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接種疫苗,寶寶總是又哭又鬧,你使盡洪荒之力,卻仍然搞不定?別急,我們特別搜集了眾多聰明媽媽們貢獻的安撫妙招,據說很好用,你也來試試吧。
做遊戲讓寶寶接受打針
平時可以跟寶寶一起玩醫生看病的小遊戲,泰迪熊或是芭比娃娃生病了,讓寶寶當醫生,給他的小熊或小娃娃打針;然後媽媽當醫生,給寶寶打針,並告訴寶寶,打針會痛一下,很快就會好的,讓孩子熟悉知道打針的全過程。
邊玩遊戲邊告訴孩子打針的原因:打針可以幫寶寶預防疾病。通過遊戲讓寶寶在心理上做好打針的準備,在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寶寶對醫生和打針的恐懼感。
讀繪本讓寶寶變勇敢
有些講打針的繪本,如《我可不怕打針》,帶寶寶一塊讀,培養寶寶勇敢樂觀的性格。還可以給寶寶讀一讀《醫生你好》等,幫寶寶了解診療工作,減少對醫生的恐懼。
父母自己要鎮靜
媽媽自己一想到要帶寶寶去打針就皺眉,一到社區醫院就心跳加快,緊張焦慮寫在臉上,小寶寶多聰明,一看就知道有不利的事情即將發生,自然就會哭鬧。媽媽自己要放鬆,要表現得很自然、平靜,就像帶寶寶到小區花園閒逛一樣。
確保寶寶狀態好
儘量選擇寶寶吃好、睡好、情緒愉快的時候去接種,一定要避免寶寶在發燒、感冒、腹瀉、嘔吐等不適時接種疫苗。
溫馨小貼士:前往接種時,家長可準備一些棉柔巾使用,純棉材質,吸水透氣,輕輕擦拭皮膚,不刺激,抽紙設計,乾淨衛生。
帶上玩具或糖果
寶寶去打針時,帶上寶寶熟悉的玩具,比如打過針的小熊或是娃娃,或是他很喜歡的小車等,這會讓寶寶從心理上感到很踏實很安全,更容易鎮定下來。你還可以給寶寶帶上一塊糖果,告訴寶寶這會給他增添能量,能減輕打針的疼痛感。寶寶相信媽媽的話,打針時他真的就感到不那麼疼了,可以讓寶寶進醫院後再吃。
提前和護士溝通
告訴護士寶寶的興趣點,以便在打針時和寶寶聊聊,讓寶寶消除緊張感,鼓勵寶寶勇敢面對。來自陌生人尤其是醫生的誇獎對寶寶很有價值,會讓寶寶覺得非常自豪:「連醫生都說我勇敢呢!」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通常接種時會有很多寶寶,一個寶寶打針哭了,很容易影響其他寶寶。事先在手機裡準備一些滑稽有趣的動畫或圖片,等待打針時播放給寶寶看,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及時鼓勵和安慰
打針會疼痛,疼痛時寶寶會哭,這很正常。不要欺騙寶寶說「不疼」,而要鼓勵寶寶:「疼一下就好了,寶寶最勇敢了。」父母正面的語氣能夠激發寶寶的榮譽感,增強自我控制的能力,使自己的形象符合媽媽的期望。
版權說明:本文版權由《父母必讀》所有。
如果您對本文感興趣,請關注我們的頻道,點讚,分享文章吧,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