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倒和珅全靠他,他是清朝狀元,為何不讓4個兒子參加科舉?

2020-12-12 博史通今

清朝自努爾哈赤到宣統皇帝,這個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統治中原大地將近300年,期間出現許多傑出的漢臣,例如陳廷敬、張廷玉、紀曉嵐、曾國藩等等。本文小編給大家講一位乾隆和嘉慶時期的一代名臣,他是恩科一甲狀元,也是清朝陝西省狀元獨苗,同時他還是嘉慶皇帝的授業恩師,是扳倒和珅的重要人物。這個人就是內閣首輔、大學士:王傑。王傑一生剛正不阿,他的4個兒子沒有一人參加科舉。

第一篇,陝西寒門出才子,本是探花改狀元。

且說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春,不管是上書房還是軍機處,都忙的不可開交。這一年有三大喜事,第一件是阿桂和兆惠徵討準噶爾和沙俄凱旋;第二件是乾隆皇帝的50壽誕,舉國同慶。第三件是乾隆特旨加開「恩科」,各地考生直赴京城。

那日天氣微雨,陝西韓城的考生王傑起的很早,他從客棧的二樓開窗望向院子,除了淅瀝瀝的春雨外,沒有半點生機。忽然間聽客棧外鑼鼓喧天,一群差役抬著大轎,開門便喊:「陝西韓城的王老爺是否住在這裡?」客棧老闆看這陣勢一下子就明白了,忙笑著說:「哦對,王老爺住在小店,難道王老爺高中啦?」「王老爺高中狀元,快請王老爺進宮謝恩!」王傑聽到這裡,恨不得從窗子上跳下來,他急忙下樓,忽然又折回頭,從枕頭下面拿出他的全部家當,分給客棧老闆和差役,一頭鑽進轎子裡。轎子剛剛出院,就聽又是一片鑼鼓喧天,又一波差役抬著轎子,問:「請問江蘇陽湖的趙老爺是否住在本店,恭喜趙老爺喜中探花。」這下客棧老闆差點跳起來,今年的狀元和探花都住在他們客棧,簡直是百年不遇了。這位趙老爺就是趙翼,王傑和他前幾日還一起談詩論賦,彼此景仰,今日同登金榜,真實幸事。

王傑像

王傑少年悽苦,八歲喪父,好在父親生前幾位好友資助,學業未斷。他聰明好學,當年以會試第一名成為陝西解元。今年又逢恩科,喜得狀元,真是光耀門楣。直到後來,王傑才知道,當時他開始並不是狀元,主考官劉統勳當時推薦給乾隆的卷子排名中,一甲第一名是趙翼,王傑是一甲第三名。乾隆皇帝卻把他和趙翼對調了一下。一是因為大清朝以來,狀元多出於江南,陝西還沒有出過狀元。二是因為趙翼曾是主考官劉統勳的屬下,要避嫌。所以為了區域平衡,又為了防天下人口實,就把他這個探花郎改成了狀元郎。事實上,後來的王傑,證明了他確實對得起這個狀元。探花郎趙翼也名不虛傳(小編上一篇文章寫的是趙翼,有興趣朋友可以看一下)。

第二篇,剛正不阿做清官,不畏權臣鬥和珅

和珅是乾隆中後期權傾朝野的大臣,也是乾隆最愛的女兒十格格的公公。正史上的和珅,對大清朝貢獻肯定有之,但是貪汙受賄,賣官鬻爵更甚之。在很多清朝歷史劇中,我們看到和珅的官場對手有劉墉、阿桂、紀曉嵐等等。其實,劉墉長期在京外為官,和和珅沒有太大矛盾;阿貴長期處理軍務,雖然同在上書房,和珅得意時,他已經年邁;紀曉嵐只是大學士,還沒有資格和上書房大臣、軍機大臣和珅掰手腕,其實真正和珅啃不下的硬骨頭,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王傑。

和珅

王傑是乾隆欽點的狀元,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乾隆讓王傑做十五皇子永琰(後來的嘉慶皇帝)的老師,可見對王傑才學和品行不是一般的認可。和珅曾千般討好和拉攏王傑,王傑甚為不屑。有一次,在乾隆眼前,和珅拉著王傑的手,誇王傑的手好白嫩,王傑顯得非常噁心,直接嗤之:手白有什麼用,又不會撈錢。弄得和珅非常難堪。和珅曾多次在乾隆面前說王傑的壞話,也曾誣告王傑在陝西老家蓋豪宅,乾隆秘密派人去調查,發現還是老房子,連翻修都沒有,反而賞賜王傑銀兩,讓王傑翻修祖屋。

