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月入2萬在哈爾濱卻活成了狗,你信嗎?人到中年,真的挺難

2020-12-15 感悟生活2020

首先說,寫此文並非炫富,只是表達心中的苦悶,不喜勿噴。況且,40多歲的夫妻月入2萬,在哈爾濱就是中等收入,我們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

我們夫妻兩人1998年和1999年大學畢業後都留在了哈爾濱,稍微有點坎坷,但都找到了相對穩定的工作。按現在網上流行的詞,就是普通的「打工人」。2001年一窮二白就結了婚,當時共同財產只有1萬元,租房子住了3年。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儉省,我們從10年前月入3千到現在月入2萬,貸款買房、買車,生孩,再生孩,本以為生活會越來越好,但從去年開始,就明顯感到入不敷出,宛若活成了狗。我們究竟錯在了哪?百思不得其解。

以馬上就要過去的11月為例,算一下這個月的花銷,您就知道了我們的苦處。

11月,家庭純收入2萬元。兩套房子分別還貨款3900元和3200元;老大補課費7000元,在學校飯費和晚課費1000元;老二看護費3000元;換雪地胎2300元。僅這些就已是20400元,還沒算上平時買肉、買菜、加油、奶粉、手機費、水電煤氣費、黨費……快一年了,我們夫妻省吃儉用,還是月月超支。

有人說,你兩套房子、兩個孩子,支出不大才怪。這是實情,我們也知道。但人到中年,有些事是必須做的,不做也算不得一個正常的「人」。

3900元的貸款是我們現在住的房子的貸款。我們賣了2004年在道外買的小房,在道裡顧鄉買了一套3居室的樓房,交首付、裝修後,高高興興住了下來。

3200元的貸款是給我嶽父母買房的貸款。嶽父嶽母都70多歲了,原住呼蘭利民開發區,腿腳都不好,我們就在陽明灘三環外交首付買了一套兩居室的電梯房讓兩位老人住,離我家6公裡,方便互相照顧。

我還有第三套房子。父親過世早,母親一個人在道外30多米的老房子住,6樓,沒電梯,供暖還不好,她退休金也少。母親已經80多歲了,我就把老房子賣了,又添了30萬,在我家對面的小區全款買了一套小房讓母親住,從我家出門進母親門不超過10分鐘,好照顧她。房子寫我的名,順便解決了老二的上學問題,好歹也是個群力兆麟二小的校區。

但這三套房子也幾乎花光了我們夫妻的積蓄。如今手中只有10萬元存款,以備不時之需。

說完房子說孩子。老大今年高三,在群力三中,雖說成績中遊偏下,但也算努力,很懂事,除了初四下半年,就幾乎沒補過課。高二下學期開始,不補不行了,一對一,每周只補一堂外語和一堂化學,但也需要1400元,據說這還算是便宜的。距高考還有半年,怎麼都不能從補課費上省,所以今後半年,補課費還得增加。

要老二是意外,老大老二相差15歲。懷孕時媳婦已經40多了,但退休的表姐答應幫忙帶孩子,我們夫妻又特別喜歡大家庭,一咬牙就生了。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無非想解釋一下: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苦一些,也要孝敬父母,照顧好孩子。人到中年,正是家庭中堅,得撐起這個家,無論怎樣,都得讓老人小孩過得舒服一點。

但是,今年遇到了疫情,我們夫妻雙方單位效益都大幅下滑,好歹是沒降工資,但每年四五萬元的獎金是沒指望了。

於是,各種節省現在成了我們的生活常態。衣服、鞋子今年幾乎就沒買過;老二的衣服全是撿別人家孩子剩下的;自己出行能不開車就不開車,儘量坐公交;去市場挑便宜的菜和肉來買;老人過生日不去飯店了,改在家裡過;基本也不出去和朋友、同學聚會了,幾乎沒有了社交,實在不行就以疫情為託辭;周六周日除了看孩子,就是做飯,再就是當司機接送老大補課……感覺自己整個人活得像條狗,但又無可奈何。

