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女被嘉慶一眼看中,穩居中宮13年,死後皇帝祭奠60次

2020-12-25 騰訊網

她是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17歲被嘉慶帝一眼看中,指給兒子道光(綿寧)為繼福晉,她22歲為道光生下長女,卻只活了七歲,她29歲入主中宮,成為萬人敬仰的一國之母,主持大清後宮事務13年,卻猝然而逝,死後道光親自祭奠多達60次……

說起道光皇帝,給人的印象大概是平庸、無能,當然這與他在位期間籤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有很大關係。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少年時期的道光表現出來的卻是睿智和聰慧,而且他還是嘉慶帝的嫡長子,由此道光很早便成為嘉慶心中的繼位人。

話說,早在嘉慶剛剛繼位的時候,嘉慶就給兒子綿寧(道光)選定了一位嫡福晉,她就是來自鑲黃旗名門弘毅公府的鈕祜祿氏(孝穆成皇后),不過,令嘉慶失望的是,這鈕祜祿氏不僅身體不好,還生不出孩子,眼看自己就要年近五旬,竟然還沒有抱上孫子,這讓嘉慶帝很是焦急。

恰好,嘉慶十三年正月,綿寧嫡福晉鈕祜祿氏病逝,就在鈕祜祿氏「頭七」那一天,迫不及待的嘉慶帝便臨時加辦了一次選秀,要為兒子綿寧選定繼福晉。經過一番遴選,一位名門之女脫穎而出,這個女子姓佟佳氏,來自滿洲鑲黃旗,是康熙親舅舅佟國綱的五世孫女,從出身來看,可以說是名門中的名門,一點也不遜色於綿寧嫡福晉鈕祜祿氏。

其實,在選定佟佳氏之前,綿寧身邊還有一位側福晉,即後來的恬嬪富察氏,但嘉慶並沒有將富察氏轉正,而是另選名門之女,由此看出,綿寧一定是皇位繼承人選。

關於佟佳氏在潛邸時期的生活,史料中記載的不多,嘉慶十八年,皇次子綿寧因在平定天理教叛亂中表現優異而被封為智親王那個,由此佟佳氏便成了智親王正室福晉。此外,就在綿寧被封為智親王的這一年,佟佳氏為他生下了長女,這是綿寧的第一個女兒,綿寧對她非常疼愛,只不過,此女只活了七歲便夭折了,後來綿寧繼位後,將這個長女追封為固倫端憫公主,寫下《悼女辭》紀念女兒,並為其修建了豪華的公主園寢。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皇次子綿寧繼承大清皇位,是為道光皇帝。道光繼位後,佟佳氏被詔封為皇后,住進了儲秀宮,此後佟佳氏主持後宮事務長達13年,即便是道光初年,相繼有幾位寵妃(如全貴妃、祥妃、靜妃)湧現,但佟佳氏的後位始終非常穩固,後來道光曾在一份上諭中稱佟佳氏「柔嘉維則,孝敬無違。此宮中府中所共知者」,可見出身於名門的佟佳氏作風是非常正派的,充分得到了道光帝的肯定。

然而,佟佳氏的身體卻一直不太好,道光十二年下半年佟佳氏患病,雖然經過調養,穩定了一段時間,但轉過年來的四月份,佟佳氏病情加劇,沒過多久便去世了,年僅42歲,道光賜諡為孝慎皇后。

令人想不到的是,從佟佳氏去世的當天開始,道光帝幾乎每天都要到其棺前祭奠,前前後後多達60次,即便是放在整個大清史上,這也是十分罕見的,可見道光對這個妻子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在隨後的朝中官員考核中,道光帝甚至以《落葉賦》為題目,以紀念佟佳氏。

道光十五年,孝慎皇后佟佳氏隨孝穆皇后鈕祜祿氏一起葬入慕陵龍泉峪地宮。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宣宗實錄》《清朝后妃傳稿》