嘉慶四年,在位60餘載的乾隆皇帝去世,當時嘉慶皇帝想法設法一心要扳倒和珅,滿朝文武百官除了王傑,竟然無人敢審理和珅,最後王傑審出和珅二十大罪狀,和珅最終邪不壓正,被賜死獄中。

第三篇,王內閣拄杖入朝,老首輔壽終正寢

王傑作為嘉慶時期的首輔,當時許多朝廷政策,都是出於王傑之手。時值白蓮教盛興,很多人建議以武力鎮壓,王傑卻憐憫無辜教眾,建議嘉慶剿撫並用。

嘉慶皇帝

王傑在乾隆晚期和嘉慶早期官居高位,是多年的科舉主考官,紀曉嵐曾擔任王傑的副主考。為了避險,王傑不允許自己的4個兒子通過科舉之路來當官,這一點雖然後事爭議頗多,但是當時很得同朝之人敬佩。不過王傑死後,他的幾個孫子成為道光年間的進士,也算是對這位老臣的回饋。王傑位極人臣,身為首輔,他的官邸也只有兩進院落,平時出門,只帶一從一嬌,極其簡樸,乾隆和嘉慶多次恩賞與他,他都拒絕。王傑為官40餘年,告老還鄉時,他的全部家當只有十幾箱舊書。

從嘉慶五年開始,王傑屢屢病重,嘉慶特許王傑可以拄杖入朝,他是嘉慶在位26年,唯一一位享有如此待遇的臣子。嘉慶九年,王傑80歲壽誕,嘉慶非常掛念,特地讓陝西巡撫帶著御賜的賀詩和牌匾登門拜賀,場面極其尊容。王傑後來在兩個兒子的陪同下,回京拜謝嘉慶的恩情,然後病死在北京。嘉慶特地讓榮親王綿億(道光皇帝的堂哥,永琪之子)趕到陝西,代表皇帝為王傑辦理喪事。一代名臣,壽終正寢。

博史通今篇:

王傑是乾嘉時期的名臣,他出身寒微,後來位極人臣,被乾隆和嘉慶兩位皇帝尊敬。他同時也是乾嘉時期文壇領袖,詩詞文章造詣較高。遺憾的是,知道他的人並不多,小編和友人談起王傑,大多人都認為是娛樂圈的王傑,小編也無奈。王傑活到耄耋之年,得嘉慶皇帝如此尊容,在清朝除了陳廷敬,也沒有哪個漢臣能夠如此。正是:

韓城王文端,品高正直言。清貧為帝師,耋耄仗駕前。隻身鬥權臣,良相四十年。我輩後世人,仰慕諸先賢。

韓城王傑

讀史明智,讀文銘心,用心做原創文章,與您共享。

熱心互動:您認為王傑不讓自己的兒子走科舉之路,為了避嫌,是否合理?

