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名校的強基計劃, Vault 工作室推出 逐字逐夢Verbatim 計劃:

2021-02-15 Vault工作室

最近有些家長問我,當學霸有沒有訣竅,我搖搖頭說那種念個口訣就成學霸是沒有的,但讀透教科書並刷透一個習題集成為學霸是有的。

回想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是一個沒有習題集的放羊年代,老師們不知從哪裡弄來的考題來考我們,信息不對稱真的很不公平。但是你會發現,那些把教科書愛不釋手地不厭其煩地翻來覆去地看,同時能夠認真完成老師安排的任務,又能津津有味地反覆看做過的習題的學生,似乎是不怕這種裸考的,他們每次都能考個接近滿分的成績。別不服,這就是現實,而且是穿透歷史的具有大數據支撐的現實。

這個現實就是:1. 如果你把教科書吃透,課後習題做完,你就打敗了80%的學生,211向你招手;2. 如果你做透一個習題集,你就打敗95%的學生,985向你微笑;3. 如果你的悟性夠高,高考時碰到大家公認的難題而你又能臨場發揮好,那麼祝賀你,99%的考生甘拜下風。

本工作室設計了特別計劃來幫助學生完成上述的目標。首先解釋一下Verbatim這個詞,很多人念完研究生考完英語六級都沒見過,這個詞是我的最愛,字典裡的解釋是:

          Verbatim      adj.一字不差的(地); 逐字的(地);

教材是教育部組織N多名專家,嘔心瀝血編輯的,我們不要小看它,不論你天馬行空還是星辰大海,歸根結底都要從教材中去,回到教材中來,再難的題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它的出處。在這個計劃裡,學生會被引導熟讀領會教材,用現在時髦的話說就是:學習貫徹落實,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深度思考的效果。

習題集是大拿們憑多年經驗收集各地考題之精華於一冊,值得我們敬仰。它是在教材基礎上的提煉與提高,讓你見多識廣,豁然開朗,有一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獲得感。認真刷完題,你將心情舒暢,傲立於世的自信心將油然而生,一往無前。

毛主席說過: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與其零敲碎打,不如集中火力短時間對一門課實行「殲滅戰」,然後再調配優勢兵力「殲滅」其它門課。這樣認認真真兩次輪動下來,你成為學霸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學習的效果 = 學習方法 X 學習強度 X 學習頻率

有鑑於此,本工作室隆重推出「逐字逐夢Verbatim」計劃,對英語、數學和物理實行密集培訓。以本工作室為北京西城區八年級學生定製的物理集訓為例:

課本: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共六章125頁;

習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的《新思維》有關部分也是125頁左右

每節課:100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

先熟讀課本章節,深刻領會教材思想,每章用時兩節課

對應習題集進行密集刷題,每章用時三節課

每節課消化10頁左右,預計30節課就可完成整個學程

每星期四節課的頻率,不到兩個月就能完成整個學程

這樣的學習方法、強度和頻率,能有效地在短時間內建立起知識高地,並受用無窮。其它學科或同一學科不同版本的課本和習題集也能採取類似的方式進行規劃執行,比如英語的語法和詞彙學習。有想法的家長可以私信本工作室。

總而言之「逐字逐夢Verbatim」是一個人的強基計劃,對標名校的強基招生要求,逐字才能逐夢!

