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設計,再造空間之美(鄉村振興,藝術何為?)

2020-12-22 人民網

圖由上到下依次為:浙江桐廬雲夕深澳裡民宿(攝影:姚力)、重慶墊江巴谷·宿集(攝影:何崴)、山西沁源韓洪溝老村民宿(攝影:金偉琦)、山東威海王家疃村柿園民宿(攝影:金偉琦)。(作者為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教授)

近年來,伴隨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紮實推進,依託鄉村閒置民居進行改造再利用的民宿業快速發展,民宿設計成為國內建築領域的熱點話題之一。一些鄉村民宿經過設計改造,既保留了民居的古樸之美,亦適應了現代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鄉村整體發展。

挖掘民宿文化特質

最初,民宿指的是一種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家庭旅社:主人將家中閒置的房間整理裝修,作為客房供遊客居住,同時,主人也會住在房子裡,與遊客共用客廳、餐廳和廚房。這樣的住宿空間不一定很大,卻一定很接地氣,不拘一格。遊客以家庭客人的身份被接納;民宿主人往往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房屋的擁有者,可為客人講述民居及周邊社區的歷史與故事,由此形成獨特的「主人文化」,使民宿空間更加親切和個性化。

如何在空間設計中體現民宿豐富多元的文化特質?留耕堂民宿或許提供了一種思路。留耕堂位於歷史文化名村——江西省婺源縣浙源鄉虹關村,曾是清代制墨大家詹成圭的孫子詹國涵的宅第,由於歷史變遷,古老的建築閒置已久。如今,租用留耕堂民宿的也是一位熱愛徽墨文化的江西人。他在虹關村居住多年,並在村中設立制墨工藝體驗工坊,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已經成為虹關村的一分子。因此,設計師在改造中,一方面盡力保留老建築的主要歷史信息,保持徽州古宅的空間精神;另一方面,注重體現留耕堂新老「主人」的情懷。正堂是原建築最重要的公共空間,有點題之用,也是彰顯主人追求和品位的重要載體。改造後,新正堂成為讀書室,原來兩側的居住空間成為畫室和茶室;正堂高處的匾額「留耕堂」仍居於原處,成為整個空間的精神原點。在局部區域,設計師引入藝術元素以強化民宿個性特徵。比如,在餐廳中,以徽墨故事為藍本創作的壁畫,既體現了民宿文化特色,又活躍了空間氛圍。

應當認識到,民宿不只是供遊客簡單休憩的驛站,更是拉近遊客與地域文化距離的橋梁。深入挖掘民宿文化特質,以設計語言彰顯民宿個性,才能使民宿更有人情味,使旅行更有記憶點。

充沛地域風土氣息

民宿與民居有著天然聯繫,可被視作民居的一種延續。所以,無論是改造還是新建,民宿都應同民居一樣,尊重當地生活方式、自然條件、人文環境等特質,以留住具有濃鬱風土氣息的地域之美。

民宿建築外觀往往影響人的第一印象,亦是展現地域精神的重要載體。許多優秀民宿都選擇在外觀設計上與周圍民居環境相融。比如,為與四周粉牆黛瓦的民居建築群相和諧,設計師選擇將浙江桐廬雲夕深澳裡民宿門廳入口的牆面刷成純白色,並搭配黑色屋頂;同時,卵石牆體、門前的水景和石景,又使之與普通民居不同,富有現代美感。

本地材料與傳統工藝的活化利用,也訴說著地域精神的傳承。比如,山東威海王家疃村柿園民宿建設中,設計師以當地壘石工藝砌築牆體,以傳統木構工藝建造涼亭,既展現了自然樸實的手工之美,亦回應了膠東地區傳統民居的形式語言。石牆、木亭、柿子樹及新增的水景,共同展開了一幅富有北方特色的鄉野圖卷。

民宿室內設計也應對當地風土人情有所回應。當下,一些民宿的室內設計過於城市化、模式化,雖然在使用上滿足了顧客的舒適度,但室內環境與建築周邊環境反差強烈,易有違和感。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設計師應當在家具、床榻樣式和裝飾陳設上下功夫,讓人有「回鄉」之感。比如,設計師進行山西沁源韓洪溝老村民宿的室內設計時,就沿用了當地傳統土炕、土牆、粗獷的原木家具樣式、暴露木材和草本的屋頂等,同時通過改造升級對其進行當代審美轉化,結合當地的色彩特點,營造出特有的厚重感。

