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們家孩子不對」你還在替孩子道歉嗎,不要一錯再錯了

2020-09-07 大眼睛媽咪

我們將用無私的愛心走進孩子的心靈,用心的呵護,耐心的教導,智慧的引導,使每一位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需要悉心的呵護

文‖大眼睛媽咪 文章是原創性文章,歡迎您的分享與轉載。喜歡點關注哦。

孩子只有為自己的行為學會道歉,才能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孩子才不會選擇逃避。才會勇敢的直接面對挫折的挑戰,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在挫折中積累經驗並走向成功。

那麼如果孩子做錯事情,作為父母一定不要一味的進行偏袒或者是幫孩子去認錯。應該去教會孩子怎麼認錯,而不是代替孩子去認錯。教會孩子生活的本領,原本要比幫助孩子生活要好的多。

如果孩子犯錯了,父母要學會讓孩子去主動認錯。並從在認錯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犯錯的原因,這樣才能讓孩子不斷的思考犯錯的原因,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避免出現這樣的錯誤。也能培養孩子勇於承擔的責任心。

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沒有是非觀念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會選擇主動替孩子道歉。家長總覺得孩子年齡還小,孩子犯了點錯,沒什麼大不了的。很多時候,家長會選擇主動替孩子道歉。還有的家長感覺,等孩子長大了就懂得自己做錯了事情,慢慢就會懂得如何道歉。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家長替孩子道歉,不僅會讓孩子對自己犯過的錯誤進行逃避,而且還會養成孩子依賴的習慣。這孩子的心裡就會覺著,只要有家長,犯錯了也沒事,家長都能幫忙給解決。慢慢的就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感。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孩子小時候犯的錯,家長道歉就能解決。或者是孩子不小心打破了鄰居家孩子的玩具,家長可以幫鄰居家孩子買一個新的。那麼如果將來長大了,犯了更大的錯誤,或者觸犯了法律的底線,恐怕就不是家長一個道歉或者買一個新的玩具就能解決的問題。

要讓孩子知道犯錯的原因也很重要


案例:

有一天,小曼的媽媽帶小曼去小強家玩。兩個孩子在玩的好好的,忽然聽見小強哭了起來。這下把小曼的媽媽給急壞了,小強的媽媽也趕緊過去看了一下孩子。原來是小馬把小小的玩具給打破了,小強看到玩具破了,傷心的急的哭了起來。這時候小曼的媽媽給小強說:「小強不哭了,小曼打碎了你的玩具,我替他向你道歉。」這時候小強的媽媽聽了也很不好意思的說,沒事,沒關係的。

雖然小曼的媽媽替小曼道了歉,小曼的媽媽是袒護小曼的行為。而且這樣處理會助長孩子犯了錯,不負責任的心理。

孩子自己犯了錯,就要讓孩子自己承擔。否則,在日後的生活中,孩子不會因為犯了錯而去積累犯錯的經驗。孩子幼小,心裡就會有一個印象,只要有家長在,什麼都能解決。孩子犯錯了,就要讓孩子自己認錯。不僅能讓孩子從錯誤中積累教訓和經驗,也能助長孩子的責任心和責任感。

孩子認錯,也能提高孩子的責任心


所以在生活中建議家長們要慢慢的培養孩子認錯的精神,不要什麼都替孩子做。有以下建議,歡迎您的借鑑。

1、孩子自己犯的錯誤,就要讓孩子自己去認

孩子犯了錯,我就讓孩子自己去認。家長幫孩子認錯,其實從心理上也是在偏袒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家長幫孩子認錯,孩子不會從這個錯誤中積累自己錯誤的經驗。這樣的認錯只成了一種形式感。孩子錯了,讓孩子自己認錯,慢慢的孩子在生活中會發現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不僅豐富了孩子的生活經驗,也能讓孩子勇於承擔自己的錯誤。增加孩子的責任感。

2、要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

讓孩子認錯不是目的。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生活經驗不豐富,知識缺乏。所以孩子犯錯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孩子犯錯了,讓孩子認錯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對於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分析孩子錯誤的原因


孩子本身對對錯是沒有概念的,尤其是在一歲到三歲之間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心裡充滿了天性和天真。像我們所說的人際關係,生活常識,知識經驗的積累幾乎是都沒有的。對於這部分孩子,我們要著重的告訴孩子,孩子犯錯不要緊,要告訴孩子自己錯在哪裡。這樣才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且在下一次碰到類似的事情,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對孩子來講也是一個生活經驗的積累。

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記住,讓孩子認錯只是一個過程,而真正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認錯。

