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上的那些第一,你知道幾個

2021-01-11 網易新聞

中國文學史,是一部漫長而光輝的歷史,也是中華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寶。

很多人物及著作名篇都為我們耳熟能詳,好比蘇軾、李白、杜甫,但也有許多不為大多數人所知,今天小編就收集了文學史上的第一將其編排在一起,供大家參考。

人物

1.第一位著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第一位女詩人:蔡琰(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一字昭姬,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為蔡邕的女兒,博學有才,通音律,據稱能用聽力迅速判定古琴的第幾根琴弦斷掉,是建安時代著名的女詩人。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

3.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天然。

4.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浪漫主義詩人:屈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5.第一個用「豪邁」評詞的是人: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6.新中國第一位取得「人民藝術家」名稱的作家:老舍

代表作:《龍鬚溝》、《駱駝祥子》

7.第一位開闢「童話園地」的作家:葉聖陶

代表作:《稻草人》

摘選:稻草人非常盡責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懶怠多了,有時躺在地上,抬開端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頑皮多了,有時到處亂跑,累得主人到處去找尋。他從來不嫌煩,像牛那樣躺著看天,也素來不貪玩,像狗那樣到處亂跑。他安安悄悄地看著田地,手裡的扇子微微搖動,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他們是來吃新結的稻穗的。他不吃飯,也不睡覺,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老是直挺挺地站在那裡。

8.我國第一位兒童作家:冰心

代表作:《小桔燈》

摘選:我提著這靈活的小橘燈,漸漸地在黑暗溼潤的山路上走著。這朦朧的橘紅的光,真實照不了多遠,但這小姑娘的鎮定、勇敢、樂觀的精力鼓勵了我,喜盈棋牌,我好像認為眼前有無限光亮!

工具書類

1.第一部按義類編排來說明詞義的綜合性辭書:爾雅

2.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共計有22,87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0,095冊,全書字數約3億7千萬字。《永樂大典》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即便是清代編纂的規模最大的類書《古今圖書集成》也只有1萬卷、1億6千萬字,不到《永樂大典》的一半。它保留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

3.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4.第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領人編著)

《昭明文選》李善注六十卷《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蕭統死後諡號「昭明」,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昭明文選》又名:《文選》卷數:60卷 。

5.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東漢.許慎)

許慎根據文字的形體,創建540個部首,將9353字分離納入540部。540部又據形系聯歸併為14大類。字典正文就按這14大類分為14篇,卷末敘目別為一篇,全書共有15篇。《說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系統地論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六書。

6.第一部系統探討文學創作問題的專著:文賦(西晉.陸機)

《文賦》首次把創作過程、寫作辦法、修辭技能等問題提上文學批駁的議程,對文學實踐的發展作出了偉大奉獻。

7.第一部介紹進化論的譯作:《天演論》(嚴復譯赫胥黎)

清朝末年,甲午海戰 的慘敗,再次將中華民族推到了危亡的關頭。此時,嚴復翻譯了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天演論》,宣傳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並於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國聞彙編》刊出。該書問世發生了嚴復始料未及的宏大社會反響,維新派首腦康有為見此譯稿後,發出"眼中未見有此等人"的感慨,稱嚴復"譯《天演論》為中國西學第一者也"。

8.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三國.魏曹丕)

《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文學專論,作者曹丕,是他在建安後期為魏太子時所撰的一部政治、社會、道德、文化論集。全書由多篇專文組成,《論文》是其中的一篇《典論·論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寫的二十篇文章之一,依照"子"書的形式寫成,是曹丕關於國家大事一系列的問題的論文總集。但是很惋惜,這二十篇文章到現在大多已經失散,只剩下殘章斷簡。而幸運的是,《論文》由於被南朝的蕭統選入了《昭明文選》而得以完整保存下來。

9.第一部系統完整的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作的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理論系統、構造嚴密、闡述細緻的文學理論專著。命名來自於黃老道家環淵的著作《琴心》。