相關焦點

  • 莊順皇貴妃:小了皇帝40歲的宮女,被皇帝一眼看中,8年生4個孩子
    雖然最後的結局並不好,但是比做辛者庫賤奴來說,卻是好了千倍萬倍;而雍正帝的母親烏雅氏也是在宮女的身份上被康熙帝看中,後來連生三子一女,又因胤禛這個極為優秀的兒子,最後榮登天下最尊貴的身份。而接下來講的小宮女同樣姓氏烏雅,最後成了莊順皇貴妃。她的故事比孝恭仁皇后更加特別,因為她跟道光帝相差了40歲。
  • 乾隆皇帝駕崩前,嘉慶讓其留下遺言,乾隆用手一個勁兒地往南指
    乾隆皇帝剽悍地活到了89歲,並當了60年皇帝,他不僅平準噶爾兩次,定回部一次,打金川兩次,靖臺、灣為一次,降緬甸、安南各一次,受廓爾喀降一次,這十次非同一般的功績,就是他有事沒事地向子孫們吹吹牛,向大臣們顯擺顯擺的絕好本錢乾隆一口氣幹了60年皇帝,他確實幹出了很多事情,可是在他89歲去世前,嘉慶皇帝問他是否有什麼遺言,他用手指著南方竟僵持不動,難道南方真有乾隆未了的心事?
  • 生前為婢,死後卻由皇帝操辦葬禮,她是誰?
    一般來說,古代的宮女結局都逃不過幾種:被皇帝看中,成為妃子;年齡合適之後出宮或在宮中老死;在宮鬥中淪為犧牲品。但清朝有這麼一位女子,它生前是婢女,終身未嫁,卻得到兩代皇帝的尊敬。死後的葬禮也是由皇帝操辦,並將其靈柩埋葬在皇后附近。她就是蘇麻喇姑。
  • 嘉慶成為儲君後,被乾隆帶去祭拜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實在費解
    《延禧攻略》中有這樣一個橋段,當乾隆當了60年皇帝之後,無奈只能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嘉慶,在禪位之後,乾隆又帶著嘉慶去祭拜了一個9歲的孩子,讓嘉慶有些不明所以。其實不僅僅是嘉慶,很多人也對乾隆的這個舉動表示不理解,為何乾隆會有這樣的舉動呢?
  • 14歲入宮,她死後94天清朝滅亡,是清朝唯一歷經四朝的皇貴妃
    於是,在她14歲那年,她被自己的家人送入宮,成了鹹豐皇帝的妃嬪。與別的妃嬪不一樣,佟佳氏沒有經過選秀,而是直接被家人送入宮,這可是清朝歷史上的首例,也是唯一。雖然佟佳氏比鹹豐皇帝小13歲,長得漂亮,又出生名門。但是,她並沒有得到鹹豐皇帝的寵愛,也沒有為鹹豐皇帝生下孩子。
  • 嘉慶成為太子後,乾隆為什麼要求他去祭拜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
    1795年的九月,顒琰被公開冊立為皇太子,而乾隆也已經決定1796年的正月退位,也就是說,顒琰是板上釘釘的未來皇帝,他的身份在兄弟中是最高的,完全不需要去祭拜任何一個兄弟。然而,乾隆卻要求已經成為皇太子的顒琰去祭拜一個九歲就夭折了的哥哥,這又是為什麼呢?
  • 乾隆60歲選擇退位,劉庸只說了一句話,讓嘉慶得到傳國玉璽
    乾隆60歲選擇退位,劉庸只說了一句話,讓嘉慶得到傳國玉璽。眾所周知,乾隆皇帝在歷史上是一位有所作為的皇帝,在他執政期間,精心治國,勵精圖治。在康熙盛世的基礎之上,開闢了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這一點乾隆自然功不可沒,被載入史冊,千古流傳。
  • 嘉慶皇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到底說了些什麼?
    一、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遞如意,以擁戴自居。這是說,嘉慶皇帝被冊封為皇太子的消息還沒宣布,和珅就屁顛顛地跑來遞送如意,表示祝賀。是誰走漏了風聲姑且不說,邀功請好、以擁戴自居,就是一大罪過——當然,如果嘉慶皇帝和和珅關係很好,就當我沒說。二、騎馬直進圓明園左門,過正大光明殿,至壽山口。