我和媳婦也在思考、探討,用不用有一方換個工作,或者等老大上大學後,雙方辭職去南方找工作。但今年哈爾濱的工作實在難找,經濟下滑明顯,單位能保證現有的工資已是幸事;再想想需要照顧的老人,還是下不了去南方的決心。

明明知道,要想打破現在的困境,就必須打破固有的自己思維上的「舒適區」,讓自己進入到一個活躍的、有競爭力的環境中去。但人到中年,年齡已是劣勢,精力不如年輕人,思想也固化了,真要到一個新環境與年輕人競爭,還真是不太敢。

明明知道,超前消費不是個好東西,但哈爾濱房價這麼高,自己就掙那麼多,想顧全家庭和老小,不靠槓桿靠什麼。但槓桿帶來的壓力,只能自己默默扛著。中年人是家裡的頂梁柱,儘管身體很累,心裡也累,但在老人面前得說「沒事」,在孩子面前要充滿笑容。

下個月,得交顧鄉房子的取暖費、物業費、電梯費,又是6000多快錢;元旦前多多少少都得買些東西孝敬一下父母;老大補課效果不錯,就要加課,也必須鼓勵。工資肯定又不夠用了,只能動用存款了。

慶幸的是,自己剛做完體檢,40多歲了,除了輕度的高血壓和脂肪肝,沒什麼大毛病;雙方父母除了一些老年病,都沒有臥床的,精神狀態也都很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自己也還健康,未來就有希望;老大上了大學,支出也會減少……只能靠這些積極的理由來鼓勵自己。

哈爾濱中年夫妻月入2萬元,活得像條狗,真覺得不是矯情。您說是不是?

