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期,多地發現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冷鏈安全問題受到市民關注。象山的進口冷鏈食品是否安全?市民該如何購買冷鏈食品?昨日,記者跟隨縣市場監管局和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一起走訪了超市、凍品批發部等地。
顧客用手機掃「浙冷鏈」溯源碼
走進丹城大潤發超市,顧客熙熙攘攘。超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分為肉類和水產兩大類,與之前不同的是,每種在銷的冷鏈食品外包裝或盛具上都加了一個二維碼。「這是『浙冷鏈』溯源碼,顧客只要用支付寶掃一下這個二維碼,產品信息就一目了然了。」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掃碼過程。記者看到,通過手機支付寶掃碼以後,頁面立即跳出了該產品的溯源碼、產品名稱、入境日期、發貨人、收貨人、檢驗檢疫證明編號、消殺證明以及核酸檢測報告等信息。
正在購買巴西牛肉的市民王女士表示,有了這個碼就知道產品的進口日期,產品的來源,對自己購買的冷鏈食品也更加放心了。
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對冷庫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核酸檢測取樣
在位於中心菜市場對面的一家冷庫,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將自美國、英國、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的豬肉、雞肉等冷鏈食品和外環境逐一做核酸取樣。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則打開手機支付寶,掃描外包裝上的溯源碼,檢查冷庫的掃碼入庫提交情況,確保相關職能部門可以追蹤到這箱凍肉的最終來源。
「有了這個碼,如果出現問題只要掃碼就能知道是哪邊的供應商發來的貨以及貨物流向哪裡。」該冷庫負責人俞增盛告訴記者,冷鏈食品貼上溯源碼,等於是給這些進口商品貼了一張合格證明。
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對超市冷鏈食品銷售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取樣
據介紹,自今年六月底開始,我縣正式對進口冷鏈食品啟用「浙冷鏈」賦碼、貼碼工作,實現從入浙供應鏈首站到消費環節產品最小包裝的閉環追溯管理。截至12月15日,我縣已有94家重點主體完成「浙冷鏈」系統激活,開展重點產品賦碼22614個,出入庫掃碼33934次;檢查相關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3136家次,採樣食品及外包裝、從業人員等樣本2514份,結果均為陰性,並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直接從業人員新冠疫苗接種,目前已接種75人。
縣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市民,疫情期間,要做好自身防護,不要放鬆警惕。在選購冷鏈食品的時候,最好能夠無接觸式選購。在接觸冷鏈食品後馬上清洗雙手,保持手部清潔。烹飪冷凍冰鮮食品要燒熟煮透,在製作過程中,熟食跟生食要分開處理,特別是砧板、刀具。處理完成後,對環境做必要的清潔和消毒。
來源:象山縣傳媒中心
作者:金旭 孫曉麗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象山進口冷鏈食品有了「身份證」!市民購買前請掃「浙冷鏈」二維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