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踐研學】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17級工業設計班專業實踐考察之旅

2021-02-08 時踐研學

廣東趣途優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高校設計專業研學考察課程服務(校企合作、就業實習、創意孵化、實訓考察)的平臺型社會服務公司。


我司深耕高校,幫助高校推薦應屆畢業生實習、就業崗位等,為企業推薦合格、優秀的設計人才,大力推廣運營設計大賽活動,成為全國的研學實踐標杆平臺。時踐研學作為廣東趣途優設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針對設計研學考察的獨立品牌。


       

      為提高設計學院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收集創作素材,發展實踐教學模式,我公司承接廣東海洋大學·2017級工業設計專業的師生分別前往佛山、廣州開啟藝術考察旅程。


這次的【時踐之旅】,廣東海洋大學同學們進行實踐活動的企業有:周大福珠寶文化中心、佛山市科凡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廣東東方麥田工業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洛客眾創科技有限公司、順德創意產業園、格米萊電器科技有限公司、太火鳥(順德)設計基地、廣州3D列印園、廣州米象設計、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等公司。


周大福珠寶文化中心在珠寶名鎮順德倫教,作為全面展示周大福獨有的珠寶文化和未來發展的展覽場館,是一座宣傳珠寶產業文化、全面推介倫教的窗口及高品位的文化休閒場所。周大福珠寶文化中心主要以推廣珠寶產業文化及周大福歷史文化為主題,同時也豐富了當地旅遊項目。

 

佛山市科凡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專業定製全屋家具,產品包括:整體衣櫃、酒櫃、電視櫃、榻榻米、餐邊櫃、鞋櫃、吊櫃等,滿足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需求。科凡擁有最智能的德國CNC數位化製造裝備以及自主研發的系統集成控制中心,2011年,科凡被政府評定為重點扶持星光企業及家居服務開放平臺,成為傳統產業轉型智慧工廠產學研孵化基地。2013年,科凡獲得德國紅點獎。


東方麥田集團創立於2003年,是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中國十佳工業設計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匯聚了160多位不同學科領域的創新者,是中國最具規模和專業性的設計創新機構之一。通過「產品全價值鏈創新設計的寬度服務」和「品類專項研究的深度洞察」兩大核心競爭優勢區隔傳統的狹義工業設計服務。東方麥田長期專注於設計基礎研究、行業專項研究及用戶行為研究,構建了獨創的設計思維模型及創新方法論。從洞察到定義到交付,從產品到服務到體驗,從用戶行為研究到商業行為研究,用設計創新賦能商業並創造價值。



洛客,中國專注於產品創新的共享設計平臺,以CBD眾創模式,聚集超過100萬+全球創造者,4萬名專業設計師。為企業提供產品眾創-產品設計-研發供應鏈-產品營銷-投資等覆蓋產品打造全流程的服務,旨在為企業推廣好產品、引爆好產品,為好產品賦能,從而解決社會化產品創新,創造好產品。


企業的潘總首先給同學們進行了咖啡文化的整體介紹,咖啡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咖啡文化也充滿著現代社會的每個時刻。

學生在親自動手衝泡咖啡,通過沉浸式的學習體驗環節,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對咖啡機產品的了解,對產品設計有了更細緻的了解和認識。   

企業相關負責人帶領學生們參觀生產車間,近距離接觸製造企業生產環節,對產品的生產製造工藝有了更多了解。

格米萊電器科技有限公司坐落於廣東順德小家電之鄉,公司主營:格米萊咖啡機,格米萊磨豆機,格米萊蒸汽開水機,格米萊家用咖啡機,格米萊的團隊建立在2006年,一直在鑽研,開發國內有影響力的咖啡機,並給予其他的品牌商做了技術上的後盾支持與研發,在團隊的不斷壯大後並在北京、濟南、南京、上海、武漢、成都、西安、鄭州、廣州均設立格米萊咖啡機售後服務實體店!


