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體楷書創始人——鄭國義

2020-12-18 藝術觀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人民日報《襲古創今》訪談錄

主題詞:傳統為母、創新為子——續繪中華五千年書畫長卷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漢字文化,創造了錦繡璀璨的五千年書畫長卷。幾千年來,無論是帝王將相、文人騷客、還是平民百姓,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都應用同樣的筆墨書寫同樣的漢字,表達心中的話語和情懷,看見了漢字就像看見了中華的祖先,看見了華夏的文明。所以我認為:漢字是中華大地上一個生靈,它不僅有美麗的肢體,還有華夏的靈魂。

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我從沒有拜師學藝,但是,我也有一位老師,那就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書法文化傳統,它是我恩重如山的老師,它教我學會了寫中國字,做中國人。

一、下面談談怎樣繼承和創新中國書法文化傳統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漢字文化,創造了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繼承、創新和繁榮書法文化傳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傳統像一根瓜藤,創新是瓜藤上開出的花朵、結出的瓜果;花朵和瓜果越多越繁榮。首先,我認為:傳統為母、創新為子。五千年的書法文化傳統值得我們繼承,同時有很多方法和問題又值得我們反思。古往今來,很多人一直認為:楷書如果寫的不像歐、顏、柳、趙的字體,行書和草書如果寫的不像王羲之的字體,就不到目標,不夠味,甚至稱不上書法。這是不對的,是一種偏見。我們不能把經典看得過分的神聖、神話、固若金湯。要用分析、解剖、突破、穿越、借鑑的眼光去解讀它。不要機械的照搬、抄襲和永遠性的模仿,這樣將會把書法藝術引向歧途,走入絕境。一件成熟的書法作品(包括繪畫作品等)必須具備三個要素,第一個要素是藝術技法,第二個要素是個人的思想情懷,第三個要素是個人的審美理想。因此,除開某些基本的藝術技法屬於公共經驗之外,我們模仿別人的作品,實際上是在抄襲別人的思想情懷,抄襲別人的審美理想。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臨帖實際上是在三分之二或者百分之百地抄襲別人的東西。所以,臨帖是光榮的,永遠性的臨帖是恥辱的;借鑑是光榮的,抄襲是恥辱的。我們要學習、借鑑別人的藝術表現手法,以此來表達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審美理想,創造自己的藝術風格。藝術需要繼承和創新,創新是藝術的生命力,創新離不開繼承,離不開前人的經驗,創新就像人們疊羅漢一樣,是後人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攀到頂峰的。如果沒有傳統,就沒有創新。如果沒有前人的經驗,就沒有傳統。繼承和創新同樣偉大、同樣光榮。任何厚傳統薄創新,或者厚創新薄傳統的行為,都不會讓書法藝術繁榮起來。

二、下面談談書法藝術創新的探索和方法

書法是一種形象藝術,是隱形的畫卷。在漢字起源、發展、演變、進化的漫長過程中,漢字自身經過了立意化、定筆畫、定形化、定性化、固態化的階段,完成了漢字的終極造形,形成了篆、隸、楷、行、草五種基本字體,在這裡我暫且稱它們為五種字素。這五種字素包含了運用書寫工具所能書寫出來的漢字的全部類型。它們因為具體筆畫的定形,字形也跟之而定形,而且幾乎全部處於固態化。所以我們後人不要奢望前人在造字的過程中,留有什麼殘缺、漏洞、空白、或者後門,供後人在創新的時候趁機應用,再發明出一種或者多種新的字素來。那麼,我們後人將如何尋找創新的出路呢?

