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司3M發中國霧霾財 靠口罩賺了300億

2021-01-10 聯商網linkshop

你只要經歷過霧霾,就一定戴過口罩。你只要戴過口罩,就一定知道3M。

3M口罩不是來自義烏的小商品,3M公司也不是一家五金雜貨店。它是一家來自美國的百年老字號,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分支機構,全球員工接近9萬人,年營業額超過300億美元的世界500強企業。

在福布斯全球創新公司評比中,3M公司位列第3,排在蘋果和谷歌之後。在現代社會中,世界50%的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它們的產品。3M自己的說法是:每天起床,3米之內就一定能看到3M的產品。

這幾年中國霧霾的突然爆發,讓3M被中國人熟知,從一個小作坊變為一個商業巨頭,歷經115年的3M又是如何保持企業活力的?

7萬種產品,爆品製造王,靠小發明成為百年企業

想要成為一家生存了115年的公司,秘訣在於保持創意。

1902年,美國淘金熱的尾聲。5個來自明尼蘇達州的年輕人,決定合夥投資開一家採礦公司,打算開採該地豐富的剛玉礦石,用來做砂輪。

3M五個創業的小夥伴

公司取名為明尼蘇達礦業和製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Co),由於首字母都是M,於是就被簡稱為3M公司。

兩年下來,他們沒有挖到適合做砂輪的剛玉,而是得到了一大堆不中用的鈣長石,3M公司因此經營岌岌可危,欠了很多外債。

1907年,助理薄記員威廉·麥克奈特加入3M 公司,他看到公司糟糕的財務狀況後,向經理提出了降低成本的想法,因此受到賞識。

在威廉·麥克奈特的帶領下,3M於1914年創立了第一個實驗室,同年推出了第一個獨家產品——研磨砂布,幾年後又升級為乾濕兩用砂紙,成為3M公司歷史第一個拳頭產品,從此名聲大振。

1925年,3M公司一名叫理察·德魯的員工,因為看見修車工人對遮擋噴漆的膠帶的苦惱,於是獨自專研,發明了一種隔離膠帶。之後,又以此為基礎,發明了家喻戶曉的世界性產品──「玻璃紙+粘膠」的透明膠帶。

影響了近一個世紀的透明膠帶

在此之後,3M公司又接連開發了更多新產品,比如40年代發明的用於高速公路標識的反光膜,50年代發明的錄音磁帶和錄像帶,60年代的幹銀式膠捲、無碳紙、投影系統等。

到了80年代初,3M又一款顛覆性的產品出世了,那就是報事貼。這個看著幾乎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東西,成了一個劃時代的品牌。

風行於大街小巷奶茶店的報事貼原型

在100多年的時間裡,3M 平均每兩天研發出3個新產品,品種類超過6000種,包括無痕掛鈎、便利貼、信用卡、百潔布和拖把等。

「除了上帝,什麼都造。」有人說,3M一直在追求下一個爆品,「如果你沒有不斷地改變你的產品,沒有爆品出來,公司會死。」

「15%規則」,不務正業和犯錯成了文化標誌

3M有一個著名的「15%規則」,是1948年威廉·麥克奈特提出的。

他規定研發人員每個星期可以拿出15%的工作時間,用來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在那個「人人都在工業流水線上擰螺絲釘」的時代簡直難以置信。

不論這些研究是否直接有利於公司。威廉·麥克奈特有一句著名言論:「切勿隨便扼殺任何新的構想,要鼓勵實驗性的塗鴉,如果你在人的四周豎起圍牆,那你得到的只是羊。」

作為一家傳統企業,3M在管理上的創新讓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直接效仿。比如谷歌,就把15%規則做了升級,允許谷歌的工程師把20%的工作時間用來做自己的項目。

3M對創新的定義是這樣的,創新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思想,而是一種能產生實際效果的思想。

位於聖保羅市的3M總部

如今3M涉足63個行業,在全球70多個國家擁有分公司或實驗室。因此,3M的每一個獨立技術員都有雙重身份。一方面,他們是特定業務、實驗室和國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們也是3M全球技術社區的一部分。

