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弘的朋友送他一個撲滿,令他悟到人生的真諦,最後成為名相

2020-12-25 歷史店

古代能夠官居宰相的人,不僅要靠才華,更要靠為人處世的領悟能力。公孫弘就是這樣一位典型代表,一開始他進京當官時,雖然能力突出,但是仕途不順,直到他的友人送給他一個撲滿,令他悟到了為官的真諦,最後才成為名相。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公孫弘是西漢時期非常有名的一位臣子。他小時候就喜歡讀書,當了小小的官吏。他的親生母親去世後,公孫弘非常孝順,恭敬地給母親守孝。後來他的後母也進門了,雖然古人講究「孝道」,但是也分親生母親和後母,所以古人對待後母可能沒那麼盡心服侍,不過公孫弘不是這樣一個人,他仍然恭恭敬敬守在後母的病床前,整整伺候了三年。

很快的,公孫弘的名聲也傳了出去,在漢武帝時期,他先後二次被國人推薦徵為博士,後來,他又憑藉著自身的能力快速晉升,從待詔金馬門擢升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之後,他藉助出眾的能力晉升御史大夫、丞相之職。

可以說,公孫弘是西漢建立以來,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為西漢後來「以丞相褒侯」開創了先例。當然了,公孫弘本人在文學上也有不少成就,他還著有《公孫弘》十篇,深刻研究儒學文化,為儒學的推廣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簡直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奇人。

公孫弘並不是在官場上一帆風順的。他年輕的時候,是個炮仗脾氣,曾經因為違背律法而被免職,如此莽撞的性格,怎麼一步步成為名相的?公孫弘改過自新,其實應該和他的朋友鄒長倩有關。據記載,公孫弘在第二次被舉薦賢良入京之時,他的好友鄒長倩送給他一枚撲滿。什麼是撲滿?其實就是我國古代人民儲錢的一種盛具,就像是我們現代人用的「儲蓄罐」。

畢竟我國古代有二千多年時間流通並使用「方孔圓錢」,古人們為了方便存錢,就用「陶」製作成罐形的器具,然後再在頂端開一條小口,方便銅錢從這裡投進去。古人是用「陶」製作的,所以裝錢的只有入口,沒有出口。等錢裝滿後,怎麼把錢拿出來?古人只能把它敲碎,再取出存儲的錢,也就是他們說的「滿則撲之」,所以取名「撲滿」。

年輕時的公孫弘家境貧寒,又在官途上吃過虧,所以好友鄒長倩送他出門時,也帶上一個撲滿給他,並在贈詞中說:「……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具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土,粗物也,錢,重貨也。入而不出,積而不散,故撲之。士有聚斂而不能散者,將有撲滿之敗,而不可誡與?」

這幾句話的意思很簡單,也就是說撲滿是用土(象徵不上檔次的人)製作的,只能存錢不能取錢,正是因為它只入不出,所以滿了之後才會被打碎,如果人也是這樣,只知道斂財不知道散布財富,是不是也會像撲滿一樣被打破?這幾句話給年輕聰慧的公孫弘帶來很大的震撼。

後來公孫弘東閣待賢時,他自己過得非常節儉。他的吃穿用度都是很樸素的,他每天蓋布被睡覺,不用達官貴人蓋的錦被,還喜歡吃粗糧,從來不浪費糧食,出行的工具也不敢鋪張浪費,讓身邊的人都對他很佩服。然後,他將省下來的俸祿用在了招待人才上。他很喜歡將那些有某種優點,或者一技之長的人,放在接士館好好接待。然後再將這些人才好好培養,供皇帝挑選,這樣的做法很快就贏得了天下人的信服和皇帝的喜愛。

憑藉著出眾的能力和皇帝的喜愛,公孫弘封侯拜相。他在職期間,更是不願忘記「撲滿」的教訓,不僅在錢財上不貪心,很喜歡和大家分享,更是在用人上很包容機智,他廣招賢士,用人唯賢。當然了,他本人也將空餘的時間都放在關注民生上,當他注意到「儒學」對民眾的重要性時,更是主動推廣儒學,讓全國上下達到了更平和的社會風氣,真是令人欽佩。

所以,公孫弘不僅不聚斂錢財,更是不忘記為國家培養賢才,而是用更包容的心態分享財富,舉薦賢才,才沒有招致「滿則撲之」的大禍,平平安安度過了他的一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他真是有大智慧的人。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相關焦點

