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手感是不是直接握著木柄,皮破了不在考慮範圍。這幾天在等底膠到貨,沒事抓抓木柄,發現手感真好。
(槐序)
天堂有羽(《羽毛球》特約編輯):我不知道你這種想法從何而來,是否是受林丹手膠特殊纏法的影響?
(圖片來自網絡)
直接用裸柄我還沒試過,但是木柄上面只纏一層薄手膠是試過的,當時感覺非常硌手,而且拍柄稜角特別明顯,稜角處的手膠膠面用兩次就被磨穿了。因此,我覺得跟直接用木柄區別不大,體驗非常一般,我個人不會推薦。
在木柄上直接纏最薄的手膠,我身邊唯一一個常年這麼用的人,是位華人杯準冠軍級的高手。他的殺球追求角度刁鑽,想讓每個球都貼網而過。據他說,這種技術上的偏執,讓他在球拍上只能用超輕拍,在拍線上只能用極細線,在磅數上只能用超高磅,找穿線師只能找完美主義者(比如在下),而且後來發展到球拍的手柄只能用極細柄,纏最薄膠,這樣才能讓球拍的控制性能達到無死角。
林丹的纏法據他自己說出發點是:這樣就沒有人會拿錯他的球拍了。因為專業隊員的球拍都是品牌贊助的,可能會出現全隊都在用少數幾個型號的球拍,球拍被拿錯是正常的情況。據說能打出0.5克重量差異的丹神,怎麼會允許自己老是在習慣新球拍,所以他手膠要纏得特別有個性,甚至還要在拍頭上纏白色膠帶。然而他也不是完全裸柄,只是上半部分不纏,這樣處理網前小球時的手感會更加清晰一點。
這個只纏半柄的做法,我曾經學習過,目的不是想提高網前手感,而是發現自己殺球的時候握拍太靠上,想用這種方法逼自己把握拍的位置往下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