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處理和珅之前,為何讓其穿「箭衣」,寓意一般人不明白

2020-12-11 歷史店

乾隆皇帝一生最寵愛和珅,可是在乾隆死後,嘉慶皇帝卻秘不發喪,非讓和珅穿一件「箭衣」,嘉慶皇帝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事情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真相?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799年2月7日,躺在病榻上的乾隆皇帝燈枯油盡、溘然長逝。乾隆皇帝去世時,已經89歲高齡了,雖然在幾年前已經退位當上了太上皇,可嘉慶皇帝依然要聽從太上皇的訓示,這讓身為皇帝的嘉慶深感「彆扭」。乾隆皇帝生前最寵和珅,正是靠著這層關係,和珅也在官場平步青雲,並權傾朝野。嘉慶皇帝看不慣和珅的囂張氣焰,隨著乾隆皇帝的駕崩,嘉慶皇帝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乾隆駕崩後,嘉慶皇帝擦去臉上的淚痕,做出了一個決定,他立馬打發太監,以太上皇病危召的名義,讓重臣和珅前來覲見。

和珅聽到傳喚哪敢耽誤?趕忙前來覲見太上皇,可剛一到大殿,和珅就感覺氣氛有些不對。他並沒有看到太上皇,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反倒是滿臉嚴肅的嘉慶皇帝。

和珅戰戰兢兢的行過君臣之禮後,便聽見嘉慶皇帝命太監取來了一件東西,不一會兒,太監端上了一個託盤,小心的放在了和珅的面前。和珅定睛一看,盤中之物很常見,是一件滿人騎射穿的箭衣(滿人為騎射專門設計的衣服,形制為上長下短窄袖口)。和珅不解何意?便問嘉慶:「皇上您這是……」,嘉慶正色說道:「愛卿,朕賜你一件衣服,快穿上試試。」,和珅雖不知道嘉慶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可不敢違抗聖旨,只得聽言照做。

誰知和珅穿了半天,卻因為袖口太窄,兩隻手一直穿不進去,他便拒絕再穿。見此情景,嘉慶冷笑道:「和愛卿,不是這衣袖太窄,而是你拳(權)太大了」,和珅聽罷此言臉色頓變,忙跪在地上體若篩糠,口中連說不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對君臣之間演的是哪出戲?小編這就告訴您嘉慶皇帝的真實用意。1.羞辱和珅仗著乾隆的寵愛弄權多年,把朝堂弄得烏煙瘴氣,一直以來都是嘉慶皇帝的一塊心病,甚至到了對和珅忍無可忍的地步。這一次嘉慶讓和珅身穿箭衣,就是故意讓其出醜,目的是讓和珅百般窘迫,嘉慶皇帝出一口胸中惡氣。

2.譏諷和珅表示自己難以穿上箭衣後,嘉慶皇帝說的「不是衣袖太窄,而是你拳太大了」,實為一語雙關。「拳」諧音「權」,嘉慶就是要變相的告訴和珅,自己是君,而對方是臣,權臣終究是沒有好下場的,以此來暗示和珅——你完蛋了。3.問罪滿洲人以弓馬取天下,這是祖宗傳下的規矩,箭衣也是驍勇善戰的八旗子弟常穿之物。和珅貪賄多年,早已經腦滿腸肥,哪還能重新穿上箭衣。嘉慶就是在暗示和珅已經忘記了祖宗教誨,成了一個忘本的不肖子孫。和珅是官場老手,怎會聽不懂嘉慶的真實意思?此時他才知道自己深入皇宮,已然中計,可後悔已晚,看來今日必然兇多吉少。

