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人到中年的窘迫和無奈,有多少人正在經歷

2021-01-19 阿莎普

#情感#|劇評

婚姻裡的兩個人就像是兩個刺蝟渴望擁抱在一起一樣,如果誰都不願意拔掉自己的刺,那麼,兩個人就沒辦法擁抱。所以,兩個人為了能夠擁抱彼此,也為了能夠感受到對方的溫度,雙方都必須拔掉自己身上一半的刺,而這個拔刺的過程,就叫作愛情。

婚姻裡的安全感是要有很多很多錢嗎?還是要有很多很多的愛?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安全感是什麼?真正的安全感是家,是夫妻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在看了《小歡喜》以後,那種人到中年的窘迫和無奈,讓人心酸,有的人也許看到的是青春裡的張揚和無所畏懼,而有的人看到的卻是成年人婚姻裡的一地雞毛。

在這裡,方圓和童文潔夫妻倆人的生活,就是充滿著窘迫的狀態,人到中年時,那種上有老下有小,白天要應付來自職場裡的勾心鬥角,還要勇往直前。晚上好不容易回到家,還要擔心孩子的早戀學習,以及身體一大堆問題。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生活已經很艱難的情況下,兩個人卻又雙重失業,以及方圓的父母也在這個時候,因為盲目的投資,被人欺騙之後,虧損了八十萬。

如果走進方圓和童文潔的婚姻裡,我們幾乎看不到戀愛時的甜蜜和輕鬆,放眼望去全是那些一團糟,而且理也理不清的煩心事,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現在很多人談起婚姻色變,其實,大多數的婚姻並不是因為大家真的不期待愛情,相反很多人都不止一次的表示過,正是因為太期待愛情,所以才不敢輕易觸碰。

因為害怕到最後婚姻過程中,只剩下鍋碗瓢盆及埋怨與牢騷,當然婚姻是避免不了彼此的捆綁,也必須要和那個人一起面對更多的煩惱和壓力。

然後,婚姻就是捆綁,同時,也是相互分擔,婚姻意味著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你遇見什麼都始終會有一個人在你身邊,和你一起扛下去。

人到中年的方圓,卻突然被公司裁員,而他也不敢把被辭退的事情跟任何人說,只能一邊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邊丟棄尊嚴和體面,四處求人給自己介紹工作,然而,最後除了幾句無關痛癢的加油之外,他什麼都沒有得到。

只有到了妻子的面前,他才敢放肆地哭起來,在他人生最崩潰最無助的時候,只有妻子始終站在他身邊,跟他說一切都會過去。

後來,童文潔在工作中也受到了委屈,哭著問方圓,跟他說:「我真的不想再幹了,我可以辭職嗎?」

雖然,他們心裡明知道他們的家庭已經承受不起任何變動,而方圓更心疼的是自己的妻子受委屈。所以,他根本沒有猶豫的說:「可以」。

其實生活就是這樣,起起落落總是無可避免的,無論你有多麼的強大,都逃不開生活的挑戰,在這個連崩潰都要調整時間地點的時代,婚姻成為了我們的鎧甲。

在我們累了的時候,只有另一半會跟我們說,別怕,累了就休息一下。婚姻是萬丈深淵還是勇氣,都取決於你遇見的那個人,所以,在婚姻裡我們才敢不顧一切,提出各種要求。

其實,中年夫妻的婚姻真的是很難熬的一個困境,於是,很多人都忙著前進,也把日子過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他們的孩子忙著長大,忙著交友,忙著見世面,大人忙著家庭忙著事業。

殊不知,欲速則不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你沒必要和別人比,江湖路遠山高水長,怕什麼來不及慌什麼到不了,天順其然地順其興,人隨其便,一切都是剛剛好。

人生中,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極力追求完美,工作要稱心如意,家庭要幸福和美,孩子要乖巧懂事,父母要身體安康。

