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一定要帶孩子見的三種世面

2020-11-07 綠方陣

來源:洞見

教育家史蒂夫在《養育男孩》一書中寫道:

「男孩成長為堅韌、有責任感的男人,需要堅定、友善的領路人。

父母要為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

在《養育女孩》中寫道:

「當你的女兒長大,你能看到你給她的教育與她如今擁有的力量和品質之間的關聯。

當你離開,一個優秀的女人會繼續生活,她還把你教給她的一切傳給她的後代。」

無論男孩、女孩,父母都希望給予他們最好的未來。

看一個孩子見沒見過世面,關鍵是看他的精神世界夠不夠豐富,能不能撐起一個完整獨立、自尊自強的人格。

01

見世界的寬廣

老話說,花盆裡長不出參天樹。

一個人見過的天地越大,格局就越大,眼界也就越高。

有見識的孩子,長大之後,才能飛得高,走得遠。

清末,在很多人還在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時候,曾國藩就意識到西方文明的優勢。

他請西洋的教師,教導兒子曾紀澤學習英語、數學、化學。

長大後的曾紀澤,沒有一點舊官僚的倨傲,以一個更開放的心態去看西方。

因為英文出色,他曾出任駐英、法大臣。

在出使期間,深入了解各國風土人情,研究國際公法考察西歐諸國工、商業及社會情況。

這些經歷,都讓曾紀澤眼界大開,格局和胸襟遠遠超過同僚。

左宗棠曾誇他:中外傾心,於時局大有裨益。

曾國藩在天津教案中失利,曾家曾一蹶不振。

但是曾紀澤卻憑出色的外交才能,屢屢建功,為曾氏家族挽回顏面。

隨著清政府與西方各個國家交流的增多,曾紀澤更是成為晚清首屈一指的外交家。

不妄自菲薄,不給自己設置邊界 。

很多時候,限制一個人的,不是能力,而是眼界和格局。

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輩子,孩子的未來需要他自己去創造。

帶給孩子再多的財產,也不如讓孩子去見識一下世界的寬廣。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明白自己的渺小,才能憧憬更大的世界,懂得進取與謙卑。

02

見眾生的苦難

世界上聰明人很多,但是真正成事的卻不多。

聰明不是資本,懂得吃苦,才能真正成就一個人。

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曾國藩還讓孩子體驗生活的苦。

他規定: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小時候吃苦,苦一陣子;大了吃苦,苦一輩子。

天底下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就,所有人都是慢慢吃苦,慢慢熬出來的。

捨得讓孩子吃苦、讓他們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才是真正對孩子的人生負責。

要讓每個孩子從小明白生活的不易,然後懂得把握自己手中的選擇權。

曾看過一個新聞,一個6歲小男孩,暑假在媽媽工作的工廠裡,體驗了一把上班的滋味。

孩子在廠裡待了一天之後,大汗淋漓地跟媽媽說:「錢真不好掙啊,我要好好讀書。」

讓男孩看到苦難不是目的,讓他學會成長才是背後的意義。

當男孩看到了生活中的苦,才懂得每一份安逸的背後,都藏著少為人知的努力。

前幾年,網絡盛傳的烏鎮飯局,一張桌子上坐著十幾個身價過億的網際網路企業家,外表看著極為光鮮。

但其實,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著同一個特點:他們都是從各大名校畢業的學霸。

他們從學生時代起就發奮讀書,以至於成年走出社會後,把這一份拼搏的精神帶到了工作上。

讓孩子見的世面越多,就越能明白,生活的真相就是如此殘酷。

優勝劣汰,永遠是這個社會不變的真理。

你越優秀,才能擁有自己選擇的自由。

03

見內心的堅持

見天地,見眾生,終歸是要見自己。

人活一生 ,去見更大的世面,去品味生活之苦,終究是要明白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

周國平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有自己最合適宜的位置,獨一無二的位置,這個位置在他降生時就給他準備了,只等他有一天來認領。

當一個真正找到自己位置的時候,他們心無旁騖,耐心而認真,這樣的人,內心自有一份充實和快樂。

曾國藩見到清朝吏治腐敗,勵志要重振朝綱。

他上書皇帝、湖南練兵、奔波平亂、支持洋務。

在三十歲認準這一件事之後,他一生都不曾放棄。

王陽明從小立志成聖。

無論是在平叛還是在貶謫,他都始終不曾忘記。

在九死無生的瘴氣中,他終於得償所願,立地成聖。

孔子晚年著書立說,教育育人。

他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一個人認清了自己的內心,也就認清了自己的方向。

終其一生,朝著一個目標去努力,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他們平靜而幸福,篤定而勇敢。

