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生六步教學法
在西水疃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自今年以來,在縣局的推動下魏書生教育思想逐漸開始滲透到我們曲周教育實踐中,我校積極學習、謀劃、借鑑、實踐魏書生老師的有關學生管理、課堂教學等方面的寶貴經驗。在課堂教學上魏老師的「六步教學法」也激起了我校老師的廣泛興趣。
我校近幾年在實踐中總結了課堂教學的3432課堂構架,(第一個3,指的是用三個問題統領課前、課中和課後,即學什麼、怎樣學、學的怎樣。第二個4,指的是課堂教學圍繞四個主題開展,即導入新課明目標;根據內容學和教;鞏固練習促提高;課堂小結忘不了。第三個3,指的是課堂教學努力實現三個達標,即新知識理解達標、鞏固練習達標、遷移運用達標。第四個2,指的是開展小組教學促進競爭和合作,即通過小組間競爭,促進組內合作爭先創優,形成激情課堂。)
這個構架既給老師們的課堂教學確立了方向,又提出了一套結構完善的教學思路。老師在這個框架下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施展自己的教學才能,極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習了魏老師的「六步教學法」後我們發現,這正是我們課堂四個主題的的具體化體現。魏老師的六步教學法正好能和我們的課堂構架完美對接。
定向就是定目標,定出具體的學習任務,與我們課堂的第一個主題「導入新課明目標」正好相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參照魏老師的做法把教學目標具體化,學習任務清單化;
自學,討論、答疑三個活動就是任務明確之後,展開的一種學習活動,也是我們學校課堂四個主題的第二主題「根據內容學和教」的具體體現。魏老師的自學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是學習效率提高的重要方式,對於我們小學來講,我覺得大致可以分為一二年級、三四年級、五六年級三個學段,對於這三個學段,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已有知識量的不同我們這樣安排課堂教學的自學、討論和答疑。
在一二年級由於學生年齡小已有知識量少,課堂教學上還需要老師先教和示範,然後讓學生進行學習、積累、訓練,逐漸學會學習,積累知識,向下一個階段出發。到三四年級,學生經過兩三年的學習、積累和學習方法的掌握,隨著已有知識量的豐富,就開始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從三四年級開始,逐漸開始有選擇性的自學,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和方法,對一些問題開始進行討論,學生之間開始能自行解決一些問題,對於疑難問題,學生之間難以消化的問題,利用師生互動,進行釋疑解惑,完成學習任務。到五六年級,老師開始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課堂上圍繞學習任務清單,學會利用學習工具,學會和同學商量討論,發表自己見解,學會展示自己,老師真正變成學生學習的幫助者,而不是填鴨者,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自測也就是我們的四個課堂主題中的「鞏固練習促提高」階段。魏老師更具體化的安排了自測的不同形式,讓學生自己出題,鍛鍊質疑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同學互相檢測,練習檢測等不同形式,通過不同的練習,對剛才所學進行鞏固。
自結和我們的「課堂小結忘不了」的要求基本也是相通的,一堂課即將結束,只有通過總結和歸納才能形成對整節課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升華,才能融入到學生靈魂深處,變成學生自己的知識。魏老師通過讓學生總結一節課所學,提出一些建議,談一些心得。一方面鍛鍊了歸納總結的能力,一方面激起了學生在課堂的專注和努力精神。我們要很好的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通過這種形式逐漸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我們3432課堂構架的經驗為更好的實踐魏老師「六步教學法」奠定了堅實基礎,關鍵是我們要真正樹立起把教室變成「學室」,把課堂變成「學堂」的正確理念讓孩子們點燃學習的發動機。
西水教育耕耘地
笑迎八方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