全書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學思維為基本,兼採道家,以為道是文學的根源,聖人是文人學習的榜樣,「經書」是文章的典範。把作家創作個性的形成歸納為「才」、「氣」、「學」、「習」四個方面。

10.第一部專門論詩的著作:《詩品》(南朝梁.鍾嶸)

《詩品》是古代漢民族的第一部詩論專著,南朝梁鍾嶸撰。《隋書·經籍志》:"《詩評》三卷,鍾嶸撰。或曰《詩品》。"唐宋時期仍是兩個名稱並行。明清以後,《詩品》一紳士行。《詩品》的寫作時間,根佔有關資料推斷,大概是在梁武帝天監元年(502)至十二年(513)間。

史書類

1.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西漢.司馬遷)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2.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春秋時候.孔子)

以魯國十二公為順序,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迄於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

3.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4.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上起周穆王西徵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

5.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東漢.班固)

《漢書》又名《前漢書》,它沿用《史記》的體例而略有變革,改「書」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無「世家」。全書包含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記錄了上自漢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歷史。《漢書》語言莊嚴工整,多用排偶,遣辭造句典雅遠奧,與《史記》平暢的口語化文字形成鮮明對比。

著名詩篇

1.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節選: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卿,強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即將當償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2.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懷詩:離騷

3. 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包身工

《包身工》節選:蓬頭,赤腳,一邊扣著鈕扣,幾個還沒睡醒的「懶蟲」從樓上衝下來了。自來水龍頭邊擠滿了人,用手捧些水來澆在臉上。「蘆柴棒」著急地要將大鍋子裡的稀飯燒滾,但是倒冒出來的青煙引起了她一陣激烈的咳嗽。她十五六歲,除了老闆之外或許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腳瘦得像蘆柴棒一樣,於是大家就拿「蘆柴棒」當了她的名字。

4.第一首以信天遊的形式寫成的民歌體敘事長詩:王貴與李香香

其餘

1.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2.第一部記載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戰國策》(西漢.劉向)

3.中國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晏子春秋》

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晏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4.第一部以筆記體寫成的科普作品:《夢溪筆談》(北宋.沈括)

節選:《雁蕩山》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拔險怪,上聳千尺,穹崖巨谷,不類他山,皆包在諸谷中,自嶺外望之,都無所見;至谷中則森然幹霄。

《夢溪筆談》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估為中國科學史上的裡程碑。

5.第一部日記體遊記:《徐霞客遊記》(明.徐宏祖)

6.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原文: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定。

7.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南朝宋.劉義慶)

由南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靈應對的故事。

8.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晉.幹寶)

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異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幹寶。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水平上反應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情感。這部書共分二十卷,主要是徵集各種民間關於鬼怪、奇觀、神異以及神仙方士的傳說,也有採自正史中記載的祥瑞、異變等情形。

9.第一部最大的小說集:太平廣記(北宋.李昉等人)

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編纂。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野史傳說及道經?釋藏等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開端於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

10.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話小說:西遊記(明.吳承恩)

11. 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清.吳敬梓)

《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譏諷文學的典型,清朝小說家吳敬梓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事態的活潑描寫,使他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批評現實主義的出色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僅直接影響了近代譴責小說,而且對現代諷刺文學也有深入的啟示。

12. 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清.蒲松齡)

13. 第一篇短篇小說(新文學史上):狂人日記(魯迅)

(原標題:中國文學史上的那些第一,你知道幾個?)

(原標題:中國文學史上的那些第一,你知道幾個)

