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VD 超高危患者應用PCSK9i:從強化降脂到斑塊逆轉

2021-01-18 騰訊網

病例作者: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馮高科

前言

對於ASCVD多高危因素患者而言,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不斷增加,血脂管理成為重中之重。因此超高危患者應強化降脂,在治療中選擇早期應用、起始聯合、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單純PCI成功並不意味著改善所有心肌血供的成功,斑塊逆轉在治療冠狀動脈閉塞中也起了重要作用。GLAGOV[1]研究證實:在他汀治療基礎上使用依洛尤單抗顯著逆轉冠脈斑塊,在近期(≤12個月)MI患者中,依洛尤單抗較安慰劑顯著降低主要終點事件相對風險達19%,與無冠脈多支病變相比,依洛尤單抗治療合併冠脈多支病變患者時,可使血漿LDL-C降低60%,進而讓患者獲得更多的心血管絕對獲益。他汀類藥物聯合PCSK9i打破了ASCVD固有治療模式,開啟了降脂新時代,通過穩定斑塊以及促進斑塊逆轉進而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再發風險,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基本情況

一般資料:患者男性,72歲。

主訴:間斷頭暈、頭痛2月, 再發加重一天。

現病史:2019年5月因冠心病行冠脈PCI術,前降支和迴旋支重度狹窄分別置入支架一枚,術後規範藥物治療。

既往史:高血壓病史20年,最高195/105 mmHg,3年前有腦梗塞病史,2019年5月因冠心病行PCI治療,有痛風病史,糖尿病病史3年,有高脂血症病史,吸菸40餘年,少量飲酒。

體格檢查:BP 190 /108 mmHg,其餘未見明顯異常。

實驗室檢查:ALT 84 U/L,AST 64 U/L,尿素 7.10 mmol/L,Cr 106.00 μmol/L,估計腎小球濾過率 66.32 ml/min,血尿酸 498 μmol/L,FBG 7.2 mmol/L,PBG 11.8 mmol/L,糖化血紅蛋白 7.3%,總膽固醇 5.1 mmol/L,血清總膽固醇 2.2 mmol/L,HDL-C 0.8 mmol/L,LDL-C 2.8 mmol/L,同型半胱氨酸 18 μmol/L,白蛋白 24.00 mg/L,尿肌酐 2745.00,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56.08 mg/g。

影像學檢查CT腎上腺平掃+增強示:雙側腎上腺結合處稍增粗(圖1)。

圖1

臨床診斷

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高血壓亞急症

冠心病、陳舊性下壁心肌梗死、PCI術後

陳舊性腦梗塞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高尿酸血症、痛風

診療經過

入院第三天夜間凌晨出現胸悶、心前區隱痛,持續40分鐘,當時心電圖未見明顯ST-T異常,值班醫生予以硝酸甘油5mg 舌下含服,其後逐漸緩解。次日早上查心梗三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18.89 ng/ml,肌紅蛋白379.54 μg/L,超敏肌鈣蛋白 2.11 ng/ml。

冠脈、腎動脈造影(圖2):多體位造影示:LAD支架內中重度狹窄,LCX中遠段支架內中度狹窄、中段重度狹窄,RCA中遠中度狹窄。於LAD\LCX支架內藥物球囊擴張,於LCX狹窄段置入4.0*15 mm支架一枚。腎臟造影:腎動脈粥樣硬化,中度狹窄。

圖2

術後用藥及血脂監測:手術當天立即注射依洛尤單抗420ml。

術後六個月複查:患者自我感覺良好,無明顯胸悶、胸痛發作。血壓控制在120-140/60-70 mmHg。

肝功能:谷丙轉氨酶 34 U/L 、穀草轉氨酶 24 U/L;糖化血紅蛋白 6.3%,尿素氮 6.170 mmol/L、Cr 98.00 μmol/L、估計腎小球濾過率 77.82 ml/min、血尿酸 298 μmol/L,肌酶 CK-MB 0.5 ng/ml、CK 70 U/L、LDH 130 U/L。

心臟超聲:EF 54%、升主動脈擴張4.0cm、左房3.5cm、室間隔 1.0cm,左室後壁1.0cm;冠脈造影:LAD中段支架通暢、LCX中段支架通暢、RCA中遠輕度狹窄。

患者治療前後的血脂水平監測如下圖所示(圖3)。

圖3

術後6個月複查OCT結果如下圖所示(圖4)。

第一次檢查

第二次檢查後6個月

圖4

病例總結

2020年4月發布的 《超高危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以下簡稱《2020版專家共識》),將超高危 ASCVD人群定義為發生過≥2次嚴重的 ASCVD事件或發生過 1次嚴重的 ASCVD事件合併≥2個高風險因素的患者。

