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古代離婚協議,敦煌遺卷還有這些寶藏內容

2020-12-23 文物加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養女不教,不如養豬

養男不教,為人養奴

這些犀利扎心男默女淚的句子,可不是流行於當代的段子,而是來自於距今一千多年的敦煌文書。

一般說到敦煌,我們想到的是莫高窟,是美輪美奐的佛教壁畫,飛天溢彩。但實際上,在莫高窟之外,敦煌文獻也是一座燦燦生輝的文化寶山。

敦煌文獻除佛經以外,大多是民間的契約、訴狀等瑣事記載。都是非常具有民間煙火氣息的記錄,給我們生動的還原了當時的社會風氣,文獻中又以唐朝的記錄最多。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些五花八門的敦煌文書,來一窺唐朝老百姓嬉笑怒罵的生活情趣。

養女不教,不如養豬

「養男不教,為人養奴;養女不教,不如養豬。」——敦煌文書《太公家教》

在我們一貫的認知裡,古代女子是不讀書的,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指導下,女性要是識字讀書太多知道的太多,反倒會被人嫌棄。

但唐朝不一樣,不僅提倡女子的教育學習,還大膽聲稱「養女不教,不如養豬」,霸氣十足。

不過,唐代女子和男子一樣有受教育權,只是男孩女孩的教育不是同一個系統,通常女子的教育由她的母親來執行,教育內容也與男子不同。

「男須文墨兼仁義,女要裁縫及管弦。」

敦煌吉兇書儀中有「婦人修書」、「婦人書題」、「婦人吊書」等專題。可見,在日常生活中婦人需要熟悉一些吉兇儀軌,比如,丈夫去世之後的葬禮通常是由妻子來主持的。作為女性即使不參加科舉考試,也要寫一些符合規範的文章,比如交遊的信札,家書之類。在書信中對什麼人作什麼稱呼都有明確的規定。

而要是連這些都學不會的女性,敦煌文書也評價「阿那個門蘭肯索伊」(《父母恩重經講經文》),意思為,啥都不會,哪家人肯娶你啊!

這也讓我們理解了,為什麼唐朝的女性這麼外放大膽追求自我,除去唐朝社會自帶的開放風氣,她們會讀書寫字,也會管弦女紅,本身就活的很精彩。

唐朝的情感手冊

更為有趣的是,敦煌文書中還記錄還有不少情感解惑內容。

擔心自己被戴綠帽的男性,敦煌文書提供了判斷方法,記載如何通過解夢,判斷妻子是否出軌,或者誘導妻子自吐真言的秘籍。

「知婦人造事有外夫者,取牛足下土,著飲食中與婦人吃,時令夜間喚外夫名字」;「婦人別意,取白馬蹄中土,安婦人枕下,勿使人知,睡中自道姓名」(Дx.10787《解夢書》、S.0620《佔夢書殘卷》)。

要是換成現在公眾號裡的情感文,那麼八成會取《女人的忠誠,要看這幾點》這種標題。

另外還有「妻妾如何獲取丈夫歡心」、「男子如何取悅婦人」、「男女如何私通」的妙招。

「凡男欲求女婦私通,以庚子日,書女姓名封腹,不經旬日,必得」;「凡男欲求女私通,以庚子日書女姓名燒作灰,和酒服之,立即效驗」( 《攘女子婚人述秘法》)

由此可見,古人並沒有那麼保守,他們的情感世界甚至可以說精彩,不僅想著怎麼勾引別人,還要防備妻子出軌,簡直是古代版金牌調解現場了。

唐朝的美妝博主

看了抖音的化妝前後對比,可別以為神奇的化妝術是現代才興起的。

據敦煌文書記載,唐朝時期就有手巧的美妝博主,全靠化妝,讓自己美貌永駐,比如一位叫龐三娘的女子,擅長跳舞,舞姿動人,但她年紀比較大,臉上長了皺紋,然而她會在臉上貼輕紗,「雜用雲母和粉蜜塗之」,看起來就跟小姑娘似的。