相關焦點

  • 月入一狗是什麼梗? 月入2萬活得不如狗說的是你嗎
    月入一狗是什麼梗? 月入2萬活得不如狗說的是你嗎時間:2019-05-21 14:37   來源:牛遊戲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月入一狗是什麼梗? 月入2萬活得不如狗 月入一狗是什麼意思?同學聚會、網絡交流上,經常能看到有人說月入一狗,那麼月入一狗是什麼梗呢?月入一狗是多少錢?
  • 人到中年,終於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2人到中年,見慣了世態炎涼,該有取捨;看透了人情冷暖,該有選擇!以前總想做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蓋世英雄,長大後才發現原來我們都是為生活奔波的平凡人。大家還記得《神話》這一部穿越劇嗎?反觀高要,因為沒有文化,了解歷史走向,到了秦朝一臉懵圈;他無依無靠、無權無勢,被陷害成了奴隸,一路受盡欺辱與折磨,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而高要的生存哲學只有一個:不被人欺負,能吃飽飯。他想往上爬,爬到高處,欺負他的人就自然會越來越少。網友說,曾經很多人想活成易小川,最後才發現我們都活成了高要。
  • 人到中年不如狗?只是你不如狗罷了,其他人日子過得很好
    你怎麼看?作為20多歲的青年該如何準備?一、 人到中年不如狗有句話叫做「人到中年不如狗」,一句話說盡了中年人的心酸苦痛。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擔壓在中年人的身上,硬生生的將中年人的腰板給壓垮了。如果說35開始步入中年,那40歲就是中年人的重災區,哀嚎一片,無法遏制。看過一個韓國的短視頻,中年男子上班被領導訓斥,委屈不已,但是還得繼續忍著,被同事恥笑最終卻還是忍聲吞氣,接過了本不屬於自己的活。但凡看過的人,都覺著這個人太過於窩囊。
  • 人到中年,每天累成狗,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12020年,因為疫情的原因,無論是各個行業都挺難的。27歲的我有一個1歲多的兒子,老公29歲。再過兩年孩子即將上幼兒園,我們也到了奔三的年紀。30歲很快就要到來,我們一家人的生活卻過得很挫敗,老公雖然有著一份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但是我們的生活卻依舊過得很拮据。
  • 人到中年,即使月入3萬,總是存不了錢,無非受到這3個原因困擾
    人的一生中,每個階段都有不一樣的經歷,然而,無論處於哪個階段,錢都是決定了我們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也體現了我們是否混得過的標誌。有些人到了中年後,就已經擁有了千萬財富,但是還依然在前線拼搏著。有些中年人渾渾噩噩過了大半輩子,依然債務纏身,兜裡連積蓄也不多,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還有一部分人,他們收入不低,但是依然存不了錢,關鍵時刻連10萬也拿不出來,十分尷尬。
  • 人到中年的男人,最怕不是沒錢,而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傍晚,我們如約重逢,喜悅之情都在三杯兩盞之中,飯桌上的他褪去了曾經的意氣風發,中年人愁緒漸漸爬上了他的眉頭,酒酣耳熱之際,他捧著酒杯交心的對我說:「兄弟,人到中年,真的太難了。」「曾經年輕不懂事,現在是上有老下有小,一睜眼就有好幾張嗷嗷待哺的嘴等著供吃供喝,車貸、房貸月月還貸。
  • 女人到了中年,要好好愛,好好活,活明白,活通透
    這話雖然有點誇張了,但也說明了一點,女人要好好愛自己,尤其是步入中年的女人,務必對自己好一點,否則,真的很容易被歲月洗禮成豆腐渣。每一個女人內心都會恐懼中年危機。也有女人幸福滿滿地和朋友分享:人到中年,越活越幸福了,孩子長大了,自己終於可以五湖四海去遊蕩,老公又會賺錢又貼心,太愜意!02我有一個朋友的姐姐,今年應該有47歲了吧,上次見面的時候,她整個人狀態很不好。
  • 人到了中年,大多都活成了,當初自己討厭的樣子
    ,而是那麼的冷酷和無情,人到了中年,都活成了自己最想要活的年紀,卻還是沒有活成那個當初自己最喜歡的樣子。中年的我們,也都會被房子,車子,工作這些那些的事情,泯滅了當初那種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勇氣,面對很多的事情,我們也都學會了去低頭,我們也不得不去適應成年人的生存法則,不然就會被這個社會排斥掉。所以我們的思想是複雜的,總是在那些現實和夢想中來回的徘徊著,多麼希望那一天你能夠活成自己夢想中的樣子。
  • 「人到中年不如狗」:活得很累的人,通常會有這些「額外」的負擔
    誠然,負擔起一個家庭的我們很累,於是就有了「人到中年不如狗」的說法,但我卻不認為所有的中年都「不如狗」,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身邊很多的同齡人,中年過得依然很安逸,並沒有「累成狗」,同樣都是中年人,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我們現在的「不如狗」都是由於我們身上「額外」的負擔造成的。如果沒有這些「額外」的負擔,我們將會活得很輕鬆。
