這3種世面,孩子將來更出色有句話很火叫&34;,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有著更高的眼界、從容自信、眼光長遠,做事情的時候也更有規劃。有些事情只有經歷過孩子才會懂,比起只從課本裡學到的知識,看過世面的孩子將來更加出色。
  • 一定要儘早帶孩子,見這三種世面
    就點標題下方藍色的 中小學家長慧 六字,然後點關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們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信息。
  • 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見世面?不止眼界開闊,重要的是格局
    文丨木棉媽媽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物質滿足以後,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層面,有些人就會出去旅行,見見世面,而且現在更多的是家長帶孩子出門旅行,從小就要帶孩子去見世面。有個寶媽,孩子3歲以內,會帶孩子看一看風景,感受大海,寶媽說,雖然現在還小,可能聽不懂,但是我相信孩子能夠感受到。
  • 想帶孩子「見世面」,就去這3個地方,比出國旅行更有意義
    ,也願意帶著他們見世面,一點都不嫌麻煩。其實當孩子比較小時,多出門見世面對孩子的身心都有好處,先不論去哪,就說經常出門走動走動,對身體的好處就非常多,尤其是正在長身體的小孩子,多運動說不定能長得更高一些。當然,家長帶孩子出門遊玩,也不是為了帶孩子運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希望孩子能多見見世面,小時候多去幾個城市或者國家,對以後的成長都有幫助。
  • 爸爸帶4歲女兒騎行拉薩:為什麼要帶孩子見世面?這是最好的答案
    同樣是孩子,為什麼有的孩子面對困難時,不堪重負,跳樓輕生;有的卻樂觀向上,陽光豁達?我想,網上一個高贊評論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因為見過的世面不一樣,成長環境也就不一樣。深以為然。帶孩子去看世界,不僅是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更能讓孩子知曉,世上有多種多樣的生活方式,更有各種各樣的人生選擇。有時候,一場短短的路程,一次不經意的觸動,可能就此改變孩子的一生。
  • 一定要帶孩子見的三種世面
    看一個孩子見沒見過世面,關鍵是看他的精神世界夠不夠豐富,能不能撐起一個完整獨立、自尊自強的人格。捨得讓孩子吃苦、讓他們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才是真正對孩子的人生負責。孩子在廠裡待了一天之後,大汗淋漓地跟媽媽說:「錢真不好掙啊,我要好好讀書。」讓男孩看到苦難不是目的,讓他學會成長才是背後的意義。當男孩看到了生活中的苦,才懂得每一份安逸的背後,都藏著少為人知的努力。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啥才叫見世面?
    細心觀察你身邊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之間似乎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孩子陽光自信、開朗活潑,做事有自己的主見;有些孩子則害怕生人、唯唯諾諾,凡事都由家長做主。這讓人不禁想問,同樣年齡段的孩子,為什麼差別會這麼大?
  • 孩子見過世面究竟有多優秀?見世面,是人生必修課
    和幾個好友聊天時,有這樣一個話題:你見過特別優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長什麼樣?然後大家就紛紛列舉了身邊「優秀孩子」的父母們。雖然大多數都是企業家、大學教授、高知人群,但也有一些家境很「普通」的父母。好友A說,她就認識一位媽媽,來自二線城市。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讓孩子見世面一定要很有錢嗎?
    所以雖然才小小年紀,他比身邊的孩子就更為穩重,來到陌生的場合不會怯場,來到熟悉的場合也不會人來瘋,並且很多時候,這娃兒總是好奇心滿滿,非常有主見。這句話現在還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後都會成為你身體和思想的一部分。中國有句古話: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講的就是見世面的重要性。
  • 我選擇「丁克」的理由|真正的見世面,是見內心「排斥」的世面
    一位粉絲100萬+的帥哥心理醫生自述:1、大學時的看法:看到那些結婚早生孩子,發現帶孩子的繁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2、畢業後的看法:給別人提供心理諮詢時,看到了很多的人生,人一生很渺小,被太多事情纏繞,在感情的事上沒有勇氣去解決,是人生太單調,
  • 曾國藩:一定要帶孩子見的三種世面
    看一個孩子見沒見過世面,關鍵是看他的精神世界夠不夠豐富,能不能撐起一個完整獨立、自尊自強的人格。01見世界的寬廣老話說,花盆裡長不出參天樹。一個人見過的天地越大,格局就越大,眼界也就越高。捨得讓孩子吃苦、讓他們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才是真正對孩子的人生負責。要讓每個孩子從小明白生活的不易,然後懂得把握自己手中的選擇權。曾看過一個新聞,一個6歲小男孩,暑假在媽媽工作的工廠裡,體驗了一把上班的滋味。孩子在廠裡待了一天之後,大汗淋漓地跟媽媽說:「錢真不好掙啊,我要好好讀書。」
  • 經常見世面和不經常見世面的孩子,差距在這裡,不信你看
    當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怎樣才能找到應對的答案,其實是取決於他對這世界的認識,所以對於讓孩子能夠有機會足夠的去了解的話才是人生成功的基礎和前提。因為看得多了,思維和角度也會寬很多,當一個人看的事情多了,他對應對某些事情策略才多,可以多方面的想辦法解決問題,這個才是孩子成功與幸福的基石。
  • 梁啓超:最好的家教,是帶孩子見這3種世面,建議每位家長收藏
    梁啓超:最好的家教,是帶孩子見這3種世面,建議每位家長收藏帶孩子見世界,是為了讓他們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準確找到自己的定位,梁啓超9個兒女中,有7人曾經留學國外。出國不是見世界的唯一方法,走出家門讓孩子見識自然見識這個世界,自然就是最好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