相關焦點

  • 乾隆應試時他從第三名變成第一名,天天懟和珅,最終還真扳倒了
    古代科舉是普通人為國效力,為自己謀求利益的一個最為普遍的道路。許許多多的讀書士子為了一個「狀元」的頭銜而忍受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寒窗苦讀。
  • 和珅大肆貪汙,乾隆為何閉一隻眼?因為這奴才用著順手、用著放心
    厚黑想法的人說,乾隆這是把和珅當肥豬,特意留給兒子嘉慶宰殺。但如果乾隆真的為兒子著想,就不會把麻煩留給他,自己早解決了。 何況,和珅在朝中民間的聲譽極差,按許多標準來衡量都是奸臣。乾隆是很愛名的一個皇帝,誅殺和珅會為他帶來好名聲,他沒道理不做。正如嘉慶的一大政績就是扳倒和珅。
  • 他參加會試考第二名 和珅:有貓膩,重考 直接考成狀元
    1795年,清朝舉行了一次會試。清朝近300年間,這樣的會試每3年就會舉行一次。所以,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是,會試結果出來後,人們驚奇地發現,來自浙江歸安(今湖州市)的兩兄弟王以鋙、王以銜分別獲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
  • 嘉慶一上位就對和珅下手,為什麼沒有遭到他背後勢力的報復?
    乾隆執政時期,和珅在朝廷中呼風喚雨,沒有人敢與之發生正面衝突,倚仗著無與倫比的權勢,和珅大貪特貪,積累的財富堪比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總和。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當政後和珅的運勢急轉直下,從忠心耿耿到朝廷重臣變成心懷不軌的清朝叛臣,最後落了個自縊的下場。
  • 紀曉嵐與和珅是老對手,和珅官至領班軍機大臣,那他是多大的官?
    紀曉嵐首先需要和大家強調的一點是,紀曉嵐與和珅並不是同齡人,他比和珅整整大了26歲。也就是說,他考中科舉當官時,和珅才剛出生。3年後,他才第一次見到父親。雍正八年,6歲的紀曉嵐參加童子試,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神童」的稱號。乾隆五年,17歲的紀曉嵐娶了自己的第一房媳婦馬氏,之後又陸續娶了六位妾室。所以,紀曉嵐並不像電視劇中那般悽慘,不僅有老婆,而且還是7個。乾隆十二年八月,紀曉嵐正式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在應天府鄉試中,他以第一名解元奪魁。
  • 王傑,清朝唯一的陝西籍狀元:因太過清廉而躲過和珅的背後一刀
    乾隆時,和珅當國,極為受寵。當時的陝西韓城狀元王傑與和珅同朝為官,但是兩人不太對付。乾隆帝像和珅見王傑不買自己的帳,便想方設法要扳倒他。可是一到王府,不但看不出有任何奢華之處,反而居住條件十分簡樸,與平常人家沒什麼兩樣。巡撫再細細一查,才知道原來所謂的三王府、四王府,只是別人根據王傑的姓和排行調侃而已。沒想到和珅卻信以為真,還把這句話當作扳倒王傑的秘密武器。
  • 和珅的兒子為什麼叫豐紳殷德?和珅死後,他下場又如何?
    和珅風光的時候家裡人跟著一起風光,可他一倒臺他老婆孩可就倒黴了。當時和珅有兩個侍妾:吳卿憐和豆蔻。一個於和珅自殺兩天後上吊自盡,追隨和珅而去,得年三十歲;另一個賦七律二首挽之,並以此自悼。詩成之後,縱身從樓上跳下,也追隨和珅而去。
  • 中國最後的「狀元」,及第不久清朝滅亡,他的結局如何?
    中國最後的「狀元」,及第不久清朝滅亡,他的結局如何?現在正值高考出分的日子,幾家歡喜幾家愁。說起高考很容易就讓我們想起古代的科舉制度,雖然古代的科舉沒有像現在高考這般先進,但是在古代也是很好的選拔人才的手段了。那麼,你知道中國科舉考試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是誰嗎?
  • 劉墉為何能直接參加會試,還屢被乾隆原諒,全靠有個能幹的爹
    在影視劇中,紀曉嵐被塑造成和珅的死對頭,但了解過歷史才知道,真正二人如此對立,是不可能的。同樣,還有一個人,在影視劇中不僅出身平民,而且也被塑造成和珅的對頭,他就是劉墉。但劉墉這個進士有所不同,因為他沒有參加過鄉試,而是直接參加會試和殿試。在做官期間,劉墉還屢次犯錯,可最終都被乾隆原諒。為何能夠這樣呢?全靠他有個能幹的爹。這還要從劉墉的祖父說起,他的祖父劉棨,曾擔任四川布政使,在康熙朝立下不少功勞。
  • 和珅以貪聞名,他相貌長什麼樣?復原圖出來後王剛表示再也不演了
    在我國古代,不乏一些當官不為民做主的大貪官,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位是清朝的大貪官,他是非常出名的,大家一提到清朝的大貪官,我相信馬上就會有人想到乾隆時期的和珅!沒錯,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和珅。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和珅這個人,他為什麼能夠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皇帝為什麼對於他的貪汙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