然而,人生就是這樣,越是追求圓滿,越是依然平淡,自古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很多事情已成既然,你又何必再去計較呢,總是追求完美的人,到頭來總不免竹籃打水一場空。

有時候,正是因為這些不完美,我們才會再看清生活的真相後,繼續著我們的生活,面對著自己保持清醒。

人世間最難的是什麼,不是人情世故,不是車馬勞頓,最難的是做好自己。古人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扣除這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兩成是快樂的,值得欣慰的事情。

方圓和童文潔的婚姻雖然挺苦澀的,但是,他們卻依然用另一種幸福在生活,也許經濟是很困難,但是,孩子變得懂事之後,對於做父母的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欣慰。

當然電視劇最終都會給我們一個完美的結局,而在現實的生活中,有很多像方圓和童文潔這樣的夫妻,他們的結局只能靠著自己去創造完美。

這個世界不甚完美,但我們要始終堅信人生沒有永遠不相同的生活,夢想也許一文不值,但你的努力卻抵得過一切,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許多挫折,而高手能做到困難時不畏縮不前,抬頭有方向,低頭保持清醒,每一份付出都會有回報。

中年夫妻雖然苦,但你現在能夠做的就是堅持你的努力,那些你所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生活。

泰戈爾說:「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距離,在等待的時光中做好自己,何愁沒有幸運光臨。」

人生就像過山車,有高處的風光也有低谷的場合,等你絕望的時候,人生漫漫,沒有什麼是一眼就能看到他們的,一時的得失都不算數,經常回頭看一下自己來的路,才能在遇到阻礙時給出自己從頭開始的勇氣。

