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兒子,一定要帶他見這三種世面

2020-08-10 智慧人生論

常常聽到有人說:「男孩要窮養」、「養男孩壓力真大,還得要給他買房」...... 

  男孩是未來社會的棟梁、家庭的頂梁柱,養育男孩豈是小時窮養或放養,大時用一套房打發這麼簡單?

  教育家史蒂夫在《養育男孩》一書中寫道:

  「男孩成長為堅韌、有責任感的男人,需要堅定、友善的領路人。

  父母要為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

  每個小男孩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父母都要做好領路人,帶他去見這三種世面。

  


  見世界的寬廣

  五年前,小許和小朱中考都沒考上重點高中,

  小許的父母認為,沒考上重點高中,只能上普通大學,畢業後工資肯定也不高,與其浪費時間,不如早點出來打工賺錢;

  也沒經過小許的同意,就安排他去鎮裡的工地上幹苦力。

  而小朱的父母帶著小朱到離家最近城市的985、211高校走走看看,鼓勵他:

  「普通高中也能讀好書,將來也能上重點大學,到大城市生活。」

  3年後,小朱如願考上重點大學,他見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舍友18歲就考上大學;

  班長是學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教外語的老師會說6種語言;

  ......

  小朱汲取著大環境和優秀同學的正能量氣場,絲毫不敢鬆懈,更不會偷懶。

  他每天穿梭於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爭分奪秒學習,努力縮短差距。

  幾年過去,他從說句話都怯生生的孩子,成長為眼界開闊、從容大方,遇事不怵的更好的自己。

  前不久,他申請到獎學金到德國當交換生,路走得比當初父親寄望的「到大城市生活」還要遠。

  兩個男孩曾經起點相似,後來人生路徑迥異。

  雖然普通家庭帶給男孩的眼界有限,但經過的事、走過的路、見過的人會對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

  很多時候,限制想像力的,不是貧窮,而是見識和眼界。

  說一萬遍名校的好,都不如讓他親自體驗感受。

  我們無法為孩子打造完美未來,但可以帶他去見識廣闊天地,讓他產生希望和憧憬,懂得謙遜知道進取。

  父母希望兒子是鷹,有能力搏擊於天地,必須先帶他去見世面。

  


  見眾生的苦難

  電影《靈魂歌王》是關於美國著名音樂大師雷·查爾斯的傳奇故事。

  七歲時,查爾斯因青光眼突然失明。

  苦難當前,媽媽沒有對他照顧更多,反而待他嚴格,逼他面對,讓他吃苦。

  影片中有一幕場景:失明的小查爾斯在家中慢慢前行卻狠狠摔跤,他哭喊求助:「媽媽,幫我,求求你!」

  媽媽在角落默默注視,一言不發。

  查爾斯只能自己摸索著站起來,卻把手誤伸進暖爐,被火燙得生疼,看得媽媽淚流滿面。

  可漸漸地,查爾斯學會憑聲音辨別方向,靠聽覺捕捉蟋蟀。

  見此情景,那個常命令他「把眼淚擦乾,你只是瞎了,但是你不蠢」的媽媽抱住他喜極而泣。

  吃下生活的苦,兒子變得強大,日後再大的困難,都不會是他人生的絆腳石。

  雨果說:困苦能孕育靈魂和精神的力量。

  人的一生總是用三分辛苦換一分幸福,吃得了多大苦,才能享多大的福。

  作為未來的男子漢,要在社會立足有所成,不僅需要知識和技能,更需要能吃苦的精神。

  只有經歷過苦,才能不懼怕苦。

  有遠見的父母明白,年少時吃的苦鋪就的是人生的上坡路。

  他們會帶男孩去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讓他在摸爬滾打中生出抗擊風雨的鎧甲。

  捨得讓男孩吃苦,是為他的將來插上翅膀。

  


  見內心的堅持

  作家美亞說:「當你看過世界,見過眾生,才發現你要見的世面,是你自己內心的勇敢和自信。

  一個話題上了熱搜:中國票房前三甲電影的導演吳京、餃子和郭帆都不是科班出身。

  為什麼三位導演不僅跨界,還能超越專業人士,取得巨大成功?

  因為他們都在兜兜轉轉、起起伏伏中找到並堅持一生熱愛。

  就如剛拿下49億票房《哪吒》的導演餃子。

  每個孩子都有過夢想,但成長過程中很多都弄丟了,餃子也曾是。

  初中時,他迷上《聖鬥士》和《七龍珠》,想當漫畫家,也畫得一手好畫。到了高考,為了好就業,他考了藥學院。

  手握醫生的就業保障單,餃子卻感到憋悶。三年後看到同學轉行做軟體,他才明白自己對漫畫的熱情從未熄滅。

  他決定放棄醫學,轉行自學動漫。

  旁人冷嘲熱諷,爸媽雖然看不懂,還是用愛支持,給他買高配置電腦。

  畢業後,他先在動畫公司工作一年,實現個人技能從興趣到創作的轉變。

  為了做出真正滿意的作品,他把心一橫,辭職了。

  那時父親已去世,母親繼續用愛支持,用每月1000元退休金,支撐二人生活。

  18年堅持和死磕,才有了口碑炸裂、中國影視票房排名第二的《哪吒》。

  為什麼新版《哪吒》裡,哪吒爸媽一改形象,成為吒兒的守護者?

