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12月11日,長江三峽區域旅遊合作渝鄂輪值主席會議在萬州召開。重慶日報記者在會上獲悉,渝鄂兩地將在旅遊交通互通、產品打造、全域融合、宣傳營銷、線路互動、市場共治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
紓困解難
三峽文旅產業活力逐漸恢復
近年來,在渝鄂兩地攜手努力下,在重慶不斷打好「三峽」牌中,長江三峽旅遊內涵日益豐富、品質持續提升,旅遊人數、旅遊收入不斷增加。
但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一度按下三峽旅遊的「暫停鍵」,之後三峽旅遊雖逐漸重啟,但佔比較重的入境遊市場至今尚未恢復,文旅企業經營較為困難。
為此,兩地在堅決守住疫情防控文旅主陣地的同時,積極出臺政策、策劃活動,幫助文旅企業走出困境。
在政策上,兩地均出臺系列政策文件,支持文化旅遊產業恢復振興,為企業紓困解難。
在產品上,兩地加強對長江三峽旅遊的全域謀劃,以旅遊品牌創建為抓手,以精品線路為紐帶,全力推動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核心板塊的建設。今年,湖北在三峽地區的旅遊投資項目超過200個,投資金額約86.7億元;重慶持續推進了74個市級重大項目建設,1—9月完成投資117.21億元。
在線路上,兩地聯合推出了「長江三峽—奉節白帝城—恩施大峽谷」和「長江三峽—奉節白帝城—武隆」等系列旅遊產品,共同開通了「船遊三峽·夜宿巴東」遊輪專線,較好推動了三峽遊輪市場復甦。
據統計,目前,渝東北三峽庫區、鄂西三峽區域共擁有A級旅遊景區156家,其中5A級景區8家,4A級景區64家,形成了集自然景觀、歷史文化、休閒度假於一體的三峽旅遊景區集群。2019年,鄂渝兩省市長江三峽區域接待遊客超3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710.65億元,長江三峽區域旅遊合作發展成效顯現。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目前長江三峽旅遊已駛入復甦「快車道」。
攜手奮進
加快沿江精品景區提檔升級
據介紹,為進一步推動長江三峽旅遊業復甦和高質量發展,會上,重慶市文化旅遊委與湖北省文化旅遊廳還籤署了長江三峽區域旅遊合作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渝鄂兩地將深化長江三峽區域旅遊合作,拓展兩地在旅遊交通互通、產品打造、全域融合、宣傳營銷、線路互動、市場共治等方面深合作,整體提升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國際化水平。
2021年,兩地將推動十項重點工作,具體包括:
協同推進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做好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保護與治理。
協同推進旅遊交通互聯互通,以城市、景區度假區、碼頭、遊客集散中心為重要節點,構建便捷化、立體化、網絡化的旅遊交通體系,加強長江黃金水道旅遊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碼頭基礎服務設施。
協同推進旅遊精品提升打造,加快沿江精品景區擴容和提檔升級,推進長江三峽兩側腹地旅遊資源深度開發;提升打造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協同推進宣傳營銷共推共享。整合長江三峽旅遊資源,推動長江三峽旅遊整合宣傳和營銷,共同開闢國際國內旅遊市場,整體提升長江三峽旅遊品牌影響。
此外,兩地還將協同推進宣傳營銷共推共享、旅遊線路聯動互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旅遊秩序聯動共治等。
五個聚焦
推進長江三峽旅遊再上新臺階
三峽區域旅遊合作成效明顯,新格局期待新作為,渝鄂兩地接下來如何進一步擴大長江三峽旅遊品牌的影響力、競爭力?
會上,兩地達成共識,將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重點圍繞「五個聚焦」,全力推進長江三峽區域旅遊合作實現「縱向深入、橫向擴面」。
一是聚焦協同推進景區度假區「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充分利用高峽風光、平湖景觀、厚重人文,做好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存量提升和增量打造「兩篇文章」,培育旅遊核心吸引力,打造旅遊消費主戰場。
二是聚焦協同推進全域旅遊「創新融合、創造轉化」。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需求牽引撬動供給創新,堅持「旅遊+」和「+旅遊」雙向流動,推動旅遊與文化、體育、水利等領域跨界融合。
三是聚焦協同推進宣傳營銷「渠道延伸、方式創新」。整合長江三峽旅遊資源,相互補臺,共同開闢國際國內旅遊市場,創新推廣理念、改進推廣方式,整體提升長江三峽旅遊品牌影響。
四是聚焦協同推進線路產品「協同聯動、務實合作」。將長江三峽旅遊要素資源進行跨區域重新配置、整合與優化,精心組織旅遊線路和產品組合,形成規模更大、結構更佳、等級更高的旅遊線路產品,將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的旅遊目的地。
五是聚焦協同推進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協同做好高速公路、高鐵、幹道公路等旅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和互聯互通,加快形成「快旅漫遊」的旅遊交通體系,綜合提升長江三峽旅遊軟硬體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