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新加坡7月10日電(記者馬玉潔)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歌舞片傑作《雨中曲》曾風靡全球,其中,男主角撐著雨傘在雨中起舞的場景成為很多影迷心目中的經典。如今,這部由電影改編的音樂劇來到獅城新加坡,在舞臺上上演了一場真正的雨中曼舞。
為了營造真實的舞臺效果,導演組製作出一套極其複雜的舞臺供水系統,其中包括泵、砂濾器、噴嘴及紫外濾鏡等各種裝置。負責「降雨」工作的約翰·庫普弗伯格對記者說,劇組每次演出都得耗費1.2萬公升的水,但所有的水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
「在舞臺上方,我們有18個噴嘴向下噴雨,而舞臺下方也會噴出幾噸的水,這樣才能打造出滿意的舞臺效果,」庫普弗伯格還特別指出,劇組特地為該劇設計了用複合材料製成的防水舞臺地板,可以防滑並且能為踢踏舞提供支撐。每次赴國外演出,劇組都會帶著整塊地板一起出國,演出時只需把地板鋪在原有的舞臺上就可以了。
男主角飾演者杜安·亞歷山大說,看似浪漫的雨中曼舞其實頗具挑戰性,因為需要穿著4層衣服,還得又唱又跳,每次演出很辛苦,就像跑完一場馬拉松。
《雨中曲》講述的是1927年好萊塢有聲電影取代默片的時期,一對本來廣受影迷歡迎的默片黃金拍檔,由於聲線條件不同,在向有聲電影轉型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影片於1952年上映,被譽為美國「國寶級」影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