餘生還長,即使人生已過半,也請別慌張,不到最後,你是不知道結局會有多完美。

它是想能攢足了好運再來和我們相會,希望我們能跟隨自己的心,勇敢的做自己,有歇腳停頓的底氣,也有一往無前的勇氣。

願那些正在奮鬥,卻又一次次跌倒的中年夫妻不要迷茫,眼前的困境只是短暫的。相信自己,相信未來,夫妻攜手,共同進退,命運不會虧待任何一個人,只要你足夠努力,餘生,就會與幸福相會。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從《泰囧》到《囧媽》,多少人看透了中年男人的辛酸?
    2010年徐崢主演了葉偉民導演的《人在囧途》,電影講述了春運期間人們回家時的各種窘迫事情。徐崢從中受到啟發,自導自演拍攝了三部「囧途」系列電影:2012年的《泰囧》、2015年的《港囧》和2020年的《囧媽》。跟《人在囧途》反映社會春運的大浪潮不同,徐崢的三部電影把重點放在了中年男人的感情生活上。
  • 人到中年,就怕兩個字
    《小歡喜》劇照往往感嘆時間過得太快的人都是因為一事無成,但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殘酷。尤其是人到了中年以後,總是盼望著時間慢一點,再慢一點。中年人大概是人生所有階段中最難的,進入中年以後,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如果有一份好工作,收入又高,這類人大概在生活上暫時是沒有壓力的,但他們得保證不會失去這份工作。
  • 為什麼讀在職研究生讓人既「歡喜」又「無奈」?原因其實很簡單
    不過呢,因為這幾方面的原因,使得在職研究生是既讓人點頭讚許,又讓人搖頭無奈。為何使人「歡喜」?原因一:不用參加考試,驚不驚喜?若問在學習當中最不想遇到的事,那麼考試肯定是高居榜首了,從小到大,大大小小的考試我們都經歷了很多,基本上每次都過得很「煎熬」(學霸自動忽略)。考研,按理說是要參加考試的,但是在職研究生教育中有一種形式是可以免試入學的,是哪一種呢?沒錯,它的名字就叫做:同等學力申碩!
  • 人到中年的窘迫,從這幾位男演員的處境就可以看出
    多數人到了不惑的年齡,那些兒時的夢想早就隨風而逝,曾經理想的翅膀也拿出來煲湯了。回顧反思前半生,我們沒有唐僧般的信仰,缺乏孫悟空般的能力,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離成佛得道還有十萬八千裡。自己是停下腳步改變方向,還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猶豫中迷茫疑惑、焦慮不安、蹉跎歲月。別覺得這些離你很遙遠,無論是誰,都一樣。比如演員。
  • 小歡喜演出了多少父母的心聲
    最近,黃磊海清主演的新劇《小歡喜》正在熱播。圍繞「高考」這個主題,這部劇講述了4個孩子、3對父母的備考故事。「一人備考,全家作戰。」但他人緣好,工作能力也不錯,本以為能憑著小業績,把職位往上挪一挪,沒成想卻被裁了。更慘的是,全部門只有他一個人被裁。平時那麼一個樂呵呵的人,到那一刻也支撐不住了,對著妻子哭泣:「你說我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我這事業不成功,怎麼就這麼倒黴......」好像一瞬間就看到了世界的殘酷:它能毫不留情用20秒淘汰一位努力了20年的中年人。
  • 《小歡喜》方圓人到中年被裁員:真正的職場危機,是你到處搞社交
    01《小歡喜》裡有一個片段,戳中很多人的痛點。黃磊扮演的方圓,人到中年被公司裁員了。為了尋找工作,他往所謂的人脈群裡發紅包,每個紅包200元,分四次發,就是希望別人幫幫他。然而大家只是默默領完紅包,然後說一聲謝謝,有些甚至默不出聲,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人到中年無奈的感悟
    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眼我已到了中年。以前總是不明白什麼叫人到中年,不就是人生到了一定的歲數嘛。等我真正到了中年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它不僅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更代表責任與義務。曾經年少,可以肆意妄為。我體會到了言多必失。很多時候儘量以沉默代替;年少的我,總是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現在卻要為年少的我買單;年少時只有我想不想做。沒有該不該。現在呢?我想到的總是該不該做,而不是想不想做;中年的我繼續嚮往詩與遠方,只是父母步履已蹣跚,孩子或還未成年,需要我不停的努力,去打拼去爭取!
  • 人到中年的忐忑不安
    記者 王津攝天津北方網訊:老王很無奈。2018年12月,他與資方結算完工資和補償後,下崗了,此時他48歲。人到中年,年齡有些尷尬,距離退休年齡還有12年,距離招聘企業通常設定的「35歲以下」這道門檻又超過了13年。賦閒在家近一個月,老王很少出門。
  • 人到中年,所有的委屈都是無用的
    可越長大越明白,那些算計和陰謀的背後,卻藏著中年人身不由己的妥協與無奈。《笑傲江湖》的黑與白之間,相差的從不是善惡,而是生活的選擇。勞德諾的偽裝,藏著中年人的心事。人過中年,誰不想活出真實,為人敢愛敢恨,行事敢作敢為。可生活往往是,人前歡喜,人後壓抑,為了生活偽裝自己,凡事不得自在。電視劇《都挺好》中有這麼一個鏡頭。
