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博物家·撲滿——看看古代小朋友是用什麼存錢的

2020-12-25 脫殼記T

摘要:存錢罐並非為當代小孩所獨有,早在秦漢時代,小童子們就有了自己的撲滿——一種質樸可愛的儲錢器皿。

七天長假很快就過完了,相信很多家長和小朋友還沉浸在節慶的喜悅中不能自拔,但歡愉的時光總是短暫,是該收心回歸正常的時候了。

狐狸老爸因為害怕把寶貴的時光浪費到高速路上,因此整個假期都沒有遠足,而只是去廣州的幾個博物館逛了逛,正好有幾個非常有意義的展覽,讓狐狸家族大飽眼福。

現在狐狸老爸把博物館裡的幾件館藏珍寶一一介紹給大家,希望能把有趣有用的知識跟大家一起分享。

我們先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的長沙窯瓷器展的一件展品說起。

這件物件其實並不稀奇,直到現在小朋友們還在用,就是存錢罐,一般是圓形或圓柱形,或者是小動物的形狀,有的像小豬,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小兔, 一般都鼓出肚子,上面有個一字口(有的在側面),錢幣可以從口隙裡投進去。

自從有了心愛的存錢罐,小朋友們儲蓄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而且他們總是忍不住去掂一掂,或者順著口子去探看,估摸自己攢了多少錢。

這種情形並非現代所獨有,上溯兩千多年,那個時候的孩子也像現在的孩子一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心愛的存錢罐——撲滿。滿就是「滿盈」,撲就是「摜到地上摔碎」的意思。撲滿,意思就是「滿了就摔碎取出」。

撲滿的前身是一種叫缿(xiang四聲)的器皿,左近出土的秦代竹簡《關市律》載,「為作務及官府市,受錢幣輒入其錢缿中,令市者見其入。不從令者,貨一甲。」

意思是:商販在售賣貨品或者替官府售貨時,須當眾將錢幣投入缿中,否則要罰一副鎧甲的錢。由此可知缿最早用於交易中,具有一定託管的功能。

漢以後,撲滿的功能逐漸單一化,成為純粹的儲錢器物。

撲滿這個稱呼首次出現在西漢劉歆所著的《西京雜記》中。其卷五載,西漢元光(漢武帝年號)五年時,公孫弘家境貧困,鄒長倩資助他,寄給他一束鮮草、一把素絲、一個撲滿和一封信,信中寫道:「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具其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

其意在勸諫公孫弘勤儉、自律。在鄒長倩的勸勉下,公孫弘努力攻讀,後來官至丞相,且平安度過了一生。

這段話還詳細記載了漢代撲滿的材質、外觀和用途。簡單來說,所謂撲滿,就是用來存錢的陶器,器身上只有入口沒有出口,等到裡面裝滿零錢後,便摔碎將錢取出。

「滿則撲之」,便是「撲滿」一名的由來,同時寓意「滿則溢、盈則虧」的哲理。

考古發現,最早的撲滿是河南洛陽燒溝84號西漢晚期墓出土的陶撲滿,這件陶撲滿出土時裡面還有20枚五銖錢,可見漢代撲滿的實用功能與今天無異。

到了唐代,撲滿大行其道,各式各樣的撲滿充斥坊間,不但品種繁多,而且裝飾考究。圓形、長方形和桃形的撲滿最為常見,但乳突形和雙系撲滿也不為罕見;撲滿上的裝飾紋理,從盛唐詩文到阿拉伯文、年號銘文、連珠等,應有盡有。

其中有一件撲滿特別引發了狐狸老爸的注意。

這件醬釉刻銘文撲滿,器身為桃形,其腹部刻畫有「此是錢鬍子也」銘文。「錢鬍子」這個說法讓我大異其趣,我趕緊百度了一下,專業的解釋並沒有查到,但我仿佛覺出「錢鬍子」可能是鄉間俚語對撲滿的稱呼,一股鄉土氣油然而出。

展品中,還有寫著阿拉伯文字的乳突形撲滿,青釉綠繪,飾有彩繪雲氣紋,投幣口有帶狀紋環繞。這種頗具異域風格的撲滿應該是為了外銷到阿拉伯世界而專門燒制的。

總的來說,這次展出的這些撲滿雖然說不上精美,但非常具有實用價值,質樸可愛,審美和研究價值也非常高,上面的銘文也包含了意味深長的理財知識和人生哲理。

當我漫步其中,眼前忽然閃現出一幅畫面:頭上梳著兩個抓髻的小童子,手裡捏著一兩枚銅錢,搖搖擺擺的走向一個撲滿,眼光中透出欣喜,把銅錢投進了一字口,然後用雙手捧起撲滿,用力晃了晃,感覺財富又增加了,眉開眼笑的……