  • 公孫弘如何從放豬郎逆襲成西漢宰相:「撲滿」中藏著答案
    漢武帝時的丞相公孫弘,從年少家貧時的放豬郎到74歲位列丞相,一個不起眼的「撲滿」承載著他從底層到權貴的逆襲奧秘。在《西京雜記》上記載,在公孫弘剛入官場時,他的老鄉鄒長倩送給他一個「撲滿」,並在贈詞上告誡他說,「撲滿」只有入口沒有出口,當錢存滿了,人們為了取錢,就會把罐子砸爛,這跟你做官的道理一樣,如果你做官後一心聚斂就會有撲滿之敗。所以我贈送你一個「撲滿」,希望你引以為戒。
  • 東漢陶「撲滿」
    「撲滿」是我國古代儲存錢幣的一種盛具,即現代儲存錢幣的陶罐。漢以前稱之為「缿」,自漢代始稱「撲滿」。秦代竹簡《關市律》中記載:「為作務及官府市,受錢必輒入其錢缿中,令市者見其入,不從令者貲一甲。」該條律記載了當時商販在買賣交易中,所收錢幣必須投入「錢缿」裡,以便官吏統計收入,按比例納稅。
  • 小小博物家·撲滿——看看古代小朋友是用什麼存錢的
    這種情形並非現代所獨有,上溯兩千多年,那個時候的孩子也像現在的孩子一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心愛的存錢罐——撲滿。滿就是「滿盈」,撲就是「摜到地上摔碎」的意思。撲滿,意思就是「滿了就摔碎取出」。撲滿的前身是一種叫缿(xiang四聲)的器皿,左近出土的秦代竹簡《關市律》載,「為作務及官府市,受錢幣輒入其錢缿中,令市者見其入。不從令者,貨一甲。」
  • 古人的「撲滿」智慧你了解多少?
    長沙窯瓷器展中有一件褐彩圓圈紋瓷撲滿,整體為桃形,器頂有一個圓錐形提手,肩部有一字型投幣口,圍繞肩部還裝飾了由連珠紋組成的多組圓圈造型。器物外形渾圓可愛,全器只有一個入口,讓人不禁聯想到小時候藏零花錢的好幫手——存錢罐!
  • 困頓大半生後的飛黃騰達,公孫弘盡顯人情練達
    公孫弘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傳奇的人物。他在70歲之前毫無作為,40歲後才開始學習春秋雜說,窮到放豬為生;70歲時被漢武帝選中,從此一路人生開掛,最終成為西漢丞相。同時,他是西漢第一個因擔任丞相而被封侯的人,開了西漢「丞相褒侯」的先例。公孫弘的一生是非常勵志的。
  • 兩千多年前的存錢罐——國家避免商家漏稅貪汙的法寶:撲滿
    「撲滿」就是陶製的存錢罐。洛陽燒溝八十四號漢墓出土的這件撲滿為泥質灰陶,發現的時候,器內有20枚五銖錢。這件陶器腹下為輪制,頂部也經轉輪打磨。全器僅頂部有一個開口。因此,撲滿首先是為古代貨幣立法服務的。而到了秦以後的西漢至魏晉時期,則是撲滿發展的成熟期,也是其功能趨向單一化、專業化的時期,這一時期撲滿的功能逐漸演變為單一的儲錢。漢代,人們給存錢罐起了個更有趣的名字——「撲滿」。講述西漢長安歷史故事及逸聞趣事的《西京雜記》這樣寫道:「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
  • 兩位「寒士」的悲喜人生:決定人生軌跡的,說到底,還是這顆心
    漢武帝手下有兩位大臣,一個叫公孫弘,一個叫主父偃。這兩位都是齊地人,雖不同郡,也算是半個老鄉。齊地人普遍博學,兩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公孫弘精通儒家經典《公羊春秋》;主父偃則熟讀諸子百家,尤其擅長縱橫術。論才學,兩人都是萬裡挑一。
  • 小豬撲滿怎麼「殺」? 蔡求助醫界
    民進黨小豬撲滿掀熱潮,撲滿被索取一空,昨在臺中也辦了多場「小豬趴」。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出席中臺灣醫界英嘉配後援會成立時,向醫界求助說:「到時要怎麼取出零錢,又可以讓小豬重覆使用,以達環保,要拜託醫界人士的智慧了!」
  • 一天一個成語:罪不容誅
    他生性勇悍,愛交亡命之徒,攔路搶劫,任意殺人,甚至私鑄貨幣,藏置罪犯,可以說是無惡不作,成為中原地區的一霸。只是他非常聰明,靠人掩護,所以一直沒有被官府捉拿歸案。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為了抑制地主豪強,緩和夜民的反抗,下令將各郡國的豪強大族以及家產在三百萬錢以上的吏民,遷居到京城長安北面的茂陵去居住。郭解的家產雖不到三百萬錢,但他勢力大,影響廣泛,所以也得遷居。
  • 西漢第一位平民國相,從他的為官之道,窺探和帝王相伴之術