首先我認為,美有多種形式,每一種形式的美只有一個頂峰。因此,我們創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把前人已經創造出來但是尚未達到頂峰的某一種形式的美繼續推上頂峰。第二種方法是:重新創造出一種美的形式,並把它推上頂峰。其實稍做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篆、隸、楷、行、草這五種基本字素中,具有兩種先天性的特徵,一種是固態化特徵,另一種是動態性特徵。其中篆、隸、楷這三種字素具有固態化特徵,它傳達的是漢字的某種固定的字形(例如歐楷、顏楷、柳楷等)。而行、草這兩種字素則具有動態性特徵,它傳授的是漢字的一種書寫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書寫出千變萬化的字形來。所以,對於篆、隸、楷這三種固態化的字素而言,要想進行單個突破、創新,難度很大,幾乎無懈可擊。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下楷書,雖然產生於篆、隸之後,但是它是運用精準的筆畫,依照中心對稱和全面對稱的傳統審美理念,創造出來的神行高度統一的漢字藝術形體。它是漢字最基本和最終極的造形,是中國漢字的胎體字,又是字宗、字母,是漢字書法藝術千變萬化的依據和本體。對於行、草這兩種動態性的字素而言,因為每一個人的個性不同,所以一萬個人書寫行書和草書會有一萬種風格,各有千秋。不論任何人,只要他的風格具有獨特性、代表性、頂峰性和高度的藝術審美性,都應該為他立門樹派,發揚光大。在大中華的書壇上不應該永遠只有一個王羲之,應該還有張羲之、李羲之、吳羲之……等等很多開宗立派的名家大師。我相信,中國傳統書法藝術創新繁榮、百花齊放的春天將會大面積的出現在行、草的百花園中。

那麼,怎樣進行書法藝術創的新呢?古往今來,人們通常應用三種方法進行探索和創新。第一種方法是,通過改變筆畫的形狀來改變字形的整體審美效果。第二種方法是,通過改變偏旁部首的比例和結構,使字體變形,產生新的審美效果(例如鄭板橋的書法作品)。第三種方法是,通過多種字體組合成一種新字形,創造一種新的藝術審美境界。從這種意義上講,我們完全可以預言,下一個新字體的創造者,很可能不是人腦,而是電腦。這個過程少則五十年一百年,多則兩百年五百年,甚至更長時間。

書畫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來自兩種途徑,一種是從古典和經典中獲得創作靈感,另一種是從現實生活的大自然中獲得創作靈感。前者側重於繼承的範疇,後者側重於創新的範疇。藝術家選擇哪一種途徑獲得創作靈感,取決於藝術家的審美理想和藝術走向。總之,一件藝術作品,首先應該具有藝術審美價值,其次是作品的思想性,思想是作品的靈魂。只有藝術技法,沒有思想性的書畫作品,如同塑料花朵一樣,華而不實,沒有生命力,甚至稱不上藝術作品。因為藝術創新是推陳出新,創造新的藝術生命,需要創作者具有極高的悟性、聯想性、靈感性、通感性、叛逆性等創造性思維,所以我認為:創新不在於藝術家的功底,在於藝術家的智慧。

三、下面談談鄭體楷書

首先說明一點,以下提到的鄭體楷書,只是對我的楷體書法藝術取的一個名字,一個代號,並沒有其他非分之意或者不知天高地厚,如果取的不妥當,還請大家諒解和批評。

鄭體楷書,融中國漢字的楷體、宋體和魏碑體為一體,運用細筆運行筆法,充分展示了筆畫的細節、變化及內涵,形成了具有楷體骨架、宋體筆畫與魏碑體韻味三體合一的獨特書法風格,展現了漢字的纖細美、秀麗美和陰柔之美,開創了中國漢字楷體書法藝術美學新境界。(下面用圖片加以說明)

(其藝術風格的生成是:楷體的端正規範+宋體的端正秀麗+魏碑體的利如鋼刃斬釘截鐵=鄭體楷書的典雅秀麗。

在這裡需要說明一點,宋體字不屬於書法的範疇。)

四、下面談談鄭體楷書的基本特徵

1、鄭體楷書仍然運用中國漢字傳統的中心對稱法則,以規範的正方字形為主體,繼承了中國漢字傳統的審美習慣。

2、鄭體楷書仍然以中國傳統漢字規範的偏旁部首為基本字部,只對個別偏旁的傳統結構進行了修改。(例如,拐角的結構)