《2020版專家共識》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降脂治療的首要幹預靶點,降脂治療方案包括他汀類藥物、依折麥布、PCSK9i (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型抑制劑)等單藥或聯合治療[2]。FOURIER研究[3]發現,依洛尤單抗可在他汀類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血漿LDL-C水平達59%,血漿LDL-C水平自基線平均下降1.6 mmol/L(62 mg/dl),主要終點事件(心血管死亡、MI、卒中、因不穩定心絞痛住院或冠狀動脈血運重建)的相對風險降低15%,關鍵次要終點(心血管死亡、MI或卒中)的相對風險降低20%。對超高危ASCVD亞組,即2年內發生MI、多次MI以及多支血管病變的患者,接受依洛尤單抗治療的獲益更大。對近期發生過ACS的患者,PROVEIT[4]研究和MIRACL[5]研究證實了中長期強化他汀治療可降低ACS患者MACE發生率。

本病例中,患者符合超高危ASCVD人群的標準(多支病變、多次事件),入院後發現肝功能受損,行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麥布治療。後出現ACS事件,合併多危險因素,血脂未達標,改為瑞舒伐他汀聯合聯合依洛尤單抗治療。使用依洛尤單抗3天後,患者血漿LDL-C水平降低21.03%;使用7天後血漿LDL-C水平降低42.54%;使用1個月後血漿LDL-C降幅高達64.91%。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發現該患者使用依洛尤單抗6個月後,纖維帽厚度增加率為31.47%、脂質核角度減小率為19.48%、管腔面積增長率為7.76%,實現了PCSK9i由強化降脂到斑塊穩定,最終實現斑塊逆轉的效果。依洛尤單抗降脂療效顯著,隨訪期間安全性好,患者無不良事件發生。

作者簡歷

參考文獻

[1] Nicholls SJ, Puri R, Anderson T, Ballantyne CM, Cho L, Kastelein JJ, Koenig W, Somaratne R, Kassahun H, Yang J, Wasserman SM, Scott R, Ungi I, Podolec J, Ophuis AO, Cornel JH, Borgman M, Brennan DM, Nissen SE. Effect of Evolocumab on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Disease in Statin-Treated Patients: The GLAGOV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6 Dec 13;316(22):2373-2384. doi: 10.1001/jama.2016.16951. PMID: 27846344.

[2]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學組,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編輯委員會.超高危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20,48(4):280-286.

[3] Cannon CP, Blazing MA, Giugliano RP, et al. Ezetimibeadded to statin therapy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NEngl J Med, 2015, 372(25): 2387 2397. DOI: 10.1056 /NEJMoa1410489.

[4] Nicholls SJ, Puri R, Anderson T, Ballantyne CM, Cho L, Kastelein JJ, Koenig W, Somaratne R, Kassahun H, Yang J, Wasserman SM, Scott R, Ungi I, Podolec J, Ophuis AO, Cornel JH, Borgman M, Brennan DM, Nissen SE. Effect of Evolocumab on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Disease in Statin-Treated Patients: The GLAGOV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6 Dec 13;316(22):2373-2384. doi: 10.1001/jama.2016.16951. PMID: 27846344.

[5] Schwartz GG, Olsson AG, Ezekowitz MD, et al. Effects ofatorvastatin on early recurrent ischemic events in acutecoronary syndromes: the MIRACL study: 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 JAMA, 2001, 285(13): 1711 1718. DOI:10.1001/jama.285.13.1711.