  • 皇帝打瞌睡,13歲宮女不懂事,「咯咯」笑出聲來,卻改變命運!
    皇帝打瞌睡,13歲宮女不懂事,「咯咯」笑出聲來,卻改變命運!明朝最為特殊的一位皇帝,莫過於明世宗嘉靖帝。為什麼說他特殊呢,他有三點和其他明朝帝王不同。本文要講的是:嘉靖皇帝打瞌睡,13歲宮女不懂事,一聲偷笑,改變命運。其實嘉靖帝剛剛繼位時,並沒有什麼威信,後來通過自己的一番作為努力,贏得了朝中大臣們的看好。早起的嘉靖帝還是廉政的好君王。後來呢,這個好君王開始篤信道教,逐漸的怠倦了朝政,甚至曾經20年不上朝,可以說是非常的荒誕了。朝中的大貪官嚴嵩已然形成勢力,嘉靖帝知道嚴嵩及其黨羽的行徑卻任由其發展。
  • 她14歲嫁給老皇帝,26歲當上皇后,兒子繼承皇位成天子_孝全成
    原標題:她14歲嫁給老皇帝,26歲當上皇后,兒子繼承皇位成天子在清朝的時候百姓和皇室之間是存在差距的,一般來說貴族和平民之間不能結為夫妻,而只有貴族之間才能夠成為夫妻。所以皇帝在挑選妃子的時候,總是要挑選那些身份顯赫的女子。而在清朝的時候鈕祜祿氏就是一個特別有名的大家族,而且鈕祜祿氏也出現了很多的皇后和妃子。
  • 如懿傳:惢心女兒被嘉慶看中,還是個美人,難怪成為下任皇貴妃!
    如懿傳:惢心女兒被嘉慶看中,還是個美人,難怪成為下任皇貴妃!如懿傳:惢心女兒被嘉慶看中,還是個美人,難怪成為下任皇貴妃!如懿想要的生活跟自己現在的生活完全是不同的,即使自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是那份自己渴望的愛情,自己在後宮的生活一點也不快樂,後宮中的嬪妃下場沒有哪個是好的!
  • 嘉慶死後,繼位遺詔突然下落不明,為什麼卻沒引起皇位的爭奪
    因為旻寧並不是孝和睿皇后所生,而是嘉慶的原配孝淑睿皇后所生。孝和睿皇后所生的皇三子綿愷和皇四子綿忻。孝和睿皇后不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讓別人的兒子當皇帝。這還不完全是讓人疑惑的地方。更疑惑的是,嘉慶在世的時候,最疼愛的就是皇四子綿忻,也就是孝和睿皇后的兒子,而且嘉慶想要立的繼承人,也是綿忻。
  • 廣西巴馬142歲壽星曾獲嘉慶皇帝賜詩
    有讀者致電本報,對稿中「據史料載,清嘉慶皇帝曾給142歲的巴馬瑤族老人藍洋(原文如此,應為藍祥,享年145歲。記者注)送過賀禮」提出異議,認為這是以訛傳訛,藍祥其實是宜州人,不知為何成了巴馬人。藍祥到底是何許人也,有什麼事跡,為何會有兩個不同的籍貫?
  • 慈禧16歲入宮26歲守寡一生3次垂簾,死前還不忘把外甥光緒帶走
    那就是慈禧,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一個16歲就能深得君王寵愛的後宮佼佼者,一個26歲時就能登上大清帝國政權之巔的女強人,一個以自己獨特手腕執掌大清最高政權長達47年並能穩如泰山的西太后。對於這樣的一個歷史人物慈禧,人們爭議十分多。
  •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令妃,嘉慶的生母,死後被封為皇后!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令妃,嘉慶的生母,死後被封為皇后!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是乾隆的妃嬪,乾隆去世後,她以貴妃的身份隨葬,後被追封為皇后。雖然在乾隆心中,她或許不是最受寵最重要的那個女人,但毋庸置疑的是,作為嘉慶的母親,在當時的後宮中,魏佳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看過《還珠格格》的人,都知道裡面的令妃。人們都很喜歡令妃,因為她美麗,善良,賢惠。曾經多次幫助小燕子他們躲過一次次的困難,用現在的話來說,令妃簡直就是一個家庭裡面的賢妻良母。