3、鄭體楷書對中國傳統漢字楷書規範筆畫進行了多種修改和創新。

4、鄭體楷書對中國漢字楷書筆畫傳統的運筆習慣進行了多種修改和發展。

5、鄭體楷書以單個漢字為整體,基本上以等大小、等字距、等行距、均勻、端正、規範進行排列成章。

6、鄭體楷書均可應用硬筆和毛筆書寫,以硬筆書寫為佳,用毛筆書寫不能很好的表現出字體的風格。

五、下面談談鄭體楷書的基本寫法

1、運筆八鋒:豎鋒(上下)、橫鋒(左右)、左上鋒、左下鋒、右上鋒、右下鋒。(下面用圖片加以說明)

2、點、橫、豎、撇、捺、提、勾……的寫法。(現場演示)

3、拐角的寫法:

鄭體楷書最大的特徵是拐角的局部造型,借鑑了魏碑體和宋體漢字拐角造型的精華特徵,在稜角處形成了「利如鋼刃,斬釘截鐵」的獨特審美效果。

鄭體楷書拐角寫法的口訣是:「鋒四停、換筆鋒、轉方向」

即:右橫鋒—》右上鋒—》右下鋒—》左橫鋒—》豎下鋒/。

(下面用圖片加以說明)

(現場演示)

(五點提示:瞬間暫停的作用、角度、弧形、水平、轉折點)

(舉例:門、問、日、月、口)

(大口、小口寫法,拐角大小要和字體大小互相匹配。

舉例:口、口、品)

六、現場書法創作

1、鋼筆創作:芳草碧連天,柳笛聲殘

2、記號筆創作:芳草碧連天,柳笛聲殘

3、毛筆創作:江月

4、記號筆創作:唐詩一首(或者鋼筆創作唐詩二首)

七、結束語

總之,鄭體楷書現在還在發展、完善、精化的過程中,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和關懷。

最後,希望當代書畫藝術家們團結一心,勤奮耕耘,忠實於傳統,忠實於創新,忠實於責任,續繪中華五千年書畫長卷,共創中華民族文化繁榮的春天!

鄭國義 :陝西省白河縣人,青年詩人,劇作家,書法家,鄭體楷書創始人,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籤約作家。國禮藝術家。中國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欄目藝術顧問。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榮譽院士及客座教授(榮獲英國皇家勳章),瑞典皇家藝術學院榮譽博士學位,荷蘭皇家藝術學院高級學術顧問(榮獲荷蘭皇家騎士勳章)。代表作《再別漢水》長詩。榮獲《詩刊》等國內外各種詩歌獎40餘次。榮獲全國小戲小品獎,全國戲劇文化獎,第七屆中國戲劇文學獎,香港紫荊花金獎,日本亞洲藝術櫻花獎,CCTV《智慧中國》欄目「中國書畫傑出貢獻獎」。 詩歌、書法和業績分別選入《中國詩人大辭典》、《中國純情詩朦朧詩多解辭典》、《中國詩歌選》(年鑑)、《新時期文藝三十年》、《人民畫報》(大型專刊)、《中國畫報》(大型專刊)、《世界知識畫報》(封面人物)、《文化月刊》(中國文化部)、《收藏投資導刊》(新華社)、《書法美術》(輔助教材)、《世界名人錄》、《世界人物辭海》等國內外50餘種詩集及辭書。2017年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書畫家特別推薦」專訪展播節目,2017年10月入選中國外交部《世界知識畫報》封面人物。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2017年全國美術人才作品展」。2018年書法作品入選聯合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和美國集郵集團聯合出品的《世界郵票上的中國藝術名家》既美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多國郵票。2018年11月,聘為中國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星光大道》欄目藝術顧問。2019年1月,榮獲CCTV《智慧中國》2019國際中國公益大典「中國書畫傑出貢獻獎」。書法作品刊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化月刊》、中國外交部《世界知識畫報》、人民日報社《人民美術》、新華社《收藏投資導刊》、中國文聯《神州》雜誌、《唐詩三百首》(新版)、《漢字文化》、2015義大利世博會中國館專刊《筆墨乾坤》、中小學生輔助教材《書法美術》、中國網、鳳凰網、中國新長城與長城論壇網等眾多媒體。榮獲國內外多種書法大獎,書法作品及個人簡歷永久性載刻於北京八達嶺新長城之上。書法作品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收藏。被中央電視臺、中國網、鳳凰網、中國作家網、中國新長城與長城論壇網、《陝西日報》、陝西新聞網、陝西電視臺、中國國際新聞網、世界華人交流協會網等國內外眾多媒體公開介紹。中學時練成一種獨特風格的書法字體,一直保持於至今。

