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季報披露收官!這類基金成了「績優生」 投資者如何「上車」?】隨著一季報披露收官,多隻基金紛紛交出了自己一季度的成績單。雖然A股一季度表現相對抗跌,但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也分別下跌9.83%和4.49%。在此背景下,天相投顧統計顯示,已披露2020年一季報的8807隻基金當季合計虧損288.75億元。分基金類型來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虧損明顯,而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成為盈利主力。
隨著一季報披露收官,多隻基金紛紛交出了自己一季度的成績單。
雖然A股一季度表現相對抗跌,但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也分別下跌9.83%和4.49%。在此背景下,天相投顧統計顯示,已披露2020年一季報的8807隻基金當季合計虧損288.75億元。
債基業績引人注目
分基金類型來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虧損明顯,而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成為盈利主力。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在債券市場持續低利率的背景下,一季度債券型基金仍然取得較好收益。2020年一季度,3018隻債券型基金整體實現利潤693.05億元,較2019年四季度的407.60億元增加了285.45億元,環比增長70.03%。貨幣基金方面,一季度661隻貨幣型基金整體實現利潤483.16億元,較2019年四季度增加了33.88億元。
債基扛起發行大旗
今年以來,債券市場出現較大漲幅,投資邏輯受新疫情影響發生了較大變化。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為2.66%,自年初以來整體維持震蕩下行趨勢。
為了應對股票市場的大幅震蕩,二季度大部分資金更傾向於黃金、債券等避險資產。數據顯示,4月份基金髮行市場的天秤開始傾向固收類產品,截至目前,新成立的債券型基金份額佔當月發行市場近四成,其中多隻純債型、指數型債券、偏債型基金髮行份額佔據市場前列。
具體來看,除易方達消費精選依靠品牌和明星基金經理優勢成為當月爆款權益類基金外,發行份額排在其後的2-5名均屬於債券型基金或偏債型混合基金。具有封閉期運作特點的定開債基再次獲得機構青睞,海富通裕昇三年定開債、東興鑫遠三年定開等發行份額超過20億份。
雖然基金髮行市場遭遇大降溫,但不乏一些「日光基」,這些基金大部分屬於債券型基金。一日售罄的華夏鼎佳債券於4月17日結束募集,首募份額超過60億份。此外,其餘幾隻一日售罄的債券基金發行份額普遍不高,基本達到成立門檻就結束了募集。有些基金屬於發起式,投資對象主要來自公司管理層和機構客戶。
目前,公募基金一季報已經披露完畢。從財務狀況看,債券基金成為該季度最賺錢品種,單季盈利達到693.05億元。
債市或迎配置良機
事實上,從長期來看,債券市場表現可圈可點。以純債基金為例,數據顯示,截至4月22日,近五年來,中長期純債基金平均淨值漲幅達到26.97%,遠遠跑贏同期上證綜指-33.76%的漲幅。
當前債券市場投資處在一個多重因素影響和挑戰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從基本面來看,多重壓力下,當前宏觀經濟增速面臨挑戰;從政策面來看,通脹壓力可控,貨幣政策維持寬鬆。
有券商債券研究團隊認為,目前,債市對於經濟復甦、長期債券供給增加、風險偏好提升等因素比較擔心,但同時貨幣和流動性寬鬆也無法證偽,因此市場走勢比較糾結。該研究團隊表示,短期利率或將維持震蕩,維持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2.4%-2.6%的區間不變。
那麼,未來債券的投資收益將來自何處?