有人聽說龐三娘名號前來拜謁,看見她本人後居然直呼「惡婆」,然後問三娘在哪。

龐三娘就騙他說:「三娘是我外甥女,她今天不在,你明天再來吧。」

第二天三娘好好打扮了一下,昨天的客人見了面恭恭敬敬地說:「我昨天已經見過娘子阿姨了。」

顏大娘也擅長歌舞,就是眼睛長得不大好看,不過她很擅長眼妝,能把自己化的橫波顧盼。

有次顏大娘因為兒子的夭折而哀哭,擦眼淚的時候把身邊侍婢嚇了一跳:「娘子眼破也!」

誰說用疊字的不是良家女?

之前有學者研究稱,中國古代,用疊字的基本上都是風塵女子,如關盼盼、李端端、張好好、李師師、陳圓圓,以及「紅紅」「整整」等等,都是妓女(包括歌伎)或「侍兒」(即「丫鬟」)。

陳寅恪甚至推斷,《西廂記》裡的「崔鶯鶯」。雖然劇中是「相國小姐」,但《西廂記》取自取自唐人小說《會真記》,所以崔鶯鶯原型可能是個妓女。

這次敦煌文書必須來作證,為疊字女生正名。敦煌文書裡記載有大量的疊字女生名字,來深吸一口氣:小小、果果、仙仙、真真、心心、美美、娘娘、花花、英英、來來、毛毛、醜醜、洛洛、團團……

女生用個疊字就不是良家女了?敦煌文書實力打臉!

其實縱觀所有的敦煌文獻,其中佛經約佔90%,另外10%才是民間普通的記載,但僅僅10%,也給我們展現了一個非常生動活潑,富有意趣的世界。

因為一些歷史原因,目前這些文獻流落在英法等國的博物館,但敦煌數位化計劃正在積極的將這些流落他鄉的文物內容以數位化的形式帶回中國,期待以後我們能看到更多的,充滿勃勃生機的古人生活。