鄭國義的楷體書法(簡稱鄭體楷書),融中國漢字的楷體、宋體和魏碑體為一體,運用細筆運行筆法,充分展示了筆畫的細節、變化及內涵,形成了具有楷體骨架、宋體筆畫與魏碑體韻味三體合一的獨特書法風格,展現了漢字的纖細美、秀麗美和陰柔之美,開創了中國漢字楷體書法藝術美學新境界。

漢字是中華大地上一個生靈,它不僅有美麗的肢體,還有華夏的靈魂。(摘自《鄭國義格言》)

鄭國義藝術自傳

我家住在古老的漢江邊古老的小鎮——陝西白河。母親說我們住在天堂下頭、地獄上頭, 住的是世界的二樓。所以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我一生下地, 母親告誡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後來母親領我到沙灘上散步,我說我已經長大了,母親說隨便拾起一塊鵝卵石,都是你的老輩子。於是我要當鵝卵石,母親說咋不當星星?我說:天堂太高,我上不去!母親問我長大了做大官還是做財主?我回答:長大了——做人!

我常常一個人獨自仰望天空,雖然不能讓我變得偉大,卻能讓我渾身充滿光明。仰望星星,雖然不能讓我渾身充滿光明,卻能在我心裡充滿信心。一個人不能放棄理想和拼搏,寧願選擇失敗,也不選擇後悔。古老而美麗的巴山漢水是我精神的世界和生命的家園。在黃昏,我和魂一起爬上高高的山頂一瞧----太陽還沒落,玫瑰還紅著…… 我的魂說,你死了之後把我放在哪裡?我說:仍然留在人間!