  因為餃子的爸媽就是如此。

  哈佛大學有個研究,說人的一生有七次機會改變人生走向,但只有那些幸運和有膽量的人,才能抓住機會,實現夢想。

  那些幸運又有膽量堅持自己內心的人,是父母給了足夠的安全感和自由。

  就如餃子所說:

  「感謝我的父母,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沒有他們的開明豁達,我不可能輕易轉行,沒有父母的無私支持,我不可能不放下夢想,為五鬥米折腰。」

  我們帶男孩去看世界之大,嘗生活之苦,最終是為了讓他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堅持自己,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因為最頂級的見世面,是見自己。

  只有這樣,男孩才能堅定前行,厚積薄發,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什麼樣的男孩才是真正見過世面?

  高贊回答是:「去見過最好的,能承受最壞的,敢堅持想做的。」

  養出這樣一個兒子,絕對比送他一套房靠譜。

  而要養出這樣一個兒子,耗費的心力,絕不比買一套房子來的輕鬆。

  一個男孩,見過世界的寬廣,才有向上的動力,也有奮鬥的勇氣。

  明白吃苦的意義,才有追逐幸福的底氣,也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看見內心的堅持,才敢放棄該放棄的,也敢堅持該堅持的。

  讓男孩去看世界,父母要有放手送他遠行的智慧;

  讓男孩去吃苦,父母要有在心上插刀的隱忍;

  想男孩敢於做自己,父母要尊重和包容的胸懷。

  說到底,父母的格局和眼界,才是男孩見世面的邊界。


  作家孫生龍曾說:

