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尾巴多年,現已是大二狗一枚,一年多次的香港籤注也快過期,學校離深圳灣口岸很近,平時有空就過去隨便逛逛,到處拍照。市區郊區比較知名的地點都逛過,尤其重視吃的方面,大半年下來發現了許多優秀的餐廳。雖然很早就想寫點什麼,也開了個人公眾號,但因為太懶了,一拖再拖什麼都沒寫成,趁著一腔熱血還沒消散,這次就先分享一下一蘭拉麵吧。
▲銅鑼灣店門口
一蘭拉麵的特點在於座位是隔間並且24小時運營,很適合深夜下班後一個人來吃,不會尷尬。
▲座位都是一個個隔間
年初的時候,一蘭除了日本本土外就只有銅鑼灣一家分店,港島線銅鑼灣站C出口走5分鐘謝斐道440號門面便是。店鋪不算大,目測只能容納50人,天黑了之後一直到凌晨三四點都要排隊,22點左右高峰期甚至要排一個鐘的隊,不過為了吃上一碗一蘭拉麵,排隊久一點也值得。
▲銅鑼灣店排隊排出了店面
▲空餘座位展示,每個綠色格子代表一個座位
▲只有一款面的菜單
排隊快到的時候店員會給單你讓你圈出偏好,我除了硬度喜歡偏硬一些外其他都是普通。偏硬是因為咬起來有口感。一碗89塊港幣的拉麵,精華在於湯底,濃香而不膩,實打實用豚骨熬製,不加味精。吃完面後如果不喝湯就太浪費了。
▲1/2倍辣
因為還是學生,錢不多,所以很少追加面底、溫泉蛋、叉燒或者波子汽水。不過溫泉蛋是真心好吃,建議尾巴們去的話一定要點一份。
秘制醬汁確實挺辣的,有一次被慫恿寫了5倍辣,吃完整個人都不好了,當晚睡覺都睡不好。當然主要是因為我不太能吃辣,無辣不歡的尾巴可以試試20倍辣,很酸爽[doge]
▲5倍辣
店面是單人隔間,每個位置都有冷水水龍頭,就算再冷的天也是冷水。網上的解釋是
冰水的作用在於吃拉麵時緩和濃厚的味道,同時有助口腔降溫加快吃麵速度,因為面太熱而吃得慢,面浸湯糊爛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
冰水是多年來日式拉麵的傳統,春夏秋冬也不改。博主曾在下雪日子在拉麵店外排隊,店員會為等待的人送上熱茶,但去到店內還是冰水。
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氣溫10度時拉麵店內送上冰水就破口大罵或上網劣評,人家日本人下雪時都未投訴。理解這原因後仍想要熱水的話,向店員禮貌地要求就是了。
▲每個座位上都有首次來店顧客指南,中英日各一份
今年年中的時候,一蘭在尖沙咀棉登徑8號負一樓開了第二家分店。不知道什麼原因,很多地圖上都還沒有標記出來,尖沙咀N4出口出來就是了。
▲高德地圖
▲尖沙咀店入口,店鋪在負一樓
可能是因為在銅鑼灣的第一家海外分店嘗到了甜頭,這家新分店面積很大,而且出現了一蘭屋臺,就是普通餐廳的座椅區,但我還是喜歡隔間多一點,畢竟隔間是一蘭的特色,坐屋臺的話沒有感覺。
▲尖沙咀店一蘭屋臺
▲一蘭方便麵
一蘭方便麵,四五月份剛推出的時候有買單滿200HKD送一個的活動,回來宿舍泡了一下發現挺一般的,跟店裡吃的差距太大,不知道是方便麵的問題還是我泡麵方法不當[攤手]原價是198HKD五包,據說買一套的話裡面會有特殊配料
▲泡出來的效果,憑良心講確實比合味道之類的好吃一些,但還不至於太好吃,不值那個價。
▲方便麵海報
▲收銀臺
▲收銀臺後面的展櫃
Chilam張智霖很喜歡吃一蘭,我畢竟臉黑沒那運氣,吃了好多次都沒遇到過,倒是在朋友圈裡已經見到兩個同學發了在一蘭裡跟Chilam的合照了[難過]
▲截圖自朋友圈
月初去吃的時候發現帳單多了一項額外10%的服務費,以前都沒見過,不知道是最近才開始收的還是因為尖沙咀店比較大要額外收費。付款支持現金、八達通和銀聯卡,我預計不用太久,支付寶就會來插一腳,進一步方便大陸遊客在香港遊玩。
▲尖沙咀店內海報
還沒讀大學的時候在廣州住,每次去正佳和中華基本上都是吃博多一幸舍。博多剛進駐廣州第一次吃的時候震驚了,怎麼會有這麼好吃的面,從此再也沒吃過味千公仔麵。
然而上大學後,某次安利別人博多時被反安利了一蘭,這才發覺山外有山。
▲銅鑼灣店門面
一蘭沒有博多一幸舍的喧鬧環境,店員們不會熱血地齊聲用日語喊歡迎光臨,只會在隔間後面端面上來時說一聲慢用(不會日語,猜的)然後落下帘子。店裡如果沒有小孩的話一般都挺安靜。
另外不同於博多豐富的菜單,一蘭只有一款面(好像最近新推出了一款沾面,不太記得了)。
▲基友吃得正歡
在我有限的經歷中,一蘭拉麵在我吃過的日本拉麵中算是最好吃的了,一蘭以其獨特的隔間設計,只做一款面的堅持,極致濃香的湯底,口感細膩的面底贏得了大眾的喜愛。有時候我嘴饞了也不怕勞累,專門從深圳灣過關搭巴士到天水圍轉港鐵到尖沙咀來吃個面,也算是一蘭真粉了。
尾巴們如果去一蘭,一定要預留多一些時間用來排隊,以免耽誤行程。[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