相關焦點

  • 張波教授:從斑塊逆轉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強化降脂策略|ASCVD|斑塊|...
    斑塊逆轉是ASCVD治療的重要目標,LDL-C水平則是降脂治療的首要幹預靶點。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強化降低LDL-C,可以穩定甚至是逆轉斑塊,進而降低ASCVD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提升患者獲益。本文將基於近幾年最新循證證據,結合新指南/共識的更新意見,就ASCVD患者的強化降脂策略進行闡述,並從斑塊逆轉的角度談談,強化降脂對於超高危ASCVD患者的臨床意義。供各位讀者交流、討論。
  • 他汀類藥物能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嗎?
    那麼,嚴格控制危險因素,並降低LDL-C水平,能否取得斑塊逆轉呢?在諸多臨床實驗中,2003年進行的「強化降脂逆轉動脈粥樣硬化」REVERSAL研究是探討他汀幹預研究的裡程碑。在REVERSAL研究中,普伐他汀組斑塊體積增加了約2.7%,而阿託伐他汀組斑塊體積減少了約0.4%,提示強化降脂治療延緩了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進展。
  •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能逆轉嗎?怎麼治療呢?
    我們知道人體血液當中的膽固醇需要運輸到身體各處,但是它們不能溶於血液,必須裝車運輸,這個車就是載脂蛋白。膽固醇增高的人,當然也就有大量的膽固醇需要運輸,如果血管壁出現內皮損傷,如同高速公路的路面不好了,載體蛋白通過的時候,一些膽固醇就顛簸下來,長此以往,脂類物質就堆積在這裡。這個地方就形成了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我們稱之為動脈粥樣硬化。
  • 體檢發現頸動脈斑塊,做好這4件事,可實現逆轉
    患者最關心的就是關於「頸動脈斑塊是否可以縮小或者消退」的問題。其實只要採用正確的方法治療,頸動脈斑塊是可以逆轉的。頸動脈斑塊多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一個人的頸動脈斑塊大約從青春期開始形成,至40歲明顯,到了60歲,基本上都會出現頸動脈斑塊。
  • 郭寧教授丨從《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共識》看ACS患者血脂管理
    這些數據都在強調,對超高危ASCVD患者的精準識別和特殊降脂管理勢在必行。降脂目標值持續降低,超高危ASCVD患者治療現狀仍待提高LDL-C是降脂治療的首要幹預靶點。更低的LDL-C對於降低心血管風險、提升患者獲益意義重大。鑑於越來越多證據支持「LDL-C低一些更好」,國際指南亦對LDL-C目標值的設定日趨嚴格。《共識》在評估2017年以後的國際各類指南和共識後建議,超高危ASCVD患者LDL-C目標值應<1.4 mmol/L且降幅≥50%。
  • 郭寧教授:《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共識》ACS血脂管理
    《共識》在評估2017年以後的國際各類指南和共識後建議,超高危ASCVD患者LDL-C目標值應<1.4 mmol/L且降幅≥50%。對於2年內發生≥2次MACE的患者,可考慮LDL-C降至1.0 mmol/L以下且較基線降幅超過50%以上。儘管降脂標準逐步收緊,但我國ACS患者的LDL-C達標率仍然較低,存在較大的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 善用他汀,逆轉斑塊
    臨床上穩定或逆轉斑塊的措施包括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質量、抗炎或通過支架置入直接封閉不穩定斑塊等。他汀類藥物被認為是目前有效的針對斑塊治療的手段。
  • 他汀類降脂藥需要終身服用嗎?如果停用會有啥後果?
    答:如果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不應當隨意停用他汀降脂藥問:高血壓合併頸動脈斑塊,他汀藥要吃一輩子嗎?答:小劑量長期服用他汀降脂藥是防治卒中事件最有效的方法。幾乎所有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的患者,都會提出上述問題,而幾乎所有類似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因為這是在目前的醫學水平基礎上,防治「三高」所引起的嚴重後果,尤其是心腦血管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 頸動脈上長了斑塊,是否需要吃他汀類降脂藥?他汀類能縮小斑塊嗎
    患者的症狀綜合反映了上述兩個因素,對制定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對於無症狀的早期輕度狹窄,以藥物治療為主,口服腸溶阿司匹林或他汀類降脂藥。同時戒菸、控制高血壓和高血脂等動脈硬化危險因素,減緩頸動脈斑塊的進展,每半年到一年複查頸動脈彩超。五、存在頸動脈斑塊的患者,是否需要他汀藥物治療呢?
  • 可以逆轉嗎?本文為你講出正確答案
