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元常富
關於財務軟體,現在價格透明,服務質量良莠不齊,客戶選擇成了一個難題,期待你通過此文樹立正確的消費習慣,選擇靠譜又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情專業的人來做才是王道。低價競爭的結果就是餓死同行、逼死自己、坑死客戶。不想被坑死建議看完本文。軟體不是萬能的,一切以人為本,拋開管理談軟體都是耍流氓。
一提到財務軟體,行業內的人第一個反應是市場亂,服務亂、價格亂、交付標準也亂,甚至根本就沒有交付標準。財務軟體標準化是個好事,服務標準化、業務流程化也是好事,好事未必能在現實中有好結果。標準化的結果就是抹殺了個性化需求及個性化針對性服務的價值,導致財務軟體成了一個商品買賣,除了價格競爭現在似乎沒有什麼可以說的了。事實上是這樣的情況麼?
經銷商之間惡意價格競爭的殺與伐不是今天討論的話題。咱今天的就站在消費立場上談談這個財務軟體選型到底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姿勢。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關乎財務軟體或者管理軟體項目實施成敗的關鍵,選擇財務管理軟體的正確姿勢是先人後方案再產品。
經常遇到有客戶來問,財務軟體多少錢一套,除了價格啥都不問,你真當買軟體就像買電腦一樣啊?首先我們要確定我們買軟體的目標是要幹啥,管理軟體是為解決企業內部管理信息化而生,企業內部管理信息化需求各有差異,業務模式千差萬別,從來就沒有一模一樣的管理模式,所謂通用管理軟體也就是適應大多數企業的共性管理需求而已。
管理軟體是管理思想的信息化體現手段,任何拋開管理思想、管理思路去單純談軟體甚至只談價格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軟體只是實現管理思想的工具,軟體本身就是一種服務行業,在這個一切趨於雲化的時代,實體的套裝軟體逐漸的在走租賃雲化道路,你將來買軟體可能買的只是服務而已,哪有什麼軟體套裝在你面前,以前的加密狗現在也在逐漸的消失,看各大品牌的最新營銷政策你就能管中窺豹略知一二。
對企業來說,採購軟體如果還停留在買個東西的時代,那就大有問題了,就像會計還停留在做憑證出報表時代一樣的落後。都什麼年代了,現在的財務是一個企業的中樞神經,是要做管理會計轉型的,不然就沒你啥事了。從事前預測到事中控制再到事後清算,那是全能全程的要參與的,不懂業務的會計不是好會計。
說了這麼多,小夥伴們該說,企業需要管理信息化,這個選擇該如何是好呢?我用一句話來概括:要想項目順利成功,先人後方案再產品。換句話說就是:樹立正確消費觀關乎項目成敗很重要,選擇財務管理軟體的正確姿勢是先人後方案再產品。
第一個要素咱先說說人的問題,也就是你選擇跟誰合作的問題,選擇到好的合作夥伴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取決於合作夥伴的水平和經驗,考察合作夥伴有很多緯度,最直接的是考察過往項目,但是既然是讓你參觀的都是裝扮出來甚至是作假出來的,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更重要的是你對合作夥伴的水平要有一個自己的判斷和考評。這就需要雙方多交流。從交流過程中增加互相了解。可以發現做事的人對這個事情的理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水平。
選人很關鍵,事情能不能做好不取決於產品好壞。豪車是好,菜鳥司機開著車撞牆那不是車的問題,肯定是人的問題。市場上的軟體各有各的優勢適用於不同的業務場景,既然能賣那麼多家一定是有其優勢的。至於你沒用好就要考慮考慮人的問題。不是你選的合作夥伴水平不行就是你自身沒配合努力好。
總之成功的項目都很相似,失敗的項目各有各的原因。軟體從來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合適不合適之分。能否找到合適的產品適用你的情況,取決於為你選軟體的人是否正確把握業務,是否契合業務的使用軟體工具。還是那句話,事在人為,軟體只是一個工具而已。
我們以前的專題曾經專門為軟體經銷商做過,市場的惡意競爭的結果就是餓死同行逼死自己坑死客戶,作為客戶方的你若是過分注重價格而不注重其他因素,那麼最終被坑死的就是你。
軟體服務商是要賺錢的,砍價砍到不賺錢,還要求優質的服務,怎麼好事都讓你佔了呢?這個世界真正的活雷鋒是不存在的。必然是一分價錢一分貨,什麼樣的價錢享受什麼樣的服務。
我就一直在考慮,科技市場的那些商家賺上個一百塊就敢賣軟體,真以為管理軟體就是商品啊?買便宜的客戶不想想,買軟體真是買電腦麼?舉個例子說,我拿一張一百元鈔票疊了一個紙飛機,我說包含手工費110元賣給你,結果你非要砍價90元賣給你,我說不能賣,你扭頭找下一家90元買了,那你有沒有考慮你買的到底是什麼呢?