相關焦點

  • 兩千多年前的存錢罐——國家避免商家漏稅貪汙的法寶:撲滿
    「撲滿」就是陶製的存錢罐。洛陽燒溝八十四號漢墓出土的這件撲滿為泥質灰陶,發現的時候,器內有20枚五銖錢。這件陶器腹下為輪制,頂部也經轉輪打磨。全器僅頂部有一個開口。這個「錢缿(xiàng)」,就是當時的存錢罐。這種器物,一是可以防範營業人員的貪汙行為,二是可以防止以劣幣換取好幣,從而避免擾亂市場、擾亂統一幣制的現象,維護法定貨幣的信譽。因此,撲滿首先是為古代貨幣立法服務的。而到了秦以後的西漢至魏晉時期,則是撲滿發展的成熟期,也是其功能趨向單一化、專業化的時期,這一時期撲滿的功能逐漸演變為單一的儲錢。
  • 存錢罐都能玩出花?古人的「撲滿」智慧你了解多少?
    褐彩圓圈紋瓷撲滿撲滿的定義和來源撲滿是我國古代儲存錢幣的一種盛具,即現代儲存錢幣的陶罐。漢以前稱之為「缿」,自漢代始稱「撲滿」。由於當錢儲滿時,只能將罐打破後方能取出儲存的錢幣,因此完整的古代撲滿已經極為少見。而陶瓷撲滿出土較少,更罕見傳世之器。現今考古所得多為墓葬的陪祭物。古代撲滿的發展史撲滿從開始出現到形成與發展,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 東漢陶「撲滿」
    「撲滿」是我國古代儲存錢幣的一種盛具,即現代儲存錢幣的陶罐。漢以前稱之為「缿」,自漢代始稱「撲滿」。秦代竹簡《關市律》中記載:「為作務及官府市,受錢必輒入其錢缿中,令市者見其入,不從令者貲一甲。」該條律記載了當時商販在買賣交易中,所收錢幣必須投入「錢缿」裡,以便官吏統計收入,按比例納稅。
  • 為什麼存錢罐造型是豬?罵人笨的時候會罵人作豬頭?
    1、為什麼存錢罐一般是豬的造型?即piggy bank在古代,人們沒有支付寶,也沒有銀聯,賺來的銅板暫時不用總要存起來,於是就有人想到弄個陶罐,上面留條小縫隙方便放進去,等到真的要用錢的時候,就把罐子打破即可。
  • 為什麼存錢罐都是豬的形狀?原因你想不到
    ■文|市井財經專欄作家 葉克飛存錢罐,許多人小時候都有過的小玩意兒,將一枚枚硬幣扔進存錢罐的聲音,是許多人年少時的記憶。不過,你留意過以下幾個問題嗎:為什麼早期存錢罐基本都長了一副豬樣?以後的存錢罐又會長成什麼樣子?當無現金社會越來越近時,存錢罐還會存在嗎?存錢罐為何長了一副豬樣?
  • 公孫弘的朋友送他一個撲滿,令他悟到人生的真諦,最後成為名相
    古代能夠官居宰相的人,不僅要靠才華,更要靠為人處世的領悟能力。公孫弘就是這樣一位典型代表,一開始他進京當官時,雖然能力突出,但是仕途不順,直到他的友人送給他一個撲滿,令他悟到了為官的真諦,最後才成為名相。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 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存錢罐形狀像豬?
    奇怪的是,我們在商店裡看到的大多數存錢罐都是豬形狀的。雖然人們經常把那些儲蓄硬幣用的小盒子、小罐子稱為「存錢罐」,存錢罐又被稱為「piggy bank」,可是豬和錢之間似乎並沒有明顯的聯繫,這背後有什麼原因呢?
  • 古代的壓歲錢長什麼樣?
    當時長輩給晚輩壓歲錢,還要用紅紙包起來,象徵財氣旺盛、大吉大利,也期盼新的一年能夠紅紅火火、喜事臨門。小時候拿到壓歲錢,第一時間就是趕緊放到自己的小金庫:存錢罐。事實上,古代不僅已經有了壓歲錢的傳統,而且那時候就已經有了存錢罐。
  • 小小存錢罐:財商教育從學齡前開始
    小小存錢罐 玩法&啟蒙貼士 1、雖然現在是無現金支付時代,但是小朋友還是需要摸到實打實的錢,來幫他們理解金錢
  • 我們都是小小理財家
    小記者 鄧牟宸 報導 所在學校:南山路小學 三年級二班  周六我和爸爸去參加齊魯晚報為小記者們策劃的「小小理財家」講座活動。來到大廳,我領了座位牌,找到位置坐下,我不停地問爸爸:「什麼是理財呀?