    一、公孫弘十分尊重武帝的感受 公孫弘在六十歲前仕途極其不順,曾經因為出使匈奴未果被趕出朝堂,直到數年後,他才被地方推舉,重新進入朝堂。在漢武帝問策時,公孫弘的回答被太常認為過於平常,基本喪失了成為博士的希望: 常令所徵儒士各對策,百餘人,弘第居下。
  • 公孫大娘舞劍與杜甫的詩情
    在他看來,巾幗不讓鬚眉的公孫大娘太了不起了,堪比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的神話英雄后羿。藝術的種子從此深深根植於他幼小的心靈,公孫大娘翩若驚鴻、矯如遊龍的舞步劍術,給了他最初的力與美的藝術啟蒙。這個頑童不是別人,他後來成了和詩仙李白比肩的詩聖——沒錯,他就是杜甫。公孫大娘的劍舞出神入化,深入人心,多部典籍有記錄。
  • 弘新開示:人生的最高境界,平常心
    本文由百家號:「弘新傳述」首發。『人生的最高境界,平常心』(〇一)平常心中妙佛道,直心道場樂逍遙。真心妙行大道願,佛心妙顯大智慧。(〇二)不說是非不說惡,清淨自在過生活。真修佛心妙修行,道本自然平常心。(〇三)心無所求皆隨緣,清淨妙覺心自安。
  • 一天一個成語:沽名釣譽
    【成語故事】漢代公孫弘年輕時家庭非常貧窮,後來雖然貴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儉樸,吃飯只有一個葷菜,睡覺只蓋普通棉被。就因為這樣,大臣汲黯向漢武帝參了一本,批評公孫弘位列三公,有相當可觀的俸祿,卻只蓋普通棉被,實質上是使詐以沽名釣譽,目的是為了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
  • 《荒島餘生》:現代魯濱遜故事的背後,是求生與重生的人生真諦
    影片主要任人物只有主角查克·諾蘭德一個人,整片影片2/3的劇情都圍繞他展開:他成為空難倖存者,被困在荒島四年,依靠自身強大的意志力求生與和野外生存技能戰勝孤獨絕望,堅持不懈最終重新回到現代社會。在我看來,從現代人到獨自生存的荒島野人,從爭分奪秒得工作到慢下腳步思考人生的方向,查克的經歷其實是在表達生命的真諦。該片雖然沒有獲得奧斯卡,但是卻帶給我人生的思考。
  • 隨著隗氏集團的覆滅,公孫述的形勢越來越不利
    本來,他認為東線的田戎在兵力上佔據優勢,又有江關天險可守,東部防線固若金湯,絕對是萬無一失。不料,東線卻很快被岑彭突破!這一突變,令公孫述震驚無比:天哪!真是太可怕了!眼下,形勢對他來說是極為嚴峻的:岑彭已經奪取巴郡大部,殺入鍵為郡境內,墊江、平曲已經失守。從岑彭的進軍路線來看,他是想一鼓作氣,直搗成都啊!事已至此,也只好是拆了西牆補東牆了!
  • 醉酒男子自殺身亡 朋友送他回家被判擔責賠7萬元
    這個案子一經報導,網民的爭議特別大,很多人說如果好心送人最後都要擔責的話,誰還敢在別人喝醉的時候送他回家。 方弘:一審法院和二審法院認定,李宏要承擔責任的原因就在於李宏沒有盡到相應的照顧義務。即如果李宏當時把黃鵬送回家,交給黃鵬妻子了,他再離開,是不是他就盡到相應的注意義務了?
  • 三旺發行新曲《你有我就有》感悟平凡人生的快樂真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三旺作為主要作詞人參與了歌曲創作,希望通過這首歌來唱述自己的人生態度,歌曲在流行音樂的基調下注入了搖滾元素,揮灑出恣意瀟灑的人生觀,令聽者酣暢淋漓。 歌詞栩栩如生地展現了好友離別前的畫面,從對往昔的美好回憶聊到對現實的無奈感慨,最後豁然開朗,與好友一起憧憬未來的重逢,待到那時,杯中依然有美酒,身邊仍舊是老友,眼下的別離也成了開啟人生幸福篇章的新起點。比起傳統的先繪景再抒情的寫詞手法,三旺把場景、情感、哲思這三個巧妙相連,景中有情,情後抒意,通過步步推進才讓歌曲的內核呼之而出——「快快樂樂過一生,你有我就有。」
  • 原來富含人生的哲理與真諦
    觀眾們從劇中的家長裡短,都能感悟到不少的生活真諦,仿佛這些事就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身邊。而孔笙導演也是名不虛傳,劇中展現的每個情節都顯得頗有深意,令人回味無窮。同時,該劇塑造了諸多的人物形象,令觀眾們至今難以忘懷。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劇中頗受觀眾們喜愛的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