  • 他真的能與和珅平起平坐嗎?
    紀曉嵐由於天資過人,所以考試是一帆風順,但是唯獨到了乾隆十三年(1748年)紀曉嵐參加會試考取進士時,紀曉嵐過於自負,被擋在了進士及第的門檻外。在此之後,紀曉嵐的科舉之路就飽受挫折,兩次科舉都失利了,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年)紀曉嵐的母親又去世了,紀曉嵐就只能回家守孝,不能再參加科舉考試。
  • 紀曉嵐和劉墉,根本不是和珅的對手,只有他才有資格!
    清朝的和珅在乾隆執政期間可謂是風頭正勁,在清朝的整個政治組成中,和珅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可以說清朝權利最大,和皇帝關係最近的幾個職位,除了太監總管以外,和珅都幹過,而且幹的還特別好,也正是因為如此,讓和珅的勢力無比龐大。那麼,在朝廷之中,有什麼人敢和和珅公然叫板呢?
  • 富可敵國的和珅啥都貪,唯有這「三不貪」,盡顯他為人的智慧
    乾隆皇帝特別喜歡微服私訪,他的每一次出遊都要花費巨資。不過有一點特別奇怪,乾隆時期雖然處於清朝的鼎盛時期,但國庫裡並沒有多少錢,是什麼支撐了乾隆一次次的微服私訪呢?圖片:和珅自掏腰包賑災劇照三、不貪科舉的錢第三種是不貪科舉的錢。科舉是朝廷獲得人才的主要途徑,也是那些寒門子弟鹹魚翻身的主要通道。從隋唐起,科舉考試就是國家最重要的人才選拔方式,如果敢在科考中徇私舞弊,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分分鐘就會掉腦袋。
  • 和珅被賜死,福長安被判秋後處決,收到判決後他為何喜出望外?
    嘉慶皇帝是歷史上著名的平庸天子,他在位25年,幾乎沒幹什麼大事,在政治上嚴格執行乾隆留下來的傳統,絲毫不做改革創新,不僅沒有延續盛世,甚至開啟了「道鹹衰世」,他初上位以雷霆手段收拾了和珅一黨這事,成了他執政生涯中的高光時刻。
  • 為什麼和珅的兒子跟福爾康的兒子一個姓?他兩之間到底啥關係?
    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對於清朝發生的很多事情,很多人只怕已經是如數家珍了吧?比如說清朝幾位最著名的皇帝,1616年,建立清朝前身後金的努爾哈赤。還有在現代古裝影視劇中出鏡最高的乾隆。乾隆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從1736年至1795年前後當了六十年的皇帝,同時也是最有手腕的皇帝。
  • 錢棨:史上唯二的六元狀元,乾隆寫詩猛誇,得罪和珅後是何下場?
    也許作為文科「狀元」,白湘菱不是最優秀的,但她的十年寒窗苦讀值得應有回報,她也十分樂觀。白湘菱讓我想起了她的一個同鄉,堪稱清朝第一學霸的六元狀元錢棨(qǐ)。錢棨和白湘菱一樣,在所有考生裡,也許不是最優秀的,但他孜孜以求的精神令人稱許,臨威不屈的品性讓人欽佩,有追求、有操守,這才是讀書士子們該有的樣子。
  • 清朝科舉考試前,乾隆笑了一聲,和珅大喜:又可以賺很多錢了
    和珅是一個聰明人,在朝為官的幾十年時間裡,他學會了如何揣摩乾隆的心思,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能搶先一步討好乾隆,有人比喻說和珅簡直就是乾隆皇帝肚子裡的蛔蟲。聽說乾隆喜歡黃金,和珅就上書修建萬佛樓,修建完成之後讓王公大臣進獻金佛,統計近萬,故而名為「萬佛樓」。
  • 和珅不怕阿桂也不懼劉墉,唯有此人讓他忌憚,因為乾隆老給他撐腰
    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匹黑馬——和珅。或許是民間傳聞渲染程度過深,有人以「不學無術」來形容這位權臣。這種看法不甚準確,在以科舉為正途的清代,和珅其實並沒有多少資歷,也是靠著在八旗官學鹹安宮官學經過多年苦讀,再加上天資聰穎,而被乾隆發現的。和珅受寵應該來說要分為兩個階段,即乾隆禪位之前和之後。
  • 和珅一生最怕的四個人,劉墉排第二,和珅:最後一個是我的剋星
    在這方面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就是清朝的巨貪和珅了,和珅可以說是開創了以權斂錢的新時代和高度。據史料記載,嘉慶皇帝在查抄和珅家產之後,發現他家中貪汙受賄的錢財居然是大清國十年財政收入的總合,和珅的貪汙受賄程度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和珅死後他的結局如何?
    曹錫寶的奏摺還沒送出去,遠在熱河伴駕乾隆的和珅就已經知道了,和珅嫡系不多,但討好他的人還是很多的,送信的就是曹錫寶的老鄉吳省欽,所以在乾隆看到曹錫寶奏摺的時候,劉全那裡已經處理的七七八八了,根本查不到什麼紕漏。不通過皇帝直接查抄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