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有本事的父母,越要在這兩件事和孩子計較,孩子將來大有出息

2020-08-28 家有二寶育兒經

寶寶一出生,我們都很開心。在往後的餘生,我們和寶寶是一種親子關係也是一種契約關係。說是親子關係,我們都能理解。因為寶寶流淌著我們的血液,所以我們和寶寶有著不一樣的一種生命聯繫。但說是契約關係,可能我們有的爸媽並不能夠認同。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我們對寶寶是無私的,希望通過我們爸媽自己的努力,可以使得寶寶有一個比較美好的未來。但我們是不計付出與成本的。所以這種契約關係就不存在。

但嚴格來講,我們和寶寶確實是一種契約關係。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算起,直到我們老去。我們和寶寶是相互給予的一個過程。所以這兒就有一個問題呢?我們到底要不要承認並履行自己和寶寶的契約?因為如果履行的話,我們可能會被打上&34;的標籤。而且我們如果認可這種契約關係的話,我們在哪些事情上不能和孩子計較。

案例:

表姐家很有錢,幾乎是年收入幾百萬的那種。但表姐夫非常喜歡和孩子計較。記得在表姐女兒小時候,表姐夫就經常說:&34;記得長大要還回來,或者通過彩禮還也可以。在表姐女兒大學的時候,表姐夫也經常說:&34;因此表姐夫被自己女兒貼上了&34;的標籤。而且她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表姐夫親生的,自己的親爸咋這樣呢?

一、我們該不該和孩子計較

前面已經說過我們和孩子是一種契約關係。不管我們承不承認,這種契約關係都是一直存在的。或許我們非常無私,我們不求回報,但這種契約關係也不會消失。那麼我們該不該和孩子計較呢?其實是應該的。因為我們和孩子其實也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並沒有這種無私的義務去給孩子奉獻一切,不求回報

當然這裡的回報並不是說孩子將來要給我們多少錢或者是多少好東西。我們更想要的回報或許是孩子的好成績和一個好的未來。只要孩子幸福,這就是他們對我們最好的回報。但是,兒童獲得這種幸福,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如果他們拿著我們的錢揮霍浪費,將來自己一事無成,這肯定也是不可以的。但我們應該和孩子在錢上計較嗎?

二、有本事的父母要與孩子計較這些

1、金錢

孩子花我們的錢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們自己沒有能力掙錢,但我們是他們的爸媽。所以我們必須給他們花錢。這是我們很多爸媽的想法。但另一方面有的爸媽會說:&34;那麼到底誰的觀點是正確的。其實這裡我們比較認同第二種觀點。孩子他們生來和我們就是一種契約關係。只不過在這種契約關係中,我們對孩子可能履行的責任和義務更多一些。這是由我們的年齡和主體地位決定的。但我們在錢上必須要和孩子計較。

或許我們不求回報,但我們必須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定位和目標到底是什麼。因為他們花的不是自己的錢,他們沒有能力掙錢,所以他們要合理地利用好我們自己的錢。另外和孩子計較金錢也可以在正面激勵孩子去努力學習,或者是努力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做出成績,賺到他們人生的第一桶金。其實人生的目的我們說得高尚一些並不在於掙錢。我們渴望詩和遠方。渴望那一處的風景,一路走走停停。但實現這一切的基礎是什麼,還是金錢。所以我們從小與孩子計較這些並不是不愛他們,這恰恰是對他們負責。

2、計較成績

我們和孩子計較成績?這或許又有很多家長不認同了。但這裡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無論孩子學什麼,將來都要學習。在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們應該和他們計較成績。因為此時他們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太多,而且自己本身的定力也不足。孩子一旦因為自己的失誤走錯一步,那時我們再和孩子計較就已經晚了。所以我們一定要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能力做最大限度的努力,這就是我們的計較。