求生的本能讓和珅變得歇斯底裡,他立馬大聲央求嘉慶皇帝,想在死前再見乾隆皇帝一面,以全君臣之誼。嘉慶怎會不知道這是和珅的保命技倆。嘉慶隨即說道:「和愛卿之忠心可以感動天地,然太上皇早已乘鶴西去,若是想全君臣之誼,還是追隨太上皇而去吧」!和珅聽罷之後,方才明白大勢已去,癱坐在地上,連聲哭嚎。第二天,和珅便被嘉慶關進大牢,家財房產一律抄沒充公,覆亡的命運在不遠處向他頻頻招手。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能落得如此下場,都是由於自己的貪念所致,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苦心經營了一輩子攢下的財富,最後卻都成了嘉慶皇帝的「存款」,細細想來,這裡面的內容太豐富了,教訓太深刻了。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乾隆禪位之後,嘉慶成了皇帝,為何和珅卻還不討好嘉慶
    和珅之死罪有應得,但卻存在一個違背常理之處:乾隆傳位嘉慶之後,做了三年太上皇,又庇護了和珅三年,但既然江山遲早是嘉慶帝的,為何在這三年內和珅不趁機討好嘉慶?筆者認為,乾隆、嘉慶、和珅三人的性格關係,決定了和珅根本無法討好嘉慶!
  • 嘉慶皇帝為何禁掉寓意吉祥美好的如意
    由於其一端彎曲像手一般,最早被用作「抓撓」。到西漢的時候,如意具有了吉祥的含義比如漢高祖劉邦與戚夫人生的兒子就取名為「如意」。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僧侶和文人雅士開始廣泛使用如意,並加深了如意吉祥美好、聰慧睿智的含義。到清朝,如意早已成為皇宮裡皇上、后妃把玩之物,寶座旁、寢殿中均擺有如意,以示吉祥、順心。清代的皇帝、皇后還經常用如意作為賞賜王公大臣之物。
  • 嘉慶一上位就對和珅下手,為什麼沒有遭到他背後勢力的報復?
    看到這種情況,嘉慶皇帝也害怕得不行,他擔心哪一天和珅利用乾隆將他的皇帝之位廢除,於是登基之初,嘉慶對和珅百般討好,並且做任何事情都戰戰兢兢,不給和珅留下把柄。為了討好和珅,嘉慶皇帝不但允許他在私下場合不需要行三跪九叩之禮,還時不時地贈送他美女、良田、豪宅以及金銀珠寶,甚至還讓他晉升為一等忠襄公,位列異姓爵位之首。
  • 聰明絕頂的和珅,能夠討好乾隆,為什麼卻不能搞定嘉慶呢?
    很多影視劇把和珅塑造成了逢迎媚上、貪財好色,胖乎乎的一看就傻裡傻氣的人,甚至還經常被人戲弄。但其實真實的和珅,絕對不是這樣,能夠在乾隆朝權傾一時,得到乾隆的寵愛。事實上,和珅是個不可多得的既能文又能武的人才。
  • 嘉慶皇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到底說了些什麼?
    嘉慶皇帝花了9年時間,動用了16個省的兵力,耗費了2億兩白銀,這才平定了白蓮教。六、皇考聖躬不豫,和珅毫無憂戚,談笑如常。乾隆皇帝生病的時候,你和珅作為乾隆皇帝提拔和重用過的人,竟然臉上沒有擔憂、傷心之意,保持以往的音容笑貌,是何居心?嗯?七、皇考力疾批答章奏,字跡間有未真,和珅輒謂不如撕去另擬。
  • 和珅被嘉慶皇帝抄家,抄出8億兩白銀,為何大清國庫還是沒留住銀子
    嘉慶四年(1799年),作為太上皇的乾隆駕崩,嘉慶皇帝終於得以親政。乾隆駕崩後,嘉慶就馬上將和珅革職入獄,並抄了和珅的家,最終和珅也在獄中自盡了。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大貪官,和珅一生斂財無數,據說家產有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之多。
  • 和珅最大的靠山不是乾隆,也不是福康安,它若不死嘉慶不敢動和珅
    都說乾隆時期沒有辦他是因為皇帝寵愛,其實這樣說有點片面。和珅最大的靠山其實並不是乾隆,也不是福康安,而是和他一同在朝為官的和琳,也就是他的親弟弟,和琳如果不死,嘉慶都不敢動和珅。母親因難產去世,父親早逝,兄弟倆從小相依為命,感情非常深厚。和珅對弟弟好,弟弟也極其支持擁護哥哥。
  • 和珅主動交出200件絕世珍寶,嘉慶看後為何將其立刻賜死?
    大家知道,和珅可謂是中國歷史第一大貪官,在乾隆退位之後,繼位的嘉慶不僅立刻把和珅免職抓了起來,還派出大批的士兵去和珅家抄家,這不抄家不要緊,一抄家就抄出了相當於大清好幾年國庫的銀子,和珅發現自己的財寶被嘉慶發現了,也慌了神,急忙拿出私藏的200串寶貝交給嘉慶,以為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 乾隆說夢話,群臣都不解,和珅脫口答出6個字,嘉慶:和珅必須殺
    所以,當嘉慶四年,和珅被賜自盡以後,民間就有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因為和珅就算貪的再多,終究是過眼雲煙,死後的巨額財富也沒法帶走,全留給了嘉慶皇帝。不過,和珅能從乾隆身邊的儀仗隊侍從,一步步高升,直至位極人臣,成為乾隆的兒女親家,絕不是僅靠貪汙或者諂媚就能辦到的。
  • 清代嘉慶皇帝登基後為什麼會棄用傳統吉祥物如意?與和珅有關?
    (二)除掉和珅的原因大清王朝有一傳統,每次易帝,新主都會發動一場對前朝重臣的殘酷清洗運動,例如順治皇帝對付多爾袞,康熙皇帝殺掉鰲拜,雍正皇帝賜死年羹堯,乾隆皇帝密除訥親。人怕出名豬怕壯哦,嘉慶皇帝上位,他不遭殃誰遭殃?傳統歸傳統,嘉慶皇帝除掉和珅的直接原因估摸有兩個方面。
  • 嘉慶殺和珅只因為貪嗎?其實質目的是什麼?看完煥然大悟!