相關焦點

  • 不可不知:中國文學史上的那些第一,你知道幾個?
    中國文學史,是一部漫長而輝煌的歷史,也是中華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寶。很多人物及著作名篇都為我們耳熟能詳,比如蘇軾、李白、杜甫,但也有很多不為大多數人所知,今天小編就收集了文學史上的第一將其編排在一起,供大家參考。
  •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
    《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由屈原創作。《楚辭》對中國文學的發展有極其深廣的影響,對整個中國文化系統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特別是文學方面,它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因此後世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騷體。 而後來的四大題材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楚辭》部分作品因效仿楚辭的體例,有時也被稱為"楚辭體"或"騷體"。
  • 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修訂版)(47)《西遊記》
    就拿文學來講,被人們視為正統的,都是那些板著臉一本正經的,給你講道理的。那些比如神話故事啦,神魔小說啦,武俠小說啦之類的,就都是不入流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就算你寫的再好也是這樣。說到神魔小說,首先要提的就是《西遊記》。這是咱們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和《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四大名著。《西遊記》應該是咱們最熟悉的名著了。
  • 宇文所安: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獨一無二
    [摘要]「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特殊存在,如同英國文學史上的莎士比亞。」騰訊文化 崔瑩他的研究碩果纍纍,包括《初唐詩》《盛唐詩》《中國「中世紀」的終結》等。同時,他也是《劍橋中國文學史》的主編之一。此次他為翻譯杜甫詩全集,用了8年時間。
  • 戴燕 || 中國文學史:一個歷史主義的神話
    講「白話文學史」的動機,自然緣於他熱心參與過的白話文學運動,他說,當此之際提出新的文學史見解應該是最有效的武器(註:《中國文學大系·理論建設集導言》,上海文藝出版社影印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6年本,1981年版。),他為白話文學作史的目的就是「要大家知道白話文學是有歷史的,是有很長又很光榮的歷史的」,是「中國文學史的中心部分」。
  • 重講《中國文學史》
    此前我最後一次講《中國文學史》大約在2007年,是給我院2006級中文專業的同學講的。現在想起來,恍如隔世。這次重講《中國文學史》,授課對象是新聞傳播學大類招生招來的學生,是作為該專業的文化基礎課來安排的。十年後重上這門課,首先要做的是把此前的教案、本次授課選用的教材、作品選全面熟悉。接著做的是了解學生情況,更新完善授課內容和教案。
  • 一部富有創意的中國現代文學史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下冊),高旭東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6月第一版,58.00元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已經出版多部、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被定為中國語言文學的二級學科之後,仍然有「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
  • 《赤壁賦》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很高?
    忽然心裡很欽慕蘇軾,感念他為中國文人留下的一份情思,讓我們平淡的生活多了一份雅致與寄託。東坡人們說《赤壁賦》在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我不這樣認為!可是有時候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也確實是影響巨大,忍不住想再多看幾遍!
  • 探尋中國文學史的發展脈絡
    【著書者說】     編者按    2018年底到2019年初,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澳門大學講座教授楊義在澳門大學講堂上與七位博士生進行對話,此後整理成《文學史發生學對話錄》一書。
  • 國內文學史上第一部北漂詩選面世
    100多名北漂詩人「組團」出詩集 國內文學史上第一部北漂詩選面世   「北漂」這個概念大家早已熟悉,但對北漂詩人的了解卻很碎片。據相關統計,目前北漂的人數最少在800萬左右,數量龐大,臥虎藏龍。北漂詩人更是一個獨特的群體。
  • 上海書展·新書丨《好看的中國文學史》:一張文學導遊圖