巍巍巴山總是家,滔滔漢水總是情……

相關焦點

  • 中國書法-楷書、行書與草書
    中國古代書法從古至今為世人所喜愛和推崇,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淺述楷書、行書與草書的相關收藏知識,使您對楷書、行書和草書有更為深入的了解。一、端莊工整的楷書楷書產生於漢代的末期,成型於北魏時期,從東晉時期至唐代,盛行時間之久,並且如今一直沿用。楷書是從隸書逐漸演化而來。楷書的特點是端莊工整,書寫簡便,形態豐富,結構嚴謹,筆畫細膩。
  • 清朝縣令的書法,字體精妙,被譽「楷書中的蘭亭序」!
    他的筆勢沉穩,字體精妙,風姿俊逸,寬博如顏,險峻如歐,亦不乏靈飛經的開張,神採飛揚,被譽「楷書中的蘭亭序」。楷書起源於魏晉時代,南北朝時分流發展,到隋開始融合,入唐以後開始成熟並出現了眾多楷書藝術家。我們今天所寫的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所故名。始於東漢,自創始至今,幾千年來一直通行中國。
  • 這就是楷書精神!
    楷書又名正書、真書。楷書的「楷」是楷模的意思。唐代張懷瓘《書斷》稱:「楷者,法也,式也模也。」意思是說,楷書是可作楷模的書體。
  • 為何書法不能再「創造」出新的楷書字體?
    簡而言之,宋代以後,由於經濟、貿易和文化的發展,印刷術在文化交流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印刷術能夠大規模複製各類文字內容,書商在刻書時,就從既定的楷書字體中選擇,將歐體、顏體、柳體或這些體的綜合作為刻書的字模。因為已經有了楷書書體的標準放在那兒,就不再需要書法家去探索新的楷書標準書體。
  • 從鍾繇、二王的楷書作品中看楷書的成熟
    工書法,精通隸書和楷書,書若飛鴻戲海,舞鶴遊天。他是我國的楷書鼻祖,也是吧隸書轉變為楷書的第一人。南朝劉宋之人羊欣《採古未能書人名》說:「鐘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銘石之書」,也就是寫在碑版上面的書體,據考證,在漢代和魏朝之際,刻寫在碑額上面的文字一般都是隸書。
  • 【學書】楷書,你了解他嗎?
    意思是說,楷書是可作楷模的書體。楷書產生於漢末,吸收了隸書結構勻稱明晰的優點,把隸書的波磔改為平直,把其形體的扁平改為方正,形成橫平豎直的「方塊字」。成為最受國人喜愛的書體。這種楷模作用還影響到人倫道德。中國古人一貫強調「作字先做人」「人正則字正」,在儒家看來,方正莊嚴、齊整大度的楷書已超出書法本身的意義,被賦予了「溫柔敦厚」的人格象徵和行為約束。
  • 楷書鼻祖鍾繇,因知關羽被殺所書《賀捷表》,怎會成為楷書範本
    (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當時他身居高位、德高望重,並身體力行地倡導楷書,這對楷書的興起和普及有著難以估量的深遠意義。故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書是從漢隸向正書過渡時期的書體,故其楷書仍帶有濃重的隸意,古意拙趣尚多。這些在其書體的結構與筆畫中都有所體現。
  • 顏真卿楷書作品字帖欣賞和楷書的速成教程
    顏真卿作為大書法家,在楷書書法領域地位是很高的。他生活在唐朝的中期,從楷書誕生和發展到今天的歷史推算起來,他的楷書對於後世的影響是最大的。秦朝創立並使用隸書之後,漢朝繼承了隸書,並出現了楷書的萌芽,因此楷書是脫胎於隸書的,此時的楷書還是帶有很多的隸書的特點,然後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著名的「魏碑字體」後,這種字體可以看成是隸書和楷書各一半的混合體了,也就是從隸書到楷書的中間階段,南北朝滅亡後隋朝唐朝統一中國,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楷書了,最著名的要算「初唐四大家」了,他們是: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提醒注意一下他們四人雖然是唐朝人
  • 楷書字帖+楷書教程(自學必備)
    楷書高清字帖6000字+楷書教程【需要完整版 ,關注我後 ,私信發「書法教程」】楷書高清字帖6000字+楷書教程【需要完整版 ,關注我後 ,私信發「書法教程」】
  • 學書法,為什麼要從楷書做起?楷書大師顏真卿是這樣做的
    想唱戲先要練好基本功,而書法裡的基本功就是楷書。為什麼寫好書法,先要寫好楷書呢?人都是先學會走才能跑,寫字同比是一樣的道理,要先學會一筆一畫,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而楷書的筆畫最為端正。以寫行書著稱的書聖王羲之、寫狂草出名的張旭,都是因為楷書的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才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 楷書能否「快寫」?聽盧中南談「楷書快寫」......