專業的服務除了價格貴沒啥毛病,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順利到永久。不專業的菜鳥除了價格便宜沒一樣好的,你要解決啥問題都搞不定。專業和不專業的區別不就得在價格上有所區分麼?就像財務軟體,軟體公司賣給你軟體,將軟體安裝好、培訓好、日常維護運行正常就已經是完美的完成軟體公司該做的工作了。至於你的財務帳該如何做更合適那就不是該管的。你還要求這要求那,怎麼可能呢?人家只是一個IT服務人員不是像我這樣的財稅「磚」家。
第二個方面是,正確的選擇解決方案是更重要的事情,合作夥伴選對的前提才會有合適的解決方案。專業的服務商會給你提供專業的諮詢服務,為你的企業做調研診斷,針對你的需求做相應的解決方案,這個諮詢服務和軟體本身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也不包含在軟體服務內,但是若沒有諮詢服務,單純的軟體應用操作培訓是解決不了你的實際問題。
調研是個細緻活,需要了解企業的方方面面,細緻到你的現有業務流程是怎麼走的,存在什麼樣的問題,該怎麼樣解決。財務上細緻到翻閱最近半年到一年的財務憑證,發現其中的細緻問題,針對性的出解決方案,方案要細緻到具體哪個事項對應哪個會計分錄,細緻到摘要如何寫的問題,一切都要做成可操作的崗位制度。
我們所說的這個崗位制度可不是你牆上貼的那個裝門面的制度,這是要實際操作用的員工手冊之一。不管你的人員如何變動,工作一概都能接續上去。這個也無關財務軟體服務。屬於典型的諮詢服務內容。而過去有水平的軟體服務商都把這個活給幹了,還得和沒做的一樣拼價格,體現不出服務價值,這才是這個行業最大的悲哀。所以建議你珍惜你的合適的服務商,他給你帶來的價值不是用價錢來衡量的。尊重知識才是能夠愉快的合作的前提。
管理方案很多種,個性化的方案需要跟人來說事。人的水平不行一切都不行,回到最初,還是選人最重要。上來就說價格,方向首先就錯了。你應該關注價格,但不是這個時候。
在整個管理軟體項目中,前期諮詢調研是最重要的,方案落地選擇合適的工具也就是管理軟體,這是最後一步走,也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管理軟體行業越做越沒價值其根本就是落腳點永遠是在賣軟體而不是搞好服務上,作為客戶的你抱怨服務沒做好其根源也在於你上來就說價格說產品,而沒有尊重其中的知識服務價值造成的。
軟體本身是個服務業,管理軟體是管理諮詢信息化的具體體現,本質是一個服務行業,現在的賣商品模式應該說是跑偏了,是該讓軟體恢復服務行業本質的時候了。
第三個方面才是選擇產品,管理軟體千萬種,其中的財務軟體就有很多,選擇實在不容易,你自己不專業的情況下,選對人來為你做諮詢服務方案落地選擇信息化工具的思路就顯得很重要了。其實關鍵還在人。這個人一在你自己,二在合作夥伴,但是最關鍵的還是在你自己。
現在軟體種類繁多,選擇有困難不要緊,你把握一點就是,選對人的前提下,緊扣需求,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是基礎。需求不明,再好的水平也無法給你做好項目。你到底是管業務的還是管財務的,還是業務財務一體化的。還是有這些以外的其他需求,比如人力資源、辦公協同等,隨便哪個都是一個行業軟體。選擇確實是個大問題。
第四個方面也是最後一個方面,那就是你最關心的價格問題。你記住一句話,專業的就是要高價的,價格低不是你沾便宜了而是你被當小白鼠練手了,服務工程師有專家和小白也有一般,水平是分等級的。你想要小白的價格還要專家級的服務水平那是不可能的,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錢買不錯。
今天一高興,洋洋灑灑又說了這麼多,不知道對你有幫助沒有,關鍵點其實就這麼幾點:
1、軟體已選,合作夥伴難找,找靠譜的人比選正確的軟體更重要。
2、軟體的本質是服務行業,服務的本質是專業度優先。
3、選軟體先選人,專業的諮詢服務能為你選擇配套合適的軟體。
4、公司上軟體的著眼點應該是管理思想的落實。
5、關於價錢問題,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錢買不錯
文章關鍵字:財務策劃、稅務籌劃、管理規劃、財務軟體、講學培訓、共享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