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湖春行》中的首句算對仗嗎?

2020-12-25 梧桐樹邊羽

有朋友提問:《錢塘湖春行》中的首句算對仗嗎?

這個問題問得不正確,凡對仗,必須是以兩句一聯為單位,雖然有句內對的說法,但是並不常見。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問《錢塘湖春行》的首聯是否對仗。

我們知道這是一首律詩,而律詩的格律要求是中二聯對仗,到後來放寬到只需要頸聯對仗,所以在普遍創作下,一般首聯不要求對仗。

不過才情高的詩人並不會被格律所限制,像我們連中二聯對仗都覺得困難的時候,杜甫的《登高》不僅四聯八句全部對仗,還有句內對。所以我們稱《登高》是七律的模板,是難以超越的巔峰,是有條件的,可以經受住考驗的,並非全憑個人喜好。

回到《錢塘湖春行》,我們來看這首詩以及首聯兩句: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這首詩其實我也用來當做寫景七律舉例做過詳細分析,這裡就不再複述。我們可以看到中二聯,也就是頷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和頸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是對仗的,是符合七言律詩的格律標準的。

那麼,到底如何判斷兩句上下聯是否對仗呢?

對仗是一種嚴格的對偶。見字思意,「對」就是相對,而「仗」則是儀仗,在古時是指行軍隊伍手持兵器或者旌旗,而「對仗」就是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兩邊的人式樣和狀態是一樣的,讓人產生整飭的感覺。

對仗於文字也是如此,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力。

對仗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的互為對仗兩個方面。

詞語對仗

詞語對仗是指上下兩句同一位置的字、詞的平仄相對、詞性相同。如「亂花」平仄為「仄平」,下聯的「淺草」是「仄仄」,關鍵位置的平仄是相反的,而詞語的性質相同,都是一個定語修飾的名詞,所以,這是對仗的。同樣「漸欲」和「才能」對仗,「迷」和「沒」對仗,「人眼」和「馬蹄」在平仄和詞性上都是互為對仗的。

句式對仗

還是看這兩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句式對仗其實就是兩個句子在結構上的相同,類似於儀仗隊的排兵布陣。上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的節奏斷句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下句同樣的是「淺草——才能——沒馬蹄」,都是「2——2——3」結構,保證了詩句的節奏感一致。

但是這一點其實是所有詩句最好能夠保證的,因為詩本身就是講究節奏感的韻文。我們分析一些不對仗的詩句,會發現雖然詞性不對仗,但是節奏感仍然保持相同。

比如尾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這兩句明顯不對仗,但是我們看節奏感「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結構還是一樣的,這樣就完整保證了上下聯的吟誦一致性,帶出特有的韻文美感。

所以是否對仗,最主要還是看詞性和含義。平仄相對、節奏相同是所有詩句都必須保持的,不足以區分是否對仗。

說完這些,我們再來看《錢塘湖春行》的首聯,是否對仗就很明顯了。「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平仄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因為首句入韻,所以平仄不完全相對,但是這並判斷是否對仗的關鍵因素,比如《登高》的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首聯的平仄尾字也都是平聲入韻,卻並不影響「二四六位置」的平仄對應。

而節奏感「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也是一致的,所以最終還是落實到詞性和含義上來。很明顯「孤山」是帶修飾性定語的名詞,而「水面」只是一個簡單的表述,「孤」與「水」完全不對仗。「寺北」和「初平」,「賈亭西」和「雲腳低」的詞性和意思更是完全沒有類比。