人生匆匆幾十年,一瞬而過,只有堅持自己的人,才能不渾渾噩噩,不虛度此生。

見世界的寬廣,才能有進取的動力。

見眾生的苦難,才能明白吃苦的意義。

見內心的堅持,才能不虛度此生,幸福而充實。

父母不能庇護孩子一輩子,給孩子再多的財富,也不如陪伴孩子成長。

開闊孩子的眼界,給他遠行的翅膀,讓他自己去闖。

相關焦點

  • 一定要帶孩子見的三種世面
    看一個孩子見沒見過世面,關鍵是看他的精神世界夠不夠豐富,能不能撐起一個完整獨立、自尊自強的人格。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曾國藩還讓孩子體驗生活的苦。他規定: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 曾國藩:一定要帶孩子見的三種世面
    看一個孩子見沒見過世面,關鍵是看他的精神世界夠不夠豐富,能不能撐起一個完整獨立、自尊自強的人格。見世界的寬廣老話說,花盆裡長不出參天樹。一個人見過的天地越大,格局就越大,眼界也就越高。有見識的孩子,長大之後,才能飛得高,走得遠。
  • 一定要儘早帶孩子,見這三種世面
    就點標題下方藍色的 中小學家長慧 六字,然後點關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們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信息。
  • 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見世面?不止眼界開闊,重要的是格局
    文丨木棉媽媽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物質滿足以後,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層面,有些人就會出去旅行,見見世面,而且現在更多的是家長帶孩子出門旅行,從小就要帶孩子去見世面。有個寶媽,孩子3歲以內,會帶孩子看一看風景,感受大海,寶媽說,雖然現在還小,可能聽不懂,但是我相信孩子能夠感受到。
  • 如果你有兒子,一定要帶他見這三種世面
    父母要為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  每個小男孩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父母都要做好領路人,帶他去見這三種世面。  我們無法為孩子打造完美未來,但可以帶他去見識廣闊天地,讓他產生希望和憧憬,懂得謙遜知道進取。  父母希望兒子是鷹,有能力搏擊於天地,必須先帶他去見世面。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見世面更為重要。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父母在困難中見到光明,堅持讓他離開農村見世面,才讓了他在求學和工作期間找到目標和理想,有了現在的華為。任正非說,若不是父母堅持,他只會像其他同齡孩子那樣,最多成為一名養豬能手或街邊的一名能工巧匠。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讓孩子見世面一定要很有錢嗎?
    也正應了那句話:好的教育,就是要拼媽啊。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但他們的背後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講的就是見世面的重要性。如果說,讀萬卷書是提升思想認識的深度,那行萬裡路就是開闊你視野的廣度。對此,我深感認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所以,讓孩子見世面到底有什麼意義?
  • 帶孩子多見世面,是什麼意思?請你要明白3點,很關鍵
    很多父母都在討論說,要從小就帶孩子見見世面。可是,卻很少有人能說清,究竟怎樣才算是帶孩子見世面,在這個過程中,又要注意些什麼。其實,真正的帶孩子見世面,不外乎以下三種意義。不一定是要帶孩子滿世界旅行,只要你願意,無論書裡、大自然、菜市場、街頭巷尾,都可以成為孩子出去「見世面」的場景。那些走過的路、見過的人,欣賞過的風景,會在不經意間開拓人的眼界,改人的想法,提升人的能力,最終,塑造一個飽滿的靈魂和獨立的人格。
  • 好的家教是帶娃「見世面」,有三種必不可少,與未來發展聯繫緊密
    為什麼要見見世面?因為每個人的氣質裡藏著年輕時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見過的人。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一看就是沒見過世面的」,相信你可能聽到過這句話,到底什麼樣才算是見過世面?作為父母,最好的家教就是帶孩子見世面。
  • 這三種世面,越早帶孩子見識越好
    所以在和孩子一起成長時,肯定希望孩子見這三種世面02和孩子一起,見生命的真實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一直希望多帶孩子去大自然的懷裡行走。05有人會問,帶孩子見世面一定要花很多錢嗎那些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背後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父母的格局、修養就是孩子的起點。
  • 梁啓超一生有9個孩子,均為國家棟梁,好的家教,是讓孩子見世面
    ,但很多父母不知道很多父母都明白,孩子要想走得更遠,見世面是一個好的選擇,但一些家長認為,只要有錢,給孩子更好的經濟生活就可以了。又或是多給孩子報特長班,讓他們學習更多的才藝。但在梁啓超的家訓中,卻認為見世面,指的是這三件事。
