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獲取無水印電子版,關注並私信!
近義詞辨析解題技巧現代漢語中成語的數量很多。在眾多的成語中,意思相近的近義成語佔了相當大的比例。近義成語的使用主要分成兩大類:
1、形近義不同
有的成語與其他成語由於讀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語素,在使用時極易混淆。
例如:
①在球迷的呼籲下,教練使用了巴喬,他在世界盃果然不孚眾望,多次挽救了義大利隊。
②計算機是一種工具,儘管是高科技工具,擁有它,並意味著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不孚眾望」的意思是不能使眾人信服,而①句卻把它與讀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語「不負眾望」混淆了;「事倍功半」形容花費的勞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②句卻把它與其語素完全相同,而語素位置不同且語義完全相反的成語「事半功倍」混淆了。
2、義近
①義相近而用法有別
某些成語儘管意義相近,但由於語境不同,又造成了它們的用法有細微差別。
例如,「目不暇接」和「應接不暇」。前者指東西太多,眼睛看不過來;後者指來人或事情太多,接待應付不過來。意義相近,但細細推敲,會發現前者偏向主動,後者偏向被動,因此,「汽車向神農架山區奔馳,只見奇峰異嶺撲面而來,令人——」一句只能選擇「應接不暇」。類似的還有「獨樹一幟」與「匠心獨運」、「不落窠臼」與「別出心裁」等。
類似的成語還有「一錢不值 」與「一錢不名 」 一錢不值:有輕視鄙棄的意思(貶義);一錢不名:形容貧困(中性)。「無所不能 」與「無所不為 」 無所不能:指什麼事都能做(褒義);無所不為:沒有什麼不幹的,指什麼壞事都幹(貶義)。
②義相近而適用範圍有別
例如:「狼狽為奸」和「朋比為奸」,二者都指壞人勾結起來幹壞事,但前者適用範圍一些,指幾個人,而後者多指一大批人。因此「這一伙人狼狽為奸,幹盡了壞事」一句中「狼狽為奸」換成「朋比為奸」更恰當。
類似的成語還有「刮目相看」與「另眼相看」 前者是自己與自己的縱向比較,後者是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橫向比較。「「莫名其妙 」與「莫明其妙 」莫名其妙:形容事物非常奧妙,說不出來;莫明其妙:不知究裡,不明白其中的奧妙。
辨析近義成語的關鍵就是要仔細分辨它們的細微差別。具體地說,就是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1、語境角度:邏輯關係解題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注意____。目前要著重解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水汙染、空氣汙染加劇問題。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可持續性 B.輕重緩急 C.孰輕孰重 D.先後次序
【解析】文段中到「目前」,這是一個時間先後順序的概念,還到「 著重」,這是一個重要性的概念,而選項中 A「可持續性」,文段中並未及, C「孰輕孰重」只涉及到重要性這個概念,D「先後次序」,只涉及時間概念,所以,根據語境中的「邏輯關係」,只有選項 B「輕重緩急」是最恰當的一項。
2、語境角度:對應詞解題
對一篇規範的論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綜述、刪注釋,實在是________的不智之舉。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削足適履 B.揚湯止沸 C.矯枉過正 D.捨本逐末
【解析】解答這道題,可以用到「找對應詞」技法,文段中出現了「砍」「刪」,四個選項中 A「削」,這有一種對應關係,填入文段中檢查之後確實合適,由此得出答案。
3、詞義角度:提取語素解題
明代工藝品的名字大都先強調年號,然後再強調東西本身。但景泰藍不是在景泰年間出現,而是在元代就出現了。到了景泰年間,皇家的重視使它________,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色彩的名字——景泰藍。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如日中天 B. 聲名鵲起 C.享譽中外 D. 名聲大噪
【解析】這個文段中提到,景泰藍在元代就出現了,但是直到景泰年間才被皇家重視。可以首先排除選項 A 和 C,景泰藍尚未發展到「如日中天」,文段中也沒有到「外」。那麼重點就要比較選項 C 和 D,都說的是名氣,而「鵲起」體現出名聲由無到有的過程,「大噪」更多指受到很多的關注。顯然,C 填入文段更合適。
4、詞義角度:適用範圍解題
在我繁忙的工作之餘,時常拿起相機,遊走於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尋城市中的那些________的古蹟和古蹟後面那些有韻味的老故事。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聞名遐邇 B.門庭冷落 C.鮮為人知 D.人跡罕至
【解析】解答這道題,重點要比較 BCD 三項的區別。都表示少,但三者的適用範圍是不同的。「門庭冷落」多用於商鋪、商店一些商業機構,說明生意做得不太好。「人跡罕至」一般用於較偏僻的野外或者郊外。根據「適用範圍」這個技法,經比較得出,只有「 鮮為人知」最為恰當。
5、詞義角度:詞義輕重解題
忠實與通順,作為翻譯的標準,應該是統一的整體,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與原意________的文字,不管多麼通順,都稱不上是翻譯;同樣,譯文詞不達意也起不到翻譯的作用。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不謀而合 B.截然相反 C.如出一轍 D.大相逕庭
【解析】首先明確,文段中需要填入的成語,構成的語義是「稱不上是翻譯」,既然不是翻譯就不符合
翻譯的標準,而文段中又提到「不管多麼通順」,這就說明,文段表達的是不忠實原意的文字,因而選項 A 和 B 可以排除。選項 B 和選項 D 相比,截然相反的語義過重,與願意不符,並不一定就完全相反,因而答案是「大相逕庭」表示有差距。
6、詞義角度:感情色彩解題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古往今來,寫明月和相思的詩文可謂________,我卻獨愛此兩句。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多如牛毛 B.難以忘卻 C.盈篇滿籍 D.磐竹難書
【解析】四個選項都是形容多,對詩文而言,只有 C 的感情色彩最為合適。其它選項都帶有貶義或者消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