認錯不是目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錯誤的原因


3、家長要鼓勵孩子認錯,給孩子認錯的勇氣

孩子犯錯了,其實內心是脆弱的。因為孩子也怕自己犯錯,怕會受到責備。所以,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如果一味的對孩子進行批評並加以指責。只會讓孩子在面臨犯錯的時候更加顯得退縮,膽怯。這樣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益處的,而且孩子也會在您指責的過程中疏遠與您的關係。

當孩子犯錯時,孩子往往表現的比較恐慌。所以家長們的態度很重要,不要一味的去指責孩子的不是。要適當的給孩子一些溫暖,給孩子自己認錯的勇氣。告訴孩子,犯錯不要緊,不用怕,只要認錯了都是好孩子。並給孩子講述自己童年的事情,自己童年也犯過錯誤。犯錯了不要怕,只要改正了就好。慢慢的,孩子就會樹立一個心理意識,也會對自己的錯勇於承擔責任。

家長要鼓勵孩子認錯的態度


4、家長要及時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

有的時候家長可能是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認錯之後,直接就不管不問了。其實這樣是非常不好的。不管孩子是自己主動認錯的,還是家長強制性認錯的。在孩子的內心世界已經受到了傷害。所以家長對於孩子的心情也要格外的關注,尤其是平時在生活中表現的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犯錯的時候,如果是強制性讓孩子認錯,會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也不利於日後的親子教育。

家長要時時的疏導孩子的心情,便抓住孩子認錯的這個行為,對孩子進行誇讚和表揚。這樣也能樹立孩子在生活中的責任心和認錯的態度。慢慢的,孩子就會知道這樣的事情是不能做的,就會減少孩子犯錯。便利於孩子積累生活經驗,有利於孩子日後的發展。

即使疏導孩子認錯後的不良情緒


【溫暖寄語】: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犯錯是時常會發生的,其實也是很平常的事情,誰不是這樣犯錯中走過的童年。家長對於孩子犯錯,不要立馬進行指責,引導孩子找到犯錯的原因和認錯的態度,這樣對孩子日後生活中的成長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今日話題:你們家孩子犯錯的時候,都是自己主動認錯的嗎?歡迎討論。

