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灩瀲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西湖的美景之所以名揚天下,除了讓人惋惜的白蛇傳說,更多的,得益於兩位偉大的詩人,唐朝的白居易和宋朝的蘇東坡,他們兩人在杭州留下了政績,也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和西湖美景遙相呼應,其中之一,便是當年白居易在西湖邊春遊留下的佳作。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這詩是白居易在擔任杭州刺史時的某個春日,趁著天氣晴朗,風和日麗,到美麗的西湖邊踏春散心時,有感而發,寫下的春遊遊記。
白居易從當地的名勝孤山寺開始,經過賈公亭,沿著西湖邊,看湖光山色,感鳥語花香,醉心於初春四下開出的花色,還有那剛剛莫過馬蹄的青草香,在湖東流連忘返,最後在楊柳的樹蔭下,緩緩歸去,將自己這一天春遊踏青的過程展現在了讀者眼中。難怪有人說,樂天之詩,情致曲盡,入人肝脾,隨物賦形,所在充滿。讀完這首《錢塘湖春行》,便仿佛以白居易的視角跟著他一起在西湖遊玩了一番,所有景色仿佛真的就在眼前,讓人不得不由衷讚嘆。
更讓我感慨的是詩和景相互映襯,詩成就了景,景也成就了詩。有道是人生無處不青山,風景秀麗的位置太多了,但任憑你風景再美,也不過只是一道風景,和名勝之間,缺了一首詩,少了一個故事,那就也只能是普通的風景了。
杭州西湖,讓我神往多年,卻一直都沒有去過,每當放假,都會看到西湖人山人海的報導,讓我打消了前去遊覽的想法,總想有一天,自己能身穿漢服,走在西湖邊上,去感受,去領略,可惜啊,總沒有這樣的機會。
但我越是這麼想,便越發的想要穿越時空,回到千年前大唐的那個春日,和白居易並肩而行,遠山如黛,近水若碧,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春日暖風,綠柳白堤,眼前的風景柔美的好似一段絲綢。如此風光,便是傳說中的江南春景吧,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江南好,能不憶江南?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