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年價值觀透視

2020-12-16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教育部倫理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 葛晨虹

  習近平同志在「五四」重要講話中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我國歷經30多年改革發展,社會轉型全面展開,人們的價值觀也在變化。此間青年價值觀完成了由單一到多樣、由傳統到現代、由困惑到自覺、由解構走向整合的轉變。回顧透析這一變化進程,對於更好地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說,非常必要。總體看,青年價值觀變化有如下幾大特徵。

  價值取向日趨多樣

  1978年的「真理標準」大討論標示了社會思想的解放。伴隨著改革開放,價值取向也日漸務實開放並多樣化。「文革」後出現的「傷痕文學」「朦朧詩」,表現了價值反思與重估;大量西方理論思想在湧入的同時,也帶來了形態各異的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市場經濟初期發展帶來了利益格局多變,金錢、功利氣息瀰漫;價值「破舊」與「立新」不夠同步,原有話語體系被打亂了,新語境紛爭呈現。在傳統與當代、中國與西方之間,多樣價值觀給人們更多選擇,也帶給那個時期青年人諸多人生觀矛盾、分化和價值困惑。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價值體系也逐漸構建清晰,多樣的青年價值觀也從紛繁複雜狀態走向一元引導下的多樣發展。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青年人的價值觀由多樣、分化走向主流整合,民主、法制、文明、和諧、責任、公平等成為當代青年認同的價值理念。與此同時,年輕人生活方式繽紛,資訊時代的快速到來,使「時尚消費」「網言網語」「微觀點」等青年文化現象層出不窮,青年人憑藉信息技術,把他們的價值選擇和自我文化在新媒介世界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種局面不僅反映了價值取向的多樣變化,也折射出轉型中的我國社會越來越開放包容。

  價值主體性與自我意識凸顯

  1980年關於「潘曉來信」的社會大討論,表明那代青年人對人生意義的重新思考。社會開始「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年輕人開始主張「跟著感覺走」。一切都表明,中國青年的主體意識隨著社會發展在覺醒和升發。

  隨著「市場利益主體」的覺醒,青年人的個性意識、競爭意識和權利意識率先覺醒。不獨是經濟利益,其他社會利益的權利意識,如政治參與和精神追求也都逐步顯現。主體意識和自我訴求增多的同時,青年一代的「讀書熱」「成才熱」也日漸興起,就業觀念由等待分配轉向自主擇業,發展自我、崇尚自主成為青年人的人生觀念。在「我的青春我做主」「重走青春路」「致青春」的身影和聲音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青年人對青春的緬懷、定義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與此同時,年輕一代在社會公共管理方面也表現出相應的主體性,他們不僅關注自身的合法權利,也關心他人、社會和國家大事,思考自己與他人、社會的關係,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

  追求物質改善的同時,注重精神意義的追尋

  30多年來,人們的義利觀發生了變化。傳統「重義輕利」的價值取向,在社會變革中解構轉變了,社會充滿了對義利觀的「再思考」。一些青年人更多向生存、發展和自我成才努力,在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之間,多了些現實實惠的選擇。但也有更多的年輕人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注意到他人利益實現的合理與平等,在追求物質改善的同時,注重精神意義的追尋。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青年人對個人利益及自我價值實現有很多轉向,但積極工作、責任奉獻仍是當代許多年輕人的職業準則。總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義利觀推動了社會發展,並隨著「生存」向「發展」的轉變,青年人的義利觀也在向多重結構變化,物質利益和精神追求、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也更多呈現新的組合。

[責任編輯:康慧珍]