    比如說一個有糖尿病問題的朋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如果超過1.8mmol/L,雖然還未超過3.2的報告值,但同樣也可以判定為心血管疾病高危風險患者,所謂高危風險,是指未來十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機率超過10%,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進行控制了。
  • 2020 天壇會丨趙性泉教授: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如何管理
    科學地認識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十分必要,雖然它與老化相關,但是斑塊和年齡不匹配的增長或者斑塊本身的性質發生變化都會增加腦卒中的發生風險,這時需要給予強化治療。因此,若患者存在斑塊,臨床醫生需結合患者的危險因素,以及觀察患者是否有相應的臨床症狀,以此來決定斑塊的幹預手段。
  • 頸動脈斑塊真的不能逆轉嗎?為什麼幾年前的斑塊,現在消失了?
    有人問華子,他幾年前查出了頸動脈斑塊,但在最近檢查時,斑塊卻消失了。不是說動脈斑塊不能逆轉嗎,那他的斑塊哪去了?華子說,要恭喜他的幸運了,斑塊逆轉消失的例子非常的少見。因為動脈粥樣硬化的原理所決定,動脈中的粥樣硬化斑塊一旦出現,就只能減緩或是中止其增長,幾乎無法逆轉。但是在文獻資料中,屬實也有頸動脈斑塊消失的病例,只是非常罕見。
  • 發現動脈硬化斑塊,還能逆轉嗎?醫生提醒:這不是控制重點
    很多朋友談動脈硬化斑塊,經常說到頸動脈斑塊的問題,實際上,除了頸動脈斑塊,我們的心血管以及其他的動脈血管,在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基礎的動脈老化病變過程中,同樣也會出現斑塊問題,頸動脈斑塊只是更容易通過頸動脈超聲發現的一種動脈斑塊問題。動脈血管中出現了斑塊問題,這些斑塊還能逆轉消失嗎?
  • 降脂新藥的初亮相!Evinacumab在難治性高膽固醇血症治療中表現如何...
    目前針對難治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的研究進行到了臨床第2階段,最新研究結果由Robert S. Rosenson公布於2020 AHA科學會議上。存在嚴重的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中,多數患有雜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eFH),此類患者ASCVD風險更高。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評價應用Evinacumab靜脈注射(IV)/皮下注射(SC)兩種方式下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斑塊能去掉嗎?哪些藥物對斑塊會有效果呢?哪些有副作用呢?
    導語:斑塊到到底能不能去掉呢?哪些藥物對斑塊有明顯的作用呢,而哪些藥物又沒有明顯的作用呢?那些藥物會對斑塊有副作用嗎?這一直是人們爭議的一個話題。信息來源是GLAGOV研究,在這個研究中,入選了近1000例冠心病患者,經過一年半觀察,斑塊逆轉達到64%。它的效果可以說是現在通過實驗最有作用的。大家完全可以對這個藥物放心。
  • 頸動脈斑塊是這樣長出來的,想消除掉斑塊,這五個方法可以幫到你
    由此可見,血管斑塊的形成有一系列的過程,從內皮層受損起始,經脂肪沉積、炎性反應再到包膜形成、其內脂質化物質鈣化等,因此要想預防斑塊發生,阻止內皮受損和脂肪沉積最為關鍵,而阻止炎性反應及斑塊內脂質化物質發生壞死鈣化有望逆轉斑塊的進展。
  • 頸部動脈有斑塊怎麼辦?預防頸動脈斑塊發生腦梗,做到這點很重要
    這些危險的因素都會引起頸動脈血管的損傷,進而就導致頸動脈斑塊的形成。每個人的動脈粥樣硬化,大約從青春期就會開始慢慢發生,等過了40歲以後就會變得明顯了,到了60歲後,大部分幾乎都會存在相應的不同程度的頸動脈斑塊發生。體檢查出頸動脈斑塊怎麼辦?
  • 8 個病例帶你吃透他汀類藥物的應用
    綜合上述,患者考慮為低危人群,予瑞舒伐他汀 10 mg qd,目標 LDL-C < 3.0 mmol/L,LDL-C 較前下降 30% 以上。當然以 LDL-C < 2.6 mmol/L 為目標值也是可以的,畢竟 lower is better,而且降脂藥費用對於本病人來說不是負擔,關鍵在於患者接受降脂治療的意願及依從性。
  • 降壓、「鈣片」、降脂,沒症狀為啥吃這些藥?冠心病患者要了解
    臨床上,總是會見到很多患者拿著處方或者藥物來問醫生,「醫生,您給開的這個藥物是降壓的吧,可我血壓不高啊?」或者是「我血脂正常,還需要服用降脂藥物嗎?」不得不說,這是冠心病患者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很多患者也會因此誤解為什麼吃藥吃得莫名其妙,血壓不高醫生反而開了降壓藥,血脂不高開了降脂藥,甚至是「不缺鈣」卻要服用「xx鈣片」。其實,這並不是醫生處方開錯了,而是很多冠心病患者存在的3大誤區。1、血壓不高,還要吃降壓藥?
  • 從機制到臨床,剖析IPE心血管保護證據鏈
    01探索IPE的作用機制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孫藝紅教授在報告中介紹,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高危患者儘管接受了規範化的降脂治療,仍然存在ASCVD事件的殘餘風險,因此,ASCVD的殘餘風險需要探索他汀以外的幹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