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二:凡事反求諸己,而不是指尖向外
第二個標誌是:凡事反求諸己,而不是指尖向外。
當你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或麻煩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什麼?
這很重要,要知道,你的第一反應決定了你的「我」是否清醒的存在著。
這很奇怪,不是嗎?比如:當你在早高峰的地鐵上,被擠成了沙丁魚,身心都在極不舒服的狀態,列車進站了,又湧進來一撥人,你的腳被踩了,然後你嘴裡蹦出了N個國罵。這時候「我」不見了,睡著了。醒著的是誰?是那個肉身的身軀,佔據意識的是那個小我。
有人可能會叫屈:我沒得選擇呀?難道還要我阿Q式自我嘲諷嗎?
可是你真的沒得選擇嗎?你今天的遭遇不就是你之前選擇的結果嗎?你選擇了在這個城市生活,你選擇了早九晚五的工作,你選擇了這個路線,這種形式去上班。
所有一切當下的遭遇都是你之前選擇的結果,你的選擇決定了你可能會遇到被踩腳的情況,你可能會遇到那個踩你腳的人。那個人的當下又面臨什麼樣的一種際遇呢?如果你遇到和你一樣「我「睡著的人,是否就可能導向一場嚴重的衝突,可能帶來早高峰一個不大不小的治安事件,或許因此造成早高峰交通的進一步混亂,引起更多的小我的登場,更多的」我「的沉睡呢?
社會生活的「蝴蝶事件「就是這樣類似的一個過程。
迄今為止,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機:古巴飛彈危機,就源於那些妄圖稱霸世界的主張,在一個又一個時間節點上,實際上相互的軍備競賽和表面上虛偽的相互欺詐。好在,在這個事件中,某個關鍵人物的」我「醒來了,做出了恰當的選擇,統合思考、感受和意志,做出了正確的行動,於是危機瓦解了,人類重歸和平,避免了足以毀滅世界的核戰爭的威脅。
這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的「我「不足夠清醒,在遇到所有事情的時候,第一表現就是指尖向外的: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為什麼他(她)會對我這樣?憑什麼他(她)可以這樣……一切都在對比、否定、猜忌、懷疑、指責、謾罵、甚至是相互打擊的狀況之中。你的人生就可能陷入在一種負面的循環中難以自拔,一步一步帶著你滑下自我毀滅的深淵。
但是如果你的「我「足夠的清醒,便是完全不一樣的選擇。你可以在第一時間跳脫出來觀察並思考:發生了什麼?有哪些問題?涉及到哪些關係?對我有什麼影響?對相關人員又有什麼影響?事件中不同的人都有哪些感受?他們被傷害了嗎?我要如何才能同理到他們?我又要如何在過程中照顧好自己?我可以採取哪些辦法?我還有哪些資源可以調用……
只有在「我「醒著的時候,才可能有全面的觀察,有同理的感知,有理性的思考,有清晰的恰當選擇的下一步。
所以,反求諸己不是祥林嫂式的自怨自艾,也不是阿Q式的自我欺騙,而是在每一個可以選擇的當下,認清自己可以做的選擇有哪些?然後通過我所能夠做到的系統性的思考和整合,幫助我做出那個最好的選擇。
有一句俗語說:當你用你的食指指向別人的時候,別忘記有三個指頭都指向著自己。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對或者錯;沒有完全孤立的我或者你,有的只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和另一個完整的生命之間的故事。
人生而平等,不平等的根源是你的心,是你心裡的那個睡著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