    「《好看的中國文學史》好比是一張導遊圖,簡單介紹了『文學景點』的背景和特點,但如果讀者能因此再去閱讀那些大家的原著,去真正地『遊覽』一番,定能領會更多的精彩和樂趣。」8月15日,錢念孫來到長寧圖書館,在新書分享會上與讀者暢談傳統與現代,學術與通識,帶領大家走近中國古典文學。錢念孫中國文學史,好看在哪裡?學術著作難免被貼上「枯燥」、「難讀」這樣的標籤,但《好看的中國文學史》尤其注重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好看性」。
  • 中國文學史上非要排個座次,我覺得他們分別第一...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對於中國文學有個最簡單、最通俗的概括: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下面筆者就以上的一個脈絡,把自己認為各領域最牛的人呈現給大家:〓楚辭《楚辭》是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及浪漫主義文學源頭。
  • 寧稼雨:再拾他山之玉——簡評《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的寫作本來始自外國人,說明這種研究樣式本來就是來自國外。在傳入中國之後,國人的文學史寫作逐漸呈星火燎原之勢。尤其近20年來,各種文學史汗牛充棟,令人目不暇接。雖然也不乏佳作,但多數為因襲老框架之作,缺乏體系上的創新和特色。尤其是對半個世紀以來海外漢學的相關成果吸收借鑑不夠。
  • 文學史的另一種寫法
    這部《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的定位,在我看來,類似於「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文學研究手冊」在某種意義上的結合。這就是說,它的讀法不是像尋常的文學史那樣,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這是由讀者來決定讀法的一部案頭參考書,是一種類似於百科全書式的存在,其參考性大於灌輸性、說教性,按流行的說法,就是這部書貫徹了解構主義的去中心化。
  • 鮑鵬山:文學史就是心靈史
    他曾做過兩本非常有影響的文學史,一套是章培恆、駱玉明先生的《中國文學史》(上中下),後來修訂為《中國文學史新著》;還有一本駱玉明先生的《簡明中國文學史》,都是在他主持復旦大學出版社工作時出版的,前者當時全國轟動,成為現象級的出版盛事,後者後來還出了英文版,版權輸出到英語世界。可以說,賀老師在文學史著述的組織和創意上,非常有想法,並且非常成功。
  • 她是中國文學史上受褒揚的第一個醜女,發現製作了第一面鏡子
    她是中國文學史上受褒揚的第一個醜女,發現製作了第一面鏡子美麗從來不是一個僅僅描述人的外表的形容詞,它的內涵還包括人的內心與品德。但時至今日,美麗往往成為外表好看的代名詞。豈不知,在中國歷史上,以「中國四大醜女」為代表的外貌極醜但內心高尚的女人們成就了非凡的業績,傳遞了社會的正能量,她們在歷史上的貢獻又豈是「四大美女」能比得了的。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四大醜女之首的嫫(mó)母吧。關於嫫母的故事,史書上記載的並不多。相傳,嫫母為方相氏,中原之南的苗族後裔。
  • 《紅樓夢》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如何?
    一部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如何,要依它參與世界文學史的程度而定。它對世界文學史的影響程度,決定了它地位的高低。那麼陀氏便不屬於世界文學史的一部分。因為他沒有影響任何人,沒有參與歷史,沒有參與構建文學史,他在文學史之外。他沒有對世界文學史這條大河產生過任何影響。雖然我們這片土地上有人繼承《紅樓夢》,比如說張愛玲,她直接從《紅樓夢》汲取養分。
  • 怎樣寫一部面向海外的中國文學史
    長江學者、武漢大學教授陳文新介紹,「1882年,末松謙澄寫的中國文學史,是日本開創之作。」此後,日本學界陸續推出了多部中國文學史,足有四五十種,如笹川種郎、前野直彬等人的著作。  即便是歐洲,其創作中國文學史的歷史也要比中國早一些。現知最早的中國文學史是俄羅斯人瓦西裡耶夫於1880年出版的《中國文學史綱要》。「1901年,英國學者翟理思出版了《中國文學史》。
  • 塞林格在美國文學史上真實地位
    類似於目前中國很多無良書商每天鑽門盜洞幹的活兒一樣。只是,中國的無良書商們幹了活兒後,卻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逍遙法外地出售自己的山寨版圖書。但在美國不成。結果,塞林格通過律師,硬是把瑞典那哥們的山寨版圖書給檔在美國本土之外。最讓人感到滑稽的是,那哥們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J.D.California,一看,就知道是比照塞林格的名字-J.D.Salinger編出來的山寨筆名。
  • 劉躍進:追問文學史研究的意義
    如果讓你讀一千首詩,你能否在這一千首詩裡挑出最感動你的詩?每一個年輕人都有藝術感覺,都有激情,都會被感動。但為什麼有的人可以從事文學創作或研究,有的人卻不行,能否把感覺的東西用理性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是關鍵。這就涉及另外兩個問題,即,僅有感覺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文獻的積累和理論的素養。 什麼叫文獻的積累?我們常常感嘆自己讀書不夠,大千世界,自己理解能力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