位於珠三角最具活力的順德城區——大良鳳翔路,佔地面積為8萬多平方米,按「統一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開發建設,規劃面積超20萬平方米。是順德區政府批准的順德首家創意產業園、順德軟體園和國家工業設計與創意產業(順德)基地的核心園區,是省、市、區授牌的順德文化創意產業創業基地、廣東省小企業創業基地、順德動漫文化創意中心及順德國際廣告創意中心。


廣州市服務型製造業集聚區·3D列印產業園是在廣州市人民政府指導下,於2014年9月經廣州市經貿委批准成立,廣州市唯一一家以3D列印技術產業為載體的集3D列印產業設計、研發、軟體開發、整機製造和材料供應為一體的新業態產業園區。


     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是廣汽集團面向未來發展,在多年產業積累和自主創新基礎上,成立的一家創新科技平臺公司,承載著廣汽集團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事業的發展使命。公司於2018年12月建成全國首個專注於生產純電專屬平臺汽車的智能生態工廠,致力於提供世界級智能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服務,為用戶創造綠色智慧移動生活價值。


 太火鳥(順德)設計科技聯合加速基地項目屬於廣東工業設計城提質擴容項目,將整合村級工業園區升級改造與設計運營社會資源,建設運營一個面積超過2.5萬平方米的設計交易孵化主題園區。