和孩子計較,並不是小心眼,這其實是一種更負責任的計較。我們要讓孩子早早地開始努力,給自己的人生設定一個清晰的目標,並為之持續奮鬥。

相關焦點

  • 有本事的父母會和孩子計較這兩件事,越計較,孩子未來會越有出息
    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家長也都非常的開心,在今後的日子裡,父母和孩子也即是親子關係,也是嗯契約關係說到這一個契約關係,有很多的一些父母都會不認同,他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愛也都是不計成本的,因為不存在有一些契約關係,在某種狀況下來說,家人們和孩子也是存在有一些契約關係的,這一個契約關係就是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算
  • 李玫瑾:越是有本事的父母,越要在這2件事與娃計較,你做到了嗎
    父母是非常無私的,不求回報,但是這種關係也不會消失。那麼我們該不該和孩子計較呢?其實是應該的。因為我們和孩子其實也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並沒有這種無私的義務去給孩子奉獻一切,不求回報。回報並不是說孩子將來要給我們多少錢或者是多少好東西。
  • 越是沒本事的父母,總喜歡在這兩件事上與孩子計較,你是這樣的嗎
    孩子其實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做到完美,也要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到。,殊不知,這是家長的悲哀,還不自知!越是沒本事的父母,總喜歡在這兩件事上與孩子計較
  • 養育男孩,李玫瑾建議:父母越「捨得」3件事,孩子長大越有本事
    文/小語談教育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天使,為一個家庭帶來了歡樂與希望,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直也是十分的盡心盡力,為的就是讓孩子能成長的更加優秀,長大了也更有出息。尤其是對於男孩子來說,將來幹出一番成就比什麼都重要,男孩未來身上的擔子也會重的多,所以父母在養育男孩子時,需要操的心就更多了。
  • 父母在這3件事上,越是「懶得去管」,孩子將來越有「出息」
    父母在一些小事上,要做到懶得管,孩子將來才會越來越有出息。父母在這3件事上,要&34;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去把握與控制,要做到收放自如,就像放風箏一樣,要善於拉緊和鬆開線,風箏才會越飛越高。父母要在生活中不斷對孩子放手,讓孩子有一定的空間去鍛鍊真正的個人能力,這才是給孩子正確的教育。
  • 越喜歡做這3件事的爸爸,越沒什麼本事,也難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
    如果說,孩子的爸爸很有本事的話,那孩子將來也錯不了,必然會很有出息;如果說,孩子的爸爸沒什麼本事,總是喜歡做這些事兒的話,也很難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在外人看來,瀟瀟的生活一直都是幸福的,不愁吃穿,還會很多特長,比很多孩子都要幸福。可雖然瀟瀟的家庭條件不錯,但是瀟瀟卻有一對兒對自己十分苛刻的父母,特別是瀟瀟的爸爸,平時對瀟瀟更是十分嚴厲,而且他還是個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在家裡有著極高的地位,瀟瀟和媽媽都要聽爸爸的。
  • 李玫瑾提醒:養兒的家庭,這3件事父母越「捨得」,兒子越有本事
    >養兒的家庭,這3件事父母越「捨得」,兒子越有本事。,誰都說不準,所以我對這件事是極為重視,就將整個視頻都看完了,看完之後我發現李玫瑾教授說的話特別有道理。李玫瑾教授說,想要孩子將來更有出息,那麼下面這三件事上,父母要捨得不要一味的寵溺孩子,溫室當中肯定養不出大樹來
  •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和兒女計較這3件事,讓兒女卑微到塵埃裡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優秀的家長會通過言傳身教將自己優良的品格傳遞給兒女,而沒本事的父母則是會和孩子各種計較越沒本事的父母,最喜歡和兒女計較這3三件事,父母的這些計較,會讓兒女卑微到塵埃裡,長大後恐難有出息。
  • 越是沒本事的爸爸,越喜歡做下面3件事,孩子也會效仿自己的父親
    越是沒本事的爸爸,越喜歡做下面3件事,孩子也會效仿自己的父親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看的都非常重要,因此他們會花很多錢讓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在周末的時候還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希望孩子能夠全面發展。但其實他們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好的父親能夠給孩子起到正面引導的作用,但是生活當中也有很多父親並沒有起到自己應該起到的作用。
  • 越是沒本事的父母,擅長在這3件事上與孩子較真,讓子女很為難
    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孩子確實有些不聽話,但是這其中父母也難逃其咎,當孩子遇到沒本事的父母時,其實對孩子也是一種傷害。一般來說,越是沒本事的父母,擅長在這3件事上與孩子較真,讓子女很為難說得好聽一些,這是讓孩子知道父母掙錢有多難,讓孩子懂得節儉。可換言之,如果你是孩子,倘若父母一直在金錢的問題上與你斤斤計較,且小到吃穿住行的問題都要被「盤算」,你會是何種感受呢?