融入自然山水格局

中國傳統村落之美很大程度上在於建築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無論民宿是樸素的農家樂式,還是豪華的度假酒店式,都應以不破壞自然環境為基本設計原則。

從民宿選址設計來看,不僅要考慮用地性質、朝向等基本條件,還要注意民宿與場地的關係,順應自然山水格局。重慶墊江巴谷·宿集項目在設計中就充分利用了場地的自然朝向,將主要客房建築布置在山的南側和東側,貼近山腳,既使客房獲得了良好的日照和景觀視野,又減少了建築對中心區域稻田的影響。

經營需求要求民宿應當保證足夠的客房數,但有時會導致民宿建築體量過大,難與周圍場地環境相融。對此,或可採用分散式布局,或可適當降低層高,或可利用體型的前後錯落減少體量的壓迫感,或可將建築下沉為覆土建築……總之,好的民宿往往讓位於自然,不與環境搶戲,在適度表達自我的同時,與周圍環境相諧適,成為將人與自然聯繫在一起的紐帶。南京蘇家原舍民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設計師充分尊重場地的高差和周邊景觀元素,建築高低錯落、開合有序,對外與大山水環境相協調,對內形成了舒適的庭院空間,滿足了使用者遠觀風景、近享閒適的訴求。

巴谷·宿集項目中,多個建築也以一種半隱身的狀態呈現。比如,位于田邊的餐廳是一座隱藏於地下的覆土建築,屋頂被重新開闢成水田,種植水稻。建築消隱于田間,最大程度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又如書店的設計,隱藏在樹林邊緣,從地方民居屋頂轉譯過來的新屋頂簷口壓得很低,這也是當地民居的一種特殊形式。屋頂為青瓦,與周邊植物及背後的山林形成一種色調上的和諧,建築也因此融入自然。

民宿是承載人文個性與鄉情鄉愁的場所,是展現傳統工藝與地域文化的場所,是糅合主觀設計與客觀自然的場所。這三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共同作用於民宿的空間美學。需要注意的是,當前部分民宿依然存在體量過大,難與周圍環境相和諧;建築和室內設計酒店化、同質化,難以體現地域風格等問題。民宿之美,在小、在真、在樸拙、在融洽、在「天人合一」。民宿空間如何平衡大與小、新與舊、整體與局部之美?值得設計師深入思考。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0日 08 版)