  • 人到中年,喜歡上了寫字,靜心,禪修,茶道
    人一輩子會經歷很多的成長階段,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你有沒有經歷過中年的感覺,或者你正在邁入中年的行列。或許,真正的階段並沒有那麼確定,有的人明明年輕卻老氣橫秋,但有的人,卻是永遠有一顆少年的心。
  • 人到中年,該看開就看開
    當一個人到了中年,他必須能夠看到一切的開放,而不是一件小事上的討價還價,是所謂的成功的非正式部分。 想戴著皇冠,也要承受它的重量,沒有什麼是容易的。 與人相處,卻是一門的大學問。每個人都不容易,都有自己要承擔的事情,沒有人有義務消化你的負面情緒。中年男人 ,不要遇到一點痛苦就放棄,不要有麻煩就向別人提起。 一方面,人們不一定聽你說的話,也不明白你在說什麼,更多的時候只是抱著看戲的態度;另一方面,生活中總有一條路要走,你不能每次都告訴別人你的痛苦。不知不覺,步入中年.
  • 人到中年,感謝自己!
    文/飛魚人到中年,要感謝自己,一路走來不容易,漸漸地,我們都老了,不管過去有多少心酸或者多麼輝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活著有一個好的心態,才能足以有勇氣面對過去和迎接未來。往事清零,忘掉煩惱,感謝一路走來沒有放棄的自己,這一路即使沒有人懂,但這顆堅強的內心支撐著自己迎來了人生最美麗的風景,餘生,就好好愛自己。
  • 俞平伯:人到中年,不過如此
    可是走得近了,空翠漸減,終於到了某一點,不見遙青,只見平淡無奇的道路樹石,憧憬既已消釋了,我們遂坦然長往。所謂某一點原是很難確定的,假如有,那就是中年。我也是關懷生死頗切的人,直到近年方才漸漸淡漠起來,看看從前的文章,有些覺得已頗渺茫,有隔世之感。莫非就是中年到了的緣故麼?仿佛真有這麼一回事。我感謝造化的主宰,他老人家是有的話。
  • 人到中年不如狗:壓垮中年人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
    看到這裡,不由想起網絡上曾盛行的這句話:人到中年,不如狗。中年人,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一個群體?現今社會,三十而立,正是身體、事業的最佳高峰。可,很多人也忽略了,他們的壓力也到達了最高點。而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
  • 人到中年,不得不讀的20句詩詞,句句發人深省
    人到中年,忽然明白有了遺憾才知道什麼是幸福。人到中年,鬢髮疏白,有家人在旁,布衣蔬食,粗茶淡飯,也覺得味美甘甜。人到中年,明白失意是人生常態。如果事事放不下,心有千千結,自然無快樂可言;若遇事懂得看開,那麼居於溝渠中,也能品出萬千歡喜。
  • 父母愛情:人到中年的老丁學會了向現實妥協,誰的中年不慫呢?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你永遠不知道別人正在經歷著什麼,你憑什麼對別人評頭論足呢?說到這裡想起了《父母愛情》這部劇,提起男主江德福,大家都不乏溢美之詞,什麼有擔當、顧家、責任心強、還有雙商高,對工作認真負責,對自己人生定位清晰等等,江德福的確是難得一見的好男人,安傑嫁給江德福何其有幸!
  • 《小歡喜》:孩子眼中的世界與父母眼中的世界如此不同
    《小歡喜》這部電視劇,應該是當前最熱門的最有話題感的電視劇。不管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人到中年的父母或者是老年期的爺爺奶奶,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共鳴點,然後隨著劇情的發展而或悲或喜,或叫好或痛罵。他卻沒有想過,季勝利、劉靜除了是他的爸媽,還有自己的工作追求,有自己的人生夢想。
  • 人到中年有多少存款才不會焦慮?專家給出的標準,很多人都達不到
    其實中年危機不是突然來的,它一直都存在,這3種危機讓很多中年人艱難度日,尤其是第3點,逃避沒有用 人到中年之事業危機 很多人判定中年是否成功的一個標誌就是他的事業,可是事業也是讓中年人背負的一座「大山」。
  •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苦衷誰能真正懂(心痛的感悟)
    在不知不自覺中,流年雖然緩緩向前,歲月卻沒有等人,不敢相信已中年,醒來已物是人非,年輪圈圈,父母步履已蹣跚,孩子或還未成年,眼下老與小都是我們的責任啊,雖然抓不住時光,但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最大的努力。
  • 《小歡喜》方圓被公司辭退,人到中年失業壓力有多大?難以承受!
    在我們眼中,中年人代表著有房有車有家庭,熬過了最貧窮的年齡,事業有成兒女雙全,就等著退休時間一到享清福。真的這麼輕鬆嗎?隨便找100個中年人問這個問題,應該不會有人說自己過得輕鬆,難以承受用來形容並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