  • 為什麼存錢罐是豬豬模樣呢?
    還記得你的第一個存錢罐是什麼樣子的麼?反正我的第一個存錢罐是這個樣子的~~為什麼一提到存錢罐,就想到了小豬的樣子?? 且看各位神網友們的回覆 我認為用豬的話,可以充分地體現儲蓄的精髓,並從小教會孩子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生哲理———養肥了再殺……
  • 抖音365天存錢方法是什麼? 一億小目標存錢攻略
    抖音365天存錢方法是什麼? 一億小目標存錢攻略時間:2018-05-16 09:45   來源:皮皮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365天存錢方法是什麼? 一億小目標存錢攻略 抖音上的存錢方法真是太火了,據說一年就可以存很多錢,具體的方法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 公孫弘如何從放豬郎逆襲成西漢宰相:「撲滿」中藏著答案
    漢武帝時的丞相公孫弘,從年少家貧時的放豬郎到74歲位列丞相,一個不起眼的「撲滿」承載著他從底層到權貴的逆襲奧秘。在《西京雜記》上記載,在公孫弘剛入官場時,他的老鄉鄒長倩送給他一個「撲滿」,並在贈詞上告誡他說,「撲滿」只有入口沒有出口,當錢存滿了,人們為了取錢,就會把罐子砸爛,這跟你做官的道理一樣,如果你做官後一心聚斂就會有撲滿之敗。所以我贈送你一個「撲滿」,希望你引以為戒。
  • 讓孩子認識分離帳戶:存錢是一種練習,消費也是一種練習
    如果父母只給孩子一個戶頭,想想看:儲蓄的目的是什麼?儲蓄的進度到哪裡了?如果有時孩子想買一些小東西,該怎麼辦?你應該從這兩個戶頭的搭配運用來解決!首先,準備好兩個存錢罐,一個是專門存錢的綠色小豬公,另一個就是專門消費的紅色小豬公。存錢的綠色小豬公是屬於比較長期的目標,是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可以達成的項目。紅色撲滿則是消費用的,主要是讓孩子自行支付需要跟想要之間的價差。例如一支普通自動鉛筆是2元,卡通人物形象的自動鉛筆是5元。
  • 江山信息網丨小小銀行家 金融初體驗
    為了讓學生們對銀行和理財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進一步增進親子關係,8月14號上午,由農商銀行舉辦的以「快樂暑假、青春飛揚」為主題的「小小銀行家」活動在農商銀行文教分理處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記者看到很多小朋友們整齊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認真傾聽由銀行工作人員講解的「三看三笑系列」禮儀教學。
  • 從小要讓小朋友了解理財意識
    那我們小朋友要不要學習或者了解理財呢?也許有的家長會說了,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他們現在掙不到錢,怎麼去理財呢,還小肯定不懂的。但是可以慢慢的去學習,比如一些簡單的小意識。,是不是一種節省的節約變相的存錢。
  • 硬紙板存錢罐 儲蓄從現在開始!
    如果有的話,一個有趣的小小存錢罐,讓你將平日攢下的零花錢保存起來。想要的小朋友準備一個廢紙箱,還有一根鞋帶,很簡單的哦。從紙箱上弄下一塊紙板,切割成上圖的形狀。尺寸根據自己想要的存錢罐大小來確定。把硬紙板折起來,剛好變成一個立方體的紙盒形狀。開始用釘子釘出小孔,用來穿鞋帶。折起來有交界的邊緣都要釘出小孔。
  • 不存錢、不貸款?嘉定有家特殊銀行開業了!快來看看→
    不存錢、不貸款?嘉定有家特殊銀行開業了!快來看看→ 2019-11-13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