相關焦點

  • 設計之美:閒置房屋改造助力中國鄉村振興
    陽光透過新開的天窗灑進屋內,通高空間的設計讓那些在樓上品茶的村民也能盡情觀影。東角村位於福建省福鼎市,近幾年,依靠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當地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如何讓村民精神生活更加充實,如何提升娃娃們的教育,成了村裡「成長的煩惱」。同時,鄉村旅遊業初具規模,亟需更科學的規劃。
  • 21+1鄉村文化旅遊建築設計:老屋民居改造民宿酒店精粹
    與此同時,我們驚喜地發現越來越多綜藝節目主場、電視電影拍攝,選在美麗鄉村,定格村落農家現代、時尚與傳統兼具的民宿。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舊更替之際,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何崴、孟嬌老師編著的新書《青山築境:鄉村文旅建築設計》(以下簡稱「本書」),正是對一個階段以來鄉村文旅建築及民宿設計的集中梳理總結。
  • 激活鄉村「沉睡」資產,打造鄉村文化振興的「延平範本」
    南平市延平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在巨口鄉、王臺鎮、峽陽鎮等地推行鄉村文化振興試點,通過搭建三個平臺、堅持三個促進、推行三個模式,探索建立了可複製推廣的有效做法。幾年來,「古厝生態銀行」創新機制,「三堂改書堂」特色做法,「延平鄉村藝術季」品牌活動,「王臺百合特色文創小鎮」等一批文創基地應運而生,創新了新時代傳統村落保護活化、村民精神面貌提升、鄉村文化旅遊融合、文化創意發展的新路徑,為鄉村振興固本培元,激發活力提供特色範本。
  • 鄉村振興,民宿能做些什麼?
    而在「鄉村振興」這個新的命題下,應如何重新審視鄉村的民宿發展?臺灣作為鄉村旅遊開展較早的地區,在其鄉村旅遊產業中,民宿產品一枝獨秀,成為海峽兩岸民眾非常喜愛的一種旅遊產品,對內地頗具借鑑意義。「民宿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臺灣民宿協會理事長施武忠同時也是南投縣清境農場見晴花園度假山莊的總經理,在他看來,鄉村振興其實最重要的是三個因素:土地、人和物產。
  • 「民宿點亮鄉村·藝術對話世界」:第三屆龍門山民宿發展大會在彭州...
    會議現場大會「以民宿點亮鄉村,用藝術對話世界」為主題,探索民宿發展新格局。會議現場,對龍門山藝術節設計大賽、龍門山民宿設計大賽的獲獎作品進行了頒獎。白瓷跳動藝術設計作品、龍門山半山藝術沙龍、無界生長藝術設計作品,分獲了龍門山藝術節設計大賽的前三名;煙火渡民宿設計作品、未·溪谷民宿設計作品和小滿未滿民宿設計作品則分獲了民宿設計大賽的前三名。
  • 文化主題民宿方為鄉村振興新熱點
    文化主題民宿方為鄉村振興新熱點時間:2019-07-11 15:4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民宿經濟是點燃鄉村振興的薪薪之火。伴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全國各地全域旅遊發展不斷深化,鄉村旅遊逐漸成為旅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 跨界創新,如何利用「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民宿發展如火如荼。作為鄉村旅遊新業態,鄉村民宿更成為休閒度假「新網紅」,大有一房難求的現象。綠維文旅認為,自主旅遊時代,面對遊客高品質、個性化、原生態的消費需求,民宿業者急需創新開發思路,利用民宿綜合帶動作用,通過「民宿+」跨界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 設計點亮鄉村:鄉村美學如何賦能鄉村振興| 永江新村開村系列報導
    此次論壇邀請到日本建築設計大師本間貴史、小隱建築事務所創始人潘友才、觀酌香港藝術設計機構首席顧問李睿、泓鑫創盟建築設計公司創始人溫欽皓、浙江竹境文旅公司董事長蔡衛等眾多設計大咖共聚一堂,就如何將藝術和文化理念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展開交流分享,探尋用藝術點亮鄉村,用文化美學對話未來。   詩意鄉村:重塑鄉間意象
  • 藝術振興鄉村的寧海樣本
    用藝術振興鄉村,太好了,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寧波大學的兩個師生藝術家團隊進駐了雙林村和儲家村,他們要幫助雙林村通過文旅促民宿再提升,讓民宿有更多的內涵,幫助儲家村進行舊村改造,建設廉政文化公園,利用現有資源,規劃建設美麗鄉村。  鄔培棟說這話的時候,包括街道黨工委的宣傳委員董贇,我們已經站在眠牛山上。山酷似一牛躺臥,頭向東南,尾朝東北。
  • 下一站,甘南 | 民宿集群賦能全域旅遊鄉村振興
    12月18日,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與借宿籤訂了「甘南州民宿產業一站式解決方案」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中國西北新一代文化度假精品,以高端民宿集群為切入口,帶動全域旅遊的發展,賦能鄉村振興,並用集群高端聲量為甘南吸引全國新中產用戶的聚焦。
  • 匠心打造精品民宿 創意助力鄉村振興
    日前,方前鎮下村村民洪和漂被評為全省電大「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標兵」。此次評選由浙江廣播電視大學主辦,在全省電大「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試點在籍學生中共評出81名「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標兵」。  洪和漂是浙江廣播電視大學磐安分校觀光農業專業在讀生。他在下村經營著一家民宿,名為「禾飄香」,別具一格的庭院建設、獨運匠心的房間設計使它成為下村獨具特色的民宿之一。
