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員工起武俠名,騰訊起英文名,兩種企業不同的文化制度!

2020-12-11 新優科技

親愛的讀者:

如今網際網路時代,要問哪些企業最厲害,騰訊和阿里絕對是當仁不讓,前者是我國最大的社交和遊戲公司,是亞洲第一個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的網際網路企業,實力和財力非常強大,後者由我國傳奇人物馬雲率領,目前已是我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和大數據的企業,騰訊和阿里一直都是人們非常關注的對象。

騰訊和阿里的員工入職之後,基本上都要給自己先起一個別名,騰訊的員工起的是英文名,而阿里呢不用多說,馬雲是一個武俠迷,所以起的都是武俠花名。

像我們總熟悉的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Pony;

騰訊高級副總裁丶微信之父張小龍-Allen 張;

相對於純英文名,似乎員工都習慣:英文名+姓;

再看阿里,眾所周知,馬雲非常迷戀武俠小說,為了實現自己的武俠夢,不惜花重金拍攝電影動作片《功守道》,而他的花名叫做-風清揚;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長張勇-逍遙子;

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行癲;

其實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這些大公司都要起一些別名,首先,企業之家很明顯存在著上下級的關係,如果你直呼領導的名字,可能有時會顯得不太尊重,但是如果你叫他的英文名或者花名,就會顯得方便很多,其次彼此有一個「外號」,也會加強員工內部的凝聚感,畢竟這個名字是只有在公司才會有人叫的,會顯得更親切,真實名字可能會叫錯,但是「外號」一般是很難叫錯的。

阿里和騰訊都是我國非常強力的網際網路企業,彼此之間的企業文化都是不同的,因此衍生出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對於企業起英文名丶花名的做法,你怎麼看?