大家好,我是大眼睛媽咪。如果您在育兒的問題上有不解或者疑惑,可隨時聯繫我。給您最專業,最耐心的回答。願在育兒的路上伴您左右,與您共同見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父母犯了錯 到底需不需要和孩子道歉嗎?
    我想在這裡做個小調查: 「如果你犯了錯,會跟孩子道歉嗎? 」我想,大部分父母會說: 「我跟他道歉,那我豈不是很沒面子!況且孩子那麼小懂什麼呀。」生活中,確實有不少家長其實都有這樣的想法。當時天色不早了,我還以為小明已經走了呢,但他寫完做作業後一直在和我家孩子玩。 我怕他的家長會擔心他,就對他說:「天黑了哦,趕緊回家,不然爸媽該擔心你了哦。」 當時小明只是低下了頭,沒有說話,我家孩子卻跟我說:「媽媽讓小明住我們家一晚吧,還沒有玩兒夠呢。」 我知道孩子這是出於同學間的情誼才說的這話,背後肯定有別的原因。
  • 歌手何欣桐2019最新單曲《一錯再錯》全網首發 火爆來襲
    00後原創歌手何欣桐,2019最新單曲《一錯再錯》全網首發,這是她第一首發行的原創歌曲。厚積薄發,潛心磨礪,何欣桐用作品證明了自己對音樂的執著。她演唱的《一錯再錯》,曲風哀婉動人,歌聲纏綿悱惻,情感細膩,描述了一種愛人的真摯與祈求。
  • 為什麼孩子喜歡一錯再錯?父母的怒火成為孩子最大的壓力
    不能引導孩子理解自己犯的是什麼錯,反而讓孩子覺得委屈和壓迫,完全是迫於父母那種氣勢才認錯的。 這樣的認錯當然不是孩子心甘情願的,可能他們根本就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 「不就是你家孩子流鼻血了!我家孩子道個歉,不就完了?」不行!
    我媽笑著對我小姨說:她小姨啊,還在生氣呢?上次那事兒菲菲確實做得有些過分,這不,菲菲特意給咱家大寶貝兒買的玩具槍,你也別再生氣了。 我小姨聽完我媽的話,又看了看擺在桌子上的玩具槍說:現在知道錯了?
  • 大人犯的錯 有時候其實是孩子在替我們承擔責任
    寒假了,家長上班沒時間看孩子,也沒有精力輔導孩子的寒假作業,這時候大部分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興趣班,甚至是託管班。孩子放寒假,與沒有放寒假似乎沒有區別。早晨上班之前把孩子送到培訓機構,下班後再去接孩子回家。
  • 「他都道歉了,你還不原諒?」憑什麼欺負人的孩子道歉就得被原諒
    欺負人的孩子道歉就該被原諒嗎?生活中,很多孩子受了委屈或者被欺負,對方道歉之後,就會有人要求孩子&34;;如果孩子不原諒,就會有人對他說:&34;&34;可是,受傷害、被欺負的是孩子,勸說的人有什麼資格替他們決定原不原諒呢?憑什麼欺負人的孩子說一句對不起就得被原諒?這對於受傷害的孩子來說,是多麼的不公平,本質就是一種道德綁架。
  • 學會放棄,不因沉沒成本一錯再錯
    學會放棄,不因沉沒成本一錯再錯20幾歲的你,身在職場,總是要面臨很多選擇。而無論是怎樣的選擇,都是需要成本的。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所謂沉沒成本,是指那些已經發生但又不可能收回的支出,包括金錢、時間、精力等。行為決策理論專家發現,人們在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要看此事對自己有無好處,還要看過去自己在此事上是否有過投入,這被稱做「沉沒成本誤區」。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學鋼琴,花了不少錢給孩子買了鋼琴,結果沒幾天小傢伙就厭倦了,甚至不願意再動手摸琴。
  • 您教育孩子還是靠吼嗎?不要一錯再錯了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很多家長壓制不住自己的暴躁脾氣。孩子一旦做錯了事情,或者是做的不如意,哪怕孩子真的沒有錯,只是父母覺得他錯了,就會一味的吼罵孩子。孩子在生活中稍微表現的一點不如家長的意。家長就會喋喋不休,甚至有時候這個事情做錯了,也能把幾天前的事情拿出來一起說。
  • 孩子說髒話,家長還不當回事嗎?別一錯再錯了
    我們可能覺得孩子還小,抱著這個心理,我們會原諒並體諒孩子。那麼如果這個孩子現在已經10歲左右了。養成了說髒話的習慣,一直沒有改。脫口而出還是一句髒話,這時候的您還會不會抱著只是覺得是無意間說出來一句髒話,而且原諒他,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的。那麼給您的第一印象,我相信你會覺得這個孩子素質差。
  • 能不能逼孩子道歉?高情商的做法在這裡
    在很多時候,是希望孩子真的是發自內心的,我有錯我要改,我要向你表達善意,這個時候怎麼做就顯得非常的不一樣,如果說孩子是在家裡做了讓你覺得錯的事,什麼會讓他覺得誠心誠意地認為是他錯了,是你把你的感受告訴他。
  • 車子很少上高速,到底要不要辦ETC?收費員:別一錯再錯了
    導語:車子很少上高速,到底要不要辦ETC?收費員:別一錯再錯了ETC對於廣大車主來說是一個非常便利的系統,特別是總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主,自推出後就第一時間去辦理。不過,也有一些車主這樣想:無論如何我都很少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因此不需要辦理ETC。這種想法相信是普遍的,但是正確嗎?不少人對此懷有疑問,車子很少上高速,到底要不要辦ETC?收費員表示:別一錯再錯了。因為,在許多內部人士看來,ETC實際上是非常必要的。