2

1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當代青年價值觀透視 五大特徵凸顯自我
    原標題:當代青年價值觀透視(前沿觀察)   習近平同志在「五四」重要講話中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我國歷經30多年改革發展,社會轉型全面展開,人們的價值觀也在變化。此間青年價值觀完成了由單一到多樣、由傳統到現代、由困惑到自覺、由解構走向整合的轉變。
  • 當代青年的人生價值觀?為什麼活著?
    回到公司,我沒有立馬工作,只是進去了沉思,我當時就想,是她自己一個人的思想還是當代90 00後的普遍思想。一個20來歲的小姑娘對自己的人生毫無感覺,沒有任何價值觀,沒有自己的主導想,是這世界發生了變化還是當代青年的心靈扭曲。
  •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當代新青年
    原標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當代新青年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和關心青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表重要講話,特別是在與北京大學師生代表座談、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座談時,系統論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意義、深刻內涵、歷史淵源、實踐要求,對在廣大青少年中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確要求,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引領青年成長、培育當代新青年指明了方向。
  • 新冠肺炎疫情對當代青年價值觀有什麼影響?
    為了深入解讀它的時代內涵,課題組於2020年3~4月組織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當代青年價值觀影響調查」,採用判斷抽樣的方法,以此次戰疫中參與一線工作和當地防控任務的「90後」「00後」為對象,在全國範圍內發放電子問卷12433份,回收有效問卷11736份,調查梳理了疫情期間當代青年價值觀演進變化,為研判中國未來10~30年主要勞動人口的精神狀態和價值取向提供分析基礎和政策參考。
  • 戰疫一代 青春不敗——新冠肺炎疫情對當代青年價值觀影響調查
    社會關係是構成社會的骨架,一個社會主要由六大類關係構成:個人與自然、與他人、與社會、與政府、與民族、與世界的關係,這六類關係由內而外,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觀圈層,即自然觀、道德觀、社會觀、政治觀、民族觀和國際觀。此次調查以這六種關係為切入點,考察新冠肺炎疫情對當代青年價值觀的深遠影響。
  • 泛娛樂主義對青年價值觀的影響研究
    在泛娛樂主義的影響下,青年價值觀亦顯現出碎片化、膚淺化甚至有些低俗化,出現娛樂狂歡中的精神缺失、深陷娛樂下的道德失範、盲目尊崇中的自我迷失等消極現象。引導當代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可以從強化娛樂市場尤其是網絡娛樂空間的監督與管理、培養青年的娛樂鑑賞品位、涵養娛樂本身的人文精神素養三個方面入手,有針對性地提高娛樂行為邊界自控制能力、青年娛樂主體性自生成能力以及全社會理性認知娛樂價值自辨析能力。
  • 當代青年該如何審視自我
    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當代青年應在現實生活中重新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從關注物質化、功利化的事物本身回歸到關注自我價值觀提升上,以此實現自我價值。【關鍵詞】青年 價值觀 思維模式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蘇格拉底認為,認識自己就是認識心靈的內在原則,亦即認識德性。放到人的視角上,認識德性即是認識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並非求惡,相反的,趨善避惡一直是人的本性。
  • 核心價值觀是青年立德成才根本所在
    核心價值觀是青年立德成才的的根本所在,聰慧和愚昧,創新和保守,卓越和平庸,清廉和貪婪、高尚和卑微,遠大和短淺……大相逕庭,相剋相悖,其根源就在於核心價值觀的取捨上。核心價值觀是影響青年人生生存意義的坐標和指南,是影響青年人生價值取向的精神支柱和信仰基石,是青年人生之路的護身符,是青年人生之舟的壓艙石,關鍵時刻的一閃念、一跬步,一輩子為國為民、向上前行,全憑核心價值觀掌控。
  • 關於引導青年樹立正確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與思考
    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的影響日益深刻,如何深入了解當代青年的心理狀況,保證當代青年擁有堅實的精神支撐和健康心理,極其重要的是引導青年樹立正確核心價值觀。一、當代青年的心理特點青年群體是社會上最敏感、最開放,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體,其心理狀況受到現實環境的影響最大,其青年心理普遍具有以下特點:一是遠大理想與清醒現實存在差距。青年人朝氣蓬勃,從小就有很強的競爭意識和成才願望。
  • 論當代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
