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將正式開學,迎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的1300多名本碩博學子。23號,記者實地探訪了這座充滿「黑科技」的智慧校園。
走進國家網絡安全學院,智慧元素隨處可見。新珈樓、明德樓分別是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獨立使用的教學樓。兩棟樓內的每間教室外,都裝有生物智能掌脈系統和電子班牌,只需輕輕放上手掌,就能自如進出,並且能預約教室、查詢空閒座位。
兩棟教學樓在普通教室外,都布局有數間智慧教室。教室內不僅配備了智慧黑板和多角度顯示屏,天花板上還鑲嵌有收音設備和攝像頭,方便在線教學以及錄製。新建的共享圖書館中,實體書不再是唯一「主角」,還提供國內外網絡安全教育圖書電子資料,並保持實時更新。作為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要一環,兩所高校都建有頂尖的網絡安全攻防實驗室,為師生提供專業的實訓平臺。
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信息安全系系主任 傅建明:
有一些網絡的靶場 有一些虛擬的實驗場所 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做一些(攻防練習) 我們叫發現缺陷 或者做一些對抗 或者做一些防禦 可以把真實環境搬到我們靶場裡面做 搬到我們這個虛擬場所去做 這樣讓學生真正理解 攻擊的一個流程
網安學院由於專業的特殊性,對網絡設備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除了先進的教學設備,國家網安基地建設辦公室為學院打造了專屬網絡體系,以保障網絡教學正常運轉。
國家網安基地建設辦公室副主任 朱濤:教學樓部分整個是網絡體系 是比較複雜的一個體系 所以網絡這塊是他們辦學的基本要求 必須要從他們本校區的校園網 要連接到我們的新校區 第二塊就是我們外部的三大運營商的網絡也要全部進去 我們本校區內還建立了網絡 有共享的網絡
據了解,在國家網絡安全學院,除了兩所高校獨立管理的教學樓和學生公寓以外,圖書館、食堂、體育館等,均為兩校共享。現階段學院內的消防、食堂等各方面的驗收工作都已完成,為9月份開學做好了準備。
(記者 榮光 文杰 卉婷 晏君 通訊員徐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