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方圓人到中年被裁員:真正的職場危機,是你到處搞社交

2020-10-19 深扒有料

01

《小歡喜》裡有一個片段,戳中很多人的痛點。

黃磊扮演的方圓,人到中年被公司裁員了。

為了尋找工作,他往所謂的人脈群裡發紅包,每個紅包200元,分四次發,就是希望別人幫幫他。然而大家只是默默領完紅包,然後說一聲謝謝,有些甚至默不出聲,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方圓就此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認識你;人脈,不是你有多少事央告別人,而是別人有多少事央告著你。

這句話只是說出了成功社交的結果。你認識多少人不重要,多少人認識你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人為什麼要認識你?說的直白一點,你有什麼價值值得別人看重。換句話說,你有多大的價值,你就有多廣的人脈。

整天發名片的其實都是社會最低層的人,都是沒有什麼人脈的人,比如銷售、房產中介等。這些小人物,恰恰比較在意別人怎麼看他,所以會加各種頭銜,比如xx經理、xx總監。而真正的大人物,名片上就什麼都沒有,只要印倆字「馬雲」,別人就明白了。

02

對此,我有不同的看法,這些小人物做法也沒有錯。在你還沒知名度的時候,名片上是要寫清楚你是做什麼的,馬雲一開始也不是大家都認識的,我相信他前期也是學小人物這麼做的。

但是沒有必要往自己臉上貼金,寫清楚自己是做什麼的就行。不然你一個到處掃樓辦信用卡的人,說你是某某經理,誰信呢!

稱呼別人往要大的稱呼,比如某某是副總經理,就叫總經理,把副字去掉。稱呼自己要往小的稱呼,表示謙虛。古代皇帝都是鄙人、寡人的稱呼著,難道你比皇帝還大。

如果一開始就學馬雲,名片什麼都不寫,就寫著你的大名,誰認識你呢?這不是貽笑大方嗎!

馬雲前期推廣網際網路的時候,經常說,「比爾蓋茨說網際網路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後來他自己開玩笑說,比爾蓋茨並沒有說過這句話,只是為了增強說服力,把比爾蓋茨加進去,如果只是他自己說,那時候並沒有人認識他,就沒有什麼可信度了。

馬雲前期也是需要營銷的。李嘉誠也說,「當你可以用名氣賺錢的時候,證明你已經是個大人物了。」這時候你的名氣就是你的品牌,你的信用背書,大家都相信品牌,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當我們還是小人物的時候,還是得腳踏實地,認真做事,創造價值,讓名片的內容越做越少,最後只剩下你的大名。相信馬雲現在是不需要名片的,因為他的臉就是最好的名片。

做人做事,都需要真誠坦白,就像做名片,一定要簡單明了。

我看到一家麵館,名字叫「火車頭」,真的很無釐頭。朋友取笑說,過年前會不會有人去買火車票呢?

公司旁邊,新開的一家店,今天新開張,舞獅、敲鑼打鼓大半天,因為太吵鬧了,我就過去看看怎麼回事,想知道這家店是幹什麼的,我左看右看,也不知道這家店是幹嘛。後面是因為舞獅結束了,其中有人說,祝你們飯店越開越多,我才知道原來是開飯館的。

這就白白浪費了店面的資源,是開飯館的,就要告訴消費者你的意圖,搞得大家都不知道你是幹嘛的,這營銷就真的太失敗了。除非是熟客,不然路過的人都不知道,這營銷成本就太高了。

03

很多人不敢去交際,因為就是自卑,敏感,多疑。事情還沒發生,就思前想後,我穿的這麼寒磣,別人會怎麼看待我呢?

他們最害怕別人用鄙視的眼光打量他們,就像扯掉了身上最後一塊遮羞布一樣,那種羞恥感無可遁形。世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瞥見自己的弱小與膽怯。

如果不去社交,那是最好的,這一切讓人難過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最可悲的是,躲在一個無人知曉的角落,通個各種娛樂手段麻醉自己,對你的處境並沒有任何的改變。

孔子說,「破衣爛衫地站在身著華服的貴人中間,能沒有愧色的,只有子路了」。這就是自信。

如何有效社交呢?我的答案是——積極主動。與其嚇唬自己,還不如積極行動。不要把自己當做算命的,胡亂揣測別人的想法。

《別獨自用餐》是我目前看到關於如何建立人脈最好的書之一。

作者告訴我們想要認識那些更優秀的人,首先要克服的是恐懼,要有勇氣去接觸他們。而接觸他們之後,給予比索要重要得多,不要去想怎麼樣利用別人,而是去思考自己怎麼樣能夠幫助到別人。

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脈?劉潤老師說:給予價值。你能給予什麼樣的價值,就會認識什麼樣的人。如果不能用價值澆灌人脈,那就只能用人品抵押。抵押到最後還不起了,還想借,就會破產。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幫到的人。所以,持續地給予價值,是積累、更新人脈的唯一方法。給予減去索取,等於人脈;付出減去回報,等於胸懷。

