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正是琴童強化訓練的好時機,但由於疫情,今年很多線下教育轉到了線上,包括音樂夏令營。線上教育的效果如何?不少琴童家長對此有疑慮。
「雖然少了手把手教學的部分,但線上夏令營的便利、高效,對志在提升的琴童挺適合的。」鋼琴家柴瓊妍說。
柴瓊妍在上課中
柴瓊妍博士是從上海走出去的鋼琴家,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曼哈頓音樂學院校友,現任教於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鋼琴系,並在曼哈頓音樂學院擔任職業導師。
9年前,她在上海創辦飛思樂音樂教育,每年夏天舉辦的音樂夏令營,不僅會有世界級大師擔任導師,還會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行結營音樂會,是琴童尤其是「高階琴童」的樂園。
因為疫情,他們今年的音樂夏令營將改為線上舉行,仍將開設鋼琴、小提琴、爵士即興、電子音樂作曲等課程。
導師陣容裡,除了柴瓊妍團隊,還有6位特邀教授: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教授馬蒂·雷卡利奧,克利夫蘭音樂學院鋼琴教授安東尼奧·彭帕·巴爾蒂,曼哈頓音樂學院鋼琴教授亞歷山卓·莫託斯金、英妮薩·辛克威奇,曼哈頓音樂學院小提琴家克洛伊·基菲爾,爵士鋼琴家、電子音樂作曲家李察·蘇斯曼。
「他們都是國際知名的演奏家和教育家,像馬蒂·雷卡利奧教授,早在故鄉芬蘭西貝柳斯音樂學院任教時期,就已在歐洲鋼琴教學領域享有很高的聲望,他的鋼琴唱片行銷歐美,音樂會遍布世界,備受古典音樂愛好者的青睞。」
柴瓊妍說,今年邀請這6位還有一個特別原因,他們大部分都是飛思樂培養出來的學生考取這些名校後的老師,或本身就是飛思樂導師的老師。前兩年,年僅10歲的上海學生龔暄妍考上茱莉亞音樂學院,她在茱莉亞的老師正是馬蒂·雷卡利奧教授。
因為疫情,很多音樂教育或現場演出都轉到了線上。
「有人覺得是『被迫』轉到了線上,其實線下、線上各有利弊,學生如果充分利用好線上課程的優勢,對自己更有好處。」
柴瓊妍說,「很多外地甚至國外學生都想來我們這上課,但來上海學習,陪讀家長不能工作,代價不小;對上海學生來說,要趕來靜安本部上課,路上也要耗費不少時間。有目標的學生每天練琴都要花大量時間,如果用好線上渠道,則可以省下這些時間多練琴。」
此外,她認為,線上可以讓授課更有針對性,更能解決學習的痛點。
「線下授課,課程時間有限,老師需要你先彈奏,然後給你找出問題所在,但如果是線上授課,則可以提前錄好自己彈的視頻發給老師,老師提前了解,上課時能更有針對性地教學,讓上課時間變得更加高效。同時,課程你也可以反覆回看,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按照老師的要求改進。」柴瓊妍說,即使疫情過去,他們未來也會把線上提升到和線下同等重要的地步。
作為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鋼琴系教師,疫情期間,柴瓊妍也一直在研究教學方式,她本人錄製的網課《功夫鋼琴》,以及和天津茱莉亞音樂學院作曲教授尼克羅·艾森斯錄製的網課上線後,都很受學生歡迎。
據了解,飛思樂線上音樂夏令營共分兩期,第一期於7月15日-31日舉行(7月10日前報名截止)、第二期於8月1日-15日舉行(7月26日前報名截止),可通過官方網站www.faceart.info、官方微信公眾號「飛思樂FACEART」等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