所以,這個首聯是不對仗的。

相關焦點

  • 唐詩鑑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胡婷婷唱古文: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七言律詩 小帆課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趙志昊~白居易 · 錢塘湖春行 01 散譯 錢塘湖春行
  •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的詩意/錢塘湖春行的意思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剛同河堤平行,雲氣低低地縈繞在水上。  幾隻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朝陽下溫暖的樹,也不知誰家有剛從南方回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築著新巢。  各種野花漸漸要迷住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遮沒馬蹄。
  • 錢塘湖春行知識點及常見試題
    錢塘湖春行作為高考語文常考古詩,考生必須要有深刻的記憶,為了讓考生更加清楚古文內容,今兒本欄目小編就為考生整理出了錢塘湖春行知識點以及錢塘湖春行常見試題,有些這些備考資料考生就可以開始輕鬆複習啦!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8-06 09:2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初中語文《錢塘湖春行》說課稿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錢塘湖春行》這篇詩歌,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寫錢塘江早春美景的著名七律,選自《白氏長慶集》。此詩通過描寫西湖早春旖旎動人的風光,抒發了作者早春遊湖的愉悅閒適之情和對錢塘湖春景的喜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熱愛。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說課稿以供參考。
  • 早春讀《錢塘湖春行》
    苗苗媽媽考慮配合這個時節、這樣心情,本周選了白居易這首《錢塘湖春行》,這首非常好理解,我在陪苗苗讀的時候,基本不用怎麼釋義,她都能理解。先把這首詩摘錄下來: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中華經典資源庫: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在白居易眾多的寫景詩中,《錢塘湖春行》可以稱得上是一篇代表作,詩人從大自然中汲取活力,充分表現了追求真善美的強烈願望。王宜明(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講解】 講解專家:過傳忠(上海新僑學院副院長) 《錢塘湖春行
  •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詩中抓住一些富有典型特徵的細節,如雲雨、湖水、動植物等,形象生動地展示出西湖初春的美景,成為歷代詠春作品中的佳作。錢塘湖,即杭州西湖。開篇四句由湖上春色寫起。詩人先點明環境,然後才開始描寫春景。「孤山寺」、「賈亭」都是西湖名勝。「水面」,指西湖。「雲腳低」,是指春天湖水上漲,舒捲的白雲和碧波蕩漾的湖面看上去連在了一起,所以有此說法。
  • 閱讀鑑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今天試鑑賞他在杭州任刺史時所作的詩《錢塘湖春行》孤山市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在杭州時對西湖(別名錢塘湖)的湖光山色非常喜愛,作詩讚頌吟詠很多。這首《錢塘湖春行》是其中的佳作。詩中將剛剛進入春季的西湖描繪得生機盎然,讓人流連忘返。對環境和季節的把握,用詞非常精準,細緻入微。
  • 《錢塘湖春行》打動希臘記者:景色比想像中還美
    《錢塘湖春行》打動希臘記者:景色比想像中還美 :杭州網--都市快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 早讀14:高考背誦:《觀刈麥》《錢塘湖春行》《雁門太守行》
    5.白居易《觀刈麥》中,詩人面對勞動人民苦難的生活而深深自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①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 亂花漸欲迷人眼,最美春景春無限:讀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足見詩人在鍛鍊字句上所下的功夫,讀者從這首《錢塘湖春行》可窺一斑。賦詩填詞寫春景,不難,但寫春行,卻不是輕而易舉,寫不好就會有「春」無「行」,流於一般詩作,且看白居易如何遣詞用字。詩的第一句點出錢塘湖,第二句點出春天:「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寫的是春天常見的景色。
  • 古詩五首之【錢塘湖春行】全文與翻譯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 中國詩詞大會,描寫春天,《長歌行》和《錢塘湖春行》,最美麗
    說到這裡讓人想到了描寫春天的詩句,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描寫春天的著名詩篇有很多,春暖花開的時候,詩人興趣盎然,有感而寫。然而最為人們所推崇詩篇有漢樂府的《長歌行》和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在這裡我們來欣賞一下這兩首詩的美麗。
  • 楊志華超級記憶力——古詩詞七年級上冊「錢塘湖春行」倒背如流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繪圖必看》首先我們來讀一遍這首詩:【《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讀完課文之後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背景是湖邊。
  • 品讀《錢塘湖春行》|千年後依舊讓人神往的一次春遊
    錢塘湖春行風景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全文這詩是白居易在擔任杭州刺史時的某個春日,趁著天氣晴朗,風和日麗,到美麗的西湖邊踏春散心時,有感而發,寫下的春遊遊記。
  • 《渡荊門送別》《錢塘湖春行》填鴨式課堂教學反思
    剛好在思考怎麼辦的時候,看到了《渡荊門送別》和《錢塘湖春行》兩首詩詩人所代表的風格大不相同,又對兩首詩所選取的景物、描繪的畫面、營造的意境心有所感,就臨時做了改變。可惜確實準備不充足,自己講的時候還不是特別熟練,可能聽著也不太明顯,但自己心理清楚的很,少了一句無法完美。
  • 新現世拍賣的《永樂大典》證明,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不是原版
    永樂大帝即使是這樣,現今所知《永樂大典》副本也所存無多,約只有四百多冊。在這部分內容中,引錄了白居易的一首名詩《錢塘湖春行》,而引錄部分與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白詩有多處不同,這也證明,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這首詩是不是原版,而是在歷史上經人改編的。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引錄的白詩。湖上春行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曙,誰家新燕啄春泥。
  • 2015教招考試備考資料:中學古詩詞詳解(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年代】:唐【作者】:白居易【內容】: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錢塘湖:杭州西湖的別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風景優美,並多名勝古蹟。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賈亭:唐代杭州刺史賈全所建的賈公亭,今已不存。初平:遠遠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剛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齊平。雲腳:古漢語稱下垂的物象為「腳」,如下落雨絲的下部叫「雨腳」。這裡指下垂的雲彩。暖樹:向陽的樹。亂花:指紛繁開放的春花。
  • 《錢塘湖春行》答辯題目與解析
    【參考答案】本文是一篇名家名作,用真實生動的語言高度還原了真實的西湖美景,朗朗上口,可讀性強,在課程中加設更多朗讀的環節有助於加強學生的語感和學生對詩詞的感悟能力,這個部分應該改進。另外,在解釋修辭手法時,應多多舉例,不但要舉本詩中的例子,還可以舉一些學過的詩文中的例子,這樣可以深化學生對修辭使用的理解,拓寬學生的思維,有助於學生在寫作中主動使用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