相關焦點

  • 敦煌藏經洞:古代學術的海洋 - 東方網-文化新聞
    今年6月是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00周年。莫高窟藏經洞發現的意義在於:打開了豐富多採的敦煌文化的視窗、促進了敦煌學的誕生、為中華古代文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西方之間架起了一座學術研究的新通道。曠世寶藏無與倫比河西走廊西端,甘肅省敦煌縣(今為敦煌市)東南25公裡的莫高窟第16號窟北壁後面,隱藏著一座封閉千年的暗窟。
  • 唉,我說那誰,離婚協議你還是籤了吧。唐代居然也有協議離婚?
    現在離婚,大部分就是籤一個離婚協議,雙方規定一下財產分配、子女撫養等等權利義務,然後拿到國家部門卡個戳,就可以了,這就是所謂協議離婚。能協議解決的事,很少有人鬧到法庭去的。其實在古代,離婚也有著相關的法律規定,也有協議離婚的現象,這事在古代叫做「和離」。此事尤以社會風氣開放,婦女地位提高的唐代最為突出。
  • 把離婚協議書寫得如泣如訴,是幾個意思?
    休書深情說: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伏願娘子千秋萬歲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宋文獻,其中的12件離婚文書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考古研究者們一頓頭腦風暴,最後得出結論: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離婚協議書。與想像中的離婚訣別書不同,這些文書大多深情款款,如泣如訴。
  • 離婚兩年後,離婚協議還有約束力嗎?
    離婚兩年後,離婚協議還有約束力嗎?我們都離婚2年了,它早沒了效力!@小合普法,你來說說離婚協議還有約束力不?離婚兩年後離婚協議還有約束力嗎?原告胡某、被告周某達成的離婚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該協議對雙方均有約束力,雙方均應自覺履行。協議中約定,爭議房產歸原告胡某所有,被告周某有義務協助其辦理過戶手續。
  • 史上最溫情的離婚協議書長啥樣
    ,在古代叫和離,說白了就是夫妻雙方和平分手。 在《唐律疏議·戶婚》中規定:「若夫妻不相安諧而和離者,不坐。」就是說兩口子因為種種原因,實在是過不下去了,可以選擇協議離婚。對於這種離婚方式,官府不會從法律的角度來追究兩位當事人的責任。
  • 協議離婚後需要變更離婚協議書內容時該怎麼辦?
    今天,本離婚律師接待了一位前來諮詢修改離婚協議書問題的女士。這位女士與前夫協議離婚已經有一年的時間。雙方在離婚協議書中約定:婚生女兒由女方撫養,男方按月支付撫養費4千元。離婚後,由於種種原因,現在雙方決定將子女撫養權變更為男方撫養,女方無需支付撫養費。雙方為此在離婚協議書上做了變更並籤字確認。然而,由於離婚協議書一式三份,除了雙方各執一份外,婚姻登記機關還留檔一份。
  • 敦煌吐魯番文獻「最後的寶藏」是咋回事?這部新書抖露了秘密
    《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出版座談會日前在京舉行,這一由中華書局與旅順博物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聯合主辦的活動聚集了敦煌吐魯番學、西域歷史語言、吐魯番文獻、中古史、書法史、吐魯番考古、佛道教研究等各領域的專家。
  • 傳承敦煌文化 夢幻敦煌版《生僻字》今日上線
    通過對歌詞的改寫,這首夢幻敦煌版《生僻字》不僅展示出了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也將敦煌文化娓娓道來,用動人的音樂為大家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敦煌畫卷。在夢幻敦煌版《生僻字》的歌詞中,「鐃壎箜篌,竽鈸鞀鼓」是古代的樂器,這些樂器在遊戲也有出現,比如夢幻西遊召喚獸般若天女手持的就是箜篌。「猰貐鷞鳩,獬豸狌狌」是古代中的一些奇珍異獸,在遊戲中大家也能遇到。
  • 離婚協議有用嗎?離婚協議可以反悔嗎?籤訂離婚協議不離婚怎麼辦
    大家知道,離婚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去民政局登記離婚,一種是去法院起訴離婚。除了上述兩種方式,無論多長時間的分居都不會導致夫妻關係的解除。當然還有一種更偏門的解除夫妻關係的方式就是當一方長期失蹤另一方去宣告ta死亡。宣告死亡後另一方是可以再婚的,之前的夫妻關係算是結束了。
  • 「假離婚」的事實不能否定雙方離婚協議的內容
    其中一方提及的「假離婚」,並不能否認雙方離婚協議的內容。一審法院認定第二次離婚協議約定的「夫妻無共同財產」為真實有效,那麼登記在劉某個人名下的X2號房屋應為劉某所有,但一審判決認定該約定不明,認定事實前後自相矛盾。二、葉某因為後悔籤訂了第二次離婚協議,不惜偽造《借條》證據,足以認定離婚協議是真實的,也足以認定離婚協議上關於雙方無夫妻共同財產的約定,個人名下財產歸個人所有。三、X1號房屋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應當予以分割。
