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陪伴越少,孩子性格缺陷越多!值得家長深思

2020-12-20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到父親,他們身上有以下這些標籤:

堅韌、剛毅、勇敢、自信、獨立、豪爽

家庭教育中,母親以她特有的細膩感情、溫柔性格,通過講故事傳授孩子知識與道理。然而,缺乏父親的教育,孩子往往會出現自自卑、膽小怕事、性格懦弱等特點。

相對於母親略顯柔弱的特徵,父親帶孩子的好處多多。

1.教育孩子問題上,

爸爸比媽媽心裡更有普。

在《媽媽是超人》親子節目中,明星媽媽馬雅舒過度溺愛子女的教育方式引起觀眾的吐槽,轉而為其丈夫的行為紛紛點讚。究其原因則是:

大多數母親對子女有較高的期望,然而在實際教育中,往往迷失方向。父親心中對如何培育孩子是有明確的計劃的,如「培養孩子發展哪方面的才能」「培養孩子哪些優秀品質」

在這一點上,母親頗為欠缺。

2.教育內容上

母親一般給孩子講童話、神話故事,向其傳遞世間得真善美假惡醜。而父親相對母親的知識面寬廣。為孩子講的最多的是自然科學、歷史故事、風情民俗,擴寬了孩子的視野,豐富了孩子的知識,為孩子以後的學習及興趣愛好打下了基礎。

3.教育方式上

父親對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態度一般都很強硬,而母親時常心軟。

幫媽所在的小區,一位小公主嚷嚷著吃冰淇淋,爸爸不同意,女孩開始嚎啕大哭,而站在一側的媽媽不捨得孩子哭泣,責怪老公太霸道。

4.身體素質上

爸爸喜歡帶孩子運動:跑步、打球、遊泳、攀巖。既養成了孩子運動的習慣,無形中鍛鍊了孩子的意志力。

5.性格培養上

自立

孩子跌倒了,母親趕緊扶起孩子進行撫摸式安慰,而父親說:我相信你會自己站起來,勇敢點。孩子擦乾眼淚站起來繼續往前走。父親的一句話間接地使孩子充滿了自信。

父親對孩子遇到的問題不是包辦代替,而是鼓勵孩子獨立處理問題。

勇敢

如果孩子高空攀巖,媽媽會嚴厲批評,可爸爸不會這樣,他會深處大拇指,對孩子說:真棒!

母親總想保護孩子,不讓他們參加有一點點危險的活動,她們總擔心孩子不小心磕著了。溺愛的行為使孩子更柔弱、更膽小。

而父親卻不同,鼓勵引導他們,放手讓他們追求自己的喜好。

探索精神、動手能力

孩子把玩具拆開,媽媽往往會大聲呵斥。爸爸則不以為然,甚至會和孩子一起拆玩具,然後在教他把玩具組裝好。一方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養不教,父子過。

在多數家庭教育中,母親佔主導地位的高達80%。不少男性由於工作忙碌抑或想偷個小懶,把教育子女的的責任推脫給女性。其實這樣是不好的。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缺少父親的參與,他的性格、情感,智力、思維方式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父親的參與,除了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之外,也能令家庭關係更為和睦。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關焦點