  • 人到中年,請為自己而活,別為面子而活
    但其實,人到中年以後,並不需要活得這麼累,不用把別人的眼光當成一回事,當你不再為了面子東奔西跑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如此輕鬆的,為自己而活,放棄那些虛偽無謂的東西。01、做人,別為面子而活杜月笙曾說過:「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一是體面,二是場面,三是情面。」說到底就是「面子」,中國人特別講究面子是真的,但面子真的那麼重要嗎?面子究竟是什麼呢?
  • 看月入5萬和1萬的家庭支出,才知道中年夫妻不拆夥就是為了養娃
    上海月入5萬的家庭開銷:說老實話,別看東北芃芃媽媽吐槽吐得挺歡快,跟上海這位博士媽比起來,就覺得其實她幸福指數還挺高。這位媽媽是個博士,她在「月薪四萬人民幣是一種怎麼樣的感受」下面回答是這樣的:他們夫妻兩口子都是博士,老家都不在上海,算是新上海人。兩口子工資加在一起稅後月入47000元左右。按說這個收入不算少了,可對他們來說,還真沒富到哪去。
  • 中年夫妻賣按摩椅,利用「2塊錢成本」,一個月到手15萬,你也行
    但是很多實體店的老闆現在面臨的一個情況就是生意不好做了,但是貨還留在倉庫裡,幹看著著急,一著急就會瞎忙活,開始各種打折,發宣傳單、揮淚大甩賣......總之是想盡一切辦法吸引到別人,但是常常卻適得其反,自己花了老大的錢和成本去做前期的這些工作,後面引來的人卻收效甚微。
  • 人到中年不如狗的真相:有的人30歲死去,80歲才埋葬。
    曾經工作中認識一個80後前輩,入行很早當年也是中流砥柱,但因為結婚生子後滿足現狀,後來公司不斷湧入年輕員工,有衝勁有思想,剛30多歲的他總是抱怨: 快被中年危機壓垮了……還有個姑娘說,現在男25歲、女23歲的初婚都算晚婚了,意味著很多90後早已經進入晚婚年齡,跟別提80後了,家裡父母在催促,外面親戚在比較, 年紀越大越難辦了……都說 「人到中年不如狗」 ,這還沒到中年呢就愁眉苦臉
  • 俞平伯:人到中年,不過如此
    可是走得近了,空翠漸減,終於到了某一點,不見遙青,只見平淡無奇的道路樹石,憧憬既已消釋了,我們遂坦然長往。所謂某一點原是很難確定的,假如有,那就是中年。我也是關懷生死頗切的人,直到近年方才漸漸淡漠起來,看看從前的文章,有些覺得已頗渺茫,有隔世之感。莫非就是中年到了的緣故麼?仿佛真有這麼一回事。我感謝造化的主宰,他老人家是有的話。
  • 《小歡喜》:人到中年的窘迫和無奈,有多少人正在經歷
    婚姻裡的安全感是要有很多很多錢嗎?還是要有很多很多的愛?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安全感是什麼?真正的安全感是家,是夫妻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在看了《小歡喜》以後,那種人到中年的窘迫和無奈,讓人心酸,有的人也許看到的是青春裡的張揚和無所畏懼,而有的人看到的卻是成年人婚姻裡的一地雞毛。
  • 人到中年,夫妻「同枕共眠」,會帶來什麼好處?
    作者:妮夏情感 首發夫妻,同床共枕,是千年修來的緣分,更是經營婚姻的通用技巧。酒是陳釀的好,而婚姻不是,新婚夫妻有新鮮感,有激情,感情你儂我儂。夫妻到了中年以後,感情趨於平淡,缺點暴露無遺,彼此看對方越看越不順眼。李筱懿在《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中寫道:婚姻的殺手,向來不是外遇,而是時間。
  • 人到中年,沒出息不可怕,活成這3種模樣才可怕,早發現早預防!
    人到中年,沒出息不可怕,活成這3種模樣才可怕,早發現早預防!對於很多人來說,中年時期是很受煎熬的一段時間。可以說,人到中年,沒出息不可怕,活成這3種模樣才可怕,早發現早預防!1、活成了自己討厭的人經常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活著最難受的,就是發現活成了自己討厭的人」。
  • 月入一蛆或月入一狗!生活的痛點到底在哪?
    月入一蛆或月入一狗!生活的痛點到底在哪?作者:齊俊傑看財經最近有一組新詞,叫做月入一蛆,說的是有人在某超市買烤雞,結果吃出蛆,一番折騰後商家賠付了5000,於是又有人發帖感嘆:我這點收入,活得還不如一隻蛆,隨即就有了月入5000以下,活得像只蛆的說法。相對應的是月入一狗,指的是有人發帖說,一個月收入20000,但是活得不如狗。
  • 人到中年,越活越「摳」(扎心)
    微博上曾有過一個熱門話題:為什麼人到中年最摳門?沒有責備,沒有譏笑,也沒有對摳門的鄙夷,大多數人都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人到中年,擔子重了,膽子小了,越來越捨不得花錢。亦如汪國真在《倉促地到了中年》裡寫到:「中年和正午有些相似:凝重、深邃、空曠,是生命曲線上的一個極點。」
  • 「半夜老公寫的信,讓我痛哭流涕」:40歲中年夫妻原來是生死之交
    想想,真的特別後怕,我很感謝老天爺,讓我繼續活著,我從未想過死亡,這次暈倒卻讓我突然知道,原來死亡離我從不遙遠。下班回來,你問我怎麼了,我告訴你只是感冒,不想讓你擔心,後來細想,發現也不能隱瞞你,如果萬一我怎麼了,你好歹還有心理準備。老婆你放心,我身體並沒有什麼大毛病,只是突然之間覺得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