相關焦點

  • 2020強基計劃
    2020自主招生改為強基計劃,政策幾點變化分享一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1.自主招生取消,由強基計劃代替。2.強基計劃試點高校為36所雙一流A類院校。3.強基計劃中高考成績85%,校測成績15%。4.測試由原來的出分前改為出分後。6月26日確定入圍名單,7月4日參加校測。
  • 多所985高校強基計劃補招,第一年的強基計劃效果不盡人意
    近日多所名校公布了強基計劃補招通知,中科大面向2020級新生補招46名強基計劃學生,北理補招67名強基計劃學生,蘭大、西安交大也要補招,復旦大學更是要補招強基計劃學生124人,數目之多令人咋舌!我認為應該還有不少學校強基計劃也沒有招滿,但是還沒有通知補招,這也反映出第一年的強基計劃效果不盡如人意!
  • 名校也瘋狂:強基計劃復旦大學加入補錄大軍
    在今年的強基計劃招生中,僅有36所高校具有強基計劃的招生資格,他們都是985、首批雙一流A類高校,具體的強基計劃招生高校名單如下圖:今年36所強基計劃招生名單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強基計劃招生的名單中,都是名校,陣容豪華。
  • 強基計劃招生遇冷?多所名校強基啟動補錄程序
    除了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高考推遲一月之外,今年也是我國高校第一次實行強基計劃招生的一年。然而,今年的強基計劃招生並不是那麼的順利。截止目前為止,多所名校的強基計劃招生並未招滿,並且所缺名額都比較大!其中包含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以及蘭州大學等高校。
  • 冷眼看「強基計劃」,強基看點應該是這些
    沒有過往的經驗可以借鑑,因此強基計劃報名比以往的自主招生更讓人糾結。那麼不妨,跳出傳統思維冷眼看一看強基計劃,盤點一下今年的強基計劃。這些都是「中國夢」的一部分。招的是對相關學科有真正興趣,能夠學得進去、學得好,並立志於為國家戰略服務,從事相關領域研究工作的人,而不是把強基計劃當成進入名校跳板的人。因此,不僅在學科選擇上限定在了數、理、化、生和哲學、歷史、古文字學等基礎學科,而且限報一所且錄取不得轉到非強基專業。
  • 高考賽道激烈,強基計劃是進入名校的一條捷徑嗎?「圖」
    強基計劃明確了起步階段,遴選一部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開展試點,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結合高校辦學特色,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基礎學科專業安排招生。強基計劃的目的性現在看來非常明確,就是選拔出一批能夠具有未來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工作潛力的優秀高中生。因此在培養方式上強基計劃指出錄取學生可單獨編班,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
  • 上車名校新機會!強基計劃報考、錄取攻略
    在之前的文章「 」中,小秦為大家全面介紹了「強基計劃」,給大家講了「強基計劃」的優勢和缺點。今天,我們接著上一期,再來講一講「強基計劃」的報考、錄取流程。通常來說,破格入圍考生不佔以高考成績入圍考生計劃,破格入圍且最終被錄取的考生不佔已公布的強基計劃招生計劃。此外,在報考「強基計劃」時,絕大多數學校都要求不能兼報其他高校。不過,考生在報考時可以填報多個專業,具體可以參考各校規定。
  • 揭開強基計劃真實面目
    高考分數線上漲、名校斷檔......高考統招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而強基計劃作為高考特招的主要途徑之一,增加了考生進入名校的錄取成功率,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為了幫助高一高二高三更多的萌新,特意整理【強基計劃政策掃盲彙編】,讓大家全面了解強基計劃招生各事項,以便早做規劃。
  • 名校加時賽「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出爐,內附高校錄取分數線
    ,上個月強基計劃初審名單公布,引起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討論,這兩天2020強基計劃各大高校錄取分數線陸續公布。自主招生取消後,多數高校開始施行強基計劃招生,強基計劃作為進入名校的機會,同時受到國家大力支持,得到了很多家長和學生的認可。
  • 新高考政策下:進名校更難了,強基計劃是圓「清北夢」的救命稻草
    目前很多省份都在推行新高考政策,取消了原來的自主招生,2020年1月推行「強基計劃」,三位一體名額縮減,想要進名校難度更大了。簡單來說,目前進入大學有三種方式:1、裸考(傳統的高考)2、三位一體 3、強基計劃。我們來分析下新高考政策有哪些變化,對於高一、高二的學生應該如何準備。
  • 強基計劃遇冷,多所名校都在補錄,明年要不要報呢?
    今年高校取消了自主招生,推出了強基計劃,共在36所985名校進行試點。01強基計劃是什麼強基計劃全稱叫做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就是說這個強基的基,指的是基礎學科。今年,強基計劃最熱的無疑是我國頂級名校清華和北大。