所以有效的社交,不是到處遞名片,不斷參加酒席,而是給予價值。只要能你能夠為別人創造價值,即使你不搞任何社交,別人依然會看重你。

作者/周世通

相關焦點

  • 《小歡喜》:人到中年的窘迫和無奈,有多少人正在經歷
    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安全感是什麼?真正的安全感是家,是夫妻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在看了《小歡喜》以後,那種人到中年的窘迫和無奈,讓人心酸,有的人也許看到的是青春裡的張揚和無所畏懼,而有的人看到的卻是成年人婚姻裡的一地雞毛。在這裡,方圓和童文潔夫妻倆人的生活,就是充滿著窘迫的狀態,人到中年時,那種上有老下有小,白天要應付來自職場裡的勾心鬥角,還要勇往直前。
  • 「人到中年,千萬別拿全部現金去投資」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1、中年人的生存處境遠比想像的艱難職場上,「中年危機」這個詞就是職場中年人的最大痛點。因為年紀大,創新性,體力,腦力都跟不上年輕人。裁員一般先從中年員工裁起,升值卻一般輪不到中年員工。在《小歡喜》中,方圓是公司的資深員工,曾經也是為公司創造過巨大價值的。
  • 職場人要有「危機意識」,要懂得《天道》「未雨綢繆」的強勢文化
    最近有部很好的「育兒劇」《小歡喜》特別火,不知你看過沒?建議有孩子的家長看下,思考下自己是裡面哪一類的家長,它是比較貼近生活,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除了「育兒」外,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方圓」這角色,他本來日子是過得很愜意的,卻中年危機,意外失業。自以為「收入」穩定、有房有車,一路順風順水,就小富即安,不思進取了。
  • 中國職場中年危機到日本職場鐵飯碗模式
    「中年危機」是中國職場這些年來比較熱門的一個詞彙,指的是職場人35周歲是一個坎兒,到了35周歲就屬於一個比較尷尬的年齡段,如果在民營企業這個年齡仍然沒有走向管理崗位,仍然是基層員工,那麼極大可能被企業所裁員。被裁員失業後,這個年齡,民營企業一般都是拒絕的。
  • 人到中年慘遭裁員!看過很多雞湯,卻仍跨不過的中年危機
    前三年,在我們的配合下,公司的業績翻了3番,團隊規模從原來的30多人上升到120人。合作即將到期,我開始思考這樣的合作模式是否可以複製到其他企業。何總貌似看出了我的心思,主動找我溝通了新的合作模式,他希望我能全職加入公司,成為公司的運營總監。做生不如做熟,在三年的默契配合之後,我也對公司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 面對職場中年危機,職場人該何去何從?
    ,中年職場焦慮成為社會常見現象且趨年輕化。 35歲以後,有的人會遭遇「中年危機」,由於中年人在家庭和社會兩方面都承擔著較大責任,每天都在家庭與職場中奔波,處在一個職業生涯的瓶頸期,有較多的心理衝突和心理困擾,有較大的心理壓力
  • 人到中年,就怕兩個字
    《小歡喜》劇照往往感嘆時間過得太快的人都是因為一事無成,但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殘酷。尤其是人到了中年以後,總是盼望著時間慢一點,再慢一點。中年人大概是人生所有階段中最難的,進入中年以後,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如果有一份好工作,收入又高,這類人大概在生活上暫時是沒有壓力的,但他們得保證不會失去這份工作。
  • 如何破解「職場中年危機」?答案只有6個字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天氣預報員 》講述的就是「中年危機」, 中年男主因為家庭和事業不盡如人意,產生各種情緒,焦慮、自我懷疑、軟弱和不甘心。跟年輕時候信心滿滿一定能做到某件事情是反的,中年已經擁有豐富的經驗和閱歷,應該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優勢。所謂中年危機:就是你認不清你自己。
  • 《小歡喜》方圓被公司辭退,人到中年失業壓力有多大?難以承受!
    黃磊飾演的方圓算得上是小康家庭,孩子都已經高三了,自己和妻子都是公司高層,月租金一萬多塊錢的學區房租得起,可這和諧的景象忽然就變了。方圓被公司辭退,妻子童文潔也敗給了職場鬥爭,家庭收入斷崖式下跌,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止是事業中斷,人到中年失業這份壓力能有多大?不誇張地講:難以承受!
  • 《小歡喜》職場人士風雲錄 哪些我們必須要遵從的職場規則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話題度持續升溫,從家庭親子再到師生關係,再到職場競爭,種種考驗猶如畫卷歷歷在目,今天我們暫且拋開其他,說一說劇中關於職場的那些事。從海清飾演的童文潔身處副總這一職位再到到黃磊飾演的方圓這個部門小主管,兩個人都出現了不同的糟心事,那麼他們是怎麼處理的呢,其中一二值得我們深思。
  • 劇評|《小歡喜》:高三撞上更年期,被強行激活的焦慮和中年危機