  • 經常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這4個缺陷越長大越明顯,爸爸要知道
    現在的很多爸爸都特別的忙,根本見不到身影,但是也有不少的家長意識到,爸爸的陪伴對孩子太重要了。父親陪伴孩子的成長,對於孩子的未來更有用,爸爸付出的越多孩子的將來就會越出色,所以爸爸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經常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在這4個方面缺陷越來越明顯,我們作為家長一起來了解一下。
  • 李玫瑾:經常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這4種缺陷越長大越明顯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曾說過:長時間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除了難管教,長大後還有這3種缺陷。一:經常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這4種缺陷越長大越明顯在這個時間段,爸爸媽媽的有效陪伴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只有當孩子在小時候就有足夠的安全感,以後獨立時,面對社會上的挑戰,才有越挫越勇的堅強。但如果爸爸從小缺失孩子的成長,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不陪伴在孩子身邊,那麼就會導致親子關係斷裂,孩子的內心缺失一部分。
  • 研究證明:一個經常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以下缺陷越長大越明顯
    孩子雖然是兩個人的,但日常的陪伴和照顧卻只看到媽媽的身影。據《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顯示,超過55%的家庭中,媽媽是陪伴孩子的主力軍。爸爸陪伴較多或者爸爸和媽媽陪伴一樣多的家庭僅佔12.6%和16.5%,還沒有爺爺奶奶陪伴的時間多。
  • 李玫瑾:長期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長大後這4種缺陷就越明顯
    ,不僅難以管教,長大後這幾種缺陷就越明顯。」長期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長大後這4種缺陷就越明顯但是長期缺少父愛,孩子的性格容易出現缺陷,最直接體現的就是不夠自信。比如學習舉辦某些家長活動,有些體能類型的活動,媽媽上場並不佔優勢,所以這時候需要爸爸出場,並且拿下好成績,也會給孩子留下一個榜樣,孩子會更加自信,反之,孩子長期缺少這些不起眼的榜樣,也容易變得自卑。
  • 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這些性格缺陷無法避免,別再做「影子爸爸」
    01工作「沒收」了爸爸的陪伴一位二年級的小學生寫了一首「詩」叫《沒收》,其中「工作沒收了爸爸的陪伴爸爸因為工作無法陪伴孩子,而教育孩子的責任全在媽媽的身上,這個小學生其實都看在眼裡,明白媽媽為了照顧自己和哥哥,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在爸爸的眼裡,自己在家庭的責任便是努力工作賺錢養家,卻不知道在育兒方面也要承擔起責任。
  • 李連杰17歲女兒自曝抑鬱症復發:家長的陪伴,遠比金錢來得重要
    在Jetta成長過程中,李連杰總是忙於工作,儘管每年可以有很高的收入,但是一年裡能陪伴女兒的時間屈指可數,導致女兒的成長缺少父親的關愛。所以,這不禁讓人深思,家人的陪伴比金錢重要得多。
  • 從小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除了難管教,還容易形成這3種性格缺陷
    從小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除了叛逆,極難管教之外,這三種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也經常出現。容易缺少安全感在孩子6歲之前,爸爸媽媽都需要付出大把時間來陪伴和進行幼兒教育的。如果在這段時間,父母能夠給孩子充分的陪伴和足夠的安全感,那麼他們就能在將來擁有獨當一面的實力和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 爸爸去接孩子放學卻被幼兒園老師攔住,原因值得深思
    這位爸爸站在孩子面前十分尷尬,跟孩子說:「我是爸爸呀!」可是孩子看著爸爸的臉一臉茫然,不知所措。老師看到這樣的情況,立刻讓其他老師把孩子帶回了教室,不讓爸爸接人。爸爸站在眾多家長面前,尷尬的笑了笑:「這真是我兒子,我是他爸爸。」真是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位爸爸的尷尬。最後老師聯繫了孩子的其他家長,確定了這位爸爸的身份之後,才把孩子交給爸爸。
  • 研究發現:經常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這幾個缺陷會越來越明顯
    爸爸們都去哪裡了?前不久,朋友圈裡一個當小學老師的朋友無奈的這樣感慨: 「自從我成為一名老師後,已經舉行了無數次家長會議,但是每次幾乎都是媽媽們到場。有一次我專門強調希望孩子的爸爸來一下,但但令人失望的是,後來大多數參與者仍然是媽媽,說孩子的爸爸太忙,無法參加。有兩個爸爸雖然來了,但他們卻不知道孩子在哪個班級和教室裡……」是的,這位老實所說的情況確實很普遍。
  • 孩子自卑怯懦,多是因為沒有爸爸陪伴,這些「缺陷」會逐漸顯露
    孩子自卑怯懦,多是因為沒有爸爸陪伴,這些「缺陷」會逐漸顯露:首先,爸爸缺席孩子的成長,會影響孩子的性別認同。有研究表明,那些從小有爸爸陪伴,爸爸每天平均可以陪伴他們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他們不僅智商高,而且性別認同非常清晰。