  • 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獲獎榜單揭曉,20多所高校學生為鄉村...
    12月18日,2020「我為鄉村種風景」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在長三角路演中心落幕。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長三角地區20餘所大學近1000名青年師生與設計師匯聚於千年古鎮楓涇參與鄉村振興的設計大賽。以此次大賽為契機,「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中心新鄉村主義研究和實踐基地」、「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鄉村振興設計研究實踐基地」和「金山區鄉村振興青年人才聯誼會」在現場揭牌。 長三角十四所設計院校的院長共同啟動了「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教育聯盟」。
  • 民宿設計:鄉村民宿規劃設計必經之路
    針對鄉村民宿的設計過程,總結出以下幾項必經之路以供參考。01、前期規劃、產品設計民宿選址、項目定位、產品設計、組團規劃設計之初需要統籌前期市場定位及後續屬地運營實際需求,進行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好的平面設計能提升民宿的品質感、舒適度以及營造趣味性空間。平面不僅僅是「平面」二維空間上的內容,建築內部空間的結構及剖面關係實際上都會在平面上去反應,是一個包含了人的行為方式、心理感受的立體的建築空間的設計。對多功能屬性的公共接待空間尤為重要。
  • 打造鄉村民宿 助推鄉村振興
    發展民宿,是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通道的重要路徑。近年來,韶山市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積極發展民宿產業,既改變了村莊面貌,又提高了村民收入。位於韶山鄉韶潤村的「憶山居」就是眾多特色民宿中的一家。進入冬季,韶山依舊是一幅山清水秀的美麗景象。
  • 民宿課程回顧|如何通過直播再造民宿
    「想從事民宿行業,但什麼都不懂,從何入手呢?」「我在老家有一套房子,想改成民宿可以嗎?」「想拿下一塊地,該如何跟政府打交道?」「請問有好的民宿設計師推薦嗎?」以極致的自然環境、在地的人文精神、原創的藝術生活、回歸本真的建築為目標,不斷發現、創造和分享生活的美與樂趣。
  • 一個河谷的再造實踐·彭州湔江河谷的現代濱水空間
    早在 2018 年,彭州市就廣撒「英雄令」,懸賞重金在全球徵集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總體設計概念方案。通過全球招標,最終勝出的法國岱禾公司為湔江河谷畫定了「一區多園、七星耀江」的總體布局藍圖。在概念方案的基礎上,彭州深入編制城市設計,而今中期成果初現,曾經孕育古蜀文明的湔江河谷轉型成為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現代濱水空間,徐徐鋪展開立體山水畫卷。
  • 海峽兩岸「鄉村再造」的比較與借鑑
    同時,經濟振興加深了「在地化」的認同,使得在地鄉村教育實踐活動得以成功開展,如立足在地特色產業元素,經由農會在鄉村社區推廣國際流行的四健(身心手腦)教育活動,還配合開辦家政成果展、茶藝大賽等營造鄉村文化氛圍,強化在地生產與生活的歸屬感與認同,讓村民切實感受到在地文化與在地產業的價值魅力,讓離鄉青年和都市人重新感受到鄉村的文化魅力,從而吸引更多的知識青年到鄉村從事結合當地文化的藝術創意項目
  • 臺貿小鎮鄉村振興之民宿培訓受大嶝青年親睞
    好的民宿遠離喧囂、設計精美是很多人嚮往的詩和遠方除了美學上的價值民宿更多承擔的是社會價值民宿與鄉村將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4月20日,一場以「你真的了解民宿嗎?——鄉村振興之民宿培訓交流」培訓活動在臺貿小鎮羅望民宿餐廳裡熱鬧開課,近40名報名參加培訓的大嶝青年將「小教室」擠得滿滿當當。
  • 2019「錢江源·大花園」鄉村與民宿設計大賽徵集
    「設計遇見鄉村·創意美好生活」——「錢江源·大花園」鄉村與民宿設計大賽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為推進我縣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遊發展,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打造一批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網紅民宿,形成第三波民宿發展高峰,以切實的民宿投資與落地建設引領鄉村振興
  • 清華大學碧桂園鄉村振興雲課堂 第三講開講:鄉村民宿開發與運營
    碧桂園鄉村振興雲課堂第三講鄉村民宿開發與運營8月24日晚,清華大學碧桂園鄉村振興雲課堂第三講開啟。本次講座由北京綠維文旅集團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王徵徵講授「鄉村民宿開發與運營」。直播公告王徵徵從民宿理解、民宿政策、民宿規劃設計、民宿商業運營和民宿運營案例五個方面展開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