華夏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華夏鼎源債券擬任基金經理柳萬軍認為,未來債市依舊向好,主要受到三大因素支撐:
一是海外寬鬆加碼,當前貨幣政策成為美歐各國應對疫情和流動性衝擊的重要工具,為了應對流動危機,降低信用風險,美歐各國政府釋放大量流動性,如3月16日美聯儲緊急降息並重啟QE(量化寬鬆),將為國內利率下行打開空間;
二是國內經濟仍有壓力,通脹壓力有限,基本面依舊支持債市上漲;
三是當前貨幣利率處於歷史低位,有利於長債利率下行。無風險收益率長期仍是下行趨勢。
柳萬軍表示,當前債券市場迎來戰略性配置機會,是債券投資布局的入場良機。具體而言,海外寬鬆周期仍在;中國債券收益率具備比較優勢;貨幣利率低位,期限利差走闊;打破剛兌,無風險利率長期下行這四條邏輯主線值得關注。
後市繼續推動債市大漲的三大邏輯
後市繼續推動債市大漲以及曲線趨平主要有三個邏輯:
邏輯一:政治局會議的「降息論調」應著眼廣譜利率下降。當前的經濟政策組合已經由「放鬆土地+財政刺激」轉向「貨幣寬鬆+財政刺激」。「4·17」政治局會議堅持了「房住不炒」大基調,目前土地金融直接派生的M2佔比已經下降到10%左右,且未來財政穩經濟可以直接將資產運用至某一精確的領域,避免粗放增長;貨幣政策的調控也可以直接降低財政融資成本。因此我們認為會議傳達的「降息」信號實際指用各種手段降低廣譜利率而非降低單獨調降某種利率。
邏輯二:銀行經營壓力的增大也亟需廣譜利率的調降。淨息差縮減時代銀行選擇深挖企業信用定價。雖然人民銀行不斷降低OMO工具利率,但央行貨幣工具在銀行總負債中佔比從未超過4.5%,存款綜合利率成本仍然是影響銀行負債成本的最重要因素。而銀行更多的從事中介類業務將不可避免的帶來成本的上升,因而目前銀行經營戰略轉向了挖掘企業信用進行信貸信用下沉。但中小行盲目放款可能帶來不良風險,而其負債端也面臨著企業存款向大銀行轉移的壓力。「4·17」政治局會議後存款利率基準調降的可能性在不斷增大,存款基準「壓艙石」低位與調整並不矛盾,降低存款基準以調節廣譜利率的時點可能逐漸臨近。
邏輯三:流動性寬鬆&相對高的期限溢價助力債市中長端利率下行。「寬鬆-降息」的邏輯推動國債收益率曲線中長端下移:4月7日央行調降IOER利率前後3年期以下的國債收益率經歷了較大幅度的下移,而中長端利率則波動不大造成收益率曲線整體陡峭化。政治局會議後,債券市場降息預期逐漸加強,中長端利率下行幅度加大,收益率曲線整體趨平。前期IOER調降引發了債市對貨幣寬鬆的預期從而推動了短端收益率的下降,而流動性的持續寬鬆以及對長端走勢的看法不一使得市場配置力量從短端逐漸傳導至中長端。同時流動性持續寬鬆以及相對高的期限利差也將助力中長端利率下行。4月是傳統繳稅大月,但從近期貨幣市場利率來看,稅期銀行間資金面表現十分平穩。流動性寬鬆壓制了中長期國債的流動性溢價,中長期債券的配置力量開始進場。與此同時,如果計算自2002年以來的不同期限國債期限利差的歷史分位數,可以發現截止23日7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仍處於70%歷史分位數以上:中長端利率相較短端的性價比實際上仍然處於近兩年以來的高點。
投資者如何配置債基?
對於打算入手債基的朋友來說,咱們可以從哪些角度篩選出合適自己的債基呢?
首先,咱們可以按照債基細分分類來決定。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朋友來說,在看好後市的情況下,能少量投資股票的二級債基,是個不錯的選擇;而對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朋友來說,更適合風險較低、波動更小的一級債基、純債基金。
選出合適的類型之後,咱們就可以再看看業績。關注近1年、3年、5年哪些債基的表現更好,儘量短、中、長期同類排名都看看,更能客觀反映基金業績和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尤其要關注之前是否出現過異常大漲大跌的情形。近些年一些債基或因遇上巨額贖回,或因重倉的債券爆雷,給基金淨值帶來很大影響。
此外,債基的波動情況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關鍵點。儘管有的債基因為可投資可轉債、股票,波動相對更大,但我們可以與同類基金相比。一般來說,長期波動越小,而業績走勢震蕩上行的債基,大家在持有的時候也會更加安心。(財富號)
哪些債基可關注?
相關文章>>>
細數債基投資風險的幾大來源 基民如何避免?
公募分紅次數創記錄 債基成分紅主力 教你四步選出好債基
(責任編輯:DF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