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多多頻頻上熱搜,黃磊孫莉的育兒觀也因為多多的出色表現而火了一把。很多人都說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厲害,看多多就知道了。
毫無疑問見過世面的孩子,更優秀更成才未來更超前。
可能我們的家庭不足以支撐像黃多多那樣的社會見識。
但我們可以給孩子,更多對世界的見識。
見識影響思維,足夠的認知是獨立思維的支撐,孩子的少兒時期,讓他可以看見整個世界,比任何見識都有用,少年時代的探索欲,可以激發孩子創造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尤其重要。
每位家長都遇到過自家孩子的「刁鑽」問題,怎樣維持孩子好奇心,培養擁有創造力的未來人才?小編很快想到了一本堪稱目前國內少年最酷炫最專業的科普讀物——《少年時》!
《少年時》
讓孩子看到真正的世界
1
越早看見世界的全貌,將來越能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少年時》就是一本適合6~15歲孩子的專題式綜合科普雜誌,是少年認識世界的窗口,探尋未來的橋梁。
雜誌每期都有一個當下全球正在熱議的現代科學和人文學科話題作為主題,然後就這個主題多角度去展開,廣泛關聯其他學科,進行橫向拓展發散探討,深入而有條理。
不同於普通教科書式的科普,雜誌是把知識點一條一條地列出來,用有趣的故事來呈現,用一條主線來串聯,形成一個有別於教科書的立體知識樹結構,孩子對於知識的吸收就非常自然而然,不會生硬突兀。
整個內容涉及各個學科,多個方面,知識點非常豐富,但毫不雜亂,而是有其內在聯繫,而且能做到步步承接,循序漸進的引起孩子的閱讀欲望。
每讀一期,孩子對當期主題會有非常全面深入的了解,能把各個學科關於這個主題的內容自然聯繫。這種形式的知識介紹,不僅能滿足孩子好奇心、啟發想像力、開拓視野,而且可以訓練孩子思維、鍛鍊思考能力,也是對課本知識很好的補充。
2
1
用包羅萬象的豐富主題給孩子足夠的視野
雜誌每期一個主題,從環境科學到黑科技,從經濟學到物理學,從人文到天文,從醫學前沿到體育運動……每期大主題之後,還設有生命教育、文學、文化、經濟、英語等專欄,涵蓋各種領域。
大腦裡隱藏的秘密、地球的極端課題、疫苗問題,垃圾處理,甚至食品安全問題,遇到危險如何應對等都可以是雜誌的主題。
這是一本真正拓寬知識面的雜誌,可以更深入解讀孩子在學校裡學到的領域,補充孩子接觸不到的知識盲區。
2
用最熱門最精彩的科學選題抓住孩子的興趣
《少年時》每期主題篩選自全球前沿、熱門的科研探索主題,同時也是貼近孩子學習和生活的話題,而這樣的選題更能激發起孩子探索的興趣。
比如:探訪外星是科技領域永恆不變的熱點話題,也是人類最高科技領域,精彩震撼的星系探索、神秘莫測的宇宙生命、奧妙無窮的天體知識......沒有孩子會對它不感興趣;而廢棄物處理,則是最近社會普遍關注而且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話題。
同時雜誌並不是單純的羅列科學理論和研究結果,而是挖掘真實的故事片段:科學家的思路、藝術家的心路歷程、創業先行者的創新故事等。
精彩的選題,配上有品質的故事,由系統的解構,帶著孩子由淺入深學習,這樣的一套雜誌,很容易讓孩子沉迷。
3
系統知識結構和主題式探討,訓練思維能力
《少年時》區別於其他一般的科學讀物的最大特點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和「不矮化孩子思維」,它的內容擁有一定的科學深度,更加注重孩子的思維能力鍛鍊。
很多人會覺得這樣似乎對孩子而言太深奧,但未來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是:獨立思考、想像創造、判斷決策、甚至反叛精神,超前的見識才是真正把孩子的好奇當回事。
雜誌每期的主題串聯的知識點眾多,內容很有深度,而且都是以循序漸進的探討形式展開,去吸引孩子自主思考。
比如,《想像外星人》裡從我們是唯一的嗎?到生命可能在哪些環境下生存?再到生命形式是否有共同的特點。這個探索是遞進式的,一步步慢慢加深的,孩子可以結合前面的知識去自己聯想後面的提問,於是能在腦海裡構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4
用匹配學科的知識延展課堂學習
雜誌每期完整的知識體系裡有著各個領域學科的知識,很多知識點都能跟中學的課程學習相匹配,比如這一期關於外星人的探索,涉及到了生命形式的討論,就有相關的物理公式和生命體化學元素,還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特點等。
除了科學專題,少年時也有一些經濟文化、人文素養、英語等專欄,比如關於垃圾的社會制度探討。而且雜誌每期會有一些雙語文章,挑選易懂且能提供英語素材的文章翻譯,也可以幫助孩子的英語學習。
5
媲美文學讀本的唯美文圖,別具一格的知識講述
插圖對於科普讀物尤其重要,《少年時》的每篇文章都配有很多插圖。
有唯美的實拍圖、精心繪製的解構圖和充滿設計感的藝術插圖,配上註解,能更加生動形象的對文章內容進行解釋,甚至只看插圖也能了解這篇文章大概在講什麼。
而它更是我見的第一本,能把科學講出文藝感的雜誌,雜誌沒有大量使用抽象概念、專業術語,而是使用詩樣的文字和維美的圖片,用故事的形式和日常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解知識。
它可以兼顧男孩和女孩的審美,既有詩意的文字,也有感官衝擊,利用美文美圖幫助孩子提高文字閱讀和理解能力。
3
卓越團隊專業嚴謹
對話全球各領域的科學家和作家
足夠有深度的科普雜誌少不了權威專業的製作,《少年時》的撰稿人都是各個領域的「頂尖大腦」,很多作者本職工作是學者和教授。
安德魯•盧卡斯(Andrew Lucas),加拿大科幻小說獲獎作者
伯納德•阿皮亞(Bernard Appiah),公共健康研究博士
拜倫•巴頓 (Byron Barton),美國生物學博士,大學教授,科普作者
丹•裡施(Dan Risch),美國知名童書以及兒童雜誌作者
谷之,醫學博士,美國知名基因實驗室領導人
海上雲,工學博士,計算機網絡研究者
......
每一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各自負責自己所擅長領域的內容,保證了內容的專業、嚴謹。
主創楊鳴鏑曾說,有的專家並沒有給孩子寫過東西,但非常嚴謹,會來來回回修改很多遍,就為了把看似晦澀、深奧、疏離的話題,用孩子們聽得懂、感興趣的方式呈現。如此細心,所以它如此優質。
4
總的來說《少年時》是比較高端的兒童啟蒙教育產品,對於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創新力以及國際視野非常有幫助。
正如《少年時》主創楊鳴鏑所說:21世紀的少年需要一本「不矮化兒童」的讀物。見識更廣闊的世界,鍛鍊思維,這樣見過世面的孩子,未來必定不凡。
內容豐富、足夠深度,這甚至是一本全家都可以看的雜誌,而且幾年都不會過時!因為《少年時》的專題幾乎涵蓋了近20年來最熱門的、最前沿的科學成果和新的技術和發明,可以說非常適合「囤貨」了。
訂雜誌就上雜誌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