  • 為允一個承諾,乾隆主動退為太上皇,退休3年的生活卻比皇帝還忙
    乾隆25歲開始登基,直至86歲才退位,在位時間長達60年,那麼已經習慣了皇權滋味的乾隆為何甘心退位做一個太上皇呢?所以當自己在位60年的時間一到,好大喜功的乾隆為了避免落人口實,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他將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召於殿前,當眾取出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上的建儲密旨 , 宣布立皇十五子為皇太子,並定次年行傳位大典,兌現了自己當初的承諾,開啟了太上皇生活。
  • 嘉慶皇帝處理和珅之前,為何讓其穿「箭衣」,寓意一般人不明白
    乾隆皇帝一生最寵愛和珅,可是在乾隆死後,嘉慶皇帝卻秘不發喪,非讓和珅穿一件「箭衣」,嘉慶皇帝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事情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真相?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799年2月7日,躺在病榻上的乾隆皇帝燈枯油盡、溘然長逝。乾隆皇帝去世時,已經89歲高齡了,雖然在幾年前已經退位當上了太上皇,可嘉慶皇帝依然要聽從太上皇的訓示,這讓身為皇帝的嘉慶深感「彆扭」。乾隆皇帝生前最寵和珅,正是靠著這層關係,和珅也在官場平步青雲,並權傾朝野。
  • 乾隆禪位之後,嘉慶成了皇帝,為何和珅卻還不討好嘉慶
    1773年,乾隆秘密立十五子永琰為太子,除了乾隆本人,包括永琰、和珅在內一干人等都不知道。直到1795年,大臣取下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的密旨,與乾隆身邊收藏的密旨對照,人們才知道原來永琰是太子。永琰即為後來的嘉慶帝。 從1773年到1795年期間,和珅不討好永琰可以理解,因為不清楚誰是太子、誰是未來皇帝。
  • 嘉慶皇帝為何禁掉寓意吉祥美好的如意
    清代的皇帝、皇后還經常用如意作為賞賜王公大臣之物。然而如此吉祥美好之物,卻也不是人人都喜歡,清嘉慶皇帝就公然表示自己不喜歡如意。可是到了嘉慶朝,這種老風俗竟一下子下諭給禁止了。諭旨中說……諸臣以為如意,在朕觀之轉不如意也」。當時,朝廷上上下下都不知道皇帝禁獻如意究竟是什麼名堂。而如此寓意吉祥的物件,清嘉慶帝為什麼就不喜歡?其實這其中確有奧秘。
  • 乾隆死後,嘉慶召老師進宮,和珅知道後長嘆:我命休矣!
    但就是這麼一個大才子,卻是個有名的大貪官,後來被剛剛登基的嘉慶處死了。不管和珅身上的技能多麼的出色,但是他「貪」的屬性還是不能給忽略的,而他貪贓的錢財高達十億兩白銀,可能國庫都沒他貪的多,乾隆不想當皇帝了就進行了禪位大典,讓嘉慶繼位,但是當太上皇的乾隆並沒有兩耳不管窗外事,而是繼續幹涉嘉慶的決定,和珅也有了能夠繼續專權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