    嘉慶皇帝也就是永琰,清朝的第七位皇帝,乾隆(原名弘曆)皇帝的第15子,公元1796年登基,在位一共是25年。由於是乾隆皇帝禪位於嘉慶,因此,在他在位的前四年並沒有掌握實權,全國的重要大事還是由太上皇乾隆親自決定。另外提及一下,乾隆還沒駕崩為啥要禪位給自己的兒子,這就要提到嘉慶的爺爺的爸爸,也就是乾隆皇帝的爺爺康熙。
  • 乾隆帝駕崩後,嘉慶立即召見一位老人進京,和珅:我命休矣
    清朝乾隆時期的有名貪官和珅便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他所貪汙的錢財是清朝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讓人嘆為觀止,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乾隆皇帝駕崩後,和珅便已預料到自己的下場,而嘉慶皇帝也是迅速對和珅採取行動,他可是對貪汙深惡痛絕,不久便將和珅抄家,並賜死。其實,和珅的最大靠山並非是乾隆皇帝,促進和珅被殺的因素有很多,其弟和琳病逝是主要原因,其次還有一個老人的推波助瀾。
  • 和珅倒了嘉慶飽,和珅貪的資產有多少?和英琦:本來我是全球首富
    我國朝代中有數不勝數的貪官,其中最著名且貪汙最多的非和珅莫屬。乾隆皇帝在位之際,和珅時常陪伴左右,並且掠獲了很多重要的職位,又通過這些職位之便來為自己謀取錢財。乾隆帝去世後,和珅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嘉慶皇帝上位,嘉慶皇帝隨即開始清理朝政。交涉私營的和珅十分顯眼,所謂槍打出頭鳥。
  • 和珅一生小心翼翼,為什麼不提前討好嘉慶?其實是乾隆沒給他機會
    嘉慶對和珅示弱因為乾隆的寵信,和珅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後來甚至統領了二十多個官職,這時候的乾隆已經步入暮年了,於是提前冊立了皇太子永炎,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不少的朝臣都開始討好永炎,和珅一開始其實也有這樣的想法。
  • 盛極必衰:是有才害了和珅,還是有財害了和珅?
    正在乾隆冥思苦想時,身邊侍衛的和珅居然脫口說出了下文。從此,乾隆開始對這個侍衛另眼相看。野史小說中之所以喜歡把和珅描寫成不學無術的樣子,也許是與和珅的出身違背了一般科舉出身的正途有關。和珅早年也曾經參加過順天府的鄉試,但不知道什麼原因沒考中。後來,和珅便沒有再考,而是到乾隆御前作了一名三等侍衛。憑著自己滿腹的才華和善於察言觀色的能力,和珅很快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恩寵。
  • 為何說嘉慶殺的不是和珅,而是在報復他爹呢?看看他們三人的關係
    有幾個人能夠讀懂和珅的這首絕命詩?我們今天的世人都知道和珅是個大貪官,難道聰明絕頂、做了60多年皇帝的乾隆就不知道嗎?他和和珅到底是什麼關係?而嘉慶為什麼在老爹屍骨未寒之際就迫不得己地剷除和珅呢?這中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絕對不像今天的辮子戲演得那麼荒唐無恥。真實中的和珅和乾隆到底什麼關係?就讓我們共同來揭開冰山的一角吧。
  • 乾隆說夢話群臣鴉雀無聲,只有和珅對答如流,嘉慶聽後痛下殺心
    其實和珅這個人是非常聰明的,憑藉著自己過人的情商一步步走到乾隆身邊,而且乾隆凡是交代的事情,和珅總是可以完成的最好,所以真正要說貪汙的話,乾隆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但是乾隆之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是因為乾隆已經對於和珅有了依賴感。畢竟貪財的人與爭權的人不同。這樣的人更好控制。
  • 皇帝為何從不會主動退位讓賢做太上皇?了解這2字就會明白太現實
    在中國封建王朝中,普天之下聽命於皇帝一人,所以從來沒有看到過有哪個皇帝會提前退位,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自己成為太上皇。大家可能會說,乾隆不是提前退位把皇位傳給了嘉慶嗎?但其實乾隆成為太上皇之後,還是把所有的實權掌握在手中的,嘉慶也只是有名無實,乾隆之所以會退位,也是因為自己的承諾,不能超過康熙的在位時間。皇帝為何從不會主動退位讓賢做太上皇?
  • 它是古代吉祥寶物,人見人愛廣受貴族歡迎,卻受到一位皇帝的厭惡
    我國歷史底蘊深厚,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中,留給後世許多傳承文物;其中提起"如意",想必大家不會陌生,無論是古代影視劇,或者是經典動畫片《葫蘆娃》中,都有"如意"這件寶物的很多"戲份";"如意"造型精美價值連城,而且它寓意美好事事如意,自古便受到古人的廣泛喜愛;然而這一件人見人愛的寶物
  • 扳倒和珅全靠他,他是清朝狀元,為何不讓4個兒子參加科舉?
    清朝自努爾哈赤到宣統皇帝,這個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統治中原大地將近300年,期間出現許多傑出的漢臣,例如陳廷敬、張廷玉、紀曉嵐、曾國藩等等。本文小編給大家講一位乾隆和嘉慶時期的一代名臣,他是恩科一甲狀元,也是清朝陝西省狀元獨苗,同時他還是嘉慶皇帝的授業恩師,是扳倒和珅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