在創新的道路上,3M鼓勵員工犯錯,3M的哲學是:如果你不犯錯,只能說明你什麼都沒有做。

比如3M一個化學家的故事——她偶爾把一種新化學混合物濺到網球鞋上,幾天之後,她注意到濺有化學混合物的鞋面部分不會變髒,該化學混合物後來成為斯可佳牌織物保護劑。

早在2005年,3M花在研發上的費用就高達12.4億美元,這些研究費用大部分用在基礎研究或者非直接實用性研究上。

此外,3M對創新的獎勵也非常給力,每年都會選出年度最佳創意,給出的獎金高達是10萬美元。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創新的火種,它有多大的能量,取決於它有多大空間和多少給養。3M 公證明了一件事:創新不是刻意求來的,更不是被擠壓出來的。

《基業長青》中這樣寫到,「如果拿生命做賭注,賭我們研究的哪一家公司會在今後50到100年繼續成功和適應,我們會把賭注下在3M上。」

3M口罩,因霧霾在中國火了,一年賣一億個

數萬種產品中,3M口罩能在中國如此火爆,實在是有些尷尬。

3M生產口罩有50年的歷史。1967年,3M基於無紡布和靜電纖維濾棉的專有技術,開始設計和生產防塵口罩,是幫助採礦、冶煉和爐窯等工人應對惡劣的職業環境所用。

其實,街上人手一隻的3M口罩,設計的原型是以前發明的一款一次性胸罩,後經過幾次改進,戴在胸上的玩意戴在了臉上。

1984年,3M進入中國,開始向國內工廠銷售工業用安全防護口罩,客戶都是礦產、鋼鐵和造船廠等重工業。

因為工業把安全放在第一,導致3M口罩有種粗獷的風格。比如通常由白色或灰色的無紡布製成,口罩上留有明顯的警示語和標識,兒童口罩型號缺失,以及用戶體驗和美感度被放在了其次。

因為工業防護的產品定位,3M口罩在民用口罩設計方面躑躅不前,只是把工業防塵用口罩進行民用化。

霧霾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3M。

惜命的中國人開始信奉洋品牌3M口罩,3M成了市場上最受信賴的品牌,同時也是最難買到正品的品牌。

2013年,在霧霾最嚴重的那段時間,3M中國公司很多員工都在上班時間找口罩,要麼幫朋友,要麼幫客戶,那時官方網店中3M的口罩早已賣斷貨。

以往3M口罩零售佔20%,工業銷售佔80%,而2013年有好幾次零售的需求達到工業銷量的幾倍。突如其來暴漲的口罩需求,讓3M難以招架。

即使對3M這樣有經驗的企業來說,做出正確的決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國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大規模購置口罩的情形。市場來得太快,3M被龐大需求打暈。

於是,來自全世界3M工廠的口罩都被調到中國,2013年3M在中國銷售的口罩價值達到1億美元以上。

2013年中國防顆粒物口罩市場需求達到25.3億元,75%的份額被其他公司瓜分,其中包括3M的假貨。但產能不足讓3M交出了大部分市場。

供應不足、設計缺陷和假貨橫行讓3M意識到口罩的重要性。2014年3M中國組建消費品事業部,承擔零售包裝口罩的銷售工作,業務劃分調整後,3M口罩正式和超市裡販賣的百潔布、報事貼和無痕掛鈎等擺放在了一起。

結語

3M的偉大不是建立在中國的霧霾之上。

如今霧霾從北方飄到了南方,從大都市肆虐到小縣城,以犧牲環境來拉動經濟,靠再多的3M口罩,也拯救不了中國的霧霾,中國霧霾需要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

我們有選擇權,是被霧霾改變生活,還是讓生活去改變霧霾。

(來源:微信公眾號快刀三俠 作者:胡二夥)

