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用無私的愛心走進孩子的心靈,用心的呵護,耐心的教導,智慧的引導,使每一位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需要悉心的呵護
文‖大眼睛媽咪 文章是原創性文章,歡迎您的分享與轉載。喜歡點關注哦。
孩子只有為自己的行為學會道歉,才能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孩子才不會選擇逃避。才會勇敢的直接面對挫折的挑戰,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在挫折中積累經驗並走向成功。
那麼如果孩子做錯事情,作為父母一定不要一味的進行偏袒或者是幫孩子去認錯。應該去教會孩子怎麼認錯,而不是代替孩子去認錯。教會孩子生活的本領,原本要比幫助孩子生活要好的多。
如果孩子犯錯了,父母要學會讓孩子去主動認錯。並從在認錯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犯錯的原因,這樣才能讓孩子不斷的思考犯錯的原因,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避免出現這樣的錯誤。也能培養孩子勇於承擔的責任心。
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沒有是非觀念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會選擇主動替孩子道歉。家長總覺得孩子年齡還小,孩子犯了點錯,沒什麼大不了的。很多時候,家長會選擇主動替孩子道歉。還有的家長感覺,等孩子長大了就懂得自己做錯了事情,慢慢就會懂得如何道歉。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家長替孩子道歉,不僅會讓孩子對自己犯過的錯誤進行逃避,而且還會養成孩子依賴的習慣。這孩子的心裡就會覺著,只要有家長,犯錯了也沒事,家長都能幫忙給解決。慢慢的就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感。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孩子小時候犯的錯,家長道歉就能解決。或者是孩子不小心打破了鄰居家孩子的玩具,家長可以幫鄰居家孩子買一個新的。那麼如果將來長大了,犯了更大的錯誤,或者觸犯了法律的底線,恐怕就不是家長一個道歉或者買一個新的玩具就能解決的問題。
要讓孩子知道犯錯的原因也很重要
案例:
有一天,小曼的媽媽帶小曼去小強家玩。兩個孩子在玩的好好的,忽然聽見小強哭了起來。這下把小曼的媽媽給急壞了,小強的媽媽也趕緊過去看了一下孩子。原來是小馬把小小的玩具給打破了,小強看到玩具破了,傷心的急的哭了起來。這時候小曼的媽媽給小強說:「小強不哭了,小曼打碎了你的玩具,我替他向你道歉。」這時候小強的媽媽聽了也很不好意思的說,沒事,沒關係的。
雖然小曼的媽媽替小曼道了歉,小曼的媽媽是袒護小曼的行為。而且這樣處理會助長孩子犯了錯,不負責任的心理。
孩子自己犯了錯,就要讓孩子自己承擔。否則,在日後的生活中,孩子不會因為犯了錯而去積累犯錯的經驗。孩子幼小,心裡就會有一個印象,只要有家長在,什麼都能解決。孩子犯錯了,就要讓孩子自己認錯。不僅能讓孩子從錯誤中積累教訓和經驗,也能助長孩子的責任心和責任感。
孩子認錯,也能提高孩子的責任心
所以在生活中建議家長們要慢慢的培養孩子認錯的精神,不要什麼都替孩子做。有以下建議,歡迎您的借鑑。
1、孩子自己犯的錯誤,就要讓孩子自己去認
孩子犯了錯,我就讓孩子自己去認。家長幫孩子認錯,其實從心理上也是在偏袒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家長幫孩子認錯,孩子不會從這個錯誤中積累自己錯誤的經驗。這樣的認錯只成了一種形式感。孩子錯了,讓孩子自己認錯,慢慢的孩子在生活中會發現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不僅豐富了孩子的生活經驗,也能讓孩子勇於承擔自己的錯誤。增加孩子的責任感。
2、要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
讓孩子認錯不是目的。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生活經驗不豐富,知識缺乏。所以孩子犯錯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孩子犯錯了,讓孩子認錯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對於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分析孩子錯誤的原因
孩子本身對對錯是沒有概念的,尤其是在一歲到三歲之間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心裡充滿了天性和天真。像我們所說的人際關係,生活常識,知識經驗的積累幾乎是都沒有的。對於這部分孩子,我們要著重的告訴孩子,孩子犯錯不要緊,要告訴孩子自己錯在哪裡。這樣才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且在下一次碰到類似的事情,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對孩子來講也是一個生活經驗的積累。
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記住,讓孩子認錯只是一個過程,而真正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認錯。
認錯不是目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錯誤的原因
3、家長要鼓勵孩子認錯,給孩子認錯的勇氣
孩子犯錯了,其實內心是脆弱的。因為孩子也怕自己犯錯,怕會受到責備。所以,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如果一味的對孩子進行批評並加以指責。只會讓孩子在面臨犯錯的時候更加顯得退縮,膽怯。這樣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益處的,而且孩子也會在您指責的過程中疏遠與您的關係。
當孩子犯錯時,孩子往往表現的比較恐慌。所以家長們的態度很重要,不要一味的去指責孩子的不是。要適當的給孩子一些溫暖,給孩子自己認錯的勇氣。告訴孩子,犯錯不要緊,不用怕,只要認錯了都是好孩子。並給孩子講述自己童年的事情,自己童年也犯過錯誤。犯錯了不要怕,只要改正了就好。慢慢的,孩子就會樹立一個心理意識,也會對自己的錯勇於承擔責任。
家長要鼓勵孩子認錯的態度
4、家長要及時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
有的時候家長可能是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認錯之後,直接就不管不問了。其實這樣是非常不好的。不管孩子是自己主動認錯的,還是家長強制性認錯的。在孩子的內心世界已經受到了傷害。所以家長對於孩子的心情也要格外的關注,尤其是平時在生活中表現的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犯錯的時候,如果是強制性讓孩子認錯,會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也不利於日後的親子教育。
家長要時時的疏導孩子的心情,便抓住孩子認錯的這個行為,對孩子進行誇讚和表揚。這樣也能樹立孩子在生活中的責任心和認錯的態度。慢慢的,孩子就會知道這樣的事情是不能做的,就會減少孩子犯錯。便利於孩子積累生活經驗,有利於孩子日後的發展。
即使疏導孩子認錯後的不良情緒
【溫暖寄語】: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犯錯是時常會發生的,其實也是很平常的事情,誰不是這樣犯錯中走過的童年。家長對於孩子犯錯,不要立馬進行指責,引導孩子找到犯錯的原因和認錯的態度,這樣對孩子日後生活中的成長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今日話題:你們家孩子犯錯的時候,都是自己主動認錯的嗎?歡迎討論。
大家好,我是大眼睛媽咪。如果您在育兒的問題上有不解或者疑惑,可隨時聯繫我。給您最專業,最耐心的回答。願在育兒的路上伴您左右,與您共同見證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