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公開出版、傳播和展示的地圖,我國有嚴格的審核流程。科技期刊中涉及到的中國地圖大多是「示意性」地圖,若地圖中存在錯誤不能通過審查,則需要修改後再次送審;反覆送審將影響到論文的出版,並嚴重延長論文的出版周期。那麼,作者在繪製中國示意性地圖時常見的錯誤有哪些呢?現將編輯工作中遇到的常見問題進行歸納總結,並以實例進行說明。
1
內容壓蓋國界線
如圖1所示,圖例內容壓蓋國界線而導致國界線不全。類似這種問題,在繪製圖件時可將圖例位置下移,出露完整的國界線。
圖1 壓蓋國界線示例
2
附圖與主圖內容不一致
南海諸島作為附圖時,必須與主圖一樣表示有關的專題內容。以圖2為例,主圖紅色方框(a)中標註有城市名稱,而紅色圓圈(b)中缺少城市名稱,導致附圖內容與主圖內容不相同。這裡需要特別指出,主圖與附圖「專題內容一致」,不僅僅包含「文字內容一致」,也包括「顏色一致」,這也是作者經常忽略的地方。
圖2 附圖繪製常見錯誤
3
陸地線與海岸線混淆
圖3中陸地界使用黑色線,而紅色圓圈(a)中的陸地界使用了藍色線,此處應按照陸地界表示,將藍色線更改為黑色陸地線。
圖3 海陸界、九段線和島點的常見錯誤
4
九段線繪製不全
只有在比例尺≤1:1億時南海諸島歸屬範圍線才可以使用七段線表示;在其他情況下,九段線不可或缺,例如圖3(b)中的九段線不全。
5
釣魚島和赤尾峪島點缺失或位置有誤
中國示意性地圖只有在比例尺≤1:1億時,可不表示釣魚島、赤尾峪;其他情況下,包含有臺灣省的圖幅範圍,必須繪出釣魚島和赤尾峪,且島點位置要正確(圖4(B))。值得注意的是,赤尾峪在124°30′經線以東,26°00′緯線以南;例如,圖3(c)中的島點位置就出現了偏移。
6
未定國界線繪製錯誤
當使用實線表示國界時,未定界用虛線段表示,例如圖4(A)所示。當使用色塊表示中國疆域時,未定界可不表示。
圖4 國界線繪製易錯點示意圖
7
國界線位置有誤
在國界線折點處最容易出現錯誤,有8處需要特別關注。圖4中標記的1-8,在繪製時的注意事項如下:
國界線在45°緯線以北且相離;
國界線折點在135°經線以東;
國界線在120°經線以東;
國界線在120°經線以西;
國界線在45°緯線以北;
國界線折點在105°經線以東;
國界線下切經緯線交點並經過東經80°以西;
國界線在30°緯線以北。
為了能夠繪製出正確的中國示意性地圖,建議在自然資源部網站下載標準地圖,並以標準的中國示意性地圖作為底圖進行繪製。
本文內容依據《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若干規定(國測法字[2003]1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地圖技術審查中心編制的《地圖常見錯誤100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網站,圖1-3的底圖來自《中國科學》雜誌社。本文提供的圖件不代表本地圖符合地圖編制規範,圖件只是對地圖常見錯誤進行表述,不代表地圖錯誤僅局限於文中內容。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作者簡介
魏建晶
2003年於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此後加入《中國科學》雜誌社,目前擔任《中國科學:地球科學》編輯部主任。
「編輯微講堂」是《中國科學》雜誌社傾心打造的編輯與作者交流欄目,旨在討論與科技期刊出版相關的話題,以編輯的視角幫助作者了解中、英文論文寫作和投稿過程中的規範和流程,出版倫理道德方面需注意的問題等。揚編輯之長,解作者之惑,搭編讀之橋,圓強刊之夢!歡迎留言,你問我答!