  • 從小和爸爸不太親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有3大缺陷,家長要重視
    導讀:從小和爸爸不太親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有3大缺陷,家長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從小和爸爸不太親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有3大缺陷,家長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經常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有這幾種缺陷
    這段時間不是有一個很火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目的就是讓爸爸們多陪陪孩子。讓爸爸們也知道帶娃的不容易。那爸爸們都去哪了?這個疑問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的。我的一位小學老師朋友他也有過這樣的疑問,因為每次開家長會見到的都是媽媽,有些時候遇到一些事情是需要和爸爸溝通的問題時,跟媽媽說下次記得讓爸爸來,媽媽們都是異口同聲的回答說:「孩子的爸爸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過來「。
  • 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上學後易被欺負,幾種性格缺陷可能伴隨一生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受「男主外女主內」思想的影響,諸多父親將教育孩子的任務全部推給妻子,或者因工作、性格等原因很少參與孩子的成長,甚至理所當然地逃避育兒責任,用當今網絡熱詞形容就是「喪偶式育兒」,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可能難逃如下幾種性格「缺陷」。
  • 爸爸陪孩子越少,孩子的這些特徵越明顯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都是媽媽帶得多,跟媽媽的感情也是更好的。當然這種說法並沒有錯,我們也知道,父親在一個家庭裡承擔的角色是頂天立地,養家餬口的,所以爸爸很少有時間可以陪孩子,這也越來越成為很多人所認為的。
  • 孩子怕生內向是性格缺陷嗎?
    在這個強調競爭的社會,大人們下意識地會賦予「外向」的孩子「更有能力」「討人喜歡」的頭銜;而內向的孩子卻總是被大多數人貼上「性格有問題」「缺陷性格」「沒出息」「慫蛋」等負面標籤。內向不等於沒出息有研究表明,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越高的人,性格越明顯傾向於內向型。據統計,有接近70%的成功人士都屬於內向型性格。
  • 爸爸經常陪伴的孩子,相比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這三個差距明顯
    ,相比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這三個差距明顯而爸爸陪伴的缺失,僅僅只是親子關係的疏遠嗎?其實不然,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長大以後因為父親的粗心,為自己的人生買單。而爸爸經常陪伴的孩子,相比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尤其在這三方面差距明顯!
  • 家人的陪伴對孩子究竟有多重要?家長不要忽視對孩子的陪伴
    家人的陪伴對孩子究竟有多重要?家長不要忽視對孩子的陪伴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長中重要的財富,對孩子興趣的建立,能力的開發,性格的培養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陪伴,需要親子雙方的靠近,需要互動,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父母帶領孩子去感受這個世界,需要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去認知這個世界,需要父母去挖掘孩子的潛能,需要父母來培養孩子的性格和能力。家人的陪伴對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 爸爸喝了孩子的汽水,孩子哭鬧不止,接下來爸爸的一些話讓人深思
    導讀:爸爸喝了孩子的汽水,孩子哭鬧不止,接下來爸爸的一些話讓人深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喝了孩子的汽水,孩子哭鬧不止,接下來爸爸的一些話讓人深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離異家庭的孩子,性格一定會有缺陷嗎?如今甜馨的狀態讓人欣慰
    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這是毋庸置疑的,那是不是只要是離異家庭出來的孩子就會性格有缺陷呢?這也未必,畢竟孩子還是需要教育的,只要家長們能夠擺正自己的心態,教的好,孩子的性格自然就不會差。娛樂圈離異的家庭確實也不少,但作為單親父母的明星們有的做的確實也不錯,孩子不僅情緒上沒有受到不好的影響,而且性格方面也沒有什麼缺陷。
  • 過度寵愛會導致孩子性格缺陷
    育兒知識簡短分享:過度寵愛會導致孩子性格缺陷特殊待遇大家給予孩子最高待遇,給予特殊照顧,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特別的生活懶散孩子生活懶散的話,長大後就會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事情沒有計劃。祈求央告求著孩子吃飯,孩子不吃飯就拿很多東西誘惑孩子。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