  「這年頭,不是有錢人的天下,也不是有權人的天下,而是有心人的天下。

  比錢、拼權都是假的,拼智慧、拼情商、拼給孩子最好的傳承,才是真的。」

  家有男孩,窮養富養或給他房產,都不如用心與他共同成長。

  為他打開一扇窗,送他一雙遠行的鞋,讓他未來自己去闖。

相關焦點

  • 如果你有兒子,一定要讓他見這3種世面
    教育家史蒂夫在《養育男孩》一書中寫道:「男孩成長為堅韌、有責任感的男人,需要堅定、友善的領路人。父母要為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每個小男孩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父母都要做好領路人,帶他去見這三種世面。
  • 一定要儘早帶孩子,見這三種世面
    就點標題下方藍色的 中小學家長慧 六字,然後點關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們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信息。
  • 如果你有兒子,一定要讓他見這3種世面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託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 一定要帶孩子見的三種世面
    父母要為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他請西洋的教師,教導兒子曾紀澤學習英語、數學、化學。他們從學生時代起就發奮讀書,以至於成年走出社會後,把這一份拼搏的精神帶到了工作上。讓孩子見的世面越多,就越能明白,生活的真相就是如此殘酷。
  • 曾國藩:一定要帶孩子見的三種世面
    來源:洞見教育家史蒂夫在《養育男孩》一書中寫道:「男孩成長為堅韌、有責任感的男人,需要堅定、友善的領路人。父母要為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在《養育女孩》中寫道:「當你的女兒長大,你能看到你給她的教育與她如今擁有的力量和品質之間的關聯。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
    :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他的父母沒有這麼做,而是對他說:「記住知識就是力量,別人不學,你要學,不要隨大流。」,一直鼓勵他去城市上大學。
  • 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讓他見見世面
    世道紛繁複雜,生命難以預測,對於孩子的教育,僅停留在校園和課堂上無疑是不夠的,只有帶他見過世面,才能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好地抵禦風雨。25歲日本留學生汪佳晶,每個月都要從母親那裡索要7000元生活費,母親四處舉債供他上學,一時拿不出錢,他竟然殘忍地捅了母親
  • 這三種世面,越早帶孩子見識越好
    所以在和孩子一起成長時,肯定希望孩子見這三種世面如果孩子大了,那旅行和讀書結合起來是最好的學習。比如有一個朋友的兒子,非常喜歡水滸傳,他就一直希望爸爸帶他去水泊梁山看看。05有人會問,帶孩子見世面一定要花很多錢嗎
  • 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見世面?不止眼界開闊,重要的是格局
    文丨木棉媽媽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物質滿足以後,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層面,有些人就會出去旅行,見見世面,而且現在更多的是家長帶孩子出門旅行,從小就要帶孩子去見世面。有個寶媽,孩子3歲以內,會帶孩子看一看風景,感受大海,寶媽說,雖然現在還小,可能聽不懂,但是我相信孩子能夠感受到。
  • 好的家教是帶娃「見世面」,有三種必不可少,與未來發展聯繫緊密
    為什麼要見見世面?因為每個人的氣質裡藏著年輕時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見過的人。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一看就是沒見過世面的」,相信你可能聽到過這句話,到底什麼樣才算是見過世面?作為父母,最好的家教就是帶孩子見世面。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讓孩子見世面一定要很有錢嗎?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但他們的背後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巴黎,那麼以後不管你去哪裡去,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這句話現在還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後都會成為你身體和思想的一部分。
  • 帶孩子多見世面,是什麼意思?請你要明白3點,很關鍵
    很多父母都在討論說,要從小就帶孩子見見世面。可是,卻很少有人能說清,究竟怎樣才算是帶孩子見世面,在這個過程中,又要注意些什麼。其實,真正的帶孩子見世面,不外乎以下三種意義。不一定是要帶孩子滿世界旅行,只要你願意,無論書裡、大自然、菜市場、街頭巷尾,都可以成為孩子出去「見世面」的場景。那些走過的路、見過的人,欣賞過的風景,會在不經意間開拓人的眼界,改人的想法,提升人的能力,最終,塑造一個飽滿的靈魂和獨立的人格。
  • 曾國藩:一定要帶孩子見的三種世面
    教育家史蒂夫在《養育男孩》一書中寫道:「男孩成長為堅韌、有責任感的男人,需要堅定、友善的領路人。父母要為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在《養育女孩》中寫道:「當你的女兒長大,你能看到你給她的教育與她如今擁有的力量和品質之間的關聯。
  • 孩子見過世面究竟有多優秀?見世面,是人生必修課
    也正應了那句話:好的教育,就是要拼媽啊。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但他們的背後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巴黎,那麼以後不管你去哪裡去,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這句話現在還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後都會成為你身體和思想的一部分。中國有句古話: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講的就是見世面的重要性。如果說,讀萬卷書是提升思想認識的深度,那行萬裡路就是開闊你視野的廣度。
  • 梁啓超: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見這3種世面,建議家長看看
    」讀書不僅會讓孩子掌握世界各地的文化與相關知識,還能豐富孩子的文化素養,也是一種見世面的好方法。梁啓超就很了解讀書的重要性,所以他強烈要求自己的9個孩子一定要多讀書。他的長子梁思成學的是建築學,因此梁啓超對長子說道:「你的專業太單一了,趁現在你還沒畢業,趕緊分出一部分時間去學其他知識,就如科學、歷史等。」所以平時家長們要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孩子閱讀的越多,掌握的知識就越多。
  • 爸爸帶4歲女兒騎行拉薩:為什麼要帶孩子見世面?這是最好的答案
    兜兜不僅不哭鬧,反倒歡天喜地地跟著爸爸一起趕路:「你帶我冒險,我也陪你一起跨越困難呀!」有時,阿鈄逗女兒說:「爸爸買機票把你送回去,好不好?」兜兜的回答永遠是:「不好,我要跟爸爸繼續騎。」只有孩子見多了,嘗試多了,喜歡什麼、想要什麼,才會更加明確。SpaceX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小的時候,媽媽曾問他:「你長大了,要做什麼呢?」那時候,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
  • 「有錢人才能見世面」?父母要懂得轉換思路,普通家庭也能做到
    那麼言外之意就是沒錢出門的就不配見世面,不配擁有開闊的眼光嗎?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局限的,並不是有錢人才能見世面,見世面並不僅是有錢人的特權。作為父母更不能有這樣的想法,而是要懂得轉換思路,其實普通家庭也能做到。
  • 為什麼要讓孩子見世面?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導讀:為什麼要讓孩子見世面?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要讓孩子見世面?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帶孩子「見世面」,就去這3個地方,比出國旅行更有意義
    ,也願意帶著他們見世面,一點都不嫌麻煩。其實當孩子比較小時,多出門見世面對孩子的身心都有好處,先不論去哪,就說經常出門走動走動,對身體的好處就非常多,尤其是正在長身體的小孩子,多運動說不定能長得更高一些。當然,家長帶孩子出門遊玩,也不是為了帶孩子運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希望孩子能多見見世面,小時候多去幾個城市或者國家,對以後的成長都有幫助。
  • 帶孩子旅行等於「見世面」?若是這3種旅行,那還不如不帶
    最近朋友幾個聚在閨蜜丁丁家,難得幾個寶媽可以暫時離開自己的孩子,過上屬於姐妹幾個的獨處時光,大家都是聊得很開心的,小林說到:"最近我家大寶老說嚷嚷著要讓我們帶著她去旅行,說是她同學總是跟他說去旅行有多好,買了什麼東西,還說她怎麼到現在都沒有出去旅遊過,大寶聽到大家都有出去玩的經歷,就她沒有就很生氣,也有點自卑,我就想著要不要找個時間全家人一起出去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