  • 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讓他見見世面
    世道紛繁複雜,生命難以預測,對於孩子的教育,僅停留在校園和課堂上無疑是不夠的,只有帶他見過世面,才能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好地抵禦風雨。這樣的例子太多了,究其原因,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童年時習慣被寵愛的孩子,都是不知人間疾苦的「富二代」。正如盧梭曾說:「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這個世界上,該讓孩子吃的苦,一點都不能省,社會不會同情任何一個人,童年不吃苦的孩子,成年之後就得加倍地吃苦。
  • 爸爸帶4歲女兒騎行拉薩:為什麼要帶孩子見世面?這是最好的答案
    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克服。哪怕克服不了,他們也不會一蹶不振。因為他們知道,世上有無數種活法,一個地方失敗了,還有別的天地可以容得下你。3、孩子最大的世面,是父母的眼界我們常常以為,我們普通人沒有那麼多的資源,見世面就是有錢人的「專利」。其實不然。
  • 孩子見過世面究竟有多優秀?見世面,是人生必修課
    但她工作經常需要出差到處跑,她就帶著孩子一起(從還未斷奶的時候)。這樣的母親,培養出來的孩子一定不會差,後來見到她的孩子後,也證實了這一點。我深深感覺,家教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也正應了那句話:好的教育,就是要拼媽啊。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但他們的背後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
  • 梁啓超: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見這3種世面,建議家長看看
    梁啓超不僅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了學霸,而且還十分贊成孩子出門見世界,梁家的7個孩子在出國留學後,把最先進的技術帶回了祖國。而在外求學得路上,梁家子女受到了很多磨練,收穫了生活的能力。」讀書不僅會讓孩子掌握世界各地的文化與相關知識,還能豐富孩子的文化素養,也是一種見世面的好方法。梁啓超就很了解讀書的重要性,所以他強烈要求自己的9個孩子一定要多讀書。
  • 帶孩子旅行等於「見世面」?若是這3種旅行,那還不如不帶
    ,也讓孩子見見世面。""出國遊學"或是"旅行遊學"逐漸出現在大家的視野,很多父母都是趁著假期帶著孩子去旅行,想讓孩子體驗一下遊學,見見世面,增長見識,是讓孩子度過假期的好方式,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和孩子都是跟風出行,或是沒有目的的出遊,這樣的旅行反而沒有意義。
  • 如果你有兒子,一定要讓他見這3種世面
    父母要為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每個小男孩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父母都要做好領路人,帶他去見這三種世面。我們無法為孩子打造完美未來,但可以帶他去見識廣闊天地,讓他產生希望和憧憬,懂得謙遜知道進取。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父母希望兒子是鷹,有能力搏擊於天地,必須先帶他去見世面。
  • 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厲害?這3種「世面」,會成為孩子一生的財富
    當時就感觸頗深,想讓孩子從小多見世面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首先父母自己的境界要達到一定的深度,然後言傳身教,通過自身的榜樣力量去感染孩子,這樣孩子也才更容易接受,一切教育也才能夠更加順其自然地進行。養育孩子,父母都希望能夠陪孩子走更遠的路,看更多的風景,可具體要怎麼做才算這一願望達成了呢?可能「見過世面」就會成為最好的答案。
  • 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厲害?這3種「世面」,會成為孩子一生的財富
    文|文兒有孩子後,不少父母都想著要讓孩子從小多見一些世面,這樣孩子才真正能夠從一開始就接觸到一些不一樣的事物,眼界開闊了,心胸寬廣了,孩子的成長自然也會從中受益。當時就感觸頗深,想讓孩子從小多見世面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首先父母自己的境界要達到一定的深度,然後言傳身教,通過自身的榜樣力量去感染孩子,這樣孩子也才更容易接受,一切教育也才能夠更加順其自然地進行。養育孩子,父母都希望能夠陪孩子走更遠的路,看更多的風景,可具體要怎麼做才算這一願望達成了呢?可能「見過世面」就會成為最好的答案。
  • 見過世面的孩子,未來註定優秀?家長一定要明白2件事
    我們常說帶孩子見識世面,這種難得的經歷也是世面之一。之前分享過幾次關於見世面的文章,很多媽媽問什麼是世面?其實,讀書、旅行、經歷……這些都算。體會不同生活境況,感受不同人文環境,孩子會變得從容大方、彬彬有禮,懂得理解別人的不易,也能堅持自己的主張,把人生過得張弛有度。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