  • 進入名校的「跳板」?用強基計劃進一步帶動育人改革
    據報導,武漢大學近日發布了《武漢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自2020年起取消自主招生考試,正式啟動2020年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簡稱「強基計劃」)工作。2020年將有8個基礎學科相關專業面向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招生規模為150人。
  • 首年強基計劃,清北各省錄取榜,進入名校的「備選券」
    ,但不可否認強基計劃確實是衝擊名校的一次絕佳機會,因此也受到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關注,未來也將不斷完善調整。強基計劃是分省競爭,所以入圍分數線是依據各省情況自主劃定,同時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也是依比例劃定,是根據高校招生計劃遵從一定入圍比例(一般為1:3/1:4/1:5),再確定入圍分數線,與高校招生投檔線劃定相似,各省入圍考生中最末位的考生分數即為該省強基入圍分線。
  • 強基計劃:人才戰略「復興號」
    1月15日,教育部出臺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宣布自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啟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簡稱「強基計劃」。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己任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深化教育改革不僅關係到個人的成長與發展,而且關乎國家前途和命運,因此,相關改革措施的推出往往會引發全社會的關注。
  • 清華、浙大、中科大等8大名校招辦齊聚學軍中學,硬核解讀強基計劃
    基於培養面向未來的領軍人才這一共同願景,在與騰訊·大浙網的聯合下,5月17日,杭州學軍中學攜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8所名校,舉辦了「強基計劃聚焦新時代拔尖人才培養模式」招辦政策解讀雲說明會,為廣大考生和家長在線解讀強基計劃的招生政策。全天直播人氣值累計達到20640。
  • 強基計劃,獨家深度解讀
    升學心裡沒底,蜻蜓探長幫你教育部「強基計劃」發布,懸而未決的自主招生政策改革終於落地。強基計劃著眼於國家對人才的戰略需要,在定位、選拔培養對象、培養模式等方面有諸多創新設計。本文對中學、老師、家長及考生有很大的參考學習價值,可以反覆研讀。
  • 什麼是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招生流程
    了解強基計劃2020年1月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取消自主招生,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強基計劃定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出基礎學科支撐引領作用,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 從「南京大學招辦談備考之強基計劃」中,看到強基計劃
    特別說明:原文摘自「陽光高考網」,本文僅對精華部分作一提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原文)1、報考南京大學強基計劃的方向與優勢​第一,基礎學科實力雄厚。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開展,而這七個專業所屬的學科最近評估成績,南京大學都在A類,其中六個還是「雙一流」建設學科。
  • 強基計劃看上去很美,別把它當作名校跳板,對部分人來說是個坑
    從今年開始,教育部叫停大部分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這為好成績的學子上985名校多提供了一扇門,但我認為並不是所有學子都適合強基計劃。我認為強基計劃只適合以少部分人:家裡有錢的;個人數理化等基礎學科有天賦的;畢業後找工作不是問題的。
  • 強基計劃為何首年遇冷?2021年強基計劃或有三大變化,家長考生注意
    但是,首年強基計劃招生卻並不理想,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強基計劃升學寶就為大家做個全方位解讀,首先要從強基計劃說起。強基計劃自2020年起,在全國36所高校正式實施。2020年是強基計劃實行的第一年,很多大學沒有招滿,強基計劃遇冷的原因是什麼?未來的招生可能會產生哪些變化?未來會放低門檻、放寬條件嗎?家長和孩子又該如何應對呢?先來一段背景介紹:在2020高考錄取階段,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蘭州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頂尖名校紛紛宣布補錄強基計劃,補錄人數在46-71人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