相關焦點

  • 「不務正業」的3M公司有多厲害,3M口罩為何獨霸中國市場
    不過有趣的是,3M公司最初是採礦的, 3M公司的全稱是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明尼蘇達礦務及製造業公司),直到現在3M公司仍然在用這個名字,用「不務正業」來形容3M公司一點不為過。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不務正業」的3M公司究竟有多厲害,3M口罩為何獨霸中國市場?我們先來說一下3M公司的發家史。
  • 3M賺盡霧霾商機,為何國產口罩無法分一杯羹?
    對3M還很生疏的你,不妨先深吸口濃濃的北京霾,感受下這家一年在中國銷售一億個口罩的美企,以及是什麼擋住了防霾口罩made in China之路。3M公司靠著高頻度的出鏡率打入中國人日常生活,當滿大街的人們都戴著3M的口罩時,你很難把3M從腦海中剔除。3米之內一定能看到3M產品用3M公司自己的說法就是:每天你起床,3米之內就一定能看到3M的產品。
  • 年營收300億美金:壟斷90%中國市場的3M大佬原來根本不靠口罩!
    截止1月20日,線上能找到的3M口罩一盒20隻裝,有店鋪已經買到800-1200元不等,但高達40元一隻的3M口罩在中國市場上依然搶手,「上線幾秒就被搶空」已司空見慣。隨後,這家獨霸中國口罩市場主咖位的3M公司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社會焦點。事實上,3M口罩霸主的由來已久。
  • 霧霾再襲 保肺不能靠風要靠口罩淨化器
    (原標題:霧霾再襲 保肺不能靠風要靠口罩淨化器)
  • 口罩行業盤點:海外巨頭3M與中國新銳
    當年的國內口罩供應量達到了19.6億隻,此後中國的口罩產量開始逐漸提升。2011年我國口罩行業產量達到25億隻,2012年達到30億隻。2013年,霧霾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全國平均霧霾日數不斷攀升,威脅6億人口的健康。口罩等防護用品,從特殊時期用品逐漸變成日常化的必備產品。口罩行業再次迎來大發展。
  • 3M口罩,是3M這家美國百年老字號很小的業務,小到連財報都不會披露...
    3M起初是以工業品的「身份」進入中國市場,因此大多數消費者對該品牌並無印象,直到2003年非典,不少醫護人員戴上了3M口罩,3M才開始走進普通大眾視線。到了霧霾最嚴重的2013年,3M再次抓住民用口罩市場的空白,N95系列口罩一度斷貨。
  • 3M口罩脫銷的背後:3M公司銷售額大跌,中國成翻盤關鍵?
    2011年,隨著PM2.5概念的普及,國人對霧霾也越發關注,加之3M在中國口罩市場已小有名氣,防霾的3M N95口罩也因此迅速走紅。2013年,3M的主打「防霾」的口罩(包括KN95 KN90等口罩)在中國市場賣了超1億美元,而當年3M中國公司的年銷售額為30億美元。
  • 中國富豪關掉300家公司,300億分紅不給香港交稅,全部轉至英國!
    如今,很多人在賺了錢後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而離開中國的原因不僅是傳統的外國教育是好的或他們只是想改變環境,還有一個特別令人厭惡的原因是為了逃避懲罰,例如我們今天所說的劉鑾雄,300億的股息不會給香港,支付一分錢的稅,所有的股息都將轉移到英國,300家中國公司將被關閉!
  • 3m9002v口罩能防冠狀病毒嗎?
    理論上來講,3M9002v口罩不可以防冠狀病毒,3M口罩分為醫用口罩、顆粒物防護口罩、舒適保暖口罩三類,每個類型有不同型號,不同型號符合不同標準,通常N/R/P系列是美國標準,KN/KP系列是中國標準(GB2626),FFP系列是歐洲標準,數字越大防護等級也越高;9002v是3M顆粒物防護口罩的一種型號
  • 你戴的3M口罩,一年賣了一億個,曾經是個胸罩
    它是一家來自美國的百年老字號,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分支機構,全球員工接近9萬人,年營業額超過300億美元的世界500強企業。在福布斯全球創新公司評比中,3M公司位列第3,排在蘋果和谷歌之後。在現代社會中,世界50%的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它們的產品。3M自己的說法是:每天起床,3米之內就一定能看到3M的產品。
  •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然市值千億,力壓特斯拉!
    看看這個3M公司是啥來頭都設計、製作什麼好產品了本是挖礦公司挖到差點破產提起3M這個詞不少人都以為它是專門做口罩誰知它最開始竟是挖礦的早在1902年,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的5個年輕人一起開了家採礦公司在明尼蘇達州包下了個礦場,挖礦做砂輪並把公司取名為明尼蘇達礦業和製造公司
  • 川普與3M公司和解:每月供給美國逾5千萬口罩