  • 孩子犯錯後,父母常說這樣的話,會讓孩子一錯再錯,千萬別說了
    ,心疼的不停訓斥孩子:「我說了吧,讓你不要跑,不要跑!你的這些行為,爸爸媽媽之前已經警告過你了,只是因為你沒有聽父母的話,才造成現在的傷痛。,根本不給孩子說話和解釋的機會。無論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都不要用侮辱性的語言去責備孩子,不要用傷害孩子自尊的方式去打罵孩子。
  • 未婚先孕未必一定要結婚,及時止損很重要,女人不要一錯再錯
    小梨的丈夫說,他本不想這麼早結婚,也沒想好是不是要娶小梨,只是小梨懷了孕,沒辦法才要娶小梨,還說小梨懷孕是因為小梨不懂得自愛,並不能全怪他,所以要小梨不要太執拗,早點嫁給他早了事。小梨對丈夫寒了心,她覺得丈夫以前不是這樣的,以前丈夫很愛她的,現在卻像變了一個人,小梨的父母因為沒有彩禮就不讓小梨嫁過去,兩家人僵持不下,最後丈夫的家人因為小梨肚子裡的孩子同意拿出一點彩禮,然後草草的辦了一個婚禮,將小梨娶進了門。婚後的小梨本以為自己能夠仰仗肚子裡的孩子過得好一點,可是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 張龍珍新單曲《情願愛上你一錯再錯》今日首發
    近日,歌手張龍珍新歌《情願愛上你一錯再錯》今日首發,歡快的旋律、傷感的歌詞,在六一將,為樂壇帶來一股傷感的療傷情歌。最新歌曲《情願愛上你一錯再錯》更是將龍珍子的音樂進一步鮮明升華,新穎的歌詞和旋律,讓人在聽到歌聲響起的時候忍不住想自己的過去,著名音樂人雷啟飛也評價龍珍子的實力也越來越強大,可造之才。  張龍珍說,歌曲《情願愛上你一錯再錯》雖然是一首傷感愛情歌曲,但是歌聲裡傳達出來的感情遠遠不止於愛情,希望在新的專輯裡,大家都能像歌中唱到的那樣如果我愛上你是一個錯,我情願一錯再錯,對待感情的堅定。
  • 孩子學會道歉,是學會承擔責任一種表現
    事後,手指受傷的父母對小洋說:「當時我實在痛得厲害,原想狠狠地打你一個耳光。但是,轉念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夾縫處的,錯的人是我,憑什麼打你?」試想,當你在路邊散步時,突然被一個騎自行車的人撞到了,正當你怒髮衝冠準備發火的時候,那人輕輕地對你說了聲「對不起」,你要生的氣是不是就生不起來了。在生活中,當我們和別人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時,若能夠做到禮貌,時時多講兩句對不起,那許多大事就可以化小,小事便可以化無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說「對不起」,其實是教育孩子要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
  • 媽媽,你必須給我道歉——父母向孩子道歉的藝術
    小編在驚嘆三歲兒童強烈的自尊心和原則感之餘,也不免思考「媽媽應該道歉嗎?」「媽媽該如何道歉?」。回顧整個事件,「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想要教導孩子愛護眼睛養成好習慣,但「媽媽」的教育方法卻一言難盡。而像「嫂子」這樣的父母廣泛地存在於我們身邊,他們是我們的父母,甚至是我們自己。記得看過一個街訪視頻,視頻中記者圍繞「父母會向你道歉嗎?」
  • 你會向孩子道歉嗎?
    這可是一個能改變孩子命運的話題,不知道你是否相信,聽我講完你也許能領悟。 在孩子小的時候,大人難免會錯怪或者誤會孩子。有的人會主動的向孩子道歉,這值得表揚。有的人會用補償方式向孩子道歉,這可以說有點欠缺。有的人會迴避自己的過失,無視自己冤枉孩子,或者漠視自己的冤枉。有的人甚至於,我冤枉你怎麼了,不就是一個孩子嗎? 我就順序顛倒說吧!
  • 如何看待校園暴力中的「不過是個孩子,不要追究了」
    如何看待校園暴力中的「不過是個孩子,不要追究了」一位家長聯繫我,說他家孩子在學校被其他孩子造謠污衊語言攻擊,她找到了其中一個主謀的家長,對方家長道歉並說孩子是受人挑唆,於是她問能否告知是誰挑唆的,這位家長卻說,不過是孩子不懂事,不要過分追究了。她問我:真的是「過分追究」了嗎?首先說明何為「過分」。
  • 孩子犯了錯,家長的道歉可以代替孩子的認錯嗎?
    開學沒有多長時間,某高中,高一年級組長在某班上課,一學生低頭玩手機,年級組長要求學生上交手機,學生忽然爆發,站起來雙手拍臺大聲問:你憑什麼要收我手機?下午,約來家長在級長辦公室見面,學生見到媽媽馬上痛哭流涕。級長將課堂情景重組一遍,剛拍完臺,學生馬上大聲說:作為老師,你不該對著學生拍臺,老師不能用這種方式教育學生。家長竟然在旁點頭贊同!
  • 父母做錯了,卻不知如何道歉?向孩子道歉的「正確」步驟
    孩子,爸爸媽媽也會錯,請你原諒父母通過體罰、強迫、家長的權威,能夠解決孩子的不服從,但是解決不了他的感情。當你的手扇向孩子的臉時,也扇遠了你們之間的距離。永遠不要試圖用暴力的手段使孩子服從你,這樣你贏得了一時的勝利,卻輸了父母和孩子之間最珍貴的感情,輸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這種信任一旦失去,很難再回來。做錯事的爸爸媽媽們,如果孩子失去了對你的信任,你應該真誠地反省、道歉,現在開始改變,一切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