    執導過《像雨像霧又像風》、《我愛男閨蜜》、《如懿傳》、《小別離》等大熱電視劇的導演汪俊,第N次跟黃磊合作,有「國民媳婦」之稱的超人氣演員海清也與黃磊再次攜手,延續了《小別離》中的夫妻檔。此外,還有小陶虹(嗯,就是你們山爭哥哥的媳婦)、沙溢、王硯輝以及剛剛在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封影后的詠梅,外加一票演技逼人的演員新秀,令人耳目一新。
  • 來千鋒教育考取PMP證書 化解中年危機不再難
    前幾日,豆瓣評分8.1分的熱播劇《小歡喜》迎來大結局,讓追劇的我們感受到人到中年的不易。劇中,由黃磊扮演的45歲中年男主角——方圓,本來在公司幹得不錯,因為公司經營不善被併購,本以為可以藉此機會升職,但變化太快,老闆委婉地對方圓說:「你被解僱了。」而他在後面求職的過程中也是處處碰壁。
  • 《小歡喜》裡方圓說找一份自己喜歡又有意思的工作,很天真
    文/職場三哥《小歡喜》裡,當方圓再一次找工作碰壁回到家,對妻子童文潔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可以再學習一年考證,然後做律師助理,歷練三年後做助理律師,到轉正成為律師時,我五十多剛好退休,有意思嗎?童文潔懟方圓:「我要歧視你了,你一個政法大學畢業生,去開滴滴車,釣魚謀生,你還對得起年輕時的理想和追求嗎?」打住吧,看到這裡,三哥忽然心底裡冒出魯迅的警言:真的猛士幾,敢於正是慘澹的現實,敢於正是淋漓的鮮血。
  • 小歡喜:方圓喝醉大哭金庸死了我難受,中年男人的哭點往往是小事
    小歡喜劇情慢慢漸入佳境,方圓童文潔的家庭迎來了最大財政危機,童文潔被親信助理設計丟了副總監職位淪為助理,方圓原以為能升職加薪,結果被公司遣退,方圓正式迎來中年危機。中年男人最怕事業,上有老下有小,年齡在那事業也就失去了信心和自尊還有自己的價值,所以方圓事業的事一直瞞著自己的兒子,為的就是不知道怎麼面對孩子,也不想讓中年人的苦惱加在孩子的身上,父母總是時刻為孩子遮風擋雨的。
  • 打工族如何應對職場"中年危機"
    近日,一位深圳男子「中年失業」的故事引爆社交網絡。故事的主角在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工作,月入兩萬元,育有兩個子女,背有高額房貸。由於拒絕了出國工作的公司安排,他被人事部門約談並希望他主動離職。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重新尋找職位的他,既無助又無奈。
  • MBA職場|遇上中年危機,你怕了麼?
    你是從什麼時候你發現自己不再年輕了的?是當你意識到父母去醫院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是你已經開始考慮給孩子選哪所小學?還是發現自己的同事大部分都比自己年齡小?很多人工資發下來,都會去還房貸車貸等各種貸款和信用卡,很多人還肩負著父母的子女的生活重擔,所以現在不只是年輕人,中年人也有很多處於月光狀態。一旦出現工作變動或者家人身體出了比較嚴重的狀況,整個生活都會立即出現危機。中年危機,其實很大一部分就是收入危機。畢竟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問題,都是和錢掛鈎的。
  • 職場中,如何在30歲的時候應對未來35歲的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當下焦慮的重要原因,比如我今年就30歲了,幾乎每天都在思考35歲的自己會有怎樣的人生,抑或自己想過什麼樣的人生。提前規劃,未雨綢繆,已經成為了如今職場人必不可少的一項功課,別總等到危機來臨的那一天,才來後悔為什麼自己30歲的時候不想想今天35歲失業的問題呢。
  • 華爾街英語:中年危機早齡化 英語能力給職場人穩穩的「薪」福
    年歲漸長,帶來的不僅僅是豐富的閱歷,還有步入中年後「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以及就業市場不斷湧現的工作能力強、更有幹勁、人工成本低的年輕群體帶來的競爭壓力。因此,如何破解「中年危機」?成為每位職場老手們不得不去面對的難題。
  • 人到中年遭遇裁員,看透這3點翻轉人生,逆襲成功
    無論33歲或者是40歲,人到中年遭遇失業都是很大的危機,越是高職位的人失業的危機越大,當我們常常沉浸於自己的歲月靜好時,社會卻依舊如江水般滔滔向前,帶我們被現實的浪頭拍醒,才發現已經落後許多,而被裁掉的這些員工大都停留在簡單重複的勞動上,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公司是不需要只停留在執行力層面的員工,事實告訴我們,每一個面臨被裁員的人不是因為懶惰,更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
  • 《小歡喜》方圓痛哭,劉靜飆淚:人這一生,光活著就花光所有力氣
    02與劉靜的身患重疾相比,方圓的中年失業,似乎還不是最壞。但也正是這一次失業,讓方圓徹底認識到現實的殘酷。方圓在失業後,求職屢屢碰壁。人到中年我們才明白,生活不是武俠劇,沒有那麼多貴人扶持,也沒有那麼多逢迴路轉。更多的時候,處處充滿意外。疾病、失業、婚姻失敗、兒女教育,只要被其中任何一條砸中,就能將我們打敗。這時,以前的同事見了面,依然跟你開著半真半假的玩笑,但真正願意扶你一把的,卻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