--Mobile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騰訊員工英文名,阿里員工武俠名,為什麼馬雲要這麼「別致」?
    騰訊員工英文名,阿里員工武俠名,為什麼馬雲要這麼「別致」?國內目前網際網路最大的幾家公司莫過於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了,很多的人都想要加入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工作,而且兩家都是非常出名的。這幾年來,兩家公司地發展也是非常快速的,截止到去年,騰訊已經有了4萬名員工,而阿里巴巴更加可怕,在去年的時候已經達到了7.4萬的樣子,估計到2018年人數會更加多。而阿里巴巴和騰訊這兩家公司都有一個非常「古怪」的傳統,但凡是新公司,就要給自己起一個「新名字」,其實也就是一個花名,這個名字是用來在工作上使用的,一方面是容易讓人記住,另一方面就是方便大家日常的交流。
  • 騰訊英文名,阿里武俠名,看巨頭公司是如何淡化等級制度
    騰訊和阿里都是當今網際網路屆的巨頭之一,這點相信大家都認同。而騰訊和阿里有一個非常硬性的公司標準,或者說是公司傳統。那就是騰訊員工,必須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而阿里員工則是給自己起一個武俠花名。最著名的就是: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Pony騰訊公司微信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張小龍——Allen zhang旗下還有很多員工,都必須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 為什麼企業要員工起英文名/花名?比如騰訊,阿里......
    【回復「銀行校招」免費領取56家銀行校招攻略】【回復「禮包」免費領取1000份名企實習內部資料】【回復「論文檢測」免費領取4000字論文檢測卡】青年實習家 | 誠意推薦微信號 | youthsxj微博號 | 青年實習家一不小心看到一篇關於騰訊員工英文名的推送
  • 企業緣何流行給員工起花名
    不過,同事間稱謂「不分尊卑」「花式叫法」正在企業間流行。在阿里集團,每名阿里員工都會給自己起一個花名,一般是取自武俠小說,馬雲自己叫風清揚,現任CEO張勇則叫逍遙子。除了在阿里內叫花名,也會在個人名片上面印出來,不認識的同事以「同學」相稱。在外企,同事一般稱呼對方英文名字,有時上下級之間也會以英文名取代「總」。
  • 年終獎要怎樣激勵員工?華為、騰訊、阿里都是怎麼發的?
    然而,這還不夠高潮,晚些時候,騰訊宣布將為給每位在職員工每人300股騰訊股票。阿里巴巴阿里的年終獎一般由年終紅包、年終大獎金、加薪、股權獎勵等部分組成,一般年底都會有雙薪,而阿里總監級的年終獎從15萬-20萬起。
  • 還不快給自己起個花名,阿里網易等大廠都在用
    近日,網易要起暱稱這事情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暱稱的初衷主要是倡導平等溝通,相比「總」這樣的稱呼,如果能用暱稱來稱呼確實會更好一點,而且也比較好記,又能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除了網易之外,很多網際網路大廠都喜歡用類似暱稱之類的稱呼,比如說,阿里的花名和騰訊的英文名等。
  • 「給中國人起英文名」成了生意?融入外國文化圈,必須起英文名嗎
    該店主自述有留學英國經歷,遍歷全球九十多個城市,起名的主要對象也基本都是外企員工、留學人員和對孩子有英文名渴求的家長。還有一些經營者擁有自己的網站,其中最知名的,據說由一個英國女孩傑瑟普創辦。據媒體報導,2016年,只有16歲的傑瑟普創辦了網站「特別名字」。登錄這個網站,一張英國女孩稚氣未脫的照片就顯示在首頁上。
  • 蘋果、阿里、華為、騰訊大比拼 企業大學哪家強?
    Apple大學從來不會強制員工上學,但是針對不同部門、不同類別所設置的不同課程足以讓員工們趨之若鶩,員工們可以登錄專門的網站,根據自己的部門和職業選擇相應的課程,然後前往位於總部名叫City Center的大樓上課-這裡也是Apple產品設計的「發源地」。產品設計始終是Apple的核心,在Apple的課程設置中也不例外。
  • 騰訊企業文化部總監陸文卓:企業文化要有溫度、接地氣| 騰訊產業...
    而騰訊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源於創始人或者創始團隊之間的信任,這個信任關係進一步奠定了之後順利發展。當然,文化沒有對錯之分,關鍵在於適不適應這個行業,行業不同而企業文化也不同。雖然都處於網際網路行業,但每家企業文化都各有千秋,騰訊是產品導向,文化從創業之初就開始形成,是一個不斷強化的過程。騰訊有一句話,叫做打動用戶之前先打動自己,這樣才能不斷挖掘一個產品的潛力,不斷精細化打磨一個產品。
  • 揭秘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在家辦公的區別
    作為國內網際網路三家大廠,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在家辦公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返崗時間阿里:在床頭寫著「桃花島」,辦公桌前寫著「羅漢堂」,讓爸媽喊自己的花名;騰訊:在電腦旁擺滿各種各樣的企鵝公仔,讓爸媽喊自己的英文名;字節跳動:戴上工牌,從客廳走到臥室門口,用工牌在門上輕拍,進入工區
  • 騰訊、阿里員工福利居然是這樣:租房送補貼,買房給貸款!
    騰訊和阿里巴巴成功的背後少不了馬化騰和馬雲這樣的大佬指點江山,但是更少不了公司全體員工的辛勤付出。有人說看看騰訊和阿里近些年來提供給員工的住房福利,就是一句話,有錢任性啊。為幫助基層員工儘快擁有第一套住房,騰訊推出了「安居計劃」。
  • 英美文化:起個英文名?六大陷阱要小心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美文化:起個英文名?但是,大多數小夥伴們並不知道如何起英文名,往往胡亂起,結果產生很多問題。   問題1:所起英文名太常見   第一種問題是起的英文名太常見,如:Henry, Jane, John, Mary. 這就像外國人起名叫趙志偉、王小剛、陳小平一樣,給人牽強附會的感覺。雖然起名字並無一定之規,但給人的感覺很重要。
  • 外企要求擁有另類英文名員工改名
    白領在公司裡的英文名,竟然接到了「整改單」,一些別具個性的英文名,全都被「勒令」在短期內更名。近日,浦東一外資企業對員工的英文名進行了一次大「清查」,由於文化差異或者弄不清詞義所造成的「個性」英文名,全都被要求「整改」。該公司表示,由於接觸的都是國外高端客戶,另類英文名有損於企業的嚴謹形象。
  • 雜論企業文化、激勵與制度
    我們知道,統治一個國家,直白的說就靠兩手,軟的叫意識形態,硬的叫軍隊和警察,漢帝國的強盛,就是因為在武帝時期確認儒家的正統意識形態地位,因而最後滅亡時後「貞疾,恆不死」,而大唐帝國因為意識形態的混亂,安史之亂後名存實忘,地方諸侯根本不把中央政府當回事。企業文化是就是一個企業的意識形態,企業文化主要是創始人的個人閱歷以及企業發展經驗的提煉總結,跟其他人員實際上是沒有多大關係的。筆
  • 科技公司午休軼事:華為床墊文化盛行 阿里員工直接帶帳篷
    華為之床墊 華為1988年創立,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創立了獨一無二的「床墊文化」。 如今華為的高層在回憶起當初幾乎等同於風餐露宿的艱苦歲月時,無一不感嘆。「幾乎每個開發人員都有一張床墊,放在柜子的底層或者辦公桌下面。
  • 網易倡導員工取花名,富貴、旺財、二狗等俗名被搶爆
    在經過赴港二次上市,市值破700億美元這些風光時刻後,網易又新起一大動作。在最近,它在向員工發送的內部函中表示,公司倡導用平等交流,去掉哥、姐、總等稱呼,員工可通過系統申請的專屬的個人暱稱,而這個暱稱將伴隨其整個網易生涯。至此,網易也正式加入了企業花名文化的大軍之中。
  • 如何起個與時俱進的英文名
    如今,擁有一個響噹噹的英文名已經成為了都市白領的標配。在不少企業,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幾乎成了一個強制性的規定。中國的影視明星們也未能免俗,王菲叫Faye,趙薇叫Vicky,孫儷叫Susan,劉德華叫Andy,梁家輝叫Tony,郭富城叫Aaron,AngelaBaby乾脆以英文名行世,真名楊穎反而少有人知。 起英文名甚至要從娃娃抓起。
  • 老外崩潰:中國人起英文名
    這年頭的年輕人,誰沒個英文名,仿佛跟時代脫節了似的。但是,名字取得太銷魂那就尷尬了……  據說,現在很多小盆友在幼兒園就起好英文名了。更有甚者,還沒出生爸媽就給想好了英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