課程分享方面,我們請到二位經驗豐富的導師,愛笑創意設計的陳總和新寶電器設計部的劉工。分別從設計與定位、材料結構與工藝這2個主題和同學們進行深入課程分享。


期間同學們還十分積極的和導師進行互動交流。


以下是廣東海洋大學工業設計系講師王先昌的視頻專訪。


通過此次考察活動,同學們深入到企業內部,不僅拓展了視野,而且深化了專業理論的學習,強化了實踐技能的培養,培養了審美意識和科學精神。


通過企業實地考察中進行調研、挖掘素材,為設計創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素材。


想了解更多業務詳情

歡迎聯繫我們

鄧老師:13316323770

唐老師:13144724632


相關焦點

  • 歡迎報考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是廣東海洋大學具有鮮明工科特色的學院之一,已有40多年的本科教育辦學歷史,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分布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尤其是華南及沿海各省市。優秀畢業生在各自專業領域取得的優異成績,是學院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目前,學院具有一整套較為成熟的教學、課程體系及其管理規章制度,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和配置較為齊全的各類基礎和專業實驗室。
  • 歡迎報考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是廣東海洋大學具有鮮明工科特色的學院之一,已有40多年的本科教育辦學歷史,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分布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尤其是華南及沿海各省市。優秀畢業生在各自專業領域取得的優異成績,是學院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目前,學院具有一整套較為成熟的教學、課程體系及其管理規章制度,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和配置較為齊全的各類基礎和專業實驗室。
  • 2019年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招生訪談視頻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是廣東海洋大學具有鮮明工科特色的學院之一,已有40多年的本科教育辦學歷史,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目前學院下設辦公室、學生工作組、3個教學系(機械工程系、熱能與動力工程系、工業設計系)、2個科學研究機構(機電工程研究所和工程熱物理研究中心)以及2個實驗實踐教學機構(實驗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其中機電工程研究所、工程訓練中心屬於學校二級機構(由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代管)。經過多年的發展,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已經逐步構建成具有完善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 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歡迎你!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擁有專任教師23人,企業工程系列的外聘教師13人,專任教師中教授4人、副高職稱6人,擁有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等多個專業的博士學位的教師14人,碩士生導師6人,雙師雙能型教師比例達80%。廣東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1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海洋工程學院成立
    2020年4月18日上午,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海洋工程學院成立大會暨慶祝哈工大建校100周年倒計時50天活動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舉行,威海市副市長張偉,哈工大副校長、哈工大(威海)校長徐曉飛,哈工大(威海)黨委書記姜波,海洋工程學院院長錢宏亮、院黨委書記趙常信共同開啟海洋工程學院成立儀式。
  • 走進化大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培養目標:專業培養掌握並能夠有效應用化學工程、動力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等學科基本知識,熟悉計算機輔助設計及控制技術,具備從事過程裝備及控制的工程設計、研究開發、生產製造和組織管理的能力,綜合素質良好,具有過程、裝備、控制綜合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工程技術人才。
  • @2020級GDOUers,我們在廣東海洋大學等你!
    學院有強大的師資隊伍帶領學生探究農學專業知識,有完備的基礎實驗設施為師生的學習研究保駕護航。學院的榮耀屬於我們,學院的未來更屬於我們!濱海農業,必定大有可為!工業,國之命脈也。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是一所有代表性的工科學院,學院開設多種熱門專業如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等。
  • 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20年學生過國家線人數創新高
    本文中公考研小編整理「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20年學生過國家線人數創新高」相關資訊,關注一下~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20年學生考研上線率取得突破近日,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國家分數線公布,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學生考研取得突破。
  • 2016級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保送研究生簡介
    學習經歷:2016-2017北京科技大學 高等工程師學院2017-2020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現已保研至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設計學 人生箴言: 獲獎經歷:2016-兩年前,我懷著那個小小的夢想,轉專業來到工業設計系。學生證上的「工業設計」四個字,足以成為我努力的全部動力。對我而言,追求內心的幸福感,不斷充實自己,是現階段最該做的。永不停歇,才是追夢的模樣。希望同學們能夠像我一樣,執著所愛,並將這份熱忱化為動力,不忘初心,不斷奮進,書寫絢麗的青春篇章!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海洋工程學院成立
    海洋工程學院成立2020年4月18日上午,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海洋工程學院成立大會暨慶祝哈工大建校100周年倒計時50天活動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舉行,威海市副市長張偉,哈工大副校長、哈工大(威海)校長徐曉飛,哈工大(威海)黨委書記姜波,海洋工程學院院長錢宏亮、黨委書記趙常信共同「點亮」海洋工程學院院牌
  • 河北工業大學考研複試經驗分享:外國語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馬院
    下面是河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3位學長、學姐的面試複試經驗,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河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機研 李鑫寶筆試力學專業筆試——《材料力學》(焦永樹老師、範慕輝老師主編)力學複試考的是材料力學這門課,考的比機械學碩複試的材料力學多一些,畢竟分值一樣力學專業只考一門課。
  • 2017-2018學年度「國家獎學金」名單公布!上海高校這些同學上榜啦
    2015級工業工程陳鴻翔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2015級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李一鳴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2015級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徐英龍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2015級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何宇佳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2015級能源與動力工程陳默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2016級中德機械與能源工程(創新實驗區)鄭文強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2016級工業工程趙恆昕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2016級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黎宇恆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 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院系簡介  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的前身為1958建校之初的動力工程系。為了適應和促進學科的發展要求,2005年原機械工程學院併入,組建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2007年在能源動力,2009年更名為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 廣東工業大學新增5個新工科專業
    廣東工業大學新增5個新工科專業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霞虹 通訊員黃華利、盧迪)新增5個新工科專業,開設4個創新班,新增6個招生大類……昨日,廣東工業大學舉行2020年招生新聞發布會。廣工校長邱學青介紹,廣工不僅是廣東省生源規模最大的高校之一,而且是在廣東省就業畢業生數量最多的高校。據介紹,今年,廣工招生總計劃為9500名,與去年持平。
  • 廣東海洋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歡迎你
    廣東海洋大學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原國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學位授權體系,是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和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是由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發展而來。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2018年3月12日,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通過IEET認證。學院介紹學院始建於2006年,設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3個專業和1個機械工程創新班,在讀本科生1200餘人。師資力量雄厚,有教授7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等31人,講師、工程師、實驗師等62人。
  • 2017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機器人研究所招聘項目人員1人...
    招聘崗位:工業設計工程師招聘人數:1 名聘用方式項目聘用A招聘條件大學本科(簡稱「大學」)及以上學歷,學士及以上學位具有結構設計、工業設計、以及教育部門工作背景身體健康,責任心強,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工作主動崗位職責1.
  • 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介紹
    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的前身為華北電力大學動力系,成立於1958建校初期。近五十多年的辦學歷程中經歷了校本部從北京到河北,從河北又回到北京,從電力部到教育部的地域以及歸屬的變遷,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以其包容並蓄、均衡有道的精神,相繼派生出一批新專業和學科方向,同時孕育了若干個院系,2005年原機械工程學院併入,組建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2009年更名為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 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機電工程學院  Http://jdgcxy.gdut.edu.cn/  機電工程學院設置有7個系(即機械電子工程系、製造工程系、機械設計系、車輛工程系、工業工程系、包裝工程系、圖學與數字媒體系)和一個實驗中心。
  • 廣東工業大學 新增5個新工科專業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霞虹 通訊員黃華利、盧迪)新增5個新工科專業,開設4個創新班,新增6個招生大類……昨日,廣東工業大學舉行2020年招生新聞發布會。廣工校長邱學青介紹,廣工不僅是廣東省生源規模最大的高校之一,而且是在廣東省就業畢業生數量最多的高校。據介紹,今年,廣工招生總計劃為9500名,與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