  • 家裡有男孩兒的要注意,這4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越有出息
    「孩子還小,長大了就懂事了」,相信不少人都不止一次聽過這句話。很多父母都用這句話來為孩子犯下的錯誤逃避責任。但是,家長們需要知道的是,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沒有好好的教育,那麼將來長大以後,更是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相信很多家長都非常的糾結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不要逼孩子一把,其實小白是覺得,為了孩子可以成長更好,家長還是應該適度的推孩子一把。一個有遠見的父母,如果可以在這三件事情推孩子一把,那麼孩子以後也會更加有出息。
  • 李玫瑾:養男孩的家庭,在這3件事上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
    男孩作為每個家庭傳宗接代的關鍵,一直以來都備受家長的重視,這導致了很多重男輕女的現象產生,這點果兒媽是一點都不鼓勵的,其實對我來說,男孩和女孩都一樣重要,只不過而這培養的方面不一樣,培養男孩就要他頂天立地,成為家庭的依靠;培養女孩就讓她善良溫柔,成為家庭堅實的後盾。
  • 養育男孩,聽聽李玫瑾建議: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越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長大能有出息,尤其是養男孩的家庭,父母都還指望以後能享清福呢!但孩子將來什麼樣我們誰都不知道,所以,家長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各種能力,方便以後成才。,同時在育兒領域上也有獨特的見解,近幾年李玫瑾教授提出了教育概念,她曾說過,想要孩子有出息,在下面這3件事上父母要捨得。
  • 李玫瑾:養男孩的家庭,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將來越有本事
    在《養育男孩》這本書中說過:「男孩子的成長為堅毅、有責任心的男人,需要堅強、友愛的領路人,父母要為男孩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始自己精彩的人生航程。」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建議:養男孩的家庭,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將來越有本事!離開家長的保護。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捨得」3件事,將來孩子更有出息
    孩子是上帝給每個家庭最好的禮物,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有出息,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家庭。都說養兒防老,但是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有本事還真的說不準,所以家長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現在大多數家庭教育都是過於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而忽略孩子人格與性格的培養,其實這是家庭教育中嚴重的偏差。往往成年後看一個人是否有發展,其實學歷和智商並不是最重要的。
  • 父母在這4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出色,可惜家長都捨不得
    我覺得很有道理,教育孩子就應該趁早並且狠心,否則孩子以後難有出息。不少家長就是因為狠不下心來,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捨得批評,還一味地溺愛,導致孩子從小就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家長們要狠心教育孩子,你越是狠心,孩子就越是出色。
  • 爸爸越是沒本事,越喜歡做這3件事,毀了孩子還不自知
    爸爸已經成了孩子們樹立價值觀取向的一個參考,所以他們身上肩負的責任非常大,而且爸爸有沒有本事,直接關係到孩子將來的人生。一個優秀的爸爸會給孩子帶來陽光向上的力量,而沒本事、沒出息的爸爸,只會讓孩子也跟著變得沒出息,而爸爸有沒有出息,往往能夠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得以體現。
  • 李玫瑾建議:3件事父母要「捨得」,娃將來更有出息
    李玫瑾建議:這3件事父母要「捨得」,娃將來更有出息最近梁女士和婆婆的關係有點緊張,都是因為兒子的教育問題。梁女士覺得男孩子嘛,就不應該那麼寵溺著,讓他養成懦弱自私的性格,所以一直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獨立意識。
  • 李玫瑾:養育男孩,家長越「捨得」這3件事,孩子以後越有出息
    她認為,養育男孩,家長要做到在這3件事上「捨得」才行。否則的話,孩子長大後是很難有出息的。李玫瑾:養育男孩,家長越「捨得」這3件事,孩子以後越有出息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們平時才特別喜歡為孩子包辦大小事,什麼事都想要替孩子去做。可他們這樣做最終只會害了孩子,讓孩子變成一個不獨立、很難有出息的人。如果家長真的想為孩子好,就必須要學會放手,要捨得讓孩子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