    楷書因其端莊、靜穆、莊重、美觀、易認的特點,是一種最為廣泛的實用書體。楷書的特點是靜,行草書的特點是快。楷書能否快寫,這是歷代書家喜歡討論的問題。尤其是當下,學生是書寫最多的一族,記筆記、寫作業、答試卷無不需要應用楷書。那麼,楷書是否可以做到快寫?楷書快寫有哪些竅門?一起來看盧中南對楷書快寫的看法。
  • 歷代楷書名家用筆分析(一)王羲之楷書
    「回鋒法」使得楷書的學習與實驗由本來的快捷異化 為現在的緩慢;由本來的簡單異化為現在的複雜;由本來的容易異化為現在的困難。同時,「回鋒法」也割斷了楷書與行書、草書的之間自然的轉換、連接與提升, 造成了楷書與行書、草書筆法上的差異與分裂,破壞了楷書、行書、草書之間的一體性。所以,「回鋒法」既貽害了楷書傳習之本身,復破壞了整個的書學,使得幾 代人深受其害,且深受其害而不知。
  • 毛筆楷書書法教程:楷書學習起筆部首指南,楷書字體入門練習技巧
    毛筆書法教程本文介紹楷書字體入門練習技巧,毛筆字楷書入門技巧的關鍵在於筆畫的練習。通過練習毛筆楷書字體的點畫,可以訓練運筆的能力。而練習毛筆字的運筆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影響筆畫及整個字型,這又是相輔相成的。上文談及的練習毛筆字的運筆能力不是死板硬套,而是通過練習掌握靈活運用,隨機應變,以適應多變的點畫。且各種動作不是單一的、分節的,要連續完成不間斷。
  • 楷書能否「快寫」?聽盧中南談「楷書快寫」...
    免費學  當下,楷書快寫成為寫字教學界討論的熱門話題。楷書因其端莊、靜穆、莊重、美觀、易認的特點,是一種最為廣泛的實用書體。楷書的特點是靜,行草書的特點是快。楷書能否快寫,這是歷代書家喜歡討論的問題。尤其是當下,學生是書寫最多的一族,記筆記、寫作業、答試卷無不需要應用楷書。那麼,楷書是否可以做到快寫?楷書快寫有哪些竅門?一起來看盧中南對楷書快寫的看法。
  • 楷書技法15|草頭偏旁在工筆楷書中的書寫方法分析
    不管現代規範字是不是受大眾歡迎,但是在書法培訓市場,工筆楷書已成為一個新的書法門類大張旗鼓地來到了人們的身邊。有人說,工筆楷書的現代代表是田英章先生,那也的確如此。工筆楷書作為一種新的書法形式,讓書法欣賞者眼前一亮,因而成為熱點。因為新的熱點的出現,以往的傳統書法多少也就被搶去了風頭。
  • 楷書是怎麼演變出來的?唐代前和唐代的楷書特點又如何?
    楷書是怎麼演變出來的?楷書是中國五體字篆、隸、楷、行、草中之一,因其具有法度嚴謹特點,帶有楷模之意故名。楷書萌芽於漢末,成形於魏晉,到唐代集大成而定型達到巔峰。自此後莫有改變,有之則只是風格上的書寫變化而已。
  • 楷書是依據時代風格對楷書的簡單分類,你知道哪幾類?
    楷書亦名「真書」、「正書」、「真楷」、「今隸」等。魏晉之際,人們稱新興的楷書為「隸書」。南朝時,楷書已有「正書」、「真書」之名。然唐宋人有時仍稱之為「隸書」,極易與原有的隸書名稱相混,需留意分辨。楷書有大楷、中楷、小楷之分。 『魏(體)」、「唐楷」則是依據時代風格對楷書的簡單分類。
  • 楷書字根技法12|「口」偏旁字工筆楷書書寫技巧分析
    一段時間研究硬筆教學方法,先停止了對楷書寫方法的總結。筆者希望自己將這一套工作全部完成下來,對書或是教學思想是一種整理與體驗。這裡的例字依然以田英章先生的偏旁部首為書寫技巧為線索來加以分析。上一篇文章分析了「阝」的書寫方法,以及以「阝」為偏旁的楷書的結構方法。本篇則以「口」字為主題來分析相關字的結構方法。
  • 夜話漢字風骨-楷書
    甲骨文附釋義楷書發展史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漢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如今我們說的楷書按照時期可以分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漢隸到楷書的過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楷書性質的不夠成熟,造成了魏碑藝術形象多變的特性,但也正是因為這種不成熟性,使得魏碑具有脫身於漢隸下啟楷書的獨特美感。鍾致帥《雪軒書品》稱:「魏碑書法,上可窺漢秦舊範,下能察隋唐習風。」我們今天所說的楷書,狹義上指的是唐楷以及以後楷書規則逐漸完備的楷書。楷書發展到唐末已經到了巔峰,唐後楷書過於規整,開始走下坡路。
  • 字帖推薦(楷書篇)
    (文尾有福利)之前推薦的字帖:楷:田英章的《硬筆楷書標準教程》、《硬筆楷書技法》、《漂亮字的快寫技巧》、《間架結構28法:硬筆楷行卷》《硬筆楷書現代漢語3500常用字》,盧中南的《5000常用字楷書字帖》、《千古絕句鋼筆書法臨摹字帖》,吳玉生的《鋼筆楷書通用漢字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