  • 匯集敦煌殘卷 拼接起古代文明
    這3張殘片的成功綴合,不僅恢復了一個初步可讀的變文文本,而且使我們得以走近古代變文作者,重構變文講唱的場景,去拼接那早已消失了的古代文明。」先把內容相關的敦煌殘卷匯聚在一起,再將內容直接相連或相鄰的殘卷進行比對,碴口是否相合、字體是否相同、裝幀是否一致……在實踐中,張湧泉團隊系統總結了敦煌殘卷綴合的程序和方法,大大提升了綴合效率,新的綴合成果不斷湧現。
  • 離婚協議內容,約定以下條款無效!
    我國離婚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協議離婚,另一種是訴訟離婚。如果雙方能達成協議是更好的。但是如果不是很懂法律的情況下,協議內容一定要認真考慮好。協議內容裡不能有以下條款,否則條款無效。1.雙方約定離婚後,一方不能再婚。再婚是他人的自由,這條是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所以無效。2.雙方離婚後不得生育子女。
  • 兩七旬老人籤署離婚協議又陷入財產糾紛,離婚協議是否還有效?
    兩名七旬老人原本和平籤署離婚協議,約定財產分割方案,說好先緩緩等到房子拆遷後再離,但真到離婚時王常貴(化名)老先生又反悔了,要求按另一份財產協議分割夫妻財產,老伴於是提起訴訟。法院最終沒有按「離婚協議」處置雙方財產。目前,像王老先生夫婦這樣的離婚財產糾紛案還有不少,類似的離婚協議究竟是否有效?
  • 【胡律師說法】沒有民法典,中國古代是怎麼離婚的?
    隨著《民法典》的腳步漸近,關於離婚冷靜期的熱議不斷。許多人說離婚變難了,對比之下,中國古代怎麼離婚?離婚難嗎? 從秦漢到唐,古人離婚還是簡單的,宋代程朱理學興起後,離婚變難,女性離婚更難。
  • 敦煌壁畫裡古代中秋習俗:登"拜月樓"祈願長壽團圓
    敦煌研究院通過其官方微信披露了一批敦煌壁畫和遺書文獻中涉及古代「中秋」的傳統民俗活動,重現古代敦煌民眾登「拜月樓」祈願家人長壽團圓、情人團聚等場景,溫馨浪漫。  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此次披露的壁畫、文獻中主要涉及古人繪製在壁畫上與月有關的圖像,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古人手跡。我們能從壁畫中菩薩右手託起的月亮裡,清晰地看到月兔、桂樹、金蟾這些元素。
  • 佛教藝術瑰寶—敦煌莫高窟壁畫
    敦煌莫高窟是我國古代美術的重要寶藏之一。敦煌縣在今甘肅省西北角,在漢、唐時代是一繁盛的城市。其繁盛起來的原因是和它的地理位置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分不開的。莫高窟是敦煌城東南約二十公裡地方的鳴沙山巖壁上的四百九十二個洞的總稱。
  • 先生們與《敦煌藝術大辭典》
    但是,儘管敦煌學已成為顯學,但在藏經洞發現之後近四十年的時間裡,除了北京大學陳萬裡陪同美國人華爾納到過一次敦煌外,中國幾乎再沒有一個學者親自到敦煌石窟進行過實地考察。1937年,一位叫李丁隴的畫家,專程赴敦煌石窟臨摹壁畫,並將臨摹的畫帶到內地展覽,由此讓敦煌藝術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在李丁隴的幫助下,畫家張大千也抵達敦煌,在敦煌停留達三年之久。
  • 協議離婚的必須要籤離婚協議書嗎,需要寫哪些內容?
    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夫妻因為感情問題而走向了離婚的道路,有的是通過協議離婚的方式進行的。那麼,協議離婚的必須要籤離婚協議書嗎,需要寫哪些內容?網友諮詢:我想離婚,想問一下,協議離婚的必須要籤離婚協議書嗎,需要寫哪些內容?
  • 馬伊琍文章離婚很溫情:原來祝彼此幸福,就是唐朝的《放妻書》
    尤其是在古代想要結束一段婚姻,似乎只有男子單方面休妻。但是在1900年的時候,敦煌的莫高窟有一批古代文獻出土,裡面發現的12件放妻書,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於男權社會的原本看法。根據敦煌研究所的學者考證得知,這一批出土的放妻書,是中國最早的離婚協議書,它們出現於唐朝,一直在北宋年間都有流傳,大約跨越了中國古代三世紀之久。
  • 【藝術·書法】天地遺痕:敦煌古代硬筆書法
    本報特約撰稿人李正宇  什麼是敦煌硬筆書法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約五萬卷北涼至北宋中期各種寫印本文獻。此前和此後,在莫高窟其他洞窟、佛塔及敦煌地區烽燧、塢堡遺址中也發現數千件西漢到元代的漢文及多種古代少數民族文字的紙帛文書和題壁文字,這就是被稱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四大發現之一的「敦煌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