    當代青少年主流是積極向上的、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影響及衝擊,有的青少年價值觀扭曲,社會責任感缺失與淡化。隨著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國外影片、電視劇、綜藝節目引入也越來越多,外來文化對青少年的衝擊也越來越大,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服飾、習俗正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的介入和傳播,出現了當代青少年對本民族文化缺乏應有認同感和自豪感,有的青少年「三觀」扭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缺失,個人利益至上,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以個人利益為重,缺乏為社會和集體犧牲的精神
  • 賀亞蘭:當代青年面臨的價值困惑源自哪裡
    身處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當代青年,成長的社會環境更趨複雜,面對的價值選擇也更加多元。引導青年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關係到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全運行。 當代青年面臨的價值困惑源自哪裡 當代青年多樣多變的價值選擇源於快速變遷的現實社會,價值困惑主要源於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 從物質層面看,住房、工作、養老等,成為青年的現實壓力。
  • 引導當代青年形成良好社會心態
    這既是在引導青年群體客觀認識人生之路的曲折坎坷,也是在引導青年群體形成良好的社會心態,積極面對人生挫折。青年群體雖然富有探索精神、批判精神,但同時也存在著價值觀、道德觀偏離等問題,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因此,構建健康、和諧的社會環境,促進青年的全面發展,還需加快推進青年良好社會心態的培育工作。
  • 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對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啟示
    通過分析青年時期的毛澤東的學習經歷、社會實踐、對社會事件的態度和應對行為,來剖析當代青年所面臨的困惑與問題,力求尋找解決對策,引導青年積極向上,端正學習、生活、工作態度,立志高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奮鬥觀,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 聚焦當代青年的「空心病」: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活下去
    通過校園教育,當代教師在科學、人性化地關懷青年一代上又有哪些可以作為的空間?為此,《思想者》特約請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範雷副研究員、北京科技大學基礎教育管理中心張娜主任、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陳一副教授予以解析。
  • 當代青年的自我認同與價值引領
    【摘要】當今社會,網絡「曬文化」折射出當代青年的多樣圖景,一方面「曬文化」有利於青年個體自我釋放、疏解壓力,有利於知識傳播;另一方面青年受到其中負面內容影響,較易產生價值觀迷失等現象。因此,網絡「曬文化」應做到「虛實有度」,應牢牢把握虛擬的度、內容的度、以及理念的度。
  •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缺失和塑造
    【關鍵詞】大學生 價值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A大學是我國現代化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基地,大學生價值觀是影響其個人行為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多元、複雜的社會轉型時期,面對各類不良社會思潮的侵蝕,大學生優秀價值觀缺失的現象凸顯。
  • 《態度》第三期:青年價值觀調查報告--強國社區--人民網
    然而,非青年(註:指35周歲及以上的人群)認為「工作態度不認真,混日子」是當代青年在工作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關於工作壓力,總體得分為61.8分(註:百分制,下同),為中等偏高水平;隨著年齡增長,青年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其中男性比女性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 當代青年擇業最看重的企業因素是什麼?
    在物質並不是那麼匱乏的年代,生活品質的提升才是當代人最大的壓力,提升自己的生活,改善家人的生活、教育、醫療是當代青年奮鬥的主要原因。那麼,在選擇就業的時候,已經不在局限於薪資待遇等最基本的餬口問題了。尤其是重點院校的高材生們,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 五四精神的當代意義及對青年的啟示
    五四精神的當代意義及對青年的啟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五四愛國主義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仍激勵著中國青年去爭取實現祖國繁榮富強、民族偉大復興。 五四精神的當代價值五四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追求的先進價值觀。
  • 當代社會思潮對青年群體的影響研究
    【摘要】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普及,當代青年能夠接觸到的各種思潮不斷增多,社會思潮對青年思想和行為的塑造也愈加深刻。當前,泛娛樂主義、新消費主義、新愛國主義和積極的民族主義是對青年群體影響較大的社會思潮。這些思潮有著明顯的時代特色,也存在著和資本、技術相互交融的特點,引導青年健康成長的關鍵在於準確把握青年思潮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