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今年孩子們的學習都是線上進行的,但我也曾給孩子們承諾,一定會按照慣例,給他們開一個面對面的線下音樂會。」昨晚,鋼琴家柴瓊妍帶領數十位優秀琴童,在柏斯琴行舉行飛思樂2020年新年音樂會。為履行對孩子的這份承諾,柴瓊妍輾轉40個小時,繞地球大半圈,才從她所執教的美國加州大學飛回國,並提前1個月就出發,只為能確保完成14天的集中隔離和疫情防控各項要求。
圖說:音樂會前,柴瓊妍在指導學生 官方圖
柴瓊妍是從上海走出去的鋼琴家,現任教於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鋼琴系,並在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擔任職業導師。9年前,她在上海創辦飛思樂音樂教育,旗下學員屢屢在國際青少年大賽中橫掃獎項,而每年為學員舉辦高水準的線下音樂會,是琴童尤其是「高階琴童」極為看重的鍛鍊機會。
為能趕上這場音樂會,柴瓊妍11月25日就從舊金山出發,經西雅圖、首爾,最後抵達上海。為保證安全,她甚至買了「像太空人一樣」的頭盔,飛行時都戴著。為不耽誤音樂會的準備,她還請人將新購置的鋼琴,放在了隔離房間,每天都在給伯克利大學的學生和飛思樂的孩子們上網課。她說:「過程雖然曲折,但為了孩子依然值得。」
圖說:柴瓊妍為孩子們的精彩表現鼓掌 官方圖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但在柴瓊妍看來,對立志學好琴的孩子來說 「哪裡都是教室」,「有的人覺得是『被迫』轉到了線上,大可不必這麼想,因為線下、線上各有利弊,而且,學生如果充分利用好線上課程的優勢,對自己更有裨益。事實證明,今年很多針對青少年的鋼琴比賽,也都轉為了線上,而擁有近10年歷史的飛思樂依然屢獲佳績。
2020「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初賽,飛思樂共有15名學生獲獎,8個第一名,2個第二名,5個第三名;查爾斯頓國際音樂比賽,飛思樂獲得2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柴瓊妍博士本人獲得優秀教師獎;「聯合會杯」國際蕭邦音樂比賽線上決賽,飛思樂拿下第一名;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上海賽區,飛思樂一等獎和二等獎都各有1位獲獎。
圖說:柴瓊妍在音樂會現場傾情演奏 官方圖
「線上授課,有巨大的便利性,」柴瓊妍說,「省下路上的時間練琴,就是不錯的選擇。」對於線上授課孩子們是否能保持自覺的問題,柴瓊妍表示,一般琴童家長都會督促練琴,而好的老師,也會通過不斷的「給任務」,讓孩子們不鬆懈。「線上鋼琴教育是未來的新方向,我們都要探索更優的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得知柴瓊妍回國,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的《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也特邀她作為重磅音樂家加盟。「日程排得滿滿的,都忘了累了。」她也感慨地說,「全世界那麼多地方都停止了演出,我們國內還能有演出、能舉辦學生音樂會,我很自豪中國能控制得那麼好,很慶幸在中國還有這樣的平臺。」(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