    來源:一財網白宮與3M公司達成了協議。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政府將在接下來幾個月從3M公司購買近1.67億個口罩。 白宮與3M公司達成了協議。據外媒報導,川普4月6日晚在白宮表示,「和3M的故事圓滿結束了,後者每月將向美國供應超過5500萬個口罩。」「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我們將為一線醫療工作者提供1.67億口罩。」4月3日,川普曾在白宮記者會上宣布將啟用國防生產法案禁止緊缺醫療物資的出口,其中包括口罩等資源。
  • 口罩賣斷貨,卻要裁員1500人,3M究竟是家什麼樣的公司?
    05口罩和業績對於很多中國消費者來說,對3M的認知來自3M口罩,尤其是2013年霧霾襲城的時候,具有專業防塵功能的3M口罩異軍突起,成為人們霧霾天出行的首選裝備。這一次疫情來勢洶洶,專業口罩和防護用具成為一線醫務人員最需要又最緊缺的物資,就在有人認為因霧霾大賺一筆的3M又可以發一次「口罩財」的時候,有3M中國高層在朋友圈坦言,工廠備貨和原材料供應都是按月做的,需求一下子來百倍,也做不出一年的量。
  • 3M公司一家獨大 國內企業為何做不好一隻防霾口罩
    但縱觀目前國內的防霾口罩領域,一家美國科技公司3M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那麼,國內企業為何做不好一隻口罩?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多家企業和行業人士,以期剖析其深層次的原因。在各地霧霾天氣頻繁出現的背景下,防霾口罩也出現熱銷。而目前在國內的防霾口罩領域,一家美國科技公司3M搶走了「霧霾商機」,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那麼,國內口罩行業企業為何做不好一隻口罩?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多家企業和行業人士剖析深層次原因。隨著霧霾天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防霾口罩也逐漸走進大眾生活。
  • 3M公司一家獨大國內企業為何做不好一隻防霾口罩
    每經記者 項義妹 每經編輯 趙橋「跨年霾」後,霧霾再次來襲。據新華網消息,1月17日北京空氣為中度汙染,而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臨汾等14個城市啟動了紅色預警;唐山、濟南等13個城市啟動了橙色預警。在各地霧霾天氣頻繁出現的背景下,防霾口罩也出現熱銷。而目前在國內的防霾口罩領域,一家美國科技公司3M搶走了「霧霾商機」,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 救命的N95,口罩巨頭3M的中國往事
    美國總統川普與 3M 公司在本周一達成和解,一場因口罩而起的爭執得以平息。此前,川普批評 3M 公司沒有生產更多 N95 口罩,一度要援引《國防生產法》,迫使 3M 公司按需生產 N95 口罩,還宣布將禁止緊缺醫療物資的出口,其中包括口罩等資源。
  • 3M口罩是型號嗎?不,它是一家市值近千億的百年公司
    而其中3M口罩更是緊俏物資,其實3M並不是口罩的型號,而是商標,3M實際上代表的是一家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美國的3M公司。什麼是3M?3M公司的全稱是: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明尼蘇達礦業及製造公司。
  • 口罩大王3M宣布裁員1500人,巨頭3M怎麼了?
    一、口罩大火下悲涼的口罩大王3M近期,中國當前口罩可謂是一罩難求,各地都紛紛出臺了關於口罩的限購政策,對於此,日前世界口罩最大的生產廠商,、美國工業巨頭3M公司CEO Mike Roman日前做出回應。Roman表示:「3M正在全球範圍加大口罩等呼吸防護產品的生產產能。」
  • 為何口罩市場3M一家獨大,我國卻沒有像樣的口罩品牌?
    國產品牌中,綠盾是少數知名度較高的專業口罩生產商。公司財報顯示,2013年和2014年,霧霾嚴重時,公司利潤總額同比上漲443%和82%。2013年開始,霧霾刺激下,民眾對口罩需求增加,刺激整個行業出現爆發式增長,競爭加劇。口罩行業本就門檻低、監管困難,大量低價、低端產品開始充斥市場。
  • 為什麼國產口罩比不過「美國製造」?3M和霍尼韋爾憑什麼
    10年後,2013年中國多地PM2.5嚴重超標,憑藉過硬的質量和SARS期間「醫護人員專用」的無形推廣,3M的口罩又一次藉助「防霾」熱了。據報導,2013年3M中國通過各種渠道銷售的口罩價值超過1億美元,而當年整個3M中國